二战时期日本的“不要命”战术无敌好用 越军在美军身上得到印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装甲力量虽然给人感觉很孱弱,但是它的装甲部队在二战前一直是世界第五大装甲部队,但是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引以为傲的坦克在盟军和苏联坦克面前不堪一击,以至于日本的炮兵和步兵成为了日军的反坦克的主要力量。在这其中,日军步兵的反坦克战术迅速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日本特色的军国主义反坦克新路。

当时的日本步兵从装备上来说,反坦克武器种类是非常少的,只有型号单一的反坦克枪、反坦克枪榴弹和火焰喷射器。而从二战中期开始,在这方面日军装备更是远远地落在了欧美步兵的后面,当主流反坦克武器都变成反坦克火箭筒了的时候,日军却只能依靠各种型号的反弹克雷,以几乎原始的战术对抗盟军的滚滚钢铁洪流。

日军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反坦克地雷方面研究出多种多样的型号,包括各种"爆炸物"和"燃烧物",部分是比较先进的如带有磁性或利用了空心聚能装药原理,但也有临时抱佛脚的产物,性能上也差距颇大,威力大的可以彻底炸飞盟军坦克,威力弱的甚至坦克装甲都不能伤及分毫。

在这其中,日军称为"刺突爆雷"的反坦克地雷被美军认为是日军反坦克地雷中最为怪异的型号。1944-1945年,在菲律宾莱特岛作战的美军首先遭遇了它。

据说,日军在对刺雷进行试验时,是强迫1942年在菲律宾俘虏的美军士兵来做的,攻击对象是他们缴获的M3轻型坦克。根据实验,日军发现刺雷的最好的使用方法是手持直刺式,方法就跟用步枪刺刀进行肉搏战一样,握紧雷杆将刺雷猛地用力水平刺向坦克,当刺雷底部三根钉子撞到坦克装甲的瞬间,巨大的惯性和震动就会引爆炸药,给坦克造成杀伤。日军在马尼拉的实验结果显示了此类的巨大威力,当此类刺中垂直装甲时,装填的2.9公斤炸药可以炸穿150mm的装甲,足以炸毁美军M4型中型坦克,但同时士兵会被炸死,另外一种使用方法是将刺雷当投掷武器进行近距离投掷,虽然人员伤亡少,但是作战效果不佳,因此,日军采取了第一种方式。

除了刺雷以外,日军还设计了吸盘雷,将反坦克雷用吸盘吸附于坦克之上,然后启动摩擦点火器,引爆炸药;绑有日军93式反坦克地雷的木杆或竹竿做成的"杆雷";杆雷上加钩子用来将其挂到坦克炮管上的变种"钩雷";纯粹的自杀性武器背包式反坦克地雷;混凝土雷、椰子雷等等。到了二战末期,已经陷入癫狂的日军甚至相信,只要有武士道精神和神灵天皇的护佑,即使使用的是削尖的竹竿做成的"竹枪",也能够对抗美国坦克。

整体上来讲,以刺雷为代表的特殊型日本反坦克雷在作战中其实发挥作用并不大,战果不多,据美军方面资料显示只有为数不多的几辆盟军坦克是被它摧毁的,相应的,在二战结束后几十年,刺雷再次出现在越南战争的战场上,美国坦克部队再次见到"老对手",倒是战损比二战时更大一些。(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