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成为经典 片中这些单兵武器你一定得认识

有这样一部影片,虽然与奥斯卡失之交臂,却赢得无数影评人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二战老兵称之为有史以来最真实的反映二战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得益于导演对战争中人性的描绘,以及道具组对当时武器装备的还原。

当时的时间设定是诺曼底登陆战前后,道具组为此做了精心的准备。现在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部电影中的美式单兵武器,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

M1卡宾枪和M1加兰德

上图靠前的两位士兵,也就是副队长和班兵,手中分别拿着M1卡宾枪和M1加兰德步枪。

卡宾枪射程较近,一般用作近身防御,而M1加兰德这把枪射程可达730米,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在二战中的太平洋战场上,当日本士兵在夜间向美军士兵的散兵坑发动攻击时,如果美军的加兰德枪响了,日本步兵会趴下来耐心等待,因为他们知道美军在打光弹夹中的最后一发子弹的时候,加兰德步枪会发出“乒”的响声,就在这时,日军小股部队便会趁机展开进攻!

汤姆逊M1A1冲锋枪

电影中队长使用的就是M1A1式汤姆森冲锋枪,弹夹30发,有效射程200米,一梭子子弹下去连牛都打的死。不仅如此,它也是使命召唤等大型枪战游戏中的常见装备。

第一种真正投入生产的汤姆逊冲锋枪是M1921,由于各方面原因售出量极少,任何军队都没有把它当作制式武器,它多配备于警察使用。

起初它因为火力强大、便于隐藏在提琴盒中的特点,还十分受到美国黑帮的青睐,作为火拼武器使用,后来因为自身的火力强大才得以受到美军方面的注意,人送外号“芝加哥小提琴”。

“巴祖卡”系列火箭筒

在二战过程当中,“巴祖卡”系列火箭筒是美国陆军所拥有的反坦克武器中的佼佼者,令敌人的装甲部队闻风丧胆。但是到战争后期,它的穿甲能力便明显不足,不过实战证明,“巴祖卡”火箭筒还是一种简单却有效的单兵反坦克武器的。

由于这种武器的效力给了德军深刻印象,德军基于缴获的巴祖卡开始研制自己的反坦克武器,他们将弹头从60毫米增大至88毫米,这种武器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坦克杀手”。

真实的二战中,巴祖卡小队的队员们为了向装甲目标射击,不得不将自己的身体暴露在敌人的攻击之下,伤亡十分巨大,也被看做是自杀任务。

这些单兵武器仿佛带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电影结尾,八人小队全部阵亡,队长临死前嘱咐瑞恩,好好活下去,让无数人泪目。这些影视作品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枪炮面前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和平又是多么的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