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预亏超10亿公司已达91家,如何看待上市公司业绩频“爆雷”?投资者该怎么应对?

用户64598321


wind数据显示,目前2018年净利预亏下限超10亿元的37家公司中,有28家公司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存在商誉,合计总额约444.21亿元。与此同时,净利预亏下限超10亿的公司中,有12家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净利仍然为正值,进入四季度才突然“炸雷”巨亏,业绩变脸。

我们先来看看都是因为什么?

1 有多家公司因为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减值计提金额增加所导致。

如人福医药1月29日晚间公告,公司预计2018年亏损22亿元至27亿元。因市场供需发生变化,2018年全资子公司Epic Pharma, LLC主要产品熊去氧胆酸胶囊的价格大幅下降,经过减值测试,公司拟计提商誉减值损失以及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合计约30亿元。

类似的公司还有西宁特钢、斯太尔、奥马电器

2 计提商誉减值仍然是大幅预亏

wind数据显示,目前2018年净利预亏下限超10亿元的37家公司中,有28家公司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存在商誉,合计总额约444.21亿元。并购标的高溢价导致商誉居高不下,如果标的公司无法完成业绩承诺,商誉减值在所难免。

如南京新百、大洋机电、盛运环保等;


不管是存货、应收账款资产减值还是商誉的减值,均是由于需求降低、外部环境改变等导致的,都说明过去2018年中国的企业经营状况并不好,一部分的原因在于过度投资,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贸易摩擦的影响。


在2018年的整体外部环境下,中国经济出现增速下降,与此同时,中国还处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美元加息引发的全球需求下滑,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等等都是暴雷的推手之一。应该来说,这些情况都是在意料之中的,也是对2018年以来A股下跌的一个交代。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当坏消息真正出现的时候,就是好消息开始来临的时候了。


投资者不要过于紧张,要冷静对待。这些都是2018以来的一系列事件的一个延续,也是意料之中的问题,随着2018年美国自身压力的不断增加,中美经济摩擦很有可能会迎来缓和,将会对市场形成支撑,同时,经过2018年的原油下跌,以及股市下跌,对经济的复苏和资本市场的估值都形成了支撑。另外,从资本上来看,最近半年,中国外汇储备减少的速度有所放缓,北向资金流入A股的数量增多。


目前来看,最好还是持币观望,等待谈判大限来临。不过即使谈判有成果,也不能改变中美竞争的大趋势,贸易摩擦会此起彼伏,特朗普是铁了心的。从长期来看,特朗普第一任期结束以前,A股很难有实质性的转机,只能以时间换空间了。


以股易金


去年宏观经济下行,正是洗大澡的好时机。
这个恶习,在过去几年经常发生在国企身上,最近几年经常发生在民企身上。
2008年,东方航空巨亏139亿创A股记录,这个记录直到2014年才被中国铝业打破,那年中铝巨亏162亿!
中国铝业称巨亏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行业环境持续低迷和资产计提减值加大所致。而恶果就是从上市后大肆收购开始的。从电解铝、氧化铝、铝加工到电力的上下游,甚至煤炭,中铝的并购产业链全面铺开。
2011年到2012年,中国远洋累计亏200亿!连续两年成为亏损王。
最近这几年,民企频频成为亏损王。
2017年,乐视网亏139亿元,成为亏损王,是罕见的民企亏损王。
2017年ST保千里亏损77亿元,但其总资产仅20亿元。
不过,国企ST油服也亏了106亿。
2018年,呵呵,估计大雷更多。
昨晚人福医药商誉计提30亿,十几家公司预亏超10亿……
今天果然A股吃面了。深成指和创业板跌幅都在1%,创业板三连阴,且连续两天跌幅在1%以上。
今晚的雷也不少,其中华谊兄弟预亏9.8亿左右,ST华信预亏34亿元以上,天海防务预亏17亿元以上,天山生物预亏19亿以上,中孚实业预亏18亿以上,华映科技预亏37亿以上,珈伟新能预亏19.5亿以上,宏达股份预亏25亿以上。另外还有哈投股份,津劝业,江淮汽车,长城动漫,科达节能都亏损上亿。
这就是洗大澡,对于投资者来说,对于有洗大澡前科的股票,坚决不碰!这是我的原则。
之前我就提到过,预计股市下半年到三季度才能真正见底,部分逻辑就是年报肯定不及预期,大部分公司都有充足的理由调低去年的业绩,来个彻底的洗大澡,然后把19年的业绩做的漂漂亮亮的。半年报之后的三季报预告,就应该会体现业绩的增长。所以,今年三季度可能真正见底。
所以我预计,未来9个月,A股很可能是震荡走熊的模式上要采取且战且退,短线游击,在震荡中享受熊市。
天雷滚滚,大家一定要防雷准备,尤其是过去频频收购的公司,大概率要暴雷。

赵冰峰财经


很正常。

2018年A股预亏超10亿公司已达37家,这37家预亏企业,剔除那些ST股,大部分都是商誉减值。

这种集中“暴雷”,主要有三个原因构成。

首先是前两年大并购带来的。这几年,上市公司为了扩张市场,在内生增长陷入瓶颈之后,很多公司都期待通过外延并购来扩张企业规模。但这种外延并购,买来的不一定都是好东西,很多并购的项目都是过度包装的项目。另一方面,前几年因为资本狂炒,很多并购项目都是高溢价、高估值并购,但实际并购的企业,没有那么好的底子,这样商誉减值就成为必然。

第二个原因是,宏观经济略有疲软。也就是2018年经济增长势头没有以前那么强悍,这样不少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乏力,而并购的企业增长也没有预期的好,最终导致业绩大降。

最后,既然有人已经亏那么多,那么在这个时候,我就提前将自己的商誉减值,这样有难大家担,也不会让市场的目光聚焦一家,有助于企业减轻社会、市场的压力,也为未来的业绩好转奠定好的基础。因为商誉减值,本质上有多种操作手段,可以逐年计提,也可以一次性计提。现在“口不责众”,大家都亏这么多,但有部分企业可以通过一次性减值,将风险提前暴露,然后可以轻装上阵,为将来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但总而言之,这些都是大家看得见的因素。核心还在于企业自身经营。不管是经济上升期,还是经济下行期,其实总有一些有些的、卓越的企业,脱颖而出,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核心在于个股选择。

因为不管哪个行业,以及产业,总有一些企业顺周期也好、逆周期也好,都能打破周期魔咒,按照自己的逻辑成长。

投资者核心在于个股选择,个股选对了,即使暂时股价下跌也没关系,趁低吸筹反而会带来巨大的回报。


波士财经


对于上市公司,如果出现了不好的迹象,基本上建议果断了结,要看到市场上虽然有很多问题上市公司,但是也有很多的好公司。未来市场即使是牛市,也是结构化的,也就是有些差的股票,会一直差下去,就好像港股也有很多仙股。

巴菲特那句依然奏效:如果你发现投资这家公司是个错误,你最好的办法是立刻纠正错误,巴菲特年年股东大会都在谈这些错误,投资就是在错误中总结,在失败中学会。

当然,可以想见有一种说法会让人很犹豫。比如有人说这是操控利润,将商誉或者坏消息堆积在2018年的年报,反正商誉这个东西,本来就应该是损失,摊销也好,减值准备也好,都是将资产做实,来年会更好。

这个想法有一定的广泛性,阴谋论的观点,他们认为下跌,有可能也是陷阱,想要套取筹码。那么个人的看法是,如果他真有问题,那么一个亏损的业绩报告仅仅是个开始,那么你想得太美好,太犹豫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如果他没有业绩问题,而故意做低了利润,那么这种不客观的利润操纵行为,未来注定会对散户举起屠刀。所以,只要迹象上不存在翻身的可能性,如今市场上标的越来越多,尽可以弃之若敝履。

我们在财务分析的时候都要采用构陷的方法,也就是上市企业好像有问题,那么我就规避,也许这家公司完全是被冤枉的,但是作为投资人,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为什么要看着他塌下来,然后寄希望有什么庄家来操纵操纵,跟着赚点差价?这岂不是很不现实。

所以,感觉不好,有造假,有操纵,行业竞争越来越不利,统统记录在案,未来绝不触碰。


凯恩斯


预亏超过十个亿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商誉减值造成的,以前的小甜甜,突然转身就变成了牛夫人!三四年时间,小甜甜变身牛夫人,是如此的恐怖-----那就是从前天起每天40-60家公司开盘就一字板跌停!!!

历史上的小甜甜,是如何变成如今令人恐怖的牛夫人?外延收购!!!

大家应该不会忘记,在13年开始的小创公司频繁热衷于收购和重组,真正在15年股灾前的牛市达到了高潮。大量高溢价和关联交易频繁产生,人为制造了虚假繁荣,到了如今,开始清算旧账了,那就是商誉减值!

所谓商誉,就是原本市场公允价值为10亿的企业,用了20亿来收购,而一旦业绩达不到收购目标或者承诺的目标,就产生了商誉计提和减值。而随着传闻商誉减值会计准则在国际会计标准有望从一次性计提转变为摊销计提,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公司,每年利润不到一亿,一次性计提导致今年业绩亏损9亿,而摊销计提则为每年亏损一亿,那么这个企业因为国际会计准则的改变可能要持续九年亏损一亿(除非自身业绩增长能够覆盖这个摊销)。

而随着年报预告的集中披露,天雷滚滚之际,大约有400家公司集中暴雷,在集中暴雷的时候市场审“丑“疲劳,不会细分哪个究竟什么原因,哪个合理或者不合理。这就导致了大家浑水摸鱼蒙混过关的主观故意。

随着几年持续的股灾和熊市,多数此类公司市值股价下跌幅度巨大,大股东已经对股价或者市值没有利益牵扯了,不太在乎于是便一次性全额计提(否则三年承诺期届满,也要计提)。

这就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本周连续三天,出现集中每天40-60家的因为商誉减值而出现巨额亏损的公司出现开盘一字板跌停的奇葩走势。

应该说,如今的局面,即使监管者此前的不足,也是上市公司内幕关联交易的后果,更是市场追逐热点,制造高估值给了相关讲故事公司的高溢价收购创造了足够的条件,如今只是大家一起偿还这笔旧债而已。

因此,血的教训,希望投资者和监管者都能从中受到深刻教训,需要严监管,和理性投资!而眼下,则需要梳理持股,是否存在主业空心化,完全靠借壳重组,靠收购拼凑业绩,靠不断定向增发做法规模的企业,这类老千股要果断坚决的远离和抵制。让他们没有欺诈的空间和市场。



龙哥fei0598


先看一张亏损前十榜单,天神娱乐预亏73亿,真是天神啊,因为地神都不敢这么亏啊

亏损往前十的门槛都提高到30亿了,这个门槛也是够高的。

天神娱乐 预亏73-78亿

华业资本 预亏46-50亿

华闻传媒 预亏38-48亿

华映科技 预亏37-55亿

利源精制 预亏35-48亿

ST华信 预亏34-36亿

飞乐音响 预亏33亿

鹏起科技 预亏28-33亿

掌趣科技 预亏31亿

东方精工 预亏29-44亿

过去一年先是股权质押引发股市下跌,还没缓过来,财务造假就又来了一发,上市公司“康得新”是引领财务造假潮流,又给股市送了一个大礼包,还没来得及消化,“商誉减值”又来凑热闹,天神娱乐预亏73亿元,引领新潮流!

这届股民是经过市场考验的!!

真正的股民是不仅可以直面“股权质押”的惨淡;

真正的股民是还可以面对“财务造假”的鲜血;

真正的股民是更可以直面“商誉减值”的现实的;

我我以为曾经经历过千股跌停,半年内三次股灾,我以为我是个老鸟了,我太天真了,直到熬到今天,我才可以自豪的说,股市没有最雷,只有更雷,我是经历过种种考验的战士么。

这届股民的人生是丰富的,也是沧桑的,到年老时,可以和孙子催牛逼:孙子,无论遇到啥事都不要放弃希望,因为爷爷当年经历过。爷爷的经验告诉你,要坚持底线思维,在股市不要把所有都压上,一定要分散,一定要留一手,因为那帮孙子太坏了!

好了,扯完蛋了,在A股要有自嘲精神,否则容易得神经病,讲正事,商誉减值以前就有,为什么现在这么突出,主要是2014年到阿2015年的牛市,行情好,市盈率高,又是在转型升级的档口,上市公司自己没有能力做。

于是就在非上市公司中找到一家比较漂亮的姑娘(公司)娶了(并购了),这个姑娘(公司)说,我基因好,保证给你们家生个大胖小子(未来能产生业绩),不信我就给你对赌,对赌期3年,现在你要给彩礼10个亿(比如华谊兄弟2015年并购冯小刚刚注册一个月且注册资本只有几百万的公司,花了10个亿),上市公司觉得可以啊,就花10个亿彩礼并购了,但是这个公司净资产只有几百万,10个亿怎么记账?那就归到“商誉”这个会计科目里面吧。三年过去了,大胖小子没生下来,咋办?只能给公公婆说,这是一个不下蛋的鸡,就休了吧,于是就有了商誉减值。

为什么在这几天这么频繁?因为2018年都处理干净了,一次暴雷完毕,2019牛就可以轻装上阵了,财务洗澡嘛,2019年业绩肯定好看了啊,2020年更好看了啊。

各位读者看看你手中的股票,如果有商誉减值的,要注意了,如果本身公司主营业务还不赚钱的话,还来个商誉减值,那这个跌下去是遥遥无期啊,如果主营业务本身盈利能力还比较强,只是因为会计手段做商誉减值,后面也许还有机会。比如我自己持有的“美的集团”也有几百亿的商誉,但是公司本身业绩好,这段时间反弹不错,我基本回本了。

我不做个股推荐,对股市的看法和分析纯属扯淡,一个受过伤的股民心声。

我主做股权设计/激励、并购,业余股民,爱好搏击

业务合作,请私信


壹号股权


A股经历了千股涨停,千股跌停,千股停牌。这马上又要迎来千股“爆雷”的节奏啊!每天都有不少公司在爆雷。而且是一家比一家惨啊。这哪里是业绩预告啊,简直就是相互比惨大赛。今天你预亏10亿,明天我就预亏20亿。

上市公司业绩爆雷这明显是一个套路啊。本来已经亏损1亿,刚好商誉计提,要变更会计法则。所以,亏损1亿是亏,亏损10亿也是亏,20亿也是亏。于是,何不一次来个痛快。而且上市公司看到了情况,仿佛看到了赚钱的前景。先是大幅预亏。股价暴跌。暴跌之后,业绩大反转。大股东精准抄底增持。现在花1亿多,未来股价暴涨,就是10亿多。那么这几年不用做生意,炒股就赚大发了。因此,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到商誉计提的套路中。这明显就是套路!只是苦的是散户。

因为看到这样的大幅亏损,小散是仓惶出逃啊。大股东趁机抄底。感觉这是很无底线的作法。真是不要脸啊!在今晚亏损20亿算是起步价。一家比一家厉害。闻到了未来前景的公司也纷纷在最后一天毫无底线大幅亏损。A股经历了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千股停牌,现在又要迎来千股爆雷,简直是太不道德了。把小散手中的带血筹码全部吓出来,然后自己来抄底。多么好的套路。投资者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恐慌,反正已经那样了。死拿着就是最好的办法。


股海重生2015


A股预亏超10亿的公司已经达37家,这中间最主因的因素就是商誉减值导致的,业绩预报的最后期限是1.31号,最后这几天肯定会很是业绩暴雷的高潮期,业绩好的都会提前爆出来,只有差的才会能拖就拖,到最后没法拖了只能曝光了。

因此,昨天1.29号50家跌停,今天1.30号70家跌停,大部分都会业绩预报有关。但是,我们看到众多跌停的同时,也要看到市场并没有出现过激的反应,从中我们不难解读出以下几点信息:

1.业绩暴雷是个股风险,不存在系统性风险

以今天的市场为例子,今天跌停家数70家,没有自然连扳的股票,市场高度板绝迹,但大部分股票处于涨跌3%以内的区间,这说明这种业绩暴雷在人们的预期之中,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2.既然要商誉清算,那就多清算一点,最少明年会好过一点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今年业绩再怎么搞也不会好了,既然已经够差了,也不在意数据再差一点了,这可能是很多企业的想法。趁着商誉清算的政策,一次性把包袱扔掉,那对明年来说就是轻装上阵,为明年的业绩逆转打下了基础。

3.风险释放后就是机会的到来

股市中什么样的股票最容易遭到到爆炒,是白马吗?当然不是,是黑马,本来业绩不怎么样,突然间业绩变脸,是向好的方向变,这种在市场中最吃香,现在的业绩暴雷就造就了很多这种机会。因此,业绩暴雷不一定完全是坏事,其中也蕴藏着很多机会。

投资者该怎么应对?

做为投资者,在业绩暴雷的高发期,我们自然要规避了,比如1.31号前的这几天,就是高潮期,这一时间节点我们可以选择空仓,等雷爆完了再进场。其次,我们在看到风险的同时,也要看到机会,随着市场情绪冰点的到来,市场回调的低很快也会到来,那时就是最佳的买点之一。最后,当业绩暴雷完毕后,会有不少的场外资金进场布局明年的行情,这是一定的。业绩暴雷对我们来说,即是风险,又是机会,要正确看待,不能盲目恐慌。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留言互动交流,我是禅风,点赞关注,后面的内容会更精彩。


淡淡禅风


近期到了年报预告的最后几天,大额亏损预警不断,很多上市公司亏损额度超过股票市值,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这些亏损公司大部分都是商誉计提造成的,前期我也提示大家,那些商誉巨大的公司要躲远点。现在看果然暴雷了。下面就说说商誉里的猫腻!其实都是重组并购时发生的事。

比如一家公司市场价值仅1亿元。可是这家公司和上市公司大股东有割不断的联系,当然也不排除这家公司业绩造假骗了上市公司。最后这家公司评估价值被评为10个亿。有人会认为评估价值高,不要紧,人家公司承诺,每年盈利5000万,三年盈利1.5亿,这样一算,pe才20倍,比上市公司的50倍低多了!

于是上市公司增发10亿买入这家公司,他成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可是这家子公司净资产只有5000万,于是9.5亿变成了商誉!子公司的原股东持有的价值涨了10倍!为了兑现承诺,这家子公司连续三年业绩造假,为的是达到1.5亿的承诺。但是到了第四年,没有承诺要求了,子公司前面的窟窿太大,已经补不上了,于是大幅亏损。这样的话,子公司的价值就连几千万都不值了。那些9亿多商誉于是就化为乌有。上市公司一下亏9亿。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可是并购时赚大钱的人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

现在大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吗?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欢迎点赞,谢谢!


股市人生牛股多多


A股预亏超10亿公司已达91家,这件事其实是因为大家把之前财报里的水份都给挤出来了,大家一口气把可能的坏账全都给计提了。而A股公司之所以敢这么做,我觉得某种程度上也和监管层的默许有一定关系,否则这么多业绩变脸的巨亏公司,完全可以把相关公司的董监高人员都查一个遍了。

但现在上市公司业绩频“爆雷”,还是已经彻底透支了股民对A股公司财报的仅有信任。经过这两年的市场行情教育,股民已经愿意去做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了,但是连中国人寿这种大蓝筹大白马都“爆雷”了,还有哪家A股公司的财报是可信的么?这种想法一旦在股民的心里扎根,那么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又从何谈起?

最后再说一下如何应对。如果是老股民应该有印象,2019年1月的行情和去年同期几乎如出一辙,都是超级大蓝筹持续走强,中小创萎靡不振。细究原因,可能也是主力资金用脚投票,既然1月份是地雷阵,索性把资金配置到业绩更可信、更稳定的超级大蓝筹,因为它们爆雷的机率更小,爆雷的比例也更低。退一万步说,就算真爆雷了,超级大蓝筹也有超强的业绩修复能力,而不会像中小创那样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