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资陆续救市,为什么救?救得活吗?

被股权质押“地雷”困扰多时的上市公司终于盼来了“拆雷部队”!

消息显示,深圳市政府近日出台了促进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已安排数百亿专项资金,从债权和股权两个方面入手,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广州、北京紧随其后拿出方案。

此外,山东、福建、四川、河南等十余个省市的国资,也下场接手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提供流动性支持。

地方国资的出手“救市”,显然地方政府部门对于优质上司公司的发展还是有信心的,与此同时,证监会陆续释放利好,市场上增持回购阵营也在持续扩大,这一波“排雷”的效果还是可以期待的。

“地方队”出场救市

股市里的国家队救市,记忆犹新的还是2015年7月的 “股灾”。

而这一次的“拆雷部队”则是另一支“地方队”——地方国资。

目前,包括深圳在内,山东、福建、四川、河南等十余个省市的国资,均已下场接手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提供流动性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已有50家民营上市公司宣布获得国有资本入股接盘。

根据媒体报道,深圳市政府已安排数百亿的专项资金,以债权、股权的方式,向A股上市公司提供流动性支持化解平仓风险,救助范围包括注册地在深圳,具有一定发展前景,或高新技术、战略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等实体领域的A股上市公司,此举也被称为地方政府救市“第一枪”。

与深圳略有不同,四川、河南、北京等地国资入股、控股民营上市公司,大多通过产业资本进行,尚未见统一安排迹象,但这四地出手救助的对象部分为注册地在当地的上市公司,已引入、计划引入的股东均是其所在省市的国资。

在国资入股后,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危机已经暂时解除。公开信息显示,部分6、7月份股权质押已触及平仓线的上市公司,至今并未发生实质平仓,而另外部分公司获得国资驰援后,股东已陆续解除质押,目前质押比例明显降低。

为何此时出手?

为何地方国资此时救市?一定程度上,这可以说是多赢的举措。

一方面,2018年以来,A股低迷,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危机重重,很多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率接近100%,大股东面临爆仓风险,所以主动寻求国资进场,缓解流动性压力。

另一方面,2015年A股从5178点下跌至今,部分个股股价遭遇腰斩,膝盖斩,甚至脚踝斩,估值比较便宜,许多地方国资有寻找上市公司作为资本运作平台的意愿。

此外,地方国资所救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注册地在当地的上市公司,也是地方优质的企业,如一些主营业绩还不错上市公司,如果这些企业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当地经济,如就业和税收等。

如深圳的百亿驰援,是建立在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尽责自救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行,方式包括过桥贷款、委托贷款、债权收购、股权收购等,向上市公司或实际控制人提供流动性支持化解平仓困难。

驰援的对象由深圳高新投、鲲鹏基金等管理机构按照市场机制和专业判断进行遴选,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在深圳市工商登记注册的实体经济领域优质A股上市公司,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和现代供应链等领域的上市公司。

第二,上市公司应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好发展前景。

第三,实际控制人无重大违法违规和重大失信记录。

据媒体报道,深圳已设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经贸信息委、财政委、国资委、金融办等10个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化解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票质押风险事宜。改善上市公司流动性的“风险共济”资金目前已经到位,政府出资的部分或高达数百亿,首批逾20家获“救助”企业也已敲定。

能否成功拆雷?

深圳国资数百亿资金“拆雷”股权质押的消息曝出后,深圳本地股在10月15日集体爆发,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地方国资救市确实给市场带来了信心。

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明确表示,“已获得流动性支持”。这些司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差,深圳国资的入股可谓是雪中送炭。

麦捷科技10月15日下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应投资者提问称:“深圳国资委旗下高新投已协助公司控股股东化解质押风险事宜,并于9月25日办理了相关股权质押。”

麦捷科技2018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16亿元,同比增长20.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07万元,同比增长38.88%。

10月12日,麦捷科技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06.52万至1.01亿,同比变动28.09%至37.62%。

另一家上市公司和而泰10月16日下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就该事项已与深圳国企平台对接,已获得流动性支持。

和而泰2018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2.28亿元、归母净利润1.2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3.10%、26.28%、42.31%。公司预计2018年1-9月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0%-40%。

地方国资进场救市,只要是优质上司公司被救,解决了流动性危机,价值回归就只是时间问题。

在地方国资进场的同时,监管部门也为解流动性危机陆续释放利好。

10月12日,证监会修订有关规则,允许上市公司募集配套资金可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14日,银保监会保险资金运营部主任任春生表示,鼓励保险机构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更积极地参与解决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流动性风险。

与此同时,各上市公司的增持、回购阵营也在持续扩容。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A股共有733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回购计划。其中,508家公司已实施回购,同比增长89.55%。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和高管正通过实际行动,用“真金白银”重塑市场信心。

股权质押的雷,在多方的努力拆解下,爆的几率逐渐降低,市场信心也逐渐提振。

易懂君有话说

这一轮股市大跌,央行、证监会等部门都出来鼓舞人们的信心。减税、放松管制的言论,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说了不少。这些表态,某种程度上平复了企业的疑虑,稳固了公众的信心。

前段时间说的救市就只是在打嘴炮,现在地方国资拿出真金白银开始进行救市的实际行动,可能短期未必有效(如已出现部分浮亏),但从长线来看,这是一个合理的价格,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地方国资代表的是地方政府的态度,后面可能还有大招,那就是国家队,所以,我大A股要稳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