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朝代的兴或衰,最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这句话有道理吗?

劉冰森


什么是苦?苦与甜是个相对的概念,它也有阶级属性,应该做具体分析。

在阶级社会,为维持国家机器运转,都有徭役和税赋,正常情况,它有个度,超出这个度,比如兴盛时期的极度扩张建设,过度积累,人民就会叫苦;同样,衰亡时期,战乱频仍,除了横征暴敛之外,还有重大的人力牺牲,人民更感苦上加苦。这就是元代张养浩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涵义,古今漫漫一部人类历史,无不证明了这一铁律。

但是,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虽然仍是阶级社会,但某一段时期的苦是不可与封建社会的苦划等号的,前者是为人民自己的长远利益,后者是封建帝王。比如很多人喋喋不休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方面国家急需医治战争创伤,百废待兴,国际上又封锁我们,只有自力更生一条路,当然就要加大积累,再遇上较大的自然灾害,人民就感到了苦。由于是人民共和国,是为人民自己而苦,所以苦的有意义,开国领袖与人民一起节衣缩食,共克时艰,所以社会基层的主流态度是勒紧裤腰带,跟党走,苦干不缀,如陈永贵带领村民改造“七沟八岭一面坡”,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样的先进人物及事迹遍布全国,举不胜举,所以,史家又称那是一个万众一心朝气蓬勃的年代,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时代!相反,如果偏离了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而建设的大方向,那么人民不仅不会配合,还会给予一切可能的抵制或反对。


冷眼看路13579


首先否定在当今社会不是!

也许在古代是,那时候国家兴盛、风调雨顺的时候,百姓赋税会升高。而国家灭亡、战火不休的时候,常常马革裹尸的是百姓的孩子。所以兴,则高赋税,亡则家离散!

在现代,国家兴盛繁华,受益最大的是我们百姓,让我们能在国际上挺起胸迈步。也会在基建上投资更多,能让我们有更多班次的高铁、火车、机场。也能在军事科技方面有更多的投入,防止国际所谓的“联盟”讹诈,争取到更相对公平(低)的进口税。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国家的兴盛!

倘若反之,叙利亚在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肯定的说,在现代,我们更需要并迫切需求强盛的祖国,只有那样才不会如叙利亚那般,在联合国面对那些豺狼虎豹,只能做一个愤怒的绵阳!也不会像伊拉克那般,被所谓“世界警察”的正义肆意侵略领土!

我很庆幸,生活在强盛如此并且正在越发强大的中国,对祖国的强盛,我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那是我们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安逸与发展,所以对我们国家的强盛我是敬畏并且感恩的。





孤星黯月


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兴亡,匹夫无罪。

国家的兴亡与我们普通老百姓也是息息相关的,作者说一个国家的兴衰受苦的总是我们老百姓,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国家的衰亡,就更不用说了,人民基本生活没有保障,甚至有生命危险,战争就会给人民带来无比的痛苦。但是为什么说国家的兴旺,我们百姓还是最苦的呢?因为我们生活在整个权利的底层,我们的好坏和政权者的策略是有很大关系的,有时候其实我们就是小白鼠,可是社会的发展也必须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过上好日子,就行然接受吧!

但是国家的兴旺是可以带给人民更多的幸福的,想法国家的衰亡也会带给人民在灾难的,相比较而言,我们当然更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兴亡。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和平的时代。如今我们国家不断的发展强大,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在国际上我们也赢得了更多的尊重。相反有些战乱国家的人民现在还饱受痛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一个朝代的兴衰,我们应该多看到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而摒弃一些负面的思想,这样我们的时代才能不断进步,人民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在下龙四海


这句话不是有无道理的问题!而是千真万确,放之四海皆准。颠簸不破的真理!

人类社会本身就不平等!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很多。但从奴隶制进入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后,王权的绝对权威代表了一切!天下莫非王土,而管理天下者莫非王臣。说白了今天已改作公仆!

绝对领导是封建王朝的立国根本!驭民术与宫庭权力斗争永远不会停止。国家兴旺需要百姓生产创造。而国家衰败则更是坑苦百姓。总之国兴民苦,国衰民更苦。

现代政治用语有一句叫作“民富国强",还有一句叫作“藏富于民"!什么时候贫富差距现象缩小,人们全都富裕起来,那才叫社会公平,人人平等。

国富民穷势必形成权力垄断!而垄断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公权力失去制约的挥霍浪费与贪污腐败又导致政权周期率的更迭!这几乎成为中国历史的规律!

古人云:“兴也百姓苦,衰也百姓苦"!是合乎逻辑的。君不见历朝历代皇帝走马灯地换?百姓还不是照样“苦"嘛?

革命!农民暴动几千年从未间断。但无论谁上台作皇帝。老百姓始终脱离不了被剥削压榨!被愚弄奴役的地位。

2019.2.2.即兴作于山西太原市!


晋A闲云野鹤


有道理,其原因为: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无论兴衰,统治者都要奴役老百姓,驱使百姓为统治者干这干那。例如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后期,他驱使百姓为他修建豪华的翠微宫和俪山宫,死伤百姓无数,激起民变和兵变。在一个王朝衰落时期,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不断,在战乱地区房倒墙摧,庄稼遭到焚毁,老百姓流离失所,造成啼饥号寒者无数,处境就更惨了,三国时期著名女文学家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中的诗句马前悬男头,马后载妇女,就是战乱期间老百姓悲惨遭遇的真实写照,总之,用元曲大家张养浩的一句词作总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天山怪客3


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不完全正确的。国家兴,百姓生活才有保障,才有可能安居乐业。国家衰弱,百姓没有好日子过就成为必然。旧中国,政府腐败无能,军阀混战,帝国主义侵略,使得百姓背井离乡,饥寒交迫。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国家建设得日益强盛,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幸福感日益增强。新中国经过短短七十年的努力奋斗,就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人均寿命延长数十年,人均居住环境大幅度改善,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教育、医疗、科技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这是不容否定的事实。

虽然,我国在脱贫攻坚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仍存在地区或人群方面的不平衡性,仍然需要各级政府机构和热心企业个人时刻将广大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并给与有效及时的帮助。即使国家富强了,仍可能出现新问题和新变化,要求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更细致。把关心群众疾苦始终放在重要工作日程之上。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要求的那样,在全国人民奔小康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落下。


GREENWAY


有一句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出自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这句诗很好,体现了作者对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但是要说无论朝代兴或衰,最苦的永远是老百姓这句话,我不十分

认同,兴,是统治者享乐,百姓受苦。要说亡,受苦的就不只是老百姓了。北宋灭亡时,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北国受苦,公主受辱,明朝灭亡时,崇祯皇帝,砍死公主,吊死煤山,那情景也是惨不忍睹,所以社会动荡对谁都是灾难,受苦的不只是老百姓。


旭日朝朝照河山


在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以前的私有制阶级压迫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无论朝代更替还是治世乱世,确定没有老百姓的好日子过。

鲁迅先生在巜灯下漫笔》一文中对历史上治世乱世归纳为:(一),老百姓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元代做过吏部尚书的张养浩在《山坡羊.疃关怀古》词中也有类似观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历史上封建社会兴盛时,必然搞大规模基础工程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如修长城、弛道、宫殿、陵墓、运河等等,老百姓承担徭役、衙役、力役、兵役义务,当然很苦。

国家动乱朝代更替时,老百姓是打杖和被杀戮的对象,充当砲灰,想做奴隶也做不稳了,因为生命都没了,经常岀现“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残烈景象。

解决的办法就是象鲁迅先生所说,推翻剥削制度,搬掉吃人的筵席。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制度。


SirJanzen


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兴一般指皇帝为建立新国家开国用兵或者强势皇帝为成就自己的千古一帝的梦想,对外强势用兵,百姓既要古时征战几人回,要因战争死伤,同时需为战争提供钱粮,百姓不堪其苦。亡则大多指皇帝荒淫无耻,不顾百姓死活,朝代到了更替时期,百姓同样不堪其苦。

中国历史上将太平盛世作为皇帝治理的最高境界,比如开元盛世、建隆之治等等。理论上百姓应该享受到盛世之福,实际上因为盛世用兵,百姓同样受苦,比如唐太宗到处用兵,赵匡胤开国用兵。

但有一个时候有例外,即仁宗盛治。史学界比较专业,将比盛世更高境界的治理定义为盛治。昌明的政治叫盛治。

中国历史上有两大盛治,成周盛治及仁宗盛治。

仁宗盛治是宋仁宗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期间仁宗皇帝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历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期间宋朝四海雍熙,八荒平静, 士农乐业,文武忠良。被后世誉为“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地春”历史上有“庆历、嘉祐之治”之称,尤以“嘉祐之治。

作为千古一帝来说 ,只有一位宋仁宗皇帝以民生为己任,让百姓享受到做人乐趣,有做人尊严,古往今来再无二人!


听雨:积善之家,必有馀庆。


无民主制度和人权!兴亡永远是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