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什么只当了42天的皇帝,这42天他都在干什么?

云墨谈


公元1644年,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闯王李自成带着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在杀死了自己宠爱的嫔妃和子女后走到了紫禁城外的煤山之上,上吊而亡。尽管崇祯皇帝其实可以逃离北京,随着大明的军队南下,利用南方的军事力量和广袤的国土、发达的经济、先进的农业进行战略反攻。重新夺取对北京城的控制。但是崇祯皇帝并没有这么做。他选择了天子守社稷,以身殉国!



1644年春,李自成的大军进入北京城。此时的李自成及其统领下的数十万大军达到了起义以来的巅峰。李自成更是如愿以偿的推翻了明朝的统治。此时的李自成似乎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平生夙愿。这就是李自成所率领下的农民起义身上所具有的短视性。正是这种农民起义的短视性造成了李自成之后的溃败以及灭亡。

李自成似乎一直没有想好倘若将明朝推翻之后,他想要的一个天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尽管李自成给跟随他的农民起义军们承诺了许多优厚的待遇。更是给支持他闯荡天下的农民百姓以不纳税的承诺。

因此在逼死崇祯皇帝之后,李自成在北京城内主要做了三件事情。其一对北京城这座明朝末年的首都。官宦云集商贾众多。李自成自然是要对这些旧的统治阶级进行了一番打压和劫掠,从这些明朝官宦和商女家中搜刮来大量的金银财富。当然这样的行为其实十分可以理解。毕竟战争对于金钱的依赖性巨大。几十万农民起义军跟随闯王李自成长期的行军打仗,为的就是荣华富贵和经营财富,因此李自成才在进入北京城之后大量搜刮金银财宝。



但是我们知道,在崇祯皇帝统治的最后几年里。为了筹集军饷以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行和抵御东北后金八旗兵的侵扰和镇压农民起义,崇祯皇帝曾经带头节俭紧衣缩食甚至提倡北京城内的官员和商贾募捐以维护大明王朝的江山不倒。但是这些官员和富裕的商贾却一个个不愿将家产拿出一点以解国家燃眉之急。最终这些守财奴成为了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之后掠夺的对象。

其二就是,李自成得知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之后。命人将崇祯皇帝的尸体抬下来之后。并没有厚葬这位前朝的皇帝。反而对崇祯皇帝的尸体进行暴晒而且令城内的百姓围观。但是实际上,尽管明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百姓苦不堪言,但是崇祯皇帝的名声尤其是在北京城内,实际上还是不错的。这样一位曾经的大明天子死后,遭到如此非人待遇。因此北京城内的百姓对于李自成由好感变成反感。而且当初李自成口中承诺的不纳粮、不交税,也没有兑现。因此闯王李自成和其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从原来被普通百姓夹道欢迎到后来被百姓所抛弃。



其三就是,李自成进驻北京城之后,并没有及时的整顿军纪和制定下一步的计划和军事措施。而是直接奔赴了紫禁城内。尽管还未称帝,但是却先做起来皇帝。与自己的亲信大臣在皇宫之中纵酒享乐。这样的行为自然上行下效,几十万农民起义军在北京城内也开始了奢侈的生活。军纪和战斗力迅速下降。

正是由于这样的背景下,闯王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闯进了三海关总兵吴三桂在北京的府中。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这使得原本打算投靠闯王的山海关守将吴三桂与满清政权结盟,投靠了清政府。



后来在李自成与吴三桂的战斗中,由于满清八旗兵的援助,吴三桂打赢了这场战争,李自成败退回北京城内。随后李自成匆忙称帝,但是北京城却待不下去了。因此闯王李自成带领着农民起义军匆忙的逃离北京城,在闯王李自成离开北京城时,一方面带走了劫掠来的大量金银财富,另外一方面命令手下士兵纵火焚烧了明朝皇城和各个城门楼。然后朝着九宫山方向逃散。


就这样闯王李自成辛辛苦苦所夺取来的胜利果实就被关外的满清政府捡了便宜。其后满清政府入关之后,更是对南明小朝廷和闯王李自成、大西政权张献忠进行了残酷的杀戮和打击。最终在这场乱世纷争之中,满清政府笑到了最后建立了大清王朝。其实在这个过程中闯王李自成有过多次机会问鼎天下。但是闯王李自成和农民起义所具有的短视性使得其功亏一篑。可惜!可悲!


珞珈山的猫


民间传说,李自成这42天,一共干了三件事:吃饺子,玩女人、弄钱。

吃饺子的故事来源于陕西的一则民间传说(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说李自成小时候特别穷,连饺子都吃不起。当时有算命的和李自成说,你有四十二年皇帝命。

后来李自成造反之后,抓住饺子就天天吃,吃了42天。在风俗里,吃饺子原本就是过年的意思,就相当于他当了42年,捐。

玩女人的故事说的是陈圆圆。当时吴三桂得知李自成进京后,其实并不慌张。因为改朝换代的事情历史上多了去了,绝大多数文臣武将,都不会为皇帝殉葬,他们更多的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于是吴三桂的老婆陈圆圆就顺利被抢。吴三桂大怒之下,引清兵入关,后面的事大家就知道了。

弄钱则是正史上有所记载的,李自成发了一道命令,规定中堂捐10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

罪恶的口子打开了,就收不住了。于是在京城里,各种极端刑罚纷纷涌现,老百姓怨声载道,起义军也杀红了眼,场面崩盘,也不过是几天的事。

===============================但是,还有一个解释-====================

崇祯16年开始,北京出现了鼠疫。可能今天大家都不知道鼠疫是什么东西了。

这么说吧,按照法律规定,艾滋病患者,发现一个,要在24小时向省级主管部门报备;鼠疫患者发现一例,要在12小时向省级医疗主管部门报备。

换句话说,在专家眼里,鼠疫的危害比艾滋病要大多了!在今天如此,在明朝~

李自成进京后,鼠疫传染给了起义军,起义军哪见过这个,仓皇之间,大量减员,导致起义军实力一溃千里。

我觉得,进京之后的李自成天天忙着防治传染病,应该是靠谱的。


酒骑风


首先需要给大家说一下,李自成是在公元1644年的正月初一于西安称帝,从此之后,李自成再也没有取消帝号。《明史》记载,公元1645年三月,李自成去世后,其残余部队称呼其为先帝,以此可见,李自成称帝时间应该接近一年零三个月。



题目中的42天应该是指李自成的大顺军控制北京城的时间。

1644年二月初二,李自成渡过黄河,正式东征明朝首都北京。出兵之后,李自成的大顺军一路势如破竹。仅仅一个半月后的三月十七日,大顺军已经打到了北京城南郊的复兴门一带。

第二天,李自成派人与崇祯密谈,《明史·李自成传》记载,李自成派投降的太监杜勋见崇祯,要求崇祯禅让。结果崇祯愤怒异常,根本不同意。

但在《小腆纪年附考》中记载;“李自成要求崇祯割西北土地分国王,并犒大顺军百万粮饷。以此李自成可以帮助明朝内平叛乱,外剿辽藩。”但崇祯依然拒不同意。



不管哪一个说法,双方都没有谈拢,最终李自成于三月十九日攻入北京城。

入城之后李自成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此时北京城因为李自成的命令秩序良好,而且店铺照常营业。

但很快李自成手下的骄兵悍将便乱做了一团。由于李自成在创业前期没有完备的税收体系,所以进入北京后,李自成的军饷成了问题。面对这一情况,李自成的部下又开始了“吃大户”的方法。

三月二十七日开始,农民军将领开始“筹集军费”,大肆拷打京官,四处抄家,并且规定了明朝官员助饷的数额。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甚至见色起意,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



此时的吴三桂身在山海关,本来听说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准备去北京觐见大顺皇帝李自成。结果听说李自成在北京城内拷打明朝官员,并且还霸占了自己的爱妾,最终冲冠一怒为红颜,带兵返回了山海关布防。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听闻吴三桂不肯投降,所以亲自率军北上,准备一举攻克山海关,并且拿下吴三桂。

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与吴三桂激战于一片石。本来胜券在握,结果吴三桂投降了多尔衮,双方联手,李自成大败。

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已经抵挡不住清军和吴三桂的攻势,所以向北京撤退。

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再一次举行了登基大典,怒杀吴三桂一家34口人。



四月三十日凌晨,李自成放火烧毁紫禁城部分建筑,向西安方向逃去。

纵观李自成在北京的四十二天,李自成做的最大的事情是严刑拷打明朝官吏,逼迫他们助饷。

但在清朝修订的《明史》中,李自成除了拷打明朝官员外,还在北京城大肆奸淫掳掠,导致200多名宫女投河,40多名大臣为崇祯殉节,无数百姓上吊自缢。但《明史》关于李自成的记载有很多前后矛盾的地方,所以这种说法有待考证。


我是越关


李自成进入北京以后,很多人应该也说过了,不过没有看过的可以再看一遍!我在此简单的还原一下李自成进入北京后的情形!李自成从1644年3月19日进入北京!当时他头戴毡帽,身穿淡青色衣服,骑着乌驳马,进入承天门。由丞相牛金星等官员相随进入太极殿,李自成占据皇帝的御座!下令在北京城搜索皇后,并与百官约定三日后到太极殿朝见。过了三天,天空刚亮,成国公朱纯臣、大学士魏藻德率领文武百官进入宫中朝贺,他们都穿着素服坐在殿前。李自成在当时没有出来,李自成的部下就争先恐后的对明朝百官戏耍侮辱,或槌打他们的背部,脱下他们的帽子,或将他们的脚弯起来勾在脖子上,以此互相取闹讥讽,百官都害怕得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大学士陈演劝李自成登帝位,李自成在当时没有同意,并封明朝太子朱慈烺为宋王,放出刑部和锦衣卫关押的囚犯。李自成坐在南面,召见来朝见的官员,牛金星、刘宗敏、宋企郊等人在左右,依次喊百官的名字,分三等授以官职。其他勋戚、文武大臣比如国丈周奎、朱纯臣、陈演、吴襄、魏藻德等共八百余人,都被送到刘宗敏营中。首先这些人被追缴账款严刑拷打,有的甚至被火烧肌肉,折断了胫骨,受尽折磨。虽然很多人把贪污的黄金拿了出来,这些还是照打不误。京城内的百姓很多人因为害怕都上吊自杀,走在京城内的街道随处可见吊死的人!

李自成本来想当天登基做皇帝,但是李自成认为时机不成熟!刘金星等人率领百官相劝,让李自成登大位,三次上表他才同意,于是选了一个吉日登基!但是,到了登基那一天,李自成坐上御座时,突见一个身长数丈的白衣人,手提着宝剑向他怒目而视,而且座下的龙爪在动,李自成很害怕,赶忙下了宝座。由于听说吴三桂起兵造反,李自成便返回了陕西!所以,李自成在北京没有呆几天就离开了。

李自成离开北京以后,挟持了吴三桂的父亲,想让吴三桂投降!吴三桂走到半路,听人说刘宗敏霸占了他的老婆陈圆圆,于是折路返回。其实,吴三桂并非因为一个陈圆圆而返回,而死害怕李自成杀了他!因为从京城传出来很多消息,像周奎、朱纯臣、陈演等位高权重的明朝大臣都被严刑拷打,包括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在内无一幸免。所以,吴三桂因为害怕,不敢去北京见李自成。吴三桂为了自保,返回山海关袭击了李自成的守将,他一面拖住李自成,一面向满洲人求援。4月22日,李自成率领20万大军,布阵于关内。两军对阵,厮杀!而杀到正酣的时候,满洲兵出其不意的从右面袭击了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阵脚大乱,李自成站在山岗上观望见满洲兵打来,于是一路奔逃,逃跑的时候杀死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最后李自成逃到北京。

李自成回京城以后,将追赃的黄金以及宫中库藏、器皿,全都熔化,铸为饼,每饼千金,约有数万饼,用骡车运回了西安。4月29日日,李自成在北京武英殿称帝,追尊七代以内祖先为帝后,立妻子高氏为皇后。李自成戴上冠冕,排列仪仗,接受百官朝拜。丞相牛金星代行郊祀天礼,这天晚上焚烧宫殿以及九门城楼。第二天早晨,李自成挟持太子、永王和定王向西逃走,派将军左光先、谷可成殿后。自此,李自成逃出北京!5月2日,多尔衮率领的满洲兵进入北京,并派吴三桂追击李自成,直到1645年5月17日,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被当地的村民误杀,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这样结束了。


谋士说


1949年,中共中央进驻北京之前,毛主席就曾经特别强调过“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指的就是不能像李自成进京一样吸取闯王进京的教训。

李自成在明末农民起义之中可以说是一枝独秀,纵横十几年,明朝政府军拿他毫无办法。李自成的农民军反而越打越多,队伍也由弱到强号称百万。李自成进军北京时与率有10余万兵力,而且士兵多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

李自成率军进入北京之时,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大明朝的官员和军队争先恐后的投降,可以说是大明朝已失尽人心,而李自成的大顺是人心所向,在这种情况下,似乎一个大一统的新王朝即将诞生在中国历史之上。但是好景不长,李自成在仅仅42天就被击败,不得不流亡。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首先还要归结到农民阶级和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建立新的制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反对落后的统治阶级时也只是想着如何去取而代之。而且四处转战多年,忍受各种苦难的农民军一旦进入大城市体验到了可以享乐的生活,在缺乏制度规范的前提下,走向腐化似乎是必然的。尤其是对于农民军来说,大明王朝长期将农民军称作为流寇,最贱的军中并无规范化的军纪都是靠着打江山去富贵的刺激以及江湖义气来维持内部关系,有难可以同当,有福就变成了争着去享受,进入大城市看到花花世界变成了放纵的催化剂。

据相关记载,李自成率军进入北京之后,非但没有约束军纪,反而“以身作则”,首先进入皇宫掠夺内库,掠夺美女,并且向达官贵人勒索钱财,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李自成手下的士兵们也无愧于大明王朝给予的“流寇”的称号,四处打劫,甚至屠杀掠夺普通百姓。

当有了这么多的身外之物,士兵们上战场肯定也无法舍生忘死作战一旦稍有实力必然会暴露出其局限性,赶紧携带金银财宝逃命要紧。所以李自成的部队在山海关与吴三桂的关宁军和清军,交战即大败,和这也不无关系。

战败回京之后李自成进行第一件事竟然不是组织防御而是举行登基大典,然后收拾在北京劫掠的金银财宝准备逃跑结果一支运输队因为写的太多了物资行动迟缓,被吴三桂追击,全都便宜了吴三桂。

权力与财富有太大的诱惑,没有远大的理想,确实很难抵挡李自成和他手下的农民军们起于微末,而胸无大志,显然有着极大的局限性。


于史他说


其实关于李自成称帝还是有一些歧义的,李自成并非只当了42天皇帝,他在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一月就于西安称帝建国,三月十九日攻入北京城,四月十三日率军奔赴山海关征讨吴三桂,四月二十六日兵败退入北京城,四月二十九日在北京再次称帝,四月三十日退出北京城。


那么这里就有个疑问了,李自成为何两次称帝?难道在北京称帝是为了宣传自己皇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吗?但不管怎么说,李自成称帝的时间应该从西安算起。

所以这么算来,题主所问的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应该指的是李自成从进入北京到退出北京的这段时间吧!

那么这段时间,李自成都在北京干了什么呢?归结一下就干了三件事:

第一件,收敛崇祯尸体,葬于田贵妃墓中。


第二件,清理包括紫禁城在内的整个北京城,纵容部下到处烧杀抢掠,欺凌百姓,霸占他们的财产。根据记载,李自成刚进入北京时尚能约束部下秋毫无犯,还下了军令说:“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但没几日,李自成自己就先“破了戒”,他自己先是淫乐于后宫,然后搜刮皇宫内的珠宝钱财。如此一来上行下效,那么其他农民军首领也开始“放飞自我”,暴露本性到处去欺男霸女了。

又没几日,李自成便下令北京城的官员们要给农民军捐饷银,说是自愿捐献,其实根本就是打着捐饷的幌子去抄他们的家!李自成规定所捐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一时间北京城内到处都是士兵在抄家,上至官员士绅下至普通百姓,只要被农民军盯上了就在劫难逃,有抗拒者皆会遭到农民军的严刑拷打,为此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谁敢抗拒“捐饷”就会遭到夹棍的惩罚!据说被夹棍夹死者达一千多人,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当然了在这种严刑拷打下,农民军收获的成果还是非常可观的,李自成这一下子从北京城里搜出了7000多万两,曾经崇祯皇帝为辽东战事先后三次加征饷银达2000万两就引起了民愤而身死国灭,如今李自成以这种残暴的方式从百姓手中夺走7000万两,他要是不灭就没道理了。

所以说李自成为何没有成功?不是因为陈圆圆,而是在北京城把农民百姓和地主阶级都得罪了,失了民心的政权是不可能长久的。

第三件事,就是在从北京逃走前怒杀吴三桂一家大小34口,这个能理解。当然了吴三桂为什么要反李自成,也不是因为陈圆圆,或者说不主要是陈圆圆,而是李自成在北京严刑拷打城内地主官员的时候,他自己的父亲吴襄也被农民军给打了。吴三桂是通过这件事看出了李自成及其农民军整体思想的局限性,根本不可能成大事,这才决定反水。


咸鱼闲聊


反对前一个答案,李自成的这42天事实上并不是在享乐,李自成军队也没有像这样腐化得快。李自成的失败,归根到底在于他的战略出了问题,没有看到满清才是他争天下的对手,进北京以后把主力放在河南。以为北方已定,天下传檄可定。北京就只有6万闯军主力,其余都是明朝降兵。

第二是没有及时改变策略,建立正常的国家政权,以赋税作为政权收入来源。而是还在宣传三年免征。但免征以后,这么多的兵,以及大顺政权都是要花钱的,所以就拷掠那些明朝的士绅了。那些人虽然贪得无厌。但任何人一定要取得他们的合作才能坐稳江山的。

果然这一来就把整个既得利益群体推向了大顺的地对面,那些人一有机会肯定就反戈一击了。以吴三桂投清为起点。大顺政权在满清和明末既得利益群体的合力打击下失败。

李自成在退出北京号反应过来,废除三年免征的政策,开始征收赋税,可一切都晚了。而满清能入主中原,真的是无论南明还是大顺,大西,没有一个战略上有高度的人。南明想着借虏平寇,李自成从西安退出后想着占南明地盘东山再起。汉人互相残杀,便宜了满清,真是惋惜。


丁强888


这42天他在干什么?

首先第一,搜刮京城里所有高官富商的钱财,也就是全部充公,当军饷!不给就严刑逼供!据说搜刮上来几千万两白银,而明朝的一年财政收入才一千多万!

第二,放任士兵烧抢夺而不管,因为李自成从一开始从山西攻打到北京的过程中,压根就没有想当皇帝,只是误打误撞顺势称帝!过把瘾就走,根本就没长久打算留在北京城!

第三,匆忙称帝建立大顺,封官赏银!

第四,卷铺盖回老巢,继续当流寇!


明鉴台


李自成实际上是历史把他推上去的,李自成未必是多有才能的枭雄,他只是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有说明朝实际上在万历年间已经亡了,有人说是崇祯志大才疏,多疑少决,才致使明朝败亡。咱们暂且不讨论明朝为什么亡,看看李自成这根稻草在当皇帝期间都干了啥。

李自成生于陕西榆林,童年时是个放羊娃,和老朱差不多,只是老朱当年放的是牛。后来做了驿卒的职业,结果崇祯为了省钱,把他裁掉了,无业游民李自成加入了高迎祥的起义大军。在高迎祥死后,李自成继承了闯王。



当时由于河南闹饥荒,李自成开仓放粮,并听从李岩的建议均田免赋,好像农民起义军都特别喜欢这个口号。人们纷纷加入义军,还编出童谣:“迎闯王,不纳粮”。李自成的视力逐渐壮大。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三月攻入北京城,在刚入城时李自成表现的还相当克制,他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

但是毕竟是农民军,纪律性和组织性太差,就连李自成本人自控力也不怎么样。在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后,就被这天上掉下来的富贵砸昏了。李自成在筹备登极大典的时候已经住进了皇宫,夜宿禁宫,霸占后宫嫔妃和宫女。外面都闹翻天了,人还在紫禁城快活。还大肆捕杀前明宗室,要知道明朝在南边还很有根基的。



皇帝都开始胡作非为了,下面的义军可想而知啊。义军开始在北京城烧杀抢掠,只要是富户,轻者抄家,重者灭门。仅仅数天天时间就搜刮了六千多万两白银。刘宗敏还制做了五千刑具,“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李自成手下士兵:“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

最愚蠢的是大将刘宗敏,不但将吴三桂爱妾据为己有,更是逮捕了吴三桂全家,还毒打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在李自成没有攻打吴三桂前,人品已经败坏光了,在街头人们已经开始传言:“明天数未尽,人心思效忠”。



在1644年,李自成败于吴三桂,吴三桂降清。李自成败退回北京城,仅剩三万多人。李自成杀了吴三桂全家,然后火烧紫禁城,据传李自成焚毁了太庙。总之就是把北京城糟蹋一遍,把自己的名声也糟蹋一遍后黯然退场。


渔耕樵读


李自成攻打北京以前,北京城外三大营的明军只有五六万人,军营里的官兵很多没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都是临时拉的壮丁。

由于崇祯帝对文臣失望,接连杀了几个大臣,把大权、甚至兵权都交到了宦官的手里,三大营主将的令箭都被宦官收走了。

对明朝朝廷更不利的是,李自成早已经在北京城安排了无数间谍,这些人都是他重金收买的,只要明朝朝廷或北京城里稍有异动,间谍们就快马去送信给李自成。

此时明军的军心也非常涣散,李自成派间谍到北京城散布关于闯军的消息,说李自成的军队里,每个士兵每月能得到几十两饷银,对比之下,带领八千人马勤王的唐通,朝廷只给了他四千五百两的军饷,每个人才分到半两多。于是京城外三大营的官兵,很多人都盼着李自成的闯军赶紧杀进来。

更令崇祯帝崩溃的是,他苦等的吴三桂从关外拉来的几万宁远边军迟迟不来勤王,以至于,京城里守城的军队,把李自成派出的骑兵当成了吴三桂的勤王兵马,竟然开城迎接。

在以上这几种状况下,城外的三大营在李自成军的攻击下,首先溃散投降,三大营里的明军火炮,也全被李自成的闯军缴获,然后李自成军用以轰打北京城,前面说过,北京城的守军,很多没受过什么专业的训练,在大炮的轰击和闯军的猛攻下,也溃散了。

接着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义门,引闯军进城,李自成安排在北京城的间谍也乘势散播流言,说京城失陷了,闯军只杀当兵的,不杀老百姓。守城的明朝残兵一听,纷纷丢下武器,四散逃命。

明朝京城被攻破,崇祯帝鸣钟召集百官,没有一个来救驾的,无奈之下,崇祯帝只好跑到煤山上吊自尽了。

这里要说的是,百官也被崇祯帝杀怕了,崇祯帝当政期间,杀死臣子太多,光总督级别的就7人,巡抚级别的13人,其他被打,被廷杖的更是不计其数。崇祯帝信不过自己的臣子,没人来救驾,也怨不得别人。

崇祯十七年三月下旬,李自成的闯军进京之后,首先张贴告示:“大师临城,秋毫无犯,敢有擅掠民者,凌迟处死。”

当时闯军有两个小兵抢劫了一家绸缎铺,立即被千刀万剐了,老百姓看了都大喜。

同时,李自成另外派密探到民间宣传:“顺者丝毫无犯,抗拒者全城屠戮。”以吓唬老百姓。

李自成这些做法,无非是恩威并用,收揽民心,警示反抗者。

除此之外,李自成还为死去的崇祯帝发丧,并且把明朝太子封为宋王,把藩王定王封为安定王,当然,这两个大明的亡国皇室宗子也成了李自成的人质。

对明朝皇室处置完了,对京城老百姓也收揽民心了,下一步李自成开始对付明朝的大臣。

李自成在明朝皇宫的皇极殿召见了明朝百官,对于归顺的大臣,分别封了不同的官职,对于不肯归顺的800多明朝官员,则交给了自己手下的大将刘宗敏,关押看管起来。

处置完明朝京城的皇室,百官,老百姓,京城也安定了下来,李自成的手下就开始撺掇李自成当皇帝,在牛金星的带领下,包括投降的明朝旧臣,文武百官们总共上表多次劝进,最后,在三月二十六日,李自成才同意筹备当皇帝。

这时候关外的吴三桂正在赶回北京城勤王的路上,听说李自成抓了他全家以后,就投降了满清多尔衮。想要兴兵复仇。当然是为他的家人复仇,不是为明朝复仇。

李自成自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入城,到四月三十日退出北京城,在北京总共呆了42天,这四十二天里,他除了干了上面提到的那些事,还做了下面这些事:

更改明朝的官制,最大的更改是改名字,比如把六部改成六政府,把六科给事中改成谏议大夫,十三道御史改成直指挥,翰林院改成弘文馆,巡抚改成节度使,布政司改成通会,总兵改成正总权,副总兵改成副总制,等等。

分封自己手下的官吏,比如封牛金星为大学士,刘宗敏为总权,等等。

选取贡生参加考试,并授予官职。

造钱,成立铸钱局,搜刮城内铜器铸钱。

分派大将到各地驻守。主要的地方是京畿,山东,南直隶,山陕,河北河南,甘肃宁夏,都派了兵马驻守。再远一点的,江苏安徽北部,蒙古南部,青海东部,也派了少量兵马。

屠戮明朝不肯投降的大臣及家人。

对于那些投降的归顺的明朝大臣,李自成大部分都封了官,有的在北京任职,有的分到闯军控制的各省任职。

对于那些不肯归顺的,抗拒的大臣,先搜刮他们家里的钱财,然后杀之。无论后来是否想投降的。有的人一开始不投降,后来想投降,可惜晚了,一样被杀。

比如,有明朝武官五百多名,一开始不肯投降,后来一看大明朝彻底完蛋了,又想投降,但是李自成不给机会了,全部处死。

除了杀人,还有搜刮钱财。明朝国丈周奎,是崇祯周皇后的老爸,家里有十万多两财富,崇祯帝在京城被围攻时,号召百官捐款,他哭穷,只捐了一万两,结果崇祯帝强令他再捐,他又捐了三万两,其中五千两还是周后自己给他凑的。他家里剩下的钱,在城破后他献给了明太子,最后都被闯军搜刮去了。

为了搜刮文武百官的钱财,李自成特别设置了比饷镇抚司,专门办理拘捕拷饷的事。

李自成规定,明朝旧臣,按官职大小,上交一定银两做军饷。比如,内阁阁臣,每人一万两,其他的达官贵人,外戚贵胄,每人三万两,五万两,七万两不等。科道官吏每人五万两,吏部官吏每人二万两,翰林学士每人一万两,六部的小鱼小虾每人一千两。

交不起钱的,就用衣服,首饰,金银珠宝对折银子。

如果不按照规定交齐的,负责人刘宗敏等人,就给他们上夹棍,打板子。如果严重的,特别是那些皇亲国戚,不老实交钱的,就抄家,杀人。

除了对官吏搜刮钱财,他们还对民间富商搜刮。比如,当时徽商是全国第一大商帮,据说闯军共逮捕了上千徽商,对于大富豪,一人就索要银子达十万两之巨。

当李自成正在北京城做着皇帝梦的时候,吴三桂已经跟关外的满清沆瀣一气了,他开关迎接多尔衮的铁骑入关,想要联合起来打李自成。

李自成急忙调拨人马前去迎敌,可惜山海关一战,李自成大败。他匆匆带领人马逃回北京城,将搜刮的钱财卷吧卷吧,狼狈地退出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