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73和怪蛇3的较量,我军第3代格斗导弹谁最强?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军工能力虽然比较差,战机性能比较落后,但在机缘巧合下,却拥有了具有当时世界一流水平的两种不同技术流派的格斗导弹,弥补了我国的不足。目前我国已经批量装备新一代的PL-10格斗导弹,采用红外成像导引头+推力矢量发动机,具备超大过载机动能力和超大离轴角发射能力,综合性能跻身世界第一集团的顶尖水平,目前已经广泛装备歼20、歼16、歼10B/C以及部分早期版本的歼10、歼11系列战斗机,极大地提升了我军战斗机的近身狗斗能力,同时还打入了国际军售市场。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骄人成绩,这跟当年博采众家之长、坚持自主创新的不懈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PL10的成功问世离不开我国多年来兼容并蓄的技术积累

把时间倒推回到80年代,当时我国的近距空空导弹处于青黄不接的空窗期,同时期的欧美国家已经基本普及了第三代近距空空导弹,我军战斗机却依然还在大量使用第一代的PL2和第二代的PL5及其衍生型号。为了尽快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引进国外成熟产品加以消化吸收无疑是事半功倍的捷径,于是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正在跟中国大力推动军事交流的以色列。以色列在空空导弹领域的确有两把刷子,而且长期在中东跟阿拉伯国家掐架,实战经验更是没话说。

仿制怪蛇3的PL8

经过一番认真考察,我国看中了以色列手中的当红小生——怪蛇3近距空空导弹,该型导弹属于典型的第三代产品,在空战中击落了数十架米格23、米格21等俄制战斗机,因其辉煌战果被誉为“米格杀手”。80年代末我国引进了怪蛇3的全套技术并逐步实现了国产化,国内编号为PL8,主要配属歼7、歼8以及歼10,一度成为国产战斗机的标志性装备。无独有偶的是,随着我军从俄罗斯引进了苏27,另外一款大名鼎鼎的第三代近程空空导弹——R73“射手”也来到中国安家落户了。

跟随苏27来到中国的R73

如此一来我军就同时拥有了两款性能先进的第三代近距空空导弹,不过从后勤保障的一致性方面考虑,在实际装备中必然需要有所侧重,那么我军应该选择哪一款导弹作为主力呢?单纯对比两者的纸面性能,R73无疑占据着比较明显的优势,比如最大射程、机动过载、离轴发射角度等等技术指标均优于怪蛇3,更重要的是R73还能够与头盔瞄准系统相配合,飞行员只需要转动自己的头部将目标纳入视野范围就足以形成发射条件,堪称是“看哪儿打哪儿”的狗斗神器。

R73当年的最大卖点就是可以整合头盔瞄准系统

当年德国统一之后,北约空军使用接收东德空军的米格29与自家的F16进行对抗,结果发现米格29+R73的组合在空中格斗中往往能够占据先发制人的主动权,也促使西方国家加紧研制更加高级的整合了头盔显示器的第四代近距空空导弹。但是我军显然对R73并不是十分看重,尽管国产化了苏27,却没有国产化其配套的导弹。到目前为止,只有原装的苏27、苏30以及散件组装的歼11仍在继续使用进口的R73以外,国产化的歼11B/BS、歼15等都改用了PL8,后者无疑是我军第三代格斗导弹的绝对主力。

我国最终选择了PL8作为第三代格斗导弹的主力

这是由于R73尽管纸面性能优于早期的PL8,但是导引头技术却相对滞后,以至于在实际使用中的抗干扰能力差强人意。而且我国通过引进怪蛇3,学习到了西方标准的一整套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PL8不断进行改进升级,换装了新型的四元红外导引头(比R73的二元红外导引头先进得多),还整合了头盔瞄准系统,提高了各项飞行性能指标,整体作战效能已经反超了同时期的R73,使用PL8的战斗机无需大改就可以轻松兼容新一代的PL10,R73被打入冷宫也就不足为奇了,中国的空空导弹也从引进仿制彻底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