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柏林墙是哪个国家或者说哪个人向苏联提出来的建议?

LED显示屏液晶屏


柏林墙在苏东阵营的正式称呼是“反法西斯防卫墙”,猛的一听好像跟纳粹、希特勒有关系,然而这墙修建的时间是1961年8月,第三次柏林危机时期由东德提议修建的,与真正的法西斯没有毛关系。

关于柏林墙的由来,还得从1945年说起。

战败的德国如刀俎上的鱼肉一般,任人宰割。割地又赔款,领土进一步“缩水”,比如,德意志民族千年的故地,东普鲁士首都——格尼斯堡,变身成了加里宁格勒,成了俄罗斯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德国和首都柏林被战胜者——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分成四区。到了1949年,苏联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或民主德国),首都定在东柏林;而美英法占领区则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首都设在波恩。被分裂的柏林成了东西方对峙的最前线。

最悲催的是西柏林。柏林本身就是在苏联占领区,所以,归属西方的西柏林完全被东德包围着。最初,只要证件齐全,东西柏林之间人员、物资可以自由流动。正常情况下,西柏林靠陆运和水运(斯普雷河)可以得到充分的补给,生活质量明显高于东柏林。

但随着冷战越演越烈,苏联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曾经两次封锁柏林,不允许物资、人员流动,这就是柏林危机。

这招可是立竿见影。毕竟,苏联一封锁陆地边境,西柏林的补给就只能完全靠空运,这个成本太大了,而且也不具有可持续性。

下图,第一次柏林危机(1948年6月24日——1949年5月12日)时期,发生的温馨故事——“巧克力叔叔”,飞行员哈佛森中尉是孩子们心中的“圣诞老人”,他的C-54运输机机翼轻轻一晃,糖果,巧克力还有各色甜点就会从天而降。

前两次柏林危机最后都在美国和西方社会的重压和利诱之下,苏联选择了部分让步,最终解除 了封锁。

然而到了1961年,第三次柏林危机爆发,表面上看,导火索是苏联再次提出西方军队从西柏林撤军要求。现在想想,1945年4-5月,苏联付出了30万人伤亡的代价才把红旗插到了柏林议会大厦,结果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大方方的进入柏林要分自己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分了完了以后还一直在对面搞事情,想进一步颠覆自己的势力范围,心里肯定窝着火呢。

更现实的看,是在马歇尔计划和西方各种扶植下,加上各种主客观原因,西柏林虽然与西德相隔甚远,但是发展速度是与西德同步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工作、教育机会甩了东德老远,再加上西德和西方阵营的各种宣传术的影响。因此,向往美好生活的东德人往往借道西柏林跑到了西德,很多都是专业技术型人才、知识分子,著名媒体人甚至环球小姐等等,当然,大部分还是想吃上饱饭的普通人。


(下图,第十届环球小姐,玛莲娜·施密特就是从东柏林跑到西德的典型——从东德的耶拿取道西柏林,然后去了西德的斯图加特。)

据统计,从1949年到1961年,约有250万人逃往西德,其中大部分人是从西柏林逃走的,而且大多还是社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考虑到东德一共也就1600万人,要是再这么逃下去,没几年东德就要成“无人区”了。

而且,一些西德人还在东柏林大量购买受东德政府补贴的低价商品,利用汇率差,套购物资等等,长期下去,东德的经济也吃不消。


加之,这次苏联又跟西方谈崩了,但再向前两次那样拗不过之后选择默默的解除封锁,又觉得很丢面子,毕竟,这时的苏联是个核大国,在太空领域甚至还要领先美国一小丢丢,有了点底气。

因此,苏联当局做了一个决定,让东德领导人瓦尔特·乌布利希出面提出申请,苏联和东德共同建设一道“保护社会主义的屏障来抵抗资本主义入侵"。旨在防范西方的潜在侵略威胁,和阻挡西方间谍渗入社会主义阵营。

1961年8月13日,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西柏林之间的边界关闭。尔后,蒙上带刺铁丝网的钢筋混凝土墙把城市分隔开来,全长155公里。

之后,西柏林作为一块“飞地”,物资、人员流动,与西德的联系,只能通过高架铁路和飞机进出了。东柏林边境守卫还被授权可以向非法越境者射击。

但是,修了墙还是抑制不住东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毕竟,都是德国人,两边的对比差距太大了。

所以,即便柏林墙修好了,但是东德人还是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的往西柏林跑,有挖地道的、自制潜水艇成功越境的,还有在东欧国家兜圈子,最后偷渡到西德的等等。

比如,下图,被誉为“二战德军专业户”,最帅制服演员,托马斯·克莱舒曼,曾是东德国家游泳队的运动员。上世纪八十年代,托马斯绕道边界线,游走了匈牙利、南斯拉夫、奥地利,饥寒交迫之下还冻坏了脚趾,最终跑到了到西德。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推倒,两德迅速统一。

然而,用混凝土砌成的柏林墙没有了,三十年来,一堵无形的精神上的“柏林墙”依然顽固地留在许多德国人的头脑中,政治上的统一,并没有带来德意志民族完整意义上的统一。虽然默克尔总理自己都是曾经的东德人,但是东部在西部人的眼中依旧是老土、落后、给点钱能随便打发的形象。

而且,西德人普遍认为,东德并入后拉低了整个德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个西德公民和政府在为东德的落后买单(德国政府采取一步到位的“输血”政策,以庞大的财政支持包揽了整个东部地区的经济改革)。

现在,收入差异仍然明显存在于广泛存在于德国东部和西部之间。

此外,移民政策方面,反移民的民粹主义政党在昔日的东德各州表现也非常抢眼。

正如德国作家彼得·施奈德写过的那样——“清除大脑中的柏林墙将花上比清除实体上的柏林墙长得多的时间。”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呃...其实修建柏林墙这个建议,是当时的东德政府主动提出来的。在1949年10月东德成立至1961年8月柏林墙开始修建这段时间内,大约有250万前民主德国公民潜逃到联邦德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境内。东德政府为了解决无休止的潜逃问题,在1952年主动封锁了东西德两国边境;但由于在东德境内的西柏林的实际控制者是西德,因此潜逃问题也就一直未能解决,依旧有大量东德人会通过西柏林潜逃。所以,为了解决潜逃这个大问题,东德政府才提出了修建柏林墙这个方案。

柏林墙从1961年8月13日开始修建,到1961年11月12日基本建成。柏林墙是围绕着整个西柏林修建的,其最初的结构就是简单的混凝土墙和铁丝网;但是效果并不是非常明显,仍然有一小部分人会趁人不备偷偷溜到西柏林去。后来其规模越也修建越大:修建瞭望台、报警器、钢制拒马、通电铁丝网、碉堡(修了22个)、放置有地雷的空地、反陆地载具的沟壕......其扩建一直到1975年左右才基本完成。柏林墙也随之从原来的那个仅有围墙和铁丝网的简易护体到前前后后大约有15道不同障碍的坚固“防线”。

其实在修建柏林墙之前,东德政府和其背后的苏联为了阻止民众潜逃至西柏林的现象发生,就已经想出了许多对策(比如在第一次柏林危机期间切断东西德之间的一切铁路和来往通道);但是这些对策并未起到什么作用,东德民众潜逃的情况还是在不断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东德统一社会党总书记乌布利希才提出了修建柏林墙这个建议:即修建一道围绕着整个西柏林的阻拦设施,并在该地驻兵以强制性阻止那些想要硬闯的东德民众。不过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人还对潜逃抱有幻想;为了威慑这些人,东德政府便要求士兵可以主动射杀那些想要强制进入西柏林的民众。但这也并没有让一些“顽固派”放弃,他们依旧试图用强制出境的方式来进入西柏林(当然只有极少数成功了,大部分要么逮捕要么枪毙);而剩余的一些脑回路较为清奇的民众则通过挖地道、自制热气球甚至是跳楼的方式来达到前往西柏林的意图。
而在这些潜逃的人当中,不乏有一些对东德和苏联非常有用的技术人才或是政治意义较大的人士。并且,对东德这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口不太多的国家来说,大量民众的潜逃也导致了劳动力的缺失。据统计,东德人口的大量流失,直接造成了东德126亿至162亿马克的经济损失。而大量年轻劳动力和青少年的出逃甚至直接使东德造成了225亿马克的经济损失!大量人口流失造成了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失,随之又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无论是对苏联还是对东德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所以为了阻止损失进一步扩大,东德政府最终才同意了乌布利希的建议,修建了柏林墙。


二战吐槽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不可避免的被同盟国瓜分,首都柏林也被苏、美、法、英四国占领:美、英、法三国将自己的占领区合并为西柏林;苏联占领区则被称为东柏林。

到了1949年,在苏联的支持下以东柏林为核心,成立了社会主义政体的民主德国,美欧则同样成立了以波恩为核心的议会共和制国家:联邦德国;自此,德国分裂且对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但是在此期间,不断有大批民主德国的居民逃往联邦德国!据统计,从1949年到1961年的12年间,共有高达两百六十万东德居民逃往西德。而这种情况也让苏联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愤怒和尴尬……

与此同时,美国对于居民大量涌入西德的状况也倍感忧虑:这有极大引发社会动乱的风险!于是,肯尼迪授意中央情报局开始活动,充分利用他们潜伏在东德的特工,尽可能的散布一种论调:如果潜逃持续发展,很可能会危及到东德的国家命运!

让美国人意想不到的是,东德权利层也终于表达出了一直隐藏在心里的担忧,他们开始就频繁的叛逃事件举行各种会议,并最终达成共识:只有采取强制措施才能有效阻止!比如在东西柏林之间修一堵墙。

而提出并确定这个办法的正是东德统一社会党书记乌布利希。更为重要的是,乌布利希事先并没有打算将自己修筑城墙的计划告诉赫鲁晓夫。因为乌布利希深知,赫鲁晓夫绝对不会同意,因为他才不愿因此和美国恶化关系……

1961年8月13号凌晨一点,乌布利希正式下达修建柏林墙的任务,行动代号"玫瑰"。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修建“柏林墙”的提议最早是在二战结束后,有时任苏联外交部长的莫罗托夫提出来。因为当时的德国以及柏林被切割成了四块,分别由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占领军占领。

不过当时由于各家的财力还不能足以支撑建一道永久性钢筋混凝土的边境隔离墙,只能用铁丝网将各自的占领区隔开。后来赫鲁晓夫上台,旧话重提,终于在1961年8月批准正式动工建柏林墙。

施工开始日期是1961年8月13日;柏林墙全长155公里);西柏林与东德边境长度:111.9公里;西柏林和东柏林的边界长度:43.1公里;穿过东柏林居民区的边界长度:37公里。

墙体高混凝土段:3.6米;墙体混凝土段长度:106公里;铁丝网:66.5公里;防车辆壕沟长度:105.5公里;接触/信号围栏长度:127.5公里;瞭望塔数量:302座。

当时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当局正式称柏林墙为反法西斯保护壁垒;而西柏林市政府有时将这道墙称为“耻辱之墙”,这是当时的市长维利•勃兰特创造的一个术语,指的是柏林墙对两边市民行动自由的限制。

为什么要修建柏林墙呢?

主要是为了遏制逃往西柏林(西德)的动柏林(东德)的人群(移民),其中包括不少精英。据当时的统计,在柏林墙修建之前,几年时间内,大约350万东德人绕过东德集团的移民限制,逃离东德。

在这350万移民中,其中许多人是从东柏林越境进入西柏林的。从那里出发,他们可以去西德和其他任何西欧国家定居。1961年至1989年间,柏林墙几乎阻止了所有此类移民。

在此期间,总共有超过10万人次试图翻过柏林墙,而成功穿越的大约有5000多人;因越墙行动暴露而被打死的人数估计在136到200 之间。

1989年,邻近的东欧集团国家——尤其是波兰和匈牙利——发生了一系列运动,在东德也引发了连锁反应,经过几个星期的内乱,东德政府于1989年11月9日宣布,所有东德公民都可以自由访问西德和西柏林。

东德人成群结队地穿过柏林墙,柏林墙另一侧的西德人也加入了庆祝的行列。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寻找纪念品的人凿开了部分城墙,纷纷将砖块搬回家作为纪念。

政府后来动用了大型建筑设备清除了柏林墙遗留下来的残垣断壁。柏林墙的倒塌为德国的统一铺平了道路,德国于1990年10月3日正式实现统一。


闲看秋风99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被分割占领。美,英,法占领德国西部,称西德或者联邦德意志共和国。苏联占据德国东部,称东德也称民主德意志共和国。

二战结束时由于德国领导人灵活的外交策略,工业,企业没有被当作战利品带走,经济发展较快。在柏林城市里也被分成两部分,西边搞得好一些,所以东德有些人经常偷渡去西德。1961年8月12日,东德政府为防止偷渡现象,向苏联政府提议,连夜修建了2米多高的隔离墙,包括铁丝网,观察塔楼


1970年,双方还配置了许多设施,包括警察,警犬。1989年,在德国人民的示威游行下,隔离墙终于被拆除。


怀古颂今


苏联军隊从斯大林格勒大战取胜,一股劲反击到柏林,佔领东柏林,斯大林合令修了柏林墙,与盟军佔领的西柏林作为分界线.


12974529251李运裕


苏联,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