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霸屏”的背后,是36%现金支付的占领事实!

如今,出门不带钱包已成为一部分人的习惯。即使口袋里不装一块钱现金,日常生活也不会遇到任何障碍。从早餐到打车,从逛超市到住酒店,从医院看病到公交地铁,各种支付场景都可以用一部手机轻松解决。即使为了应急取了几百元现金,往往过了两周,这些钱还原原本本地待在你的钱包里。

生活经验的改变让我们觉得,现金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在自助服务、自动售货、无人零售等新兴领域,现金支付变成可有可无的选项,似乎移动支付已经和支付划上了等号。这到底是客观事实,或者仅仅只是一种错觉?带着这个问题,2018 年的夏天到秋天,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支付模块厂商 CPI 公司针对中国自动售货机市场做了个实验。



我们在上海和深圳两个一线城市,与当地较大的自动售货机运营商合作,从位于十余处场地的 20 多台自动售货机上,花 4 个月的时间采集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场地类型包括了高铁站、市民健身中心、写字楼大堂、出租车充电站休息区、厂区内部等等。

那么现如今,在一线城市,到底有多少人在使用现金购物呢?


36%

全部自动售货机样本中,按销售额平均计算,现金支付占总销售额的 36%。在非现金支付如此便利的时代,仍有相当多的人保持着现金支付的习惯。

同时我们看到,现金使用比例与自动售货机布放的场地类型高度相关。



46% —— 高铁站

高铁站的客流具有随机性大、多样性高的特点,此处的交易数据基本上代表了社会群体的整体水平。我们看到,整体人群的现金使用比例非常可观,大大超出了城市白领日常生活的经验认知。



52% —— 市民健身中心

市民健身中心的客流具有重复性光顾的特点,年龄层次比较均衡,但未成年和中老年群体比例高于普通场所。另外,部分人游泳健身时不把手机带在身上。因此,此类场地的现金使用比例比高铁站还要高出 6 个百分点,占到了总交易金额的一半以上。



11% —— 写字楼大堂、厂区、出租车

充电站休息区

此类场所的客流的重复性非常高,年龄层次以青壮年为主,是非现金支付的主要使用群体。每天上下班不需要带现金的就是这些在写字楼里办公的小哥哥小姐姐们。然而我们看到,现金交易的比例仍然超过 10%,这也说明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支付手段选择具有多样性。



26% —— 报业集团办公楼

这一点位也属于写字楼大堂类别,但数据与其他几处办公区域存在明显偏离。我们分析这是由于在此地工作的人群平均年龄更高,因此对现金交易的需求量也更高。


结论:现金——不容忽视的支付手段

尽管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支付习惯,但在社会总体人群中,现金支付仍然保持较高比例。

自动售货机现金支付比例与客流随机性和年龄结构相关。客流随机性大,则现金使用率高;客流重复性高,则现金使用率低。客流年龄层次偏向中老年或少年的,则现金使用率高;客流年龄层次偏向青壮年的,则现金使用率低。



据测算,只要现金交易额占比超过 10%,自动售货机上的现金支付设备都是非常值得投资的(已考虑初期硬件投资和日常现金管理成本)。为自动售货机选择适当的支付方式,是提高运营收入的有效手段。

注:内容取自CPI 市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