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软件之父Stallman:自由主义不只有区块链|特写



Richard Matthew Stallman 出生于1953年,是“自由软件运动”的发起人,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的创立者。在黑客社区,他的名字缩写“RMS”更为人所知。

1983年,Stallman 为了创建一个完全由免费软件组成的类 Unix 计算机操作系统,推出了 GNU 项目,并随即发起了“自由软件运动”。

1985年,他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

Stallman 是自由软件许可证的主要作者,开创了“Copyleft”的概念先河。它使用版权法的原则来捍卫用户使用、修改和分发自由软件的权利。

他是 GNU 项目的组织者和主要开发者,开发的一系列 GNU 软件遍及全球的每个角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Stallman 将他大部分的精力花在了组织、参与和宣传自由软件技术上。他反对软件专利,反对数字版权管理,以及一切他认为会剥夺用户自由的其他法律和技术系统。

这其中包括:最终用户许可协议、保密协议、产品激活、软件复制保护、专有格式、二进制软件包等。



采访:超越三维空间的

沟通


自由软件之父 Richard Matthew Stallman



初次见面时,他正在就“自由意志主义者”这个词高谈阔论。

突然,他停了下来,面露疑惑。

“嗯?”

我告诉他,我在听。但他说,他并不是在对我说话。

他告诉我,有一个男人,既不是我也不是他,在我们之间插了进来,突然说,

“自由”。

我知道,他又出现了幻听。尽管早有耳闻,但真的面对这一幕时,我还是没能掩藏住诧异的神情。

“这种事发生的很频繁吗?”我试图缓和气氛。

“是的,”他说,“这不是我认识的声音,他可能是……”

对我来说,这很奇怪。但对 Stallman 来说,这种超越三维空间的沟通可能已经习以为常。

他总是在邮件中催促那些国安局或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们,可以“参照斯诺登的案件”先例来告发别人。

天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莫大的反讽。

他是斯诺登的支持者,是从70、80年代延续至今、宝刀未老的资深黑客,是公民隐私的保护者,自由主义的倡导人。

自然,他对去中心化的 BTC 持推崇态度。

但是,在有关自由意志主义的演说中,他却断言,“那些早期接受 BTC 的人,大部分都被人称作‘右翼分子’,事实上,他们当不起这个称号”。

后来我们才知道,纯粹从自由主义的角度来看,他自己对自由的态度,比他们来得更甚。

Stallman 认为,这个问世才十年的技术不如早先那么吸引人了,而这,不仅仅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

他告诉我,“我从来没有用过 BTC。”

这不免让人大跌眼镜。

但如果考虑到 Stallman 一贯的审慎立场,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曾经,他在分析 GNU 和 Linux 两者的不同时,写了9000字的论文来阐释。

简而言之,Stallman 在1983年提出的 GNU,是一个专门使用自由软件的操作系统。而两年后由 Linus Torvalds 创始的 Linux,是其内核。

很多人把这两者的组合称为“Linux”。但是,Stallman 坚持认为,合理的名称应该叫做“GNU/Linux”,或者,干脆就是“GNU”。

关于自由软件和开源软件的区别,他这样解释道,

“这两者的拥护者都致力于免费软件的使用、学习、交换和重新分配,但是,这些相似性掩盖了深层次的、重要的道德分歧。这个分歧关乎自由和人权,这恰恰也是自由软件运动所强调的。”

Stallman 建立的 GNU 项目,正致力于构建一种电子支付系统——Taler。虽然它的确基于密码学,但并不是惯常意义上的数字资产。

Taler 项目的维护者 Christian Grothoff 在接受业界采访时,不无骄傲的宣称,这个系统是为“后区块链”时代而设计的。



对 BTC 的隐私机制

不满导致弃用

目前来看,科技似乎还没有发达到要考虑后续时代进程的地步。但在 Stallman 眼中,BTC 的确不是完美无缺的设计。

他最大的抱怨在于:BTC 糟糕的隐私保护机制。

他说:“我真正想要的,是一种从各种不同的商店匿名购买商品的方式。不幸的是, BTC 在这一点上并不可靠。”

他补充道,

“不完美的隐私保护机制会导致企业甚至政府轻易辨识出交易背后的个体。并且,数字资产挖掘耗资巨大。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会在这上面下注。”

当问及他如何看待所谓的匿名币时,Stallman 说,他已经专门请了一个专家来评估其潜力。

Stallman 说:

“每一种货币,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是安全,或者是容量。如果BTC能保护隐私,那我可能现在就会使用它。”

由此可见,对隐私的极致追求可能是他弃用 BTC 的根本原因。



Taler:与主流加密手段

迥异的支付系统

表面上来看,GNU 的支付系统 Taler 确实有一些数字资产的特征——最明显的就是,它也能满足客户需求。

但是,也有明显不同。

首先,Taler 基于匿名签字。这是一项由 David Chaum 开发的密码技术,他们开发的 Digicash 是史上首批以安全为特色的电子货币项目之一。

其次,Taler 想要开发一种能够避开监管的电子货币,这种想法与很多加密货币项目的目标一致。

然而,Taler 并没有尝试避开政府主权。

该项目的付款是通过开放式的集中交易平台完成的,并非通过点对点方式。Stallman 认为,点对点系统“会成为洗钱等危险行为的温床。”

Taler 的设计意图之一是阻止逃税,这与以 BTC 为代表的其他数字资产迥异。

Stallman 说,

“从本质上来说,我们需要公共服务机构来做企业不愿意做的事情,包括:给那些看不到短期利益的科研项目和教育项目投资,给每个公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维持公共交通系统运转,这样才能维持秩序,保护正义,维持社会的基本底线。”

显然,这种认知与很多完全理想化的 BTC 原教旨主义者不同。这也是他虽然拥护者众,但反对的声音也不绝于耳的重要原因。



“自由”的边界

“隐私”和“公共”的边界均衡是一件微妙的事。Stallman 说,“世界上不存在100%的隐私,因为,那意味着完全抛开公共领域。”

在 Taler 系统里,“隐私”被界定的很清晰。使用其电子货币的用户可以避开明面上的审查,支付主体的身份是匿名的,从交易链条上,无法判断究竟是谁支付了款项。但另一方面,接受汇款的商家或个人很透明,这有利于政府征税,洗钱者更是无所遁形。

尽管 Taler 不是数字资产,没有自己的货币基础(没有 Talers 或者 TakerCoins 之类的变体),但是,作为一个新的支付手段,这个系统却在某方面支持主流法币和数字资产。

系统支持的第一个币种是欧元,美元和日元也可以正常流通,甚至,它还支持 BTC。

同理,Taler 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区块链,但是基于区块链的系统可以通过它,部分的取代银行的作用。

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可以把欧元转入 Taler 账户,尽管 Taler 平台上的交易仍然需要和传统的银行结合才能实现提款。

基于区块链的系统可以和 Taler 相结合,从而使用户可以无障碍的接触数字资产。

目前,Taler 正在和欧洲的一些银行商讨,希望他们允许其客户从 Taler 钱包中提款,也可以把 Taler 系统中的钱再次存入传统的银行系统中。

但无疑,推进这一进程需要殚精竭虑,费尽心机。因为,银行不可能轻易放弃他们的固有实力范围。所以,Taler 官网上的正式上线日期仍然遥遥无期。

Taler 所开发的“基于寄存器的系统”,可以是一个银行账户,或者是一个区块链。所以,实际上,传统的银行系统介入对 Taler 的运行不是必要条件。

但毕竟,这是“自由软件”,而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