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國志》到《三國志平話》再到《三國演義》看趙子龍如何拒妻

三國趙雲貴為五虎上將之一,以其智勇雙全留名於世,尤其是銀槍白馬殺得曹兵七進七出,堪稱三國第一流的猛將,不過這樣的人物,居然三國裡沒寫到他的夫人。或許,我們可以《三國志》、《三國志平話》、《三國演義》看趙子龍如何拒妻尋找一些蛛絲馬跡。

《三國志》

《三國志》卷三十六趙雲傳中,裴注引趙雲《別傳》的記述:

(趙)範寡嫂曰樊氏,有國色,範欲以配雲。雲辭曰:“相與同姓,卿兄猶我兄。”固辭不許。時有人勸雲納之,雲曰:“範迫降耳,心未可測;天下女不少。”遂不娶。範果逃走,雲無纖介。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之間還有一個重要的過渡階段,這就是通常認為成書於元代的《三國志平話》。在這裡,有必要對《平話》相關部分也進行考察。

筵會至晚,趙範帶酒留數十個婦人,內中一婦人身著絳衣,體貌嬌容,使捧酒對趙雲言:“此乃家嫂也,當與子龍為妻。”趙雲叫:“爾乃匹夫之輩,軍師嚴令,豈以酒色為念!”言罷出衙。趙範帶酒雲:“不仁者趙雲!”引三千軍圍了館驛,有意殺趙雲,被子龍一箭射死。

《三國演義》

趙雲取桂陽沒有遇到什麼困難:經歷了簡單的交鋒之後,桂陽太守趙範便開城投降,而在投降之後,趙範宴請趙雲,酒席上發生了這樣一個插曲:

雲飲微醉,範忽請出一婦人,與雲把酒。子龍見婦人身穿縞素,有傾國傾城之色,乃問範曰:“此何人也?”範曰:“家嫂樊氏也。”子龍改容敬之。

酒至半酣,趙範提出要將寡嫂許配趙雲,這一下捅了馬蜂窩。

雲聞言大怒而起,厲聲曰:“吾既與汝結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豈可作此亂人倫之事乎!”趙範羞慚滿面,答曰:“我好意相待,如何這般無禮!”遂目視左右,有相害之意。雲已覺,一拳打倒趙範,徑出府門,上馬出城去了。

通過對比,《三國志平話》中趙雲的反應比《三國演義》更加激烈,不僅對趙範惡語相加,並且最終反目,並將趙範殺死。三部著作,過程不盡一致,但結果同為拒絕寡婦攀氏。

有人把趙雲拒絕這門親事的原因解釋為他心中的“處女情結”所致,在下以為沒有任何文本依據,有些牽強附會。眾所周知,《三國》裡的人娶妻納妾在乎的是貌美與否,並不在意是否處女。有的強人還專愛奪人之妻。小說提供給我們的信息是,趙雲滿腦子的封建道德觀念決定了他的態度:他認為婦女改嫁是“失節”,是不道德的!依他的道德觀,一女不事二夫,那寡嫂應該一直“寡”下去。

另外,趙雲害怕樊氏失節是假,忠於劉備才是真,趙雲認為趙範是被迫而降,未知其心,因而拒絕了趙範為寡嫂提親的要求,後來趙範果然反叛逃走,趙雲的的看法成為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