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与档案相差一年多,以后退休金按哪个时间领取?

qzuser214994971


问,身份证与档案相差一年多,以后退休金按哪个时间领取?

答,这个问题因国家出台统一政策为准、因个人身份而异。

先说国家出台统一政策。到你退休的时候,国家政策规定按身份证年龄领取养老金,你就得按身份证年龄领取养老金,国家政策规定按档案年龄领取养老金,你就得按档案年龄领取养老金。哪个时候,有了统一的准绳,谁也不敢乱来!

再说因个人身份而异。在目前的情况下,大的方面有两种,一种是企业出面集中申办,一种是个人到社保窗口申办。由于国家尚未出台统一政策,个人申办这一块,有暗箱余地,极少数人,通过关系可以实现个人动机。大多数人是以个人填表最早的的一份出生年月日为准。从企业代办的情况看,政治经济形势是首选因素,央企大型地方国企产能过剩行业,特殊工种认定、身份证与档案年龄冲突,从稳定的大局出发,社保被迫协助打察边球,乱象是客观存在的。从单位统一申办这块看,在一定的阶段内,身份证年龄和档案年龄谁管用?职工个人是被动的。

综上所述,国务院相关部委是到了该出手的时候了,不要让这样的纠结无限地存在下去。这事不难,发一个文件就行了,那些胡填出生日期的人,都是自说自话、自作自受的投机之徒,他们必须为自己耍小聪明的结果负责。回答完毕,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0老三两0


我和你情况差不多,我档案年龄是1957年2月,身份证年龄是1958年11月,以前听人说退休年龄是以档案年龄为主,结果跑到社保局去问,回答是必须以身份证年龄。

过去之所以说要以档案年龄为准,是因为原国家劳动部办公厅有个关于在办理退休时如果身份证年龄和档案年龄不一致的,必须以原始档案记载的年龄为准。后来我仔细查了那个批复,是1999年的了,为了防止有人串改年龄提前退休,所以原劳动部办公厅出了这么一个答复。

由于受时代性和历史性的局限,那时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没有缴纳社会保险,办理退休审核权属于组织人事部门,所以以档案年龄办理退休是有其合理性的。

现在各种社会经济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1996以后,任何所有制的企业都开始缴纳社会保险,2014年以后,机关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了缴纳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制度得到了全面的深化和全覆盖。很多人特别是以市场为主体的民营经营机构,对个人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个人档案不完善、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档案年龄办理退休基本不可行了。

随着身份证管理条例的出台,身份证已成为每个公民最重要、最权威的身份证件,所以退休办理,以身份证作为衡量是否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依据,是理所当然的。

综上所述,今后办理退休手续,肯定要以身份证年龄作为退休年龄,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发现自己的年龄与实际出生年龄有错误,那最好还是去公安部门更改吧,朋友!


帮兄爱唱歌


当身份证与档案年龄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劳动部有明确的文件规定。

劳社部发1999年第8号文件,《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

对于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年月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不过这个规定确实有可操作空间。因为档案不能够随意涂改或编造,一旦出现出生年月涂改的情况,这份档案并不是全部失效,而是该份档案的出生年月失效,其余的办理招工手续等时间,如果没有涂改也是有效的。

出生年月的确定并不是能以涂改档案的时间确定,只能以后边明确生成的记载出生年月的档案确定。实在不行,还可以居民的身份证号为准。

一般来讲,对职工有利的档案材料被保留下来了。而可能导致延迟退休的档案材料,一旦被修改后出生年月就失效了。

总之,出生年月以职工档案材料记载为准,这一项规定并不太合时宜。

而且我们实现社保缴费系统化以后,我们参保缴费情况都是以职工身份证号为准了。目前我们几乎所有的业务都是以身份证号为准,现在的年轻人在参加社保几乎都是要按照身份证确定退休时间了。

不少地区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和办理退休手续,都是以身份证号为准的,比如上海市,压根就不需要提供档案材料了,也就不涉及以档案材料记载出生时间为准了。


暖心人社


我刚退最有发言权!本来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是7月26号,可档案招工表上记载是12月26号,单位退休之前都会有告之书!告诉你12月26号退休,如本人有异议可以向人力或组织部门反映!我因为是干部身份,所以,我找了组织部!申明了我的观点,我认为身份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在中国土地上的任何企事业单位都应以此为准!组织部的人说,他们会与社保局商量!商量的结果另行通知!半个月后通知我应按档案记载的出生日期退休!所以,格劳资多上了半年班!多缴了半年的养老保险!


祥和2743


有人的年龄填报中档案中年龄仅有年份无月份,在身份证年龄与档案中年龄不符时,尽管身份证年龄有月份,但仍然按档案中年龄的年份可能月份定为12月,其中的原因不说也明白。


执君之手观日落月升


身份证与档案相差一年多,以后退休金按哪个时间领取?

根据国家的规定,城镇职工办理退休的出生时间一般是由档案上的出生时间和身份证上的出生时间相互印证来办理。当职工档案上的年龄与身份证上的年龄不相符时,则以职工最早那份档案上所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办理退休手续。至所在会出现有的职工档案上的出生时间与身份证上的出生时间不相符的情况,甚至有的人档案上竟然出现好几个不一样的出生时间。主要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些人为了参年、招工、上学、提干等原因,随意填写、改变自己的出生时间,以致于几十年后不但给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给自己酿下了烦脑和苦果。

像题主身份证上的出生时间与档案上的出生时间相差一年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题主由于当年对待自己的出生时间不严肃,从某种角度来说等于是占了公平的小便宜,以后办理退休时要按照档案上最先记载的那个相差一年多的出生时间来办理退休,这完全是应了那句流行语:“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叶公来帮忙


事实胜于雄辩。我办理退休的过程,再次印证了这个规定的执行力度。我今年刚刚办理完毕退休,晒一晒我的身份证和退休证。





我办理退休过程中,也出现了出生日期档案记载与身份证记载不一致的情况,社保部门最后按公安部和社保部门的规定,以档案记录为准,核定了我的退休时间。核定的退休时间要早一个月!太棒了!!😄😄😄如果按我身份证出生日期核定,我肯定要延期退休1个月,要多缴一个月的社保金。注意,档案传递给社保局时,档案袋是加了封条的。我多交了一个月的社保,社保局也进行了返还。晒一下我的退休证图片内页。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我国政府一直重视档案的管理工作,档案管理法制日趋完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管理不善的问题。劳动者办理退休时,频频出现的档案记载年龄与身份证年龄记载不符,则是管理漏洞的集中体现。这其中虽然有一些是填写过程中的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在这里,应该表示同情;更多的则是某些人通过不正当手段篡改了档案,为自己谋取了好处,比如提干,当兵,就业,上学等。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当年那些通过违法手段改小年龄而谋利的人士,在办理退休时受阻,算是一个惩戒吧!总不能天下所有好事儿都是你一家的。



太阳雨55629


身份证上年龄非法律有效年龄!

为什么?因为87年第一次实行身份登记普查时是按每个人自行申报的年月日来统计的!

非组织上"翻″每个人档案来确定的!

又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在中国并非人人有档案记载!

广大农村人员是一生无档案的!

户籍信息也凭个人"自述″记录的!

因此"口述"与"档案记载"不符!

依据档案年龄是正确合法的!


用户黄山路老芋头


一般按档案年龄计算。如果想按身份证年龄,那就要到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开具证明,然后找单位人事部门解决。


罗义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