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安徽城市靠江浙的发展比靠湖北的要好,这是为什么?你怎么看?

21又


安徽靠近“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肯定比靠近湖北的城市经济要发达,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早在先前安徽只有其省会合肥、马鞍山、芜湖和滁州,淮南五座城市属于“长三角城市群”。而现如今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断加强,安徽又新增添四座城市加入到“长三角城市群”当中,而这四座城市分别为铜陵、安庆和池州、宣城,自此“长三角城市群”就有八座安徽城市。

言归正传,为何说安徽靠近江浙“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要比靠近湖北、河南的城市发达,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第一点就是因为历史文化的差异,其实在百年前,安徽的省会一直是南京,这也间接性导致现如今南京在安徽省内城市首位度较高,影响力较大。而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安庆曾也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但其影响力完全不能与南京相提并论。

再者就是地区经济方面原因,当然这第二点其实也是建立在第一点之上。首先很明显在安徽皖东地区城市,例如马鞍山、芜湖、滁州甚至包括其省会合肥都是在向南京,或者说是向“长三角城市群”靠拢。而“长三角城市群”又是我国第一大城市群,安徽几座城市其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自然是水涨船高。相比之下,靠近湖北、河南的安庆、六安、淮南三座城市经济实力就得要自愧不如。其主要原因无非是因为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境缺少中心城市能够引领地区城市经济发展。

此外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徽、湖北与河南三省交界处是著名的“大别山贫困区”。与安徽和江浙交界线不同的是,安徽与湖北、河南交界处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迟缓,其周边最大的三座城市湖北黄冈、安徽六安、河南信阳都属于本省经济欠发达城市。而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会武汉,湖北省会武汉虽然距离大别山不远,但奈何因为武汉自身城市的经济发展限制,导致其城市影响力不大、省会首位度不高,对于大别山地区城市发展更是鞭长莫及。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安徽靠近“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经济发展要比靠近湖北的城市要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其主要原因无非是因为湖北或者说武汉自身经济不够发达,这才导致其城市影响力不强。当然大别山地区交通地理位置的限制也是客观原因之一,同时我相信未来随着湖北整体的经济发展,未来湖北、安徽及河南边境城市经济都会得到进一步的快速发展。


武汉小斑马的晚年生活


安徽与江浙的联系自古以来就十分密切,安徽城市大多与江浙交界,比如安徽宿州与江苏徐州、宿迁交界,滁州与南京、淮安交界,马鞍山与南京交界,宣城与南京、无锡、湖州交界,黄山与杭州交界,安徽通往江浙道路都比较通畅,边界线很模糊。而安徽与湖北交界之地只有六安、安庆下面的三个县,并且有大别山的天然阻隔,交流起来只是很小一部分,对于安徽来说微不足道。



安徽是被江浙分解的悲催省份。淮海地区,以江苏徐州为马首是瞻,宿州、淮北加入徐州都市圈。皖江地区,滁州、芜湖、马鞍山、宣城都是南京的小弟。皖南地区,黄山、宣城又往杭州的怀抱里钻。从北到南,边界线上的安徽城市紧紧靠向江浙,宁安高铁通车后,安庆也往南京倒。只剩下省会合肥苦苦守着自己的一亩二分地。在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等城市,安徽人数不胜数。比如以安庆馄饨为例,开遍了南京任何一家小区、美食街里。

明清封建社会的晚期,诞生了著名的徽商,而徽商的大本营就是在江浙。黄山那边的人喜欢到杭州,绩溪那边的人喜欢到扬州。比如扬州在清代有很多大盐商,他们大多是徽州人,在扬州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比如瘦西湖、汪氏小苑等等。比如国家前主席胡锦涛老家在绩溪,但是他生长在江苏泰州。还有红顶商人胡雪岩,从绩溪走出,在杭州大张手脚。杭州与宣城之间有一条著名的商路—徽杭古道,就是以前徽州人出山做生意的交通要道。



安徽与江苏本来就是一家,明代同属于南直隶,直到康熙时期才分家。而且,安徽与江苏的边界很模糊,屡次变更,边界线上大多是亲戚。所以,从历史的传统上来看,安徽更亲切于江浙。苏北皖北同属于淮河流域,文化、习俗上是相近的,交流无障碍。皖南地区的宣城属于吴语区,又与江苏的吴文化一脉相承。而皖南的徽文化又自成一系,独立于三省,并且影响了江浙地区。从建筑上来看,高高的马头墙便是江浙汲取徽文化的精髓之一。这在南京秦淮河夫子庙风光带、杭州龙门古镇等文化景点上有所体现。

再看看当今中国城市的变局,以江浙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区成为了赢家。上海、南京、苏州、杭州、无锡、宁波都进入了万亿级俱乐部,同时也给安徽人提供了巨大的就业机会,造成了安徽人口的严重外流。同时,这几座城市也先后成功地进行产业升级,而产业承接转移落在了安徽的头上,两者在经济上又得到了强烈的互动。再加上江浙城市都市圈的划分,其实是对安徽的瓜分。宿州、淮北、蚌埠、宣城、芜湖、马鞍山、滁州等城市加入江浙大营,安庆也在迅速向南京靠拢。可以说,现在安徽的大半城市都被绑上了江浙的战车上。



以南京为例,宁安高铁通车后,从马鞍山到南京只要15分钟,比南京的边角地区到主城更方便。再看看南京的地铁规划,滁州、马鞍山、宣城都在通车范围内。地铁都修到隔壁省份,两者的关联性还不强吗?

再来看看湖北,除了武汉一家独大,值得就业发展外,其他地方都是三线以外的城市。武汉再强大,也辐射不到安徽去。江苏位于省域经济第2,浙江第3,湖北虽是第7,但与前两位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合肥控制着中部,拉起最后的尊严。西部都是穷乡僻壤,深山老林,没有发展的前景。安徽最主要城市的还是在东部,东部与湖北又不搭噶,只能被江浙吞噬。


慵懒国王


安徽城市靠江浙一侧的发展比湖北的要好,这其实并不完全正确。

从安徽省近两年年GDP数据可以看出来,靠近江浙的相关城市经济其实并不是完全的超过安徽西部的城市,宣城和黄山的经济数据显示这两个城市的发展是远远的落后与靠近湖北一侧的六安、阜阳和安庆。安徽靠近江浙一带的城市发展其实两极分化的很严重。

由于安徽省经济排名前五的城市有四个在安徽省东边,也就给大家造成了一种影响,觉得安徽靠江浙的城市发展比湖北的要好。

对安徽经济发展东西两侧差距这么大的原因有很多,但驽马认为从安徽省地形上可以看出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六安、安庆所在地位于大别山地区,是革命老区,发展相对缓慢,宣城和黄山所在的皖南地区又是群山连绵,经济状况也不甚理想。而合肥、芜湖、马鞍山所在的巢湖--长江区域紧邻长三角核心区,发展迅速。

另外,政策方面的影响也对安徽西部地区有很大影响,中央政府和安徽省政府对省城安徽的建设进行了更多的政策倾斜。

2018,长三角城市群进行了一次扩容,包括安庆在内的四个城市成为新的长三角城市。

相信随着长三角扩容的不断影响以及安徽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有人说安徽城市靠江浙的发展比靠湖北的要好的这种感觉会越来越淡化吧。


驽马小卒


安徽靠湖北交界的仅安庆地区的岳西、太湖、宿松三县,是大别山腹地,交通不便,贫困人口绝对数却并不多,当地人淳朴善良,在外地打工的劳动力市场很吃香,每年都有稳定的收入。他们大都在家乡构建别墅类的不动产。当地大都留守老人,省吃俭用,所以外界观感现贫穷状。其实他们自给自足,田间地头,空气清新,食材天然,比我们城市蚁族幸福百倍。希望大家不要瞎操心。谢谢。


汪叔华


什么情况呀,你去看看地图再来。

你提这样的问题了,你就会收到各类答复,去坪击你的小心脏,我也在陪你一起看。

不论你在想什么,提问题的时候,也该把问题写的……那什么一点……

浙江我去玩的时候,一个老大爷要请我座车,一个大叔牵着一条金毛对我笑。

湖北我还没有去过,等有时间了,我也许会去。

不皮了,浙江属于沿海地区,商业精神较为强劲,比国内的江苏和上海都不会差呢,宝贝题主,你是谁呀,我们认识吗?


池中金鳞0716


安庆是个可怜人:好的被划走丨枞阳1将来可能是潜山,是猜测!


杨国平37


老板 ,个体户,打工对应江浙,湖北,安徽。你说跟谁混会好


中华田园人3


安徽发展的都不好。靠近哪都发展的不好。


KobeBryant科比1


废话!安徵和湖北有什么区别吗!都是内陆当然不如沿海长三角!


用户1905859747557李


安徽最近有些飘了,一会靠长三角,一会靠中部,从未听到官方讲靠自身的优势发展,总想着找依靠,靠得住吗?靠人人会老,靠山山会倒,自立自强才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