諳班勃極烈制的出現,是對首領繼承方式的一種繼承和發展

諳班勃極烈制的出現,是對首領繼承方式的一種繼承和發展

金朝建立以後,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為了適應統治的需要,建立了具有女真族特色的國論勃極烈制度,通常稱為"勃極烈制度"。諳班勃極烈制度作為勃極烈制度的組成部分,具有其自身的職能與特點。諳班勃極烈制度是金朝太祖、太宗朝具有女真民族特色的儲君制度,隨著金朝政治制度的不斷髮展完善,最終於熙宗朝隨著勃極烈制度廢止而被預立太子製取代。

早在金朝建立以前,就已經出現勃極烈這種稱謂。《金史》載:"金自景祖始建官屬,統諸部以專征伐,嶷然自為一國。其官長,皆稱曰勃極烈,故太祖以都勃極烈嗣位。""康宗即世,太祖襲位為都勃極烈。"關於都勃極烈這一稱謂產生的具體時間,基本上有三種觀點。張博泉、王世蓮、王景義等認為景祖烏古乃即稱都勃極烈,景祖時期就有都勃極烈的稱謂。程妮娜認為:"穆宗為了提高部落聯盟長的地位,將原都勃堇(眾部長、都部長)的稱號改為都勃極烈。"還有學者認為都勃極烈的稱謂出現在康宗八年,康宗死,太祖即位。依據為"康

宗即世,太祖襲位為都勃極烈。"陳佳華先生和蔡家藝先生推斷稱都勃極烈的原因為遼朝不授予太祖阿骨打節度使的稱號,為了彰顯自己的地位尊且貴,於是採用都勃極烈的稱號。

景祖烏古乃時期,"既為節度使,有官屬,紀綱漸立矣。"這裡所謂的"官屬"也就是生女真完顏部部落聯盟時期的權力機構,由部落聯盟長、國相以及諸部長組成。國相的地位僅次於部落聯盟長。在文獻中,"國相"這一稱謂最早出現於《金史·世紀》:"國相之稱不知始何時。初,雅達為國相。雅達者,桓赧、散達之父也。景祖以幣馬求之於雅達,而命肅宗為之。"

"景祖嘗以幣與馬求國相於雅達,雅達許之。景祖得之,以命肅宗,其後撒改亦居是官焉。"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是在對遼戰爭的過程中不斷擴大實力,統一諸部,並且最終從部落聯盟長演變成皇帝。康宗去世,阿骨打繼任為都勃極烈。寧江州和出河店戰役後,"吳乞買、撒改、辭不失率宮屬諸將勸進,願以新歲元日恭上尊號,太祖不許。阿離合懣、蒲家奴、宗翰等進曰:'今大功已建,若不稱號,無以系天下心。'太祖曰:'吾將思之。'收國元年(1115)正月壬申朔,完顏阿骨打即皇帝位,建立了金政權。

諳班勃極烈制度作為勃極烈制度組成部分,從其開始出現就表現出與其它諸勃極烈區別。它是對開始於世祖時期兄終弟及的首領繼承方式的一種繼承和發展。生女真完顏部完成了由部落聯盟向國家的轉變,對部落聯盟長的位置繼承也相應地轉變為對皇位的繼承。金朝建立以後,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依本朝舊制的方針治國,諳班勃極烈的產生、職能、作用等都是這種指導思想的體現。諳班勃極烈制度是金朝太祖、太宗時期的一種儲君制度。既然是儲君制度,它與皇位繼承有直接關係,它的產生、發展以及最後的廢止也是適合統治需要的一種表現。

金朝的建立是在本民族不斷髮展壯大的前提下,由部落聯盟長即都勃極烈直接稱帝建國演變而來的。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建國以後,於收國元年(1115)七月戊辰,"以弟吳乞買為諳班勃極烈。""諳版勃極烈,官之尊且貴者。""諳版,尊大之稱也。"結合兩種解釋,諳版勃極烈可以理解為高大尊貴之官。金朝建國後共有三人擔任諳班勃極烈這一職務,即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完顏斜也(杲)、完顏亶。太祖朝,吳乞買以太祖同母弟的身份擔任這一職務,"以弟吳乞買為諳班勃極烈。"太宗朝,完顏斜也以太祖、太宗同母幼弟身份擔任這一職務,天會元年(1123)十二月,"以國論勃極烈杲為諳班勃極烈。"完顏亶在完顏斜也去世以後,以太祖嫡孫的身份擔任這一職位,於天會十年(1132)四月,"以太祖孫亶為諳班勃極烈。"太宗吳乞買一開始就擔任諳班勃極烈;完顏斜也收國元年為國論昊勃極烈,天輔五年為國論忽魯勃極烈,太宗朝為諳班勃極烈;完顏亶從擔任諳班勃極烈後不久便即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