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艺人小黄飞那么火,为什么在全国的知名度赶不上宋小宝和小沈阳?

爱笑的洁宝


你妈,东北人都靠火山直播要火吗?前不久看到了一则消息,《乡村爱情11》举行开机仪式,顿时吓了一跳,乡村爱情竟然拍到了第11部了,接下来恶补了后面几部的乡爱,不得不说,《乡村爱情》真的把东北农村形象给毁了。

显示所有大图

很多人看到《乡村爱情》之后,尤其是南方的朋友就会问我“你们北方农村怎么这么多残疾?”我只好回答虽然我也是北方人,但不是东北滴,最起码在我们这里,不像乡村爱情系列中展现的那样。

但我也认识不少辽宁地区的朋友,也向他们做过咨询,他们回复我们说,《乡村爱情》?看看得了,你还真当真?

《乡村爱情》之所以经久不衰,肯定有他的原因,作为一部电视剧,不指望你弘扬多么伟大的精神,表现出多么高尚的道德情操,但也不要引导观众去往低俗的方向去联想。

乡村爱情给人的感觉就是,东北的农村人都是这样的,多数都是有身体残疾的,比如乡爱的主角们,说话磕巴,走路鸭子步的刘能,面部痉挛,典型的偏瘫后遗症的赵四,走路坡脚,眼皮一闭一开的刘大脑袋,大舌头的王木生,结巴而又装逼的宋晓峰.....总之,乡爱中的男人们,基本上没有健康的。

乡村爱情的剧情总的概括来说就是村民勾心斗角,为了争个村官丑态百出,阳奉阴违、阿谀奉承成风的山庄竟然做的有模有样,比如刘大脑袋对赵本山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刘能,自私狭隘,目光短浅,谢广坤的小市民式的无赖存在,爱面子,为了达到目的不计一切后果......

在以往的印象中,东北人豪放、粗犷,不拘小节,但看过《乡村爱情》之后,瞬间改变了外地人对东北人的印象,窝囊、娘里娘气,低三下四,攀比成风,当官成瘾的特点跃然心中。

《乡村爱情》系列可能在很多年以后会拍到20部,30部,他可能也会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中的一个经典,但如今的农村也在进步,也在焕然一新,大多数的中国农民还是勤劳、善良的,至于电视剧所呈现出来的不是残疾就是自私的形象,观众们看看也就得了,千万不要当真


13124860


说起小黄飞,想到一句话,没有更低俗,只有最低俗。看到她的表演,你会觉得本山传媒的节目,典型的阳春白雪,雅的不能再雅。

虽然都是二人转演员出身,舞台上也是夫妻档。但小黄飞和宋小宝小沈阳不一样,成名不是在电视喜剧节目和春晚的舞台,小黄飞因为表演风格登不了大雅之堂,上不了电视。知道小黄飞,早年是看现场,在中长途大巴上看她的爆笑演出碟,现在是快手直播。

另外,还有一些人知道小黄飞是因为演员,在《炊事班的故事》里扮演班长的洪剑涛,2009年“五一”期间,洪剑涛在博客中发了一篇题为《这样的“二人转”走开,不要弄脏了我们的舞台》帖子,还贴出了一段《搞笑小黄飞》的二人转表演视频。很多媒体引用了洪剑涛的博文,并和赵本山在北京开业的刘老根大舞台联系起来。

其实,来自吉林的小黄飞并不是赵本山徒弟,据说师承去年认潘长江干爹的魏三,常年在东北最大的夜店东方斯卡拉演出,很多来这里多数是为了看小黄飞精彩演出。可以说,她举手投足间全都是"活",吐槽水平不在李诞池子,当然主要集中在“下三路,但她是女滴”。因为大胆口味重(不是夫妻真演不了)。所以号称二人转界的一股泥石流。

但小黄飞常年保持这种风格无非为了演出效果,是艺术需要,现实生活中的小黄飞,其实就是清纯胖胖的一女子,但为了生存也就豁出去了。


最娱莫若


首先,小黄飞没有跪拜名师。


魏三在东北火了这么多年,但是在全国一直没有火起来。

为了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前段时间刚刚拜了潘长江为师。

宋小宝、小沈阳如果没有他们的师父赵大叔,他们的知名度可能还不如小黄飞。

还有,跟自己的基本功有关。

如果自己二人转基本功了得,现在这么多自媒体表演平台,通过这种形式的传播也能得到全国观众的认可!知名度自不必多说!

另外,小黄飞的表演风格忒接地气,太放的开,只适合在民间。如果放到大众媒体上,估计老郭表演的作品就属于阳春白雪了。
知名度跟媒体的追捧也有很大关系。高超的才艺+策划运作+媒体宣传,不红都难!


曲艺杂谈


要说现在二人转最火的是谁,那非小黄飞莫属了。几场直播下来,收获几百万粉丝,这个号召力,堪比很多一线艺人了。

不过相比赵本山的徒弟宋小宝和小沈阳,小黄飞在全国观众中的知名度,就没有那么高了。前几年的宋小宝和小沈阳,应该是本山集团力捧的活力新星,小沈阳凭借《不差钱》在春晚一炮走红后,影视剧也找上了门,接连拍摄了好几部电视剧,《怪侠欧阳德》《三枪拍案惊奇》《后厨》等等。虽然收视率没能称王,但却因此被不少观众记得。

相形之下,小黄飞目前的舞台只有夜场,在东北人气也旺,但她缺少更大的舞台让全国观众认识她。

不过话说回来,二人转在东北人气虽旺,但并不是全国观众都喜欢。再加上她那粗俗的形象,低俗的台词,实在难登大雅之堂。有网友说,小黄飞的演出时动作之大胆,不是一般人还真学不来。

小沈阳之前也是二人转出身,但他后来拜赵本山为师,背靠本山集团这颗大树,资源自然少不了。小沈阳也很快放弃了二人转转型,现在在网上已经找不到小沈阳二人转的视频了。赵本山那时也十分喜欢小沈阳这个徒弟,所以后来带他上春晚,给他资源捧他。小沈阳红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回到小黄飞身上,曾拜师魏三和孙小宝,魏三和孙小宝的二人转,在东北人心中也是影响巨大,两人也曾上过春晚,但和当时年年上春晚的赵本山比起来,还差得很远。虽然上过春晚,但魏三和孙小宝还是继续耕耘在东北这块土地上,并没有走向全国。小黄飞跟着这两位师傅,资源也注定好不到哪去。

以黄段子、低俗动作为基础的东北二人转,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抵制。不可否认,二人转发展的初衷,也是为了弘扬东北文化,但现在,二人转已经背离了初衷,以为了引人发笑不顾伦理、道德,这样的二人转还能走多远?


八卦气象台


小剧场二人转演员的表演风格一般比较火爆,不像相声讲起来相对要儒雅一些,演员一般是说、学、逗、唱、浪,也是两个人,多数是男丑女浪,像小沈阳两口子。


也有翻过来的,就像小黄飞两口子,是女丑男浪。二人转小剧场表演顺序一般是男的先登台,唱唱歌或者讲几个笑话,比如撩撩拉弦的,差不多一刻钟就该上人了,女方直到这时候才登场。如果是男丑,女的就往死里打扮,漂漂亮亮登场,这就是所谓的浪。但是小黄飞再打扮也漂亮不到哪去,所以干脆就扮丑,一双大号拖鞋,大号裤衩子,上下嘴唇子各点一红点,腮帮子点两个红点,眉毛则化成一个大黑虫子一样,一扮上相,立马就成为何方妖孽了。

小黄飞现在表演的不是传统舞台了,都是东方斯卡拉之类的表演场所,和小剧场表演风格类似,观众里面喝多了酒到处找发泄的酒蒙子居多,所以小黄飞很有市场。不过就这种风格是绝对不可能登上正经舞台的,这个是那种绝对一俗到底的,到了电视台就是见光死,所以注定了小黄飞再红,也无法与小沈阳和宋小宝相比,小沈阳和宋小宝毕竟都是在赵本山老师的指导下演小品出名的。

其实二人转演员真的很不容易,为了赚钱要想尽方法。我在锦州小剧场看过一次二人转,开场演员一般赚的都不多,那次开场的是男丑,一个小胖子上台就拼命喝啤酒,一口气差不多六七瓶,喝完啤酒找到一个编织袋,啤酒瓶子装里面,疯子一样砸的粉碎,然后把碎玻璃铺平,光着膀子在上面打滚,一场下来,鲜血淋漓。这时候观众纷纷赏钱。这是我在2011年看的一场演出。现在想起来那个小胖子不到怎么样了,希望别演下去了。


河畔一壶酒



水墨丹青LY


这个和自身才艺表演形式有很大的关系,看过小黄飞的都知道她,她以言语黄段子为主要插曲,这样的演出只能在小的地方,难登大雅之堂,如果在知名度的大剧场或电视台去播小黄飞的段子将会引起文化阶级的批评,虽然逗乐好玩但是低俗庸俗是抹不去的。而小沈阳和宋小宝是符合我们民众对文化一部分的独白,主要是艺术形式不一样。


安东巴普洛维奇


人啊,有些时候是需要低俗的东西,来刺激一下神经的,乐上一乐。也可以这么说,压力山大的人们,精神上是空虚的,需要这种低俗的来娱乐自我,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解脱。人在难受、困惑时候,骂上两句,会重做精神的。其实啊,爱看低俗的二人转,人不一定不善良、不仁义。可以理解为地域特色。


文月奇


东北二人转年轻一代演员只有拜赵本师为师,才有可能全国知名,否则也就只能在东北那地方火,小沈阳、宋小宝也不例外,小黄飞在东北三省的知名度很高,甚至可以说是最高,但是她也仅限于娱乐场所、婚庆喜事的场子,就像魏三一样,多年以前就红火了,也上了央视舞台,最后也沉寂了,没有好的平台,也没有强有力的推手,但是加入本山集团这些都有了,只要你才艺可以,赵本山就会把你推向全国文娱市场。


苏北农村老王


小黄飞的段子大多带有一定的色彩,所以这类大俗的东西很难登上大雅之堂。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平台进行展示,必然在知名度上要差一些。即便参加了一次喜剧总动员但配角戏太少,没能引起什么关注。

另外她在东北地区的夜场演出比较多(主要是斯卡拉),所以其在东北地区的知名度要高于关内,在地域上也限制了她知名度方面的提升。

但是她自从去年开始玩快手以来,在直播平台上取得了不少的关注,粉丝量已经超过700万,成为快手上面的一个大网红。因此互联网时代让她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如果她的段子能够脱离大俗,脱离色彩,而又能发挥出她的特点,才能让她走的更高更远。否则只能演到40岁左右就不得不收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