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创业,一方只出资不出人,另一方出资出人,利润应如何分配?

Lehmen


如果公司已经成立,股权分配协议与公司章程已经固定,那么利润分配就按照协议或章程约定的进行分配,如果没有特殊约定,利润分配是按照实缴的比例(承担责任是按照认缴的比例)。

如果你是问如何约定利润分配,下面就是重点了。

只考虑题主给定的因素:A方出资且全职创业,B方只出资金。其他因素暂不考虑(如资源关系业务订单等)。

此时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利润分配,而应该是股权分配。假设双方出资相同,因为A全职创业,那么A的股权比例应当大于B,至于具体大多少,一般还要综合其他因素确定,比如项目类型等。

股权分配比例出来了,那么分红一般就按照股权分配即可。

不过,从题主的问题看,我觉得应该是股权分配已经确定,但分红没有考虑人力资本的贡献,所以题主有点不平衡。那么现在就是如何调整的问题。

沟通是唯一的渠道了,总不能撂挑子不干吧,也总不能转移公司资产吧。

沟通方向有两方面可以考虑:

1、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如果约定的时间完成约定的业绩,B转让一部分股权给A,或者A再增资一部分(B放弃增资),最好按照初始价格。

2、再立协议约定B放弃一定比例的分红权给A。

优先选方案1,谈不通2是底线。要不然带着情绪继续,矛盾只会越来越大。


股权激励分配


一方是出资不出人,典型的资方,也就是投资人。另一方出资出人,典型的创业者,活也是自己干,自己经营管理。是不是?这样的情况根据合伙人的三种属性进行划分,咱们聊案例,更直观:

商业案例:王大为和张雯雯合伙开一家餐厅,预计投资100万,王大为有自己的事业,答应出资60万,不管事,等着分红或者餐厅市值增长了,挣取利润,只想做财务投资。张雯雯是餐饮专业人士,出资40万。未来她出任总经理,负责餐厅一切经营事物,并且拥有最高的决策权。这样的案例就涉及多种角色的分配方案:

一,资金股池

这个案例我们首先设定一个资金股池,比如投资100万,百分之百的股权。那么各方出资人占据总股权的百分之六十。那么王大为的60万资金占百分之六十的资金股池是:36%。张雯雯的40万占据资金股池的股权是24%。资金股池的设定有效的把资本方和管理方的利益屏蔽开。有没有道理?

二,管理股池

把资金股分开后,要设定管理股池,比如:我们设定张雯雯经营管理股20%,作为她辛苦管理的奖励。理解吗?

管理股可以做两方面的安排:

1.管理人的绩效考核,比如:张雯雯当年完成100万的利润奖励百分之二十,完成50万奖励百分之十。五十万以下无奖励。分红权益滚动到资金股,这叫绩效考核分红。对不对?

2.便于管理团队的人才选拔:百分之二十的管理股是流动的,每年一次的选举,谁当选谁持股。能理解吗?

三,激励股池

预留百分之二十做员工激励股,可以无限制稀释。二十个员工还是持有百分之二十,五十个拿这百分之二十稀释分配。但是要注意:1.绩效考核2.选取优秀员工3.优秀人才要根据绩效锁定股权。能理解吗?

四,未来融资股池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为了发展壮大,很多时候需要融资,如果是信贷资本直接当负债就好。如果是进入新的资本方,那就要稀释股权给资方。需要注意几个方面:1.稀释资金池2.稀释管理股3.最好不要稀释员工股,企业越大员工股需求也会大。对不对?

总结:商业股权案例变化多样,股权设计也很复杂,也容易给未来股权带来隐患,在前期设计就要考虑多样的变化。你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吗?评论区见

我是伯乐集团董事长李合伟,20多年创业经验,天使投资人、《觉悟行果修渡》创投课导师、《财富人生密码》财富增值课导师、《李合伟演讲学院》创始人,感谢关注,期待与您深刻交流……


李合伟说


现在做企业不只是投资钱,更多是投资人力和资源。所以资金股,人力股,资源股分开来算。

企业刚开始资金占比会重一些,随着企业发展,人力资金股开始增重,所以建议企业初期资金股:人力股=6:4,所以刚开始甲出资60万占股份36%,乙出资40万占24%,人力股40%也不能一次性全给了乙,建议分四年释放,每年设定一个目标,完成之后释放10%给乙方。

四年之后企业基本成熟期,建议资金股:人力股=4:6,所以这个阶段的甲方只占股份24%,减少的12%股份也分两年三年给乙方,同样需要设定目标。

这样做的目的是甲方出大资金占小股,乙方有激励效果,算算可以激励6-7年时间,保证了企业做大做稳,发挥自己应有的价值,企业也有充足的备用金。

资源股是另外一种算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私信或者关注我,想学习更多股权方面知识也可以私信我!


股权激励乔东泽


问题是问题是挖了一个大坑,等我们往里跳。出资不出人和出资出人跟利润分配没有半毛钱关系!

合伙创业总要注册公司吧,按照出资比例确定股权比例,只不过现在是认缴制,不需要在注册时实缴到位。股权比例就确定了股东权益分配比例,跟出不出人是没有关系的。出人只是公司的工作人员,按公司制度进行管理 ,发薪酬,交'五险一金'或者'六险一金',进入公司运营成本。至于此人对公司有特殊贡献,可以约定股权激励或者超额年终奖金等,如果给予股权激励,那就修改公司章程,增加股东,重新分配股权,在此条件下,利润也按新的股权份额进行分配。(完)


芒果观世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行业而异,具体的逻辑和术语我就不说了,分享一个我们公司的具体实例供大家参考吧。

我们总公司是一家咨询公司,前年因为H市的资源比较好,当地政府和朋友盛情邀请,就在H市注册了一家子公司。大家知道,公司刚设立的时候,需要租用办公场所、招聘员工、前期市场开拓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资金投入的,而我们在当地聘请的总经理Y,他在当地有一家小企业,底下有接近50名员工。所以子公司设立的时候具体股权比例是

总公司占比80%,Y占20%,然后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公司发展非常快,9个月实现盈亏平衡,到今年六月份的时候,已经实现盈利近800w,员工人数近30人,这个在咨询行业算是发展很快了,所以7月份的时候,调整了股权结构,总公司占55%,Y和子公司其他管理团队一共占比45%,总公司也陆陆续续派了几个人过去,包括财务和1名副总,一位市场总监。

这中间,Y和子公司其他管理人员都是没有出过资的,但咨询这个行业,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我们的分红基本都是按照股权比例分的。

但估计在别的行业,或者是别的公司很难做到这样,这个就看老板的胸怀和眼光了。既要起到激励作用,又要保持对公司的控制力不会丢失。


遁逃者


你好,关于股份分配的项目是我们所擅长的。针对你的问题,我认为你想了解的是股权各项权利中的分红权。关于这点,我倒是可以跟你唠唠。


公司的类型

你们合伙创业,是什么样的公司?是以资源驱动的传统企业(种植业、林木渔业等),还是以资金驱动的企业(机械制造类),还是以人力驱动为主的公司(比如:互联网公司)。根据你公司对人力、资源、资金的依赖程度,以此来分配股权与利润,才是最科学的。我们称之为:“三合一动态股权分配法”。


只出资不出人,出多少资?

假设你的公司是以人力为主导的轻资产公司。对只出资不出人的这个合伙人,关键在于其出多少钱,是否参与公司运营?如果他跟你出资一样,也不参与公司运营,我们可以称之为财务投资合伙人。他的占比,就最好不要超过10%。同理,利润分配也是一样。


出资出人的一方,是核心人才吗

对于出资出人的一方,这个“人”是公司发展所需的核心人才吗?还需要再招人才进入合伙人队伍吗?如果需要的话,我建议你不要一次性把股权分完。你可以给要引进的这个优秀人才,分10%-20%的股权,先由出资出人的这个合伙人代持(签代持协议就行),等找到合适的人才后,再转让给他。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祝贵公司早日创业成功。


合一股权设计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股份一个是分红,搞明白这个就很简单了。

出人出资核心在于控制权,其次是分红。分红可以双方协商比例,控制权绝对67%.

出资人不参与经营,主要是分红了,股权控制在25%以内。否则再引进股东或期权池就很被动,不利于将来发展。

如果遇到既不出人还想控制的合伙人,立马拜拜,重新找合伙人。



超思维训练营


新年好!

解决利润分配的前提,请先做好公司股权架构的设计,确定各自持股比例后,再进一步确定按照持股比例分红,或者另行约定不按持股比例分红的同股不同利。

在设计股权分配时,建议可采取分别按资金股和人力股计算每项持股比例,再综合计算出各自持股总比例。

比如,约定公司股权中,资金股总和占百分之三十,人力股总和占百分之六十,技术股或资源股占百分之十,那么,根据出资数额计算各方所持资金股的比例,再根据各自对公司的人力贡献计算所持人力股的比例,不出人力者当然不能持有人力股。这样做出的股权设计,则更为公平合理。

股东持股比例确定后,利润分配就相对简单了。第一种方法,按已经确定的股权比例分,这最为传统,但不太适合当下互联网的创业形势。第二种方法,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结合资金,技术,人力,人脉资源等,做出不按持股比例分红的约定。

当然,在分红之前,还要注意缴税、留取百分之十的法定公积金和必要的发展基金,甚至拿出一部分用于激励经营团队,剩余的红利再按股东持股比例分配。

综上,利润分配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可套用其他公司的做法,要结合自己公司具体现状,找到最适合自己公司的分红模式。

如果还有更多分红疑惑,请关注股权一号头条号,互动交流。


股权一号


这不就是天使投资人吗?100万占比10-20%这样。你可以看看项目融资的节目,里面还是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的。有很多项目,创业者在台上只是比较简单的阐述了一下,你可以网上搜索下详细内容,和你的项目对比下,你就可以很轻松的得到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