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在位时,慈禧为何斗不过慈安?

白船


不但咸丰在世,即使咸丰去世时,慈禧也不一定斗得过慈安,一个重要原因,即慈安为皇后,慈禧仅为贵妃。

咸丰去世时,以年幼的独子载淳承袭大统,即后来的同治皇帝,同时仿照清初康熙即位的先例,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不过又为了避免类似鳌拜擅权,所以又将随身印章“御赏”、“同道堂”分别授予皇后钮钴禄氏和儿子载淳, 要求凡诏谕圣旨, 需合用两印方有效。在这里,两枚印章持有人只有皇后和未来的皇帝,并没有慈禧,只是因为载淳年幼,才将所持“同道堂”印章, 由其母贵妃叶赫那拉氏掌握。此后经过辛酉政变,形成两太后垂帘听政、亲王主政。

慈安与慈禧垂帘听政期间,始终是由两宫太后共同主持,慈禧并未向后来那样有专断之权。期间,慈安始终扮演的是大智若愚的角色,在大事上绝不糊涂,拥有绝对权力,如在同治选后问题上,慈安与慈禧意见分歧,最终还是以慈安意见为主。所以清代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的薛福成在《庸庵笔记》中记载:

“东宫见大臣, 呐呐如无语者, 每有奏牍, 必西宫为诵而讲之, 或竟月不决一事, 然至军国大计所关, 及用人之尤重大者,东宫偶行一事, 天下莫不额手称颂。”

意即慈安在并不重视小节,但在大的问题上很有见地,处置很果决。直到1881年慈安去世之后,慈禧才逐渐拥有决断之权。

身分地位本来高于慈禧,又懂生存智慧,慈安压过慈禧也很正常。


楚邾


别说在咸丰在位之时,终慈禧一生在慈安活着的时候,慈禧也不是慈安的对手。慈安,孝贞显皇后。生于1837年,钮祜禄氏,咸丰帝皇后,满洲镶黄旗人,1881年去世,终年45岁。慈安皇太后薨逝于钟粹宫,慈安应该是正常死亡,并非是与于慈禧之手。慈禧既不敢也不能。慈安死后葬于普祥峪定东陵。


咸丰登基的时候,慈安仅仅是个嫔而已,但入宫四个月就成为中宫皇后。满清开国以来可谓第一个。可见慈安的手段和能力应该不逊于慈禧。而此时的慈安也不过16岁。这时候的慈禧还是宫女而已。由于慈安早逝 ,以及慈禧光芒的掩饰,慈安给历史留下的是一个比较暗淡的印记,但实际上慈安的能力与手段绝不亚于慈禧。终其一世牢牢地压制住慈禧,可见其手腕之高超,如果慈安与慈禧一样高寿,晚清的历史绝对是要改写。绝对是一个大智若愚的女子。

只有16岁的慈安,荣登上皇后之位只用了四个月,尤其是在美女如云的后宫,在好色的咸丰皇帝面前,可以说,如果慈安能够生下儿子,肯定是太子,绝对没有慈禧的事。而慈禧能够当上太后,那是因为她儿子是皇帝,如果没有这一点。慈禧这辈子也别想当太后。而咸丰在位的时候,慈禧也只是贵妃而已。



再一点,咸丰在位的时候,咸丰一直掌控最高权力,无论慈安慈禧都没有干涉朝政的机会。在后宫,慈安为皇后,慈禧为贵妃。天然就压慈禧一头。因此上说,在咸丰在位的时候。慈禧也只有老老实实地听话而已。根本不敢肆意妄为。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年轻慈禧复原图)

慈安、慈禧,本是一对姐妹花,奈何嫁到了帝王家,从此,两人之间多的是是权利的角逐,而少了“重要的亲情”。

慈禧变得厉害,主要是在咸丰死了后,这之前,慈禧根本斗不过慈安,这到底什么原因?是慈安太厉害吗?让我们一起进入清朝后宫,了解这对姐妹花间的恩怨情仇。

慈安是皇后,慈禧是妃子

(剧照)

古话说得好,官大一级压死人,朝廷如此,后宫也一样。

咸丰在位时,慈安是皇后,是名副其实的后宫之主,而慈禧只是贵妃,这怎么斗?明显的,从“职位和等级”上来说,慈禧没有实力和慈安抗衡。

但,慈禧手中有个大杀器,那就是“皇子”,咸丰唯一的皇子。俗话说得好“母以子贵”,从这点来说,给慈禧加了不少分。

一个是当时的皇后,一个是未来的皇上他妈,两人之间虽有差距,但差距还不算太大。

咸丰喜欢慈安,讨厌慈禧的干政

慈禧生来就是一个不甘于平庸的女人,不愿意认命的女人。


这样的女人在生活中,喜欢指手画脚,喜欢强势干预一些事情。不巧,在一些政事的处理上,慈禧也是积极发言,甚至强势建议。咸丰虽然不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但也不喜欢一个女人干政。

于是,在咸丰那里,慈禧并不是长期一直受宠。

而慈安,做人大方质朴,没有强大的野心和强势的手段,所以咸丰更喜欢慈安,更放心慈安。

作为帝国最高领导的咸丰,更支持慈安,那慈禧怎么斗?除了羡慕和嫉妒,慈禧实在做不了什么了。

家族很支持慈安,资源的调动和利用上,慈安优势也更大

慈禧是慈安的姐姐,比慈安大一岁多,但为什么慈安成了皇后呢?因为慈安兰心蕙质,更讨人喜欢。当然,年轻的慈禧也是尤物一个,绝对是不难看的,否则又怎能让咸丰临幸得子呢?

作为一个家庭里的两朵花,慈禧和慈安都受家族的支持,但由于身份地位有高低,家族更重视慈安。每次回家省亲,在家里慈安更受尊重和支持。这也难怪,谁叫人家慈安是皇后呢?

除了家族的支持外,慈安对于资源的调动和利用上,也是优势更大。

所以,咸丰在位时,慈安受到了皇帝和家族更多的支持,再加上自己地位尊贵,慈禧无法抗争。

但,咸丰只活了31岁,就蹬腿了。根据遗诏,两宫并尊,在同治小时,两人同时垂帘听政。由于受到顾命八大臣的制约,在慈禧的谋划下,两人安排人诛杀了顾命八大臣。

此后的时间内,两人由于地位相同,彼此之间有不错的合作,但也常有争执,这时候的场面再也不是咸丰在位时的一边倒了,甚至慈禧屡屡占据上风。

1881年4月8日,慈安暴毙,死因不详。

咸丰在位时,慈禧斗不过慈安,主要的原因是,慈安是皇后,慈安受到皇帝和家族的支持力度更大、更多,当然,对各种资源调度和使用上,慈安优势更大。


蓝风破晓


提起慈禧,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祸国殃民,第二才是她的智计权谋。虽然慈禧的智计在风雨飘摇的晚清,可以说是矬子里面拔将军独当一面,可是为啥在咸丰在位的时候,慈禧一直对慈安毕恭毕敬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慈安的出身和地位远优于慈禧

慈安太后出身清代旗人的顶级名门钮弘毅公家,即镶黄旗满洲钮祜禄氏额亦都一门。钮弘毅公家在清代一共出了五位皇后,六位贵妃,可以说是清代旗人名门中的名门。

而慈禧太后的出身则要逊色得多,史载记录慈禧出身于满洲镶蓝旗官宦世家,父亲叫惠征,而至于慈禧的出生地,则更是一个谜,北京、安徽芜湖、甘肃兰州、浙江乍浦、内蒙古呼和浩特……曾都被疑为她的出生地。

一个是出身贵族中的贵族,一个是连出身地都语焉不详,高下立判。

第二、慈安本人的手段被严重低估

提起慈安,人们总觉得她过于忠厚老实,没有主见,以至于事事都要靠慈禧决断,而实际上恰恰相反,真正的慈安太后从小生长在上流社会,对于官场的倾轧和各种算计见过不要太多,在她成为中宫皇后的十年之中,她的地位始终牢不可破,除了凭借本身出色的容貌和人品之外,更和她本身的智慧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在美女如云的皇宫,在多情好色的咸丰帝身边,能保持10荣宠不衰,就足以表明慈安是一位城府很深的大智若愚的女性。

即使把她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来衡量,即使把她与慈禧放在一起做比较,慈安太后也绝不是一无是处。只是由于本身性格的原因,慈安太后一向不喜欢争权,所以日常朝政都交给了喜欢出风头的慈禧,而慈禧“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遇到朝政大事,慈禧不敢擅做主张,仍要征询慈安的意见。由此可见,慈安太后在控制局面、掌控权力方面也是很有一套办法的。

第三、咸丰皇帝留给慈安太后的杀手锏

在野史记载中,咸丰临死前,为了防止慈禧作乱,曾留给此案太后一道秘诏,内容是如果慈禧跋扈,就用此谕诛之。可是慈安太后宅心仁厚,明知道慈禧失德,仍然设酒席招待慈禧,并拿出遗照恩威并施,慈禧表面上仍是毕恭毕敬,不敢表露丝毫,可是内心却顿起杀机,数日后,慈禧请慈安到长春宫,拿出点心招待慈安。慈安有午睡醒后吃点心的习惯,就吃了点心,连说:“好,好!”慈禧说这是她娘家送来的。过了几天,慈禧派人送点心给慈安。慈安吃了慈禧派人送来的点心后,腹痛恶心,遽然死去,年四十五。而这也仅仅是人们的猜测,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从这三方面来说,慈安的综合实力远超慈禧之下,只不过由于自身的性格的原因,注定了在咸丰死后,要吃慈禧的暗亏。


史不语


慈禧在1852年17岁的时候进入后宫,封为兰贵人。进入宫里的女人只要进入了后宫,唯一的出路就是能够得到皇帝的宠爱,要一步一步往上爬,要爬上金字塔的最顶层。而要进入后宫的最高层,除非要当上皇后,或者得到皇帝的宠爱生下子嗣。



慈禧想要得到皇上的宠爱真是不容易,一是慈安,最初是珍嫔,很快又晋升为妃,不久就升为了皇后,其次就是云嫔是咸丰当皇帝的小妾,还有丽贵人,咸丰帝当时就很宠爱,而慈禧也只是一个贵人。另外,咸丰这个人是个十分好色的人,后宫养的美女也不在少数。

而慈禧也明确知道要想在后宫站立脚跟,必须要得到咸丰的喜爱,这个十七岁的小姑娘也是确实有心计,第二年上升到了嫔位,但是还不够啊,必须要步步高升,想要高升就必须为咸丰生下子嗣,而咸丰帝向来身体不好,生活还比较放纵,想要怀上咸丰的孩子不容易,并且据说慈禧还有个痛经的毛病,于是她花了一年的时间治好了自己的痛经的病症,就顺利怀上了咸丰帝的孩子,生下来了未来的同治皇帝载淳,次年就晋升为懿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也就是未来的慈安太后。

为何斗不过慈安呢,因为咸丰帝在位的时候,慈禧虽贵为贵妃,虽然地位比较高,但是始终不是皇后,她对皇后可能有不满,但是也有几分尊敬的,慈禧的地位之所以这么高也就因为她为咸丰帝生下来了皇长子,也是他唯一的儿子的缘故。相反,如若慈安为咸丰生下来了嫡子,未来的同治皇帝肯定是要换人的,慈禧也是不可能把握清朝的朝政几十年,怎样太后也轮不到慈禧的头上,说不定历史真的会改写。


月光侃历史


我觉得有以下四点:

第一:慈安是皇后,正宫娘娘。皇帝唯一的妻子。紫禁城的女主人。实权高高在上。

第二:慈安的家庭背景,父亲是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而慈禧的父亲担任笔贴式之职。

第三:慈安是满洲镶黄旗,是上三旗之首。慈禧只是镶蓝旗,是下五旗。

第四:慈安钮钴禄氏,满洲八大姓之一,为女真族直系后裔。而慈禧叶赫那拉氏虽也是八大姓之一但却是那拉氏旁支。所以,慈禧无论是在地位还是家室上都无法越过慈安。

而且慈禧虽然美貌,又会揣摩皇上心思,还能代替皇上批阅奏章,足以让人觉得她十分受宠,但是宠是一回事,那是个人情感,国家大事,咸丰也不敢马虎,特别是大清朝又岌岌可危,内忧外患不止,慈禧的性格他知道,所以远近亲疏他还是分的清的,虽然宠爱慈禧(生了儿子很重要)但是却并未对慈安怎么样,仍然视为发妻,是无可替代的中宫皇后。


小玥历史


慈安是咸丰明媒正娶的老婆,是妻子,剩下的人即便再获宠,也只是小妾而已,而且咸丰虽然后期醉生梦死,刚刚继位时,还是想大干一场,施展自己抱负的。



第一,不是昏庸到底。

虽然皇帝在圆明园里纵情声色,但是这位少年天子,曾经也是一位有志青年,不过运气太差,赶上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和列强侵略中国的时代,所以深宫长大的他,实在不知如何应付,然而至少他是有过抱负的,所以并不十分昏庸,所以对于像慈安那种传统女人,又是自己的皇后,他不可能去一味的宠爱妃子。

第二,情势所逼。

慈禧虽然美貌,又会揣摩皇上心思,还能代替皇上批阅奏章,足以让人觉得她十分受宠,但是宠是一回事,那是个人情感,国家大事,咸丰也不敢马虎,特别是大清朝又岌岌可危,内忧外患不止,慈禧的性格他知道,所以远近亲疏他还是分的清的,虽然宠爱慈禧(生了儿子很重要)但是却并未对慈安怎么样,仍然视为发妻,是无可替代的中宫皇后。


历史假专家


一、嫡庶之分

咸丰在位时,慈安为正宫皇后,慈禧因母凭子贵成为贵妃,慈安的地位远远高于慈禧,慈禧见到慈安都得行礼。

二、咸丰皇帝对慈禧的忌惮

后宫不得干政,咸丰皇帝也深知这道理。咸丰皇帝早就察觉到慈禧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这是个大忌。据史料记载,咸丰皇帝曾对某大臣说过,欲效仿钩戈故事,准备赐死慈禧,以绝后患。

三、慈安的才华不亚于慈禧

由于部分电视剧偏离历史真相,使得人们对于慈安有些误解,以为慈安为人忠厚老实,没有政治才华,能力不如慈禧。然而事实的真相是慈安的政治才华不低于慈禧,甚至远高于慈禧,否则不能够成为皇后的,慈禧斗不过慈安也有才华不如她人的原因。


黑胖满锅


在古代,女子在婆家能取得什么样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娘家实力。

慈禧的父亲惠征,是负责抄写文书工作的基层公务员(笔帖式)出身,虽然一路升迁,到去世前才做到道台。

慈安是清初五大臣额亦都的后代,家族一直都是清代的显贵。我们来看看慈安都有哪些亲戚

慈安曾祖父策布坦,有一个女儿嫁给当时肃亲王,一个女儿嫁给当时庄亲王

慈安祖父爷爷福克京阿,一女嫁郑亲王

慈安父亲穆扬阿,一个女儿嫁给皇帝咸丰,一个女儿嫁给当时的庄亲王奕仁

慈安进宫时,亲王中肃亲王敬敏为她祖姑父,郑亲王端华为她姑父,庄亲王奕仁为她表哥兼姐夫。

慈禧家族只是基层爬上来的公务员,慈安家族从清初开国时就是显贵,多少代人的联姻后,满朝勋贵一半是亲戚,她们之间怎么斗?

所谓的权谋只能在实力相差不大时才有效,在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一切谋略都是浮云。

慈禧在历史上真正掌握权力的时间是慈安死后的27年,如果历史上慈禧死在慈安之前,可能史书上慈禧只能作为同治的生母一笔带过了。

每天写一个历史小故事,喜欢的话欢迎关注哦:)


雷老师说历史


咸丰帝在位时,慈安是当时的正宫皇后,而慈禧只是咸丰帝的一名贵人,后来又由贵人升为嫔、生下皇子载淳后被晋为贵妃,成为了咸丰帝后宫中仅次于皇后慈安的第二号人物。但是整个咸丰一朝,还是懿贵妃的慈禧仍然无法撼动无子的中宫皇后慈安的地位。慈安太后高贵的出身、受宠的程度、美丽的容貌、晋封的速度都慈禧太后望尘莫及的。加之古代嫡庶有别,还是小妾的慈禧显然斗不过慈安。

一、高贵的出身:

清朝皇后都是讲究出身的,在清朝早期,由于要联合蒙古对付明朝,所以太祖、太宗、世祖三朝迎娶了大量的蒙古后妃,甚至清太宗的崇德五妃全都是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到了后来,由于蒙古作用的变小,蒙古后妃的数量和地位也开始下降。到了乾隆以后,就很少有蒙古妃嫔了,满洲嫔妃数量和地位开始上升。慈安太后出身于满洲八旗中最尊贵的上三旗中的镶黄旗,并且是满洲大姓钮祜禄氏,钮祜禄氏在清朝出了多为皇后,最出名的就要属乾隆生母孝圣宪皇后和慈安太后了。这样的出身在清朝列位皇后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反而慈禧呢?他出身于满洲八旗中下五旗之一的镶蓝旗(后掌权后将母家抬入镶黄旗)。相对于慈安那三等承恩公的父亲,慈禧的父亲仅为低的可怜的笔贴式。慈禧这样的出身在慈安面前显然是黯然失色的。



二、受宠的程度:

慈安太后并非入宫即为皇后,而是由嫔妃逐步升为皇后的。咸丰二年二月,十五岁的钮祜禄氏被选入后宫并且直接就是一宫主位,封号贞嫔,仅仅三个月后就越过妃位直接晋封为贞贵妃,四个月后又越过皇贵妃一级直接被晋封为皇后,时年仅十六岁。慈安太后用了八个月的时间从嫔位升到了后宫最高的地位-皇后。这样火速的晋升速度在整个清朝都是空前绝后的。慈安太后身上一定有着某种东西深深地吸引着咸丰帝,才能让她在美女如云的后宫脱颖而出,火速上升。



三、美丽的容貌:

咸丰帝是出了名的好女色、贪丝竹之君,咸丰帝在位仅十一年,但是有名分的后妃就有18位,由此可见咸丰帝一定是阅女无数的,从流传至今的慈安太后的画像我们也能看出,慈安太后确实是一位端庄美丽的女子,否则也不会深深地吸引这咸丰皇帝。


四、恪守皇后本分:

咸丰生前就知道,皇后慈安对朝政没有任何野心,并且也从不以皇后身份干预朝政事物。咸丰帝北逃到热河后,夜夜招幸美女,并且通宵酗酒,也因为心情烦躁而经常责打宫人,每每如此,皇后慈安便会出面好言相劝,让皇帝宽心,咸丰帝对于皇后的规劝也是能听进去的,所以咸丰帝对她是很敬重的,也正因为如此,才能在临终前放心的给她一枚象征权利的御赏印章,以让他制衡八大臣的不臣之心,又防范慈禧的越权干政。


其实,不仅是整个咸丰朝慈禧不是慈安的对手,就连整个同治朝也都是如此,慈安太后对于同治皇帝的大婚以及所有朝政大事都有着最终的决定权,而慈禧太后则只是负责一些朝政的日常事务。古代嫡庶分明,慈安是皇帝嫡妻,而小妾出身的慈禧虽凭借儿子即位而和慈安并尊为皇太后,但是地位是远远不及慈安太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