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中,做了哪些荒唐事?

用户58366978727


懒得打字了,h摘录一段

太平天国的男女分别居住,夫妻发生关系要斩首

太平天国在金田起义那一天,洪秀全颁布的第一份文件是强调整个起义军纪律的《五大纪律诏》:别男行女行(男女分开为营)

其实所谓的男女分营,不仅仅是夫妻不得见面(更别说过夫妻生活),连母子也不得见面。如果要见面必须要请示头目,头目批准并且要有人在现场陪着才能见面,见面的时候,男女双方要相距数米说话,"只宜在门首问答,相隔数武(步)之地,声音务要响亮",可以说是极其严格的执行禁欲主义(当然,高层的几个王就不在其中了)。洪秀全离开广西时,已经有妻子十多人。

那么到底有多严厉?《天条书》第七天条要求:“天堂子女,男有男行,女有女行,不得混杂。凡男人女人奸淫者名为变怪,最大犯天条。”《天命诏旨书》中进一步对这条规定进行解释:“务宜时时严查军中有犯第七天条否,如有犯第七天条者一经查出,立即严拿斩首示众,决无宽赦。众兵将千祈莫容忍包藏,致于天父皇上帝义怒”。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虽然洪秀全自己有很多老婆,杨秀清有很多老婆,但是为了特权之外的人树立一下典型,维护一下天条的公平正义,洪秀全便拿贵族的亲戚开刀。这个被树立的典型就是萧朝贵的继父。

萧朝贵参与拜上帝教时,他一大家子都加入其中,自然就有他的生父蒋万兴和继续萧玉胜。萧玉胜不知道是觉得自己作为西王的父亲是特权阶层,还是实在没有控制住体内的欲望,他就这样撞到了洪秀全的枪口上。

根据大多数的说法是萧玉胜在太平军行军途中,趁着大军驻扎休息的时刻,趁着夜黑风高,悄悄的钻进女营里,找到许久没有见面没有亲热的老婆,“钻进小树林”里办事,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就被人发现了。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洪秀全正需要一个典型的时候,萧玉胜多么配合的就上演了违反天条的事。为了树立良好的纪律意识,为了整饬军纪,萧朝贵在洪秀全和杨秀清的施压下不得不做出大义没亲的选择,遵从《禁律》的规定:"凡夫妻私犯天条者,男女皆斩。"萧玉胜夫妻两人均被执行天条(杀头),执行人就是他们的儿子萧朝贵。

妻相会送命者不止这两人。至于母子之间“分营”被罚未曾见有记载,能管中窥一二的只有来自于幼天王的自述。洪天富贵在被清军抓捕后说,他九岁以后不允许见自己的母亲和姐姐,每次想见她们都要在洪秀全上朝的时候偷偷去见一下。

男女分营制度被执行的如此严厉,没有官至王侯是不会分配有老婆,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根据史料记载北伐军中凡是丞相级别的官员,每一个身边都有几个美童随身伺候,各个宛如美女。


萨沙


太平天国干的荒唐事那可太多了,只能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太平天国是近代历史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值得一提的是在其巅峰时期,太平天国已经将中国的半壁江山全部收入囊中,对清王朝是一次重击,最后以失败告终。

太平天国在发展的路上干的事情真的是非常荒唐,比如他们一路上将各种庙全部一扫无余,就连孔庙,关帝庙这样的也不放过,在洪秀全修天王府的时候,他是见到古建筑就命人将其拆了,就连南京大报恩寺塔都被他给毁了。在毁坏古建筑的时候,太平天国还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将各种书籍都给烧毁。

他的目的就是消灭传统文化,使用自己创造的文化。有趣的是在他们占领南京的时候,洪秀全决定取消家庭这种社会组织形式,修建了男馆和女馆,男的全部去男馆居住,女的全部去女馆中居住,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

太平天国后期只知道享乐,失败是必然的,比如东王杨秀清做了一张几十平米的床,床周围还弄了流水,整日在床上,和美女们寻欢作乐。太平天国对女人做的是更加不齿,欺男霸女在他们那很正常。讽刺的是他们还鼓吹男女平等,比如在科举中同意女子参加。

一个叫溥善祥的女子考中了女状元,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状元,可惜的是好久不长,她被杨秀清看中,还封了她个很大的官职,结果就是此女沦为了杨秀清的玩物,非常凄惨,根据记载杨秀清根本不把她当人看。太平天国后期堕落的简直不成样子,岂有不败之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要说太平天国的荒唐事,首推代表者正是天王洪秀全本人。

就说说他的后宫吧。

↑天王洪秀全

自从太平天国永安突围后,洪秀全表现出来的是明显的“暴发户”心态,急于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

1852年4月5日在永安突围之后,太平军军事不利,围攻桂林,不克,北上攻打全州,被江忠源的部队打了个大败,南王冯云山被清军炮火击中,伤重不治。

同年8月,西王萧朝贵得知长沙兵力空虚,率兵攻打,9月12日亡于阵前,随后洪秀全杨秀清率兵继续围攻长沙,历时三个月也没有成功,不得已撤兵。

就在这流年不顺的一年里,洪秀全依然不忘记享乐,他出门坐三十二人抬的大轿,从民间广泛搜罗来的美女(王娘)们花枝招展,围绕身侧。

1853年1月17日,石达开率军占领武昌之后,这一年的十二月初十恰好是洪秀全四十一岁生日,他派心腹蒙得恩在武昌大选美女,作为自己的生日寿礼。

尽管这次太平军在武昌只逗留了一个多月,但是洪秀全在此期间迫不及待的开了科举考试,迫不及待想实现当年“不靠清朝试,自己来开科取士”的梦想。为了防止没人报名的尴尬,洪秀全事先命人把城内识字的人进行统计,儒生谁敢不来考试,一律当成清妖杀掉,并且派人强行把考生押入考场充数。

这样的科举考试,其结果可想而知,一场闹剧秀罢了。

待到洪秀全进入金陵并且定都之后,洪秀全迫不及待的以两江总督府为基础,扩建了“天王府”,向西华门一带扩建,周围十余里地,内设“九重天庭”,一切规置都是按照洪秀全想象中的天庭景象,在荣光门上悬挂着一条十余丈的黄匾,上面写着:“大小众臣工,到此止行踪,有诏方许进,否则云中雪”。

这里的“云中雪”是隐语,当初拜上帝教为了避讳,传教过程中采用了一些反清组织历来的做法——使用隐语。杀头叫做“云中雪飞”。

从这个时候开始,天王就与原来那些同生共死的兄弟们彻底隔离了,洪秀全忙碌于深宫耕耘,管理后宫事务,沉浸在虚幻的天国幻想之中,别说普通大臣,就连杨秀清想见洪秀全一面,都很难。

说实话,跟这种人打天下,心很累。

那么,洪秀全是如何管理自己的后宫呢?首先从人数上来说,据后来的洪天福贵被俘后交代,其母后有八十八人,宫女则有上千名。

管理如此庞大的女人队伍,天王首先要防止红杏出墙,带了绿帽子那可是大丢颜面的。一开始洪秀全想设置宦官队伍,于是从童子军中选取数十名容貌俊秀的小男孩,准备阉割后当太监,可是没想到阉割是一门技术活,这几十个儿童被阉割后大部分死亡,剩下几个也成为残废,于是建立宦官队伍的想法只能作罢。

由于缺乏宦官队伍,洪秀全又不放心把后宫交给普通男人协助管理,因此洪秀全只得事事亲为,这样一来,军国大事他自然更无心管理,全部交托给杨秀清负责。

接下来就是洪秀全的后宫秀表演时间了:

1、内宫外宫完全隔离。洪秀全在进金陵之前,特别发过圣旨,规定谁要是有胆私下谈论后宫姓名,位次者,谁敢偷看后宫嫔妃容貌者,谁敢在内宫外宫之间传话者,一律格杀勿论。

2、精神思想全面控制。洪秀全每天不停的忙着写诗,并且用这些诗歌给妃嫔们套上思想紧箍咒。比如《十救诏》,《天父诗》,其中光是《天父诗》就有五百首之多,主要内容是针对后宫妇女的清规戒律,多用吓唬,教训的口气,十分俗俚浅白,这些类似打油诗似的风格,目的是让后宫女子能够背诵和理解。

这种思想控制无孔不入,从做事,说话,面容,眼神,穿戴,饮食,起居等方面,比如早晨伺候天王,“洗身穿袍统理发,疏通扎好解主烦,主发尊严高正贵,永远威风坐江山”。

给天王按摩肚子的时候不得碰触胡须,“小心弯远须顾须,悠悠轻轻摸挨脐”。

给天王扇扇子驱蚊,“日夜拨扇扇莫停,莫拨榻底要记清”。

给天王捧茶拿痰桶,“捧茶不正难企高,拿涎不正难轻饶”。

仰望天王的时候,“看主单准看到肩,最好道理看胸前,一个大胆看眼上,怠慢尔王怠慢天!”

如果对规矩执行不力,那就“十该打”:

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夫主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静五该打,说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嘴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欢喜八该打,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洪秀全的天王府一共有2300多名女人,他在整个太平天国十多年的历史中,几乎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后宫事务,这岂不是天底下少见的荒唐吗?!


我见青史多妩媚


1851年到1864年,太平天国终结了自己由兴起到灭亡的道路。这个由洪秀全建立起来的政权有一个和以往农民起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吸取了一些基督教的教义;但它的本质没有变化,那就是它的领导人保持了农民起义首领的特点,在取得一定成就之后疯狂的腐化堕落。


▲太平天国女状元

但是和其他的起义一样,洪秀全之所以成功,在于顺应民心;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的失败也在于失去民心。因为这点特色,太平天国就有了各种荒唐的举措。

第一、男女分离制度。

早期的时候,也许是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男女是分成两个营,可以互相来往。但是等到了南京之后,他居然还将居民分为男馆和女馆,夫妻两个人不能在一起。连母子、兄妹见面也要经过批准,这大大地违逆了人的天性。而当时的诸位掌权王爷却可以到女馆中挑选美女来作为自己的禁裔,当然大失人心。

第二、圣库制度。

一开始这个制度是出于有钱共使的美好愿望,把所有财物都集合起来,放在一起使用。但是很快的圣库制度就成了一种冠冕堂皇的敛财方式,普通的教众们一点钱财都没有。

诸位掌权人就不同了,他们奢侈地建设宫殿。这件事让人看在眼里,怎能不心生愤恨?吃饱喝足,再娶个媳妇,这是庄稼汉子最朴素的愿望;而太平天国用一种新鲜的名义将这些全部剥夺。


第三、打压传统节日、科举假象。

洪秀全极其反对传统文化,他下令不准民众过传统节日,而过他定下来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报爷节”(纪念上帝派遣洪秀全下凡)、“登极节”(耶稣和他本人在这一天一起登极)等节日。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春节可以过,但是取消一切春节应该有的各种习俗。

太平天国一开始打出了男女平等的幌子,甚至破天荒的让女性也可以参加科举,来表明与清廷的不同。但是才女傅善祥在考中状元,经历短暂的风光之后,不久就被杨秀清占有,成为他炫耀自身权利的玩物。

杨秀清在傅善祥劝谏他的时候,认为其是在“干政”,对佳人进行鞭打;洪秀全还曾经做过“十该打”一文。认为讲话大声、面色不欢喜,都是打骂妻妾的理由。要求之苛刻,跟清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事情看起来就比较荒唐。


第四、随意封王。

还有一件更加可笑的事。开始的时候太平天国只有6位王,等到后期,由于洪秀全随便封王,出了2000多号王爷。就比如有一位专门管杂事和钥匙的大爷,当时已是年近古稀,也被封了一个梦王。

洪秀全所谓的学基督教,不过是弄些西方的新鲜东西,和中国的糟粕杂糅在一起。将自身神化的一种手段,背后还是封建社会的老一套,甚至比经过千年实践的封建制度更加疯狂、更加不近人情。如此不接地气、不得人心,他的失败当真是不足为奇。

这样荒唐的事情,预示着太平天国运动的最后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史之策


荒唐事就太多了,我也不可能说全,就列举几个太平军荒唐的事例吧!

一:太平天国岗起义不久,就在全州县进行了大屠杀。

二:专抢有钱人,以至于大部分地主阶级成为了他们的敌人。

三、起义不久就下令夫妻不准同房,甚至有的在南京做生意的男小贩不能卖女性生活用品,女的不能卖男的生活用品这样的奇葩例子。

四、在定都南京后至少实行了两年的婚姻不平等法律,官位越高可以娶越多的女人,一般民兵只能取一个,而且当时在南京经常能看到年轻小伙娶个妇女或残疾人,小姑娘嫁给了大叔或者残疾人。因为长得貌美的都被那些大官给抢走了。


历史洞察线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次农民起义运动,冒冒失失的开始,轰轰烈烈的结尾。历史上起义的有之,成功的却没有几个,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最后一场运动,控制中国半壁江山,总面积超过150多万平方公里,可以说殊为不易。但最后还是败了,它的失败并不是天时,也并不是地利,而是人心,看看他们做过的那些荒唐事,就知道最终的结局了。


大肆封王。据统计太平天国短短的历史,有迹可查的王达到了两千七百多位。1860年开始,太平天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封王”运动,有战功的基本上都被封了王。如此短的时间里面出现了这么多王,这在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有人调侃道“太平天国后期,南京城里面十步一个王”,到了后期,这些王基本上都成为了摆设。

享福。从一开始的“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到后来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了少数人的享福运动。洪秀全登基以后,每顿必备二十四牲,虽然种类比不上慈禧太后的满汉全席但花费的价值一点也不低,而当时南京已经岌岌可危了。

好色至极。中国古代好色的有之,当皇帝好色的有之,但像洪秀全这样好色的还是少之又少。洪秀全做了天王以后,一改皇宫必备太监的传统,全部都换成了女官,共计2300多人,可以说是竭尽全力的去享受了。

人心变化如此,如此不思作为,这一场农民运动怎么可能会不失败,这样的结局也担得起“哀怒”二字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我是头条作者历史十二郎,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希望大家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路转粉,不迷路,谢谢各位啦。



历史十二郎


太平天国运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农民起义运动。太平天国给了清王朝非常沉重的打击,太平天国在历史当中所作出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但是在贡献之外,太平天国也做过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荒唐之事,而我们在历史书上大多了解的只是太平天国所做的一些贡献,那么今天就来聊一下那些不为人知的关于太平天国做过的荒唐事情。



女状元傅善祥

按道理说,作为封建社会的女性能够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状元,应该是一件非常成功的事情,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男女迈向平等社会不断进步的体现。

可是然而在这段女状元的历史当中,却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变质。女状元傅善祥是一个才貌双全且非常聪明的奇女子,在参加科举考试当中,他写的文章字字珠玑,处处精华,当时被评为南京第一奇女子。

但是她最后也难逃成为男人附庸品的下场。在她成为状元之后,被东王杨秀清招入宫中,做了东王府的女御史。可是不久之后,她就上了东王杨秀清的床,成为了杨秀清的地下夫人,他白天为杨秀清起草文书发布命令,晚上就和杨秀清同床共枕,俨然成为了一个宠妃。

成立男女馆

要说太平天国做过最荒唐的事情,就莫过于将男女进行分离制度。太平天国在攻克南京之后。规定男女不得住在一起,包括夫妻在内必须相互分离。

女的统一住在政府划归的区域。不让夫妻住在的一起有悖于天道伦理。可作为天王的洪秀全和一众天王,他们却不是如此,太平天国规定王爷有了取娘娘的权力,可以与女人同住。而且更过分的是有权利的王爷可以去女馆挑女人。

洪秀全在一开始其实只有八位娘子,到后来发展成有上百位美女,而且每晚都是有数位美女相陪。作为天王如此奢靡,而不准民众享受鱼水之欢,真是荒唐!

圣库

太平天国的是讲究人人平等,有钱共同使,有地共同种,而圣库制度的建立也是为了让大家可以按需分配,有钱一起使。但是慢慢的就变质了,圣库变成了天王洪秀全和其他诸王用来敛财的一种手段。太平天国的人民没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钱财,他们在劳作之后也得不到相应的财产分配。


打压传统节日

太平天国禁止百姓过一切传统节日,这当然也是他们为了区分自己与封建清政府。洪秀全建立了许多像“报爷节”“登级节”的夸夸其谈的自己自创的与拜上帝教有关的节日。目的是为了从新的文化角度来统治人民的思想,这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生活铺张浪费

相比与生活困苦的民众,天王洪秀全的每顿饭都要有二十四牲,即六禽、六兽、六鳞、六介。禽是鸽、雀、雉、鹰之类,兽是牛、羊、獐、兔之类,鳞是鲂、鲤、鲟、鳇之类,介是虾、蟹、蛤、鳖之类。每日变换,不使重复。每顿饭的费用都要高达几千两银子之多,一个人也不可能吃的这么多东西,所以最后实物大多是浪费了。


虐待女性

本来太平天国对女性地位的肯定是有目共睹的,更是破天荒的让女性参加了科举考试。到后来的洪秀全提出了用“十该打”: “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静,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唤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欢喜,八该打;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这“十该打”也体现了洪秀全与太平天国高层的腐败所在,甚至比“三从四德”更加严格。


太平天国的失败很大一定程度上是他们自己所造成的,不断的腐败,不断的变质。让本来充满前景的他们走向灭亡。


文化史道


答 | 獬执事

太平天国干的荒唐事能写出一本书,这里只挑几个“原则”上的问题来回答。太平天国以是“拜上帝教”起家的,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宗教性政权。出于极端的原教旨主义,洪秀全对于普通百民何止是“草菅人命”四字可以形容。太平军每攻下一城,便立即清理人口,所有曾经当过清朝大大小小官吏的都视为“妖”,可以随意杀戮;剩下的便裹挟成自己的人口,强制分为“男行”与“女行”。“女行”中人编入“女馆”随同劳动;青年男性则编入军营。

如果事情到这里,那还算过得去,关键在于洪秀全严禁男女关系——就算是家人也不得私聚、夫妻也不许同床同寝。如果这一切是出于对宗教的信仰,那洪秀全自己呢?对不起,按太平天国的规定,一旦达到“王”,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娶娘娘了。洪秀全的王娘们有多少呢?据其子幼天王洪天贵福回忆,洪秀全在金田起义时就已经有十余个妻妾了,至永安时娘娘们达36位,而到定都天京(南京)时,已经有88个娘娘。洪秀全要求属下“别男女”,而他自己却是一派酒池肉林,掉到脂粉堆里就出不来了。

到此你可能还觉得正常,那接下来的事件就只有“荒唐”二字形容了。1853年洪秀全攻占了南京。南京是什么地方?那是被六朝脂粉浸出来的富贵温柔乡。洪秀全由此倒是不缺贵妃宫女、奸相谗臣了,但比起北京——那个阎罗妖的首都——似乎还是缺了点什么。到底是什么呢?对了,是宦官。于是洪秀全(包括杨秀清)开始广捉幼童强行阉割,硬生生地“制造”宦官。宦官发展到清朝,自有一套专门的医疗技术,哪里是一刀下去就能成的呢?洪秀全枉杀了不知多少幼童,宦官却一个也没有“制造”出来,于是天王府中的杂活,只能让宫女来干,这也是太平天国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太平天国的荒唐事罄竹难书,这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如果让这样荒唐的军队推翻了清朝,那才是整个中国历史的失败。


亚欧研究寮


太平天国第一荒唐的事情,就是领导们可以随意挑选霸占女子,普通人呢?就算是夫妻也必须分开,一旦“偷摸”在一起,就给咔嚓了。

借助宗教造反,算不上荒唐的事情,但是彻底灭掉“夫妻生活”,就太扯了。太平天国在武昌、天京、镇江、扬州等等很多地方,实施了一项法令。

城内的所有居民,包括老百姓在内,要实行“男女分馆”的政策。也就是说,把所有男性集中在一个地方居住(男馆),所有女性集中在一个地方居住(女馆)。男女隔离,夫妻生活都被禁止了,想谈个恋爱啥的更不可能。

就算是母子、兄妹之间,想要见个面说说话,也只能经过批准在门口打个招呼。

但是太平天国的高层们,就不用遵守这个规矩了。人家把女馆当成了菜市场,时不时挑选年轻漂亮的带回去享受。

这个奇葩规矩最后还是废了,因为有一对夫妻(陈宗扬和谢满妹)实在受不了这么折腾,偷摸在一起了。然后被发现,抓起来咔嚓了。这事儿闹得有点大,整个太平天国上下都震惊了。上层也觉得这样不合适,搞不好就会闹起来,才废了这奇葩规矩。

其实仔细想想,要真这么搞下去,都不用清军来打,没有夫妻生活哪来的孩子?没有孩子哪来的兵?

还有一件奇葩的事情,那就是取消所有传统习俗节日,只能过规定的节日。

比如洪秀全的规定:“正月十三日为太兄升天节,纪念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上;二月初二为报爷节,答报上帝派洪秀全“斩蛇妖”之事;二月二十一日为登极节,纪念耶稣与天王洪秀全同在此日“登极”;三月初三为爷降节,纪念上帝初次俯身杨秀清下凡传言;七月二十七为东王升天节,纪念杨秀清忌日;九月初九为哥降节,纪念耶稣首次俯身萧朝贵下凡传言。”

那最重要的春节咋办?也不能过?当然不是,日子在那摆着,你自己在家可以过,但是不准拜贺,不准送礼,不准宴客,不准换衣冠,不准贴春联,不准换桃符,不准放爆竹等等……等于不让过春节了。

但是,这也只针对普通军民,高层还是要过的。人家一到节日的时候,大摆宴席,然后去“女馆”挑美女,分配给高层领导们。

所以,平等啥的都是说说而已,人家脑洞一开,奇葩的事情就能干出来。


七追风


首先说一下,我不是“太平天国黑”,但是论到太平天国运动的荒唐事嘛,那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这里我就随便举几个例子吧。

第一个,代天父,天兄传话;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无疑是洪秀全,那二号人物是谁呢?很多人会说是杨秀清,不错,后期杨秀清确实统管天国军政大权,号东王九千岁不假,但如果真的按资排辈来说,太平天国二号人物应该是南王冯云山的,不过由于杨秀清,萧朝贵两人后来权势很重,所以为了平衡,后来就改为了天王为首(万岁),东王为次(九千岁),西王萧朝贵为三(八千岁),南王冯云山第四(七千岁),北王韦昌辉第五(六千岁),翼王石达开最末(五千岁)。杨本人在1847年时期为了营救冯云山假装“天父下凡”唬住了一大批人,并得以鼓舞士气,所以在洪秀全的默许下赢得了替天父传音的特权。紧接着萧朝贵也有样学样,弄了个替天兄传话,从此三人上演了“天父,天兄,天王”一家亲......而萧朝贵死后,这种二元式的顶层设计显然很不稳定,最终酿成了天京事变的惨剧。

第二个,与传统的知识分子对着干,大家知道,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实际上是地主阶级,皇帝官僚是他们的代言人,而旧儒家的知识分子也是这个体制的既得利益者,负责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也就是为他们鼓吹),所以即使是农民起义(黄巾起义,红巾军起义等)还是外族入侵(蒙元,满清),都不敢得罪这些人(蒙元就是因为做的还不够所以才没有百年国运),而对于封建地主和士绅阶级来说,换个统治者不过是换个代言人而已,所以说事不可为的时候,改朝换代也没什么,但太平天国不一样,他的意识形态和中国传统社会是迥异的,所以他就成了所以旧时代既得利益者的死敌,曾国藩的《讨粤匪檄》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问题,所以在那个时代,太平天国是注定失败的。

第三,等级制度太乱,清王朝的官僚等级已经够复杂混乱了,太平天国更是令人目瞪口呆,举个小例子吧,礼法规定:东王出门乘坐的轿子是64人扛的,而东王则是56人扛的,最基层的官员两司马都有4人抬轿子,而洪秀全的王娘就更......

当然,这里我也要说些别的,现在形势变了,很多人污蔑太平天国就什么污水都往上面泼,比如男女大防(这个规定其实一开始是军队行军时期的纪律,后在统治区域内实行,不过很快就废除了,即使是天京城也只试行到了1854年,危害不大),军纪败坏,屠城(太平天国初期军纪还是相当不错的,而后期军队纪律败坏有很大的因素是清军降军大量加入的缘故)......把这些拿来全面批判太平天国,那就不太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