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父母的钱,他们转手给了你的兄弟姐妹,你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月光


可能是有点不太爽,但理解,很多父母,要么是没法一碗水端平,要么就是总想着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其他孩子。

很多父母,从小就很偏心,什么好的,都会给偏心的子女,如儿子,或者老小。特别是儿子,很多父母,把女儿给的钱,转手给了儿子,就是因为,啥好处都会想着儿子,这是从小重男轻女思想导致,没有办法,作为女儿的,总不能不孝顺父母吧,虽然心理不太舒服,但也没有办法,只能说,希望做儿子的,能够自觉,不要时时伸手向父母要钱,父母给钱,也不要觉得理所当然,这就要看做弟弟或者哥哥的,有没有出息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一家人,总有有出息的,也有没有出息的,有经济条件好的,也有经济条件差的。所以,经济条件好的,给了钱,父母舍不得花,总想着去帮助经济条件差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这种情况,也没啥好说的,理解父母的做法。

另外要说一点是,既然把钱给了父母,他们怎么花、喜欢给谁,他们自己决定去吧,给父母钱,是孝顺父母,心意到了就行呢,至于他们把这笔钱给了谁,也没法管,他们有权支配儿女给的这笔钱。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我不会在意的。

我是70早,有个妹妹,也是四十多啦。从小不爱读书,求她读都不读。所以工作也是各种不如意,跟山西籍妹夫婚姻生活、和公婆的关系也不是很和谐(重男轻女的根源)。

而我呢,各种死命挣扎之后,工作差强人意。先生很好,女儿很乖,给人一副夫贤女孝、公婆疼爱的美好外相。

前两年,她离婚了,侄女在读大学,毕竟她也要承担一部分养育责任。相比而言,她比我要辛苦得多。

因此,父母都格外心疼她些(其实从来都是要多疼她些)。

比如,我们给了母亲一套房子,她自己住着。

母亲会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几千、一万二万地塞给她,让她拿去应急,啥时候会还嘛!

有点啥好东西,也是要带给她。

父亲也是,为了她要离婚重新开始创业,愁得哦。还拉着我凑本钱给她事业起步。

每次去她店子上看她,父亲还要自己掏钱给她带菜去。

母亲的养老金不高,我自己每个月固定给母亲几百块钱,给她贴补些。逢年过节有病啥的,单独给红包给母亲。

父亲那里,因为他工资比较高,继母收入也高,我没有固定孝敬,但看着啥合适,也会买给他们;每周过去,要不带点啥,要不就抢着付饭钱(不让继母做饭,基本上都出去吃)。

总之,尽量不让父母为难。

所以,相比妹妹而言,我对父母,略好过她对父母。

但是,对父母偏疼妹妹的行为,我完全不会在意。本来就是自己的手足,自己也会格外心疼她。

我是这样想的:

我对父母的一点孝敬,是体现我自己的一点乌鸦反哺之力。这是我能做的、该做的。

至于父母是否转手就给了兄弟姐妹,那是父母的事。给出去的财物,就是别人的了,他们有权随意处置。

他们要吃光用光也好,他们要拿去送外人也好,他们要给兄弟姐妹也好,都是他们的自由。

想想看,如果你给的东西,父母马上就给了你的手足,证明你给的有多么及时!证明他们早有此心!只是受限于局面和能力而已。还因为他们觉得你送的是好东西,他们才会马上分享给他们最疼爱的其他孩子。

这样想了,你难道不会为分担了父母的压力而高兴吗?类似于父母要瞌睡你给送上了枕头、雪中送炭啦。

最多,特别一点的东西,如又贵又好却卖相不好那种东西,我会特别提醒他们:东西很好,送给别人别人不一定知道价值所在,还是你们自己享用吧。像上次去凉山回来,带的啥鸡枞菌油,两百块一小瓶,我就特地讲了,让父母自己下面条时做调料。

天下父母的心,绝大多数都是爱子、怜子的。

人子之道,其一是不让父母为自己忧心,其二是尽力为父母分忧。

有能力的人,去外面的世界拼抢。家庭里面,还是多多付出和包容吧。

毕竟,只有这一世的父母手足。






云是鹤家乡680


我住校跟同学学织围巾,织的第一条送给妈妈,妈妈一转眼送给了我舅,勤工俭学的钱给妈妈买了一个紫红色夹克,妈妈转手送了我舅,给妈妈买件毛衣,表姐来家,妈妈送了表姐,我很伤心,那是我省吃俭用献出的心,妈妈却觉得我小气,认为我给她了,我的心意她也接受了,送谁是她的事,难不成就因为是我送的,她就得留一辈子?可妈妈给我织的唯一一件毛衣,我从中学穿到大学,就是舍不得扔,男朋友说再珍惜妈妈的心也不能穿着一件已不适合的衣服,上班后收了起来,我不会扔也不会送人,那是妈妈唯一亲手给我织的毛衣,其实就织了一只袖子,太丑了,她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其他的都是让别人织的,妈妈是那种把娘家亲戚,哪怕是一个侄子侄女都看的比我重的女人,所以我从小跟妈妈很疏远,但心里又极度渴望她能重视我,现在四十多了,早不计较这些事了,她爱给娘家亲戚啥就给,我该给她买啥还买,她高兴就好,过去大家都穷,现在都条件好了,她也给不起什么值钱东西,也没人要了


深水蜉蝣


不爽,但是能够理解。老一辈的人老是觉得养儿就是防老。始终都那么多年了。麻木了。

记得我小的时候不是这样的,我会控诉母亲重男轻女。而我母亲她说“以后是他养我还是你养我。”那时候小啊,自己都是靠母亲养活,她那样说了还敢说什么呢!

这么些年我们每年都寄钱给他,十七岁开始打工二十五岁前没有储蓄,爸爸呢把我们寄回家的钱帮弟弟买货车拉货,帮他还赌债,后来结婚了给他在县城买楼,在后来又换了新大货车。平日里去鱼塘帮人养鱼有份工资家里甘蔗,茉莉花的收入一年加起来有几万,我们还是一样寄钱回去。二十五岁后一年寄两次,六月大忙,冬天砍甘蔗,过年回家再给些,一年大概五千左右吧。

我都三十五了,他们年纪也大了现在。他们还是不舍得吃穿尽量的帮补弟弟一家。我每年给他们买冬天衣服。我们都麻木了。也讨厌自己明知道这样还要寄钱回家,但是习惯了。到现在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好了,就没有的寄了。就过年时给些,过节给个三五百。

那有什么养儿防老就是个借口罢了。活到老做到老还不舍得吃穿。但是我现在就知道始终这么多年了,改不掉了。他们年纪也大了,他们高兴就好。


珍的似水年华


上高中时我住校,妈妈来看我,我用攒下的钱请妈妈吃他最爱吃的鱿鱼,可是妈妈不舍得吃,装起来带回家给姐姐和弟弟的孩子吃。其实我平时很节俭,很想和妈妈一起吃解解馋,可她不吃我自己吃我也吃不下去啊,总之心里很酸,却不知怎样表达!长大后,可以赚钱了,我省下的钱给父母,父母自己舍不得会贴补给弟弟,我知道却什么也不说,我总不能因为这样一分钱不给父母吧,毕竟父母养育我一场,不管他们怎么做我都要孝顺他们。也许做父母的都会有一碗水端不平的时候吧。


月光


一次快过年的时候,给了父母5000块钱,要他们去买衣服,到了年没看见新衣服,一问才知道给了弟媳。虽然有点不高兴,毕竟是自己弟弟,也不好说什么。公婆活着时候,也是如此,给他们钱,最后都会给哪个最会哭穷,最会说话的子女。后来我了避免生气。都是给他们买衣服,买吃的,不再给钱。但他们还是会把省下来的买衣服钱,给那些光会说好话,不孝顺的子女。现在想开了。东西和钱既然已经给了父母,想怎么处理,顺便他们吧,顺也是孝顺的体现吧。


飞花香雨


也要看兄弟姐妹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人好只是条件差一点,那给一些没关系,但有些人穷,且认为他穷你必须分一些给他,你不给反而是你的错。所以给了但心里不舒服。就好像我老公的哥哥一样,一辈子没上过几年班,全靠父母养活他们一家三口,从来没给过父母钱,什么东西都从父母家拿走。现在五十多岁了,跟他父亲吵架,说父母对不起他。真无语,世上不要脸的人,真是见识了。我老公与他哥正相反,公婆家的事,都是我老公出钱出力。真搞不懂,同是一个爹妈生的,怎么区别就这么大呢?


手机用户17305639969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父母之所以会把其中一个子女给的钱转手给其他孩子,很常见的一个原因是:其他孩子过得不好。那么,“我”会不会心里过不去,很难接受,事实上取决于跟其他兄弟姐妹的感情,以及,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跟兄弟姐妹的感情非常好,而且他们也并不是爱占便宜好逸恶劳的人,对我也非常好,那么不只是说父母会贴补他们,连我也会主动出钱帮忙;

如果关系一般,而且他们并不是知道感恩还爱占小便宜,那我肯定会表示反对,并且心里很不舒服。

人都是感情动物,不能单看表面,如果感情到位,一切都好说。


彭城杂谈


每个人都不是圣人,心里肯定不舒服。但是作为父母来说总希望把钱给与有困难的那个子女。毕竟偏心的父母还是少数吧。

假如有困难的那个是你,父母也会是同样的做法吧。当然救急不就穷,如果被接济的那个子女一直是一种坦然接受的心态,或者烂泥扶不上墙。那就算球吧!绝不让自己再多个爹或娘😏


雪域宫主


如果是我给父母买东西最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