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为什么想打贸易战?

阿姨洗铁路L


美国发起贸易冲突是由全球宏观经济周期和美国经济周期所处的位置决定,不管谁当美国总统,都会发起贸易冲突,只是手段和方式不同而已,是历史进程选择了特朗普,或者特朗普这种类型的总统适合目前的美国。

特朗普上台以来,开始退群,逆全球化,战略收缩,今年以来更是对我国各领域发起各种冲突,千方百计遏制和围堵中国科技,特朗普的目的是什么?美国最终战略目标是什么?这必须要从全球经济大循环说起:

全球经济如何实现循环?

40年全球化大繁荣可以说是以美元为中心的经济大循环,以美国不断输出资本为起点,在此过程中,美国制造业不断外迁,自身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然后美国再通过服务贸易和美国国债两种方式实现资本回流,形成资本循环。这个循环得以实现的原因是美元霸权(石油美元,各类大宗商品都以美元计价背后是美国军事和科技实力的支撑),但贸易的长期不平衡,让美国从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了最大的债务国。

这个循环不可持续,原因是在循环过程中,由于贸易的长期失衡,美国债务越来越庞大,目前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已达100%以上,已接近历史高位,可以说如果再持续下去美国政府很快就会破产,到时候甚至连利息都还不起,同时这个过程是以牺牲美国中低端制造业和就业为代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种状态下美国已经没有能力再通过贸易向世界输出资本。如果美国政府连利息都还不起,自然就会引爆债务危机,一旦爆发债务危机,就会导致美元快速贬值,最终形成美元危机。

而目前美国资产都处于高位,稍有不慎就会爆发经济危机。


所以美国必须收缩,必须去杠杆,降低美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不管是谁当美国总统都一样,去杠杆过程必须先逆转制造业外流,逆转贸易逆差扩大化的趋势,同时要推动制造业回流,减少进口,增加出口,推动美国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暂时缓解美国政府的债务压力,贸易冲突、逆全球化,退群都是必然的,如果上面是开源,那么战略收缩就是节流,战略收缩可以减少军费支出,同时还能增加军售,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强势,永远扩张,必定是扩张和收缩交替出现,扩张和收缩周而复始、循环反复。

全球大环境决定美国必定会发起贸易冲突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管怎么样,美国必须去杠杆,美国资产必定会大幅下调,美国必定会爆发经济危机,无非程度不同而已,这个过程贸易冲突、逆全球化、战略收缩都是必然的,和谁当总统没关系。

大家再看一下目前全球宏观周期所处的位置,目前处于50年大周期最后一个周期(大萧条)初期,美国非常清楚现在处于全球宏观周期的大萧条初期,这是客观规律,没有一个国家能改变,美国深知,全球经济危机不可避免,不管缩不缩表,加不加息危机都会发生。

这种大循环美国已经历过好多次,看20年代和70年代的大萧条期间,美国同样发起了贸易冲突。

美国的战略目标

与其等待危机到来,自己倒下,还不如在适当时机主动刺破自己的泡沫(这个没人拦得住,自己不行也要拖别人下水思维),将全球一起带入危机,带入大萧条,最后大家就拼谁最先恢复,(美国经济发生危机,必定传导到全球,根本不存在独善其身的可能)。

对美国来说真正的战略目标是:在适当时候引爆危机,同时自己保住制造业、科技和美元信用,保持住相对霸权位置,在下一个50年占的先机,继续引领下一个50年大周期。

天龙八部中的珍珑棋局大家都熟悉,这一招叫做“先自残,后屠龙”,谁敢主动刺破泡沫,谁将赢得先机。

我们都知道,美国经历过了好几轮金融危机,所以处理危机和抗打击能力比一般的国家要强,这是他的优势。

美国为了确保最后的成功,必定千方百计遏制和围堵中国制造业和高科技,通过贸易冲突、逆全球化、战略收缩等一系列动作,达到敌消我长,削弱对手,强大自己的目的。


如果这些都达不到美国的目标,美国就无法保持住相对霸权位置,就无法引领下一个大周期,全球游戏规则将被改写,美元就会衰弱,你觉得美国甘心吗?或许那时离战争就不太远了。


所以贸易冲突不是打不打的问题,一定会长期持续下去,直到开启新的周期,和特朗普没什么关系,只是特朗普刚好适合现在的美国,历史进程选择了特朗普,他的作用就是斩断美国以前的路径依赖,完成经济大循环的下半个圆。


御势投研


“特朗普为何想打贸易战?”——自从1993年考进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攻读硕士以来,我就入了这一行,对中国外经贸争端研究算是比较多的,知名度相当一部分也是从这而来的,对这个话题算是有一点发言权,简单讲讲我的看法:



中国是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已经连续近30年位居全世界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的最大目标国;而这次美国率先发起的贸易战涉案贸易额在我国外贸史上是最大的,正因为如此,更重要的是因为中美两国经济分量在全世界遥遥领先,我才针对此案创造了“史诗级贸易战”一词,并很快流传开来。

但就涉案商品种类和加征惩罚性关税税率而言,这次贸易战远远算不上最大,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商品的限制措施才是涉案范围最大。如1993年4月墨西哥曾经一次对中国十大类4500余种商品实施反倾销,占中国对墨西哥出口的75%,临时税率甚至有高达1105%者(鞋),创造了世界贸易史上的奇观。后来,墨西哥成为我国入世的最后障碍,我方以同意墨方对进口中国产品征收特别关税至2008年为条件才交换来墨西哥为中国入世放行,实不足为奇。

就这次中美贸易战而言,从长期来看,这是中国面临的长期性贸易争端压力的一个新案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只要中国经济表现得好,贸易摩擦的压力就会如影随形,避免不了,而且是来自各个国家,不仅仅是西方国家。以中国之大,我宁愿成为贸易摩擦的目标,也不愿沦为别国怜悯、同情、慈善的对象。

其次,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历史相当长,中美经贸摩擦在中美建立正常经贸关系之后不久就开始了。1979年7月,中美两国签署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建立正常经贸关系;当年,美国便单方面宣布对中国7大类出口纺织品实行限额。1983年,中美两国就走到了贸易战的地步:由于美方在纺织品贸易协定谈判中要求降低中国大陆的配额年增长率而中方不愿单方面让步,美国在谈判破裂后单方面宣布对中国纺织品实施新配额,中国则宣布减少或终止购买美国棉花、化纤和大豆。尽管双方最终于1983年9月达成了第二个纺织品贸易协定,但中美贸易摩擦的帷幕也就此全面拉开了。一直发展到这次贸易战的涉案规模。

第三,作为守成霸权,美国必然格外警惕防范新兴大国,中国不仅是新兴大国,而且种族与美国不同,社会制度与美国不同,文化传统与美国不同;相应地,在山姆大叔眼里,中国的挑战也就格外巨大,格外需要防范遏制。

第四,就当前而言,特朗普在近二十年来的美国总统中最重视重建美国实体经济部门,其政治基础也最倚重美国实体经济部门,而且企图通过贸易保护重建美国实体经济部门产业链,在对外谈判中赌徒个性也格外突出,所以搞出500亿美元进口额加征关税的大招,这在以前的美国总统中是不可想象的。


梅新育


从特朗普来说,这场贸易战可能是难以避免的。他的理念和团队几乎就是为这这件事情准备的。中美关系的性质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从2009年之后,美国对于中国的经济崛起的判断就发生变化,现在已经变成了失望,甚至是绝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如此接近美国,尤其是最近十年来,中国实力的快速发展,让修昔底德陷阱变成了一种可能的前景,甚至是自我实现的预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主要是在经济上对中国的提防。
去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产是3750亿美元,占了美国贸易赤字的一半还多,特朗普及其团队对这样的贸易结构颇为担心,尤其是特朗普认为这是中国赚了美国的便宜,失衡的贸易结构再平衡是特朗普一定要做的。在目前的状况下,美国除了简单粗暴的手段,难以实现贸易的再平衡。特朗普是结果导向的,他的“美国优先”,就是给自己支持者,尤其是铁锈地带的蓝领的承诺。为了服务于今年的中期选举以及连任的选举,特朗普一定是要冒这样的风险的。
特朗普的团队越来越服务于贸易战,如果小布什的内阁是火神派的话,那特朗普的内阁就是经济战的火神派。从纳瓦罗、莱特希咋、库德洛,再到博尔顿,可以说是鹰派的大本营。尤其是莱特希泽和纳瓦罗,本来就是为了贸易战而来的,现在他们终于有大展拳脚的机会。政策一旦制定,干部就是关键了,现在特朗普的干部们没有省油的灯。


孙兴杰


美国经济这些年不如意,虽然和其他西方国家比起来算好的,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飞速发展面前,速度还是显得慢了些。特朗普能够做的,就是对外展示一些强硬姿态、尽可能多地为美国捞一些利益,以此安抚选民的情绪,有利于自己竞选连任。

美国人都知道贸易战是特朗普政府主动“作”出来的,只要华盛顿的强硬政策导致美国吃一次比较大的亏,特朗普政府就将付出巨大代价。这个政府较之前美国政府更强势的唯一资源是特朗普的个性,它受到的真实掣肘实际上不低于以往的任何一届美国政府,民意支持也不高。它的冒进姿态掩饰不了它其实需要如履薄冰的现实。


在这件事情上,特朗普政府显然出现了几个误判,一是误读了美国经济问题与中美贸易之间的关系。二是高估了美国政府对市场条件下民间贸易进行调节的能力,同时高估了美方在中美贸易冲突中的优势。三是低估了中方在遭到美方不公平贸易限制时采取同等报复行动的决心,也低估了美方将在贸易战中付出的代价。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在星期三表示,中美之间不应该打贸易战,但如果有人非要逼我们打,那么我们一不会怕,二不会躲。我们想说,这不像是外交辞令,因为中国绝大多数人也是这么想的。


中国不会向美国屈服的,请华盛顿死了这条心。北京举起的将不是一面白旗,而是一块斗牛的红布。


胡锡进


看美国宣布制裁中国的进口领域,全是工业与信息化领域,而我们反击的却是美国的农产品。好像中国是工业信息化大国,而美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似,因此不少网友笑侃还以为剧本拿反了。



国家之间的对弈下的是大棋,不会在意边边角角的小得失,上千亿的逆差固然重要,但并不是美国的核心诉求,而只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战略的一个借口。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科技产业和工业信息化水平突飞猛进,已经形成了紧追美国试图赶超之势,这已经撼动了美国引领世界的根基。

从奥巴马时代开始,美国政府就对中国的工业与信息化的发展严防死守并百般遏制。特朗普跟奥巴马不对眼,但在遏制中国工业与信息化发展方面,这两个人是高度一致的。

《中国制造2025》是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牢牢抓住振兴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短期看是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长期看是国家经济命脉。



《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了十大领域,即目录中的第4-13章。而在美国发起贸易战的九大领域中,涵盖了我们十个领域中的八个(其抵制的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两个领域是我们的一个领域)。






这已经是铁证如山了,美国贸易战的真实目的就是全面阻止或暂缓中国的工业与信息化进程,其手段就是精准阻击《中国制造2025》。 十大领域被他们抵制了八个,剩下的两个领域分别是电力装备和海洋工程船舶制造。

这个两个领域不是美国不想抵制,而是我们早已超越,他没有抵制的本钱了。

比如我们国家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全球领先,核电,第四代核电技术走出国门,即使煤炭发电的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行列。海洋工程和船舶制造,我们的对手只是韩国和日本而不是美国,豪华游艇制造的对手是欧洲,也不是美国,美国抵制不了。

站在美国人的角度上,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是有远见的,这场工业与信息化领域霸主的保卫战是不可避免迟早要来的,早打比晚打好,如果等中国全面发展起来了,再打就来不及了。

对于我们来说,美国的抵制反过来说明了《中国制造2025》这项国字号工程策搞对了,必须稳住脚步,咬紧牙关,坚韧不拔的按既定方针发展下去。


奥卡姆剃刀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最近,美国单方面宣布对中国开展贸易战,从最开始的500亿美元追加到了1000亿。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强。有人认为是巨大的中美贸易赤字让美国佬绷不住了。

但最近美方却针对中美贸易战向咱提了个很无厘头的要求:立即停止“中国制造2025”计划,停止一切政府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升级计划。喂,我们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用你美国的电了?吃你的粮食了?还是踩着你的尾巴了?你说停就停啊?

虽然在咱看来“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对国家高技术制造产业发展的一项行动纲领。但在来老美看来,中国制造2025那是在戳他们的肺啊。而这十大领域、五大工程则是美国人想除之而后快的。

咱不妨来看看,中国制造2025究竟为啥让美国如此紧张。首先,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在2025年前,要在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十个领域取得技术突破与体系化发展。

而具体到实施的五项工程中,就不难看出中国制造2025对于咱的重要性。首先,大力建设制造业创新基地,计划在2020年形成15家左右的制造业创新基地,并在2025年将这个数字扩大到40家。涵盖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领域,让制造业更加高端、自主。

举个例子,此前,咱制造战机使用的军用级复合材料部分依赖进口。如果对方借机抬价或者掐断供应,就会极大影响中国军机的产量与质量。因此,在制造业创新领域,中国必须要形成自己的高技术体系,以保证经济国防建设的自主性。

在智能制造领域。2020年,要明显提升制造业重点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将成本、生产周期与产品不合格率降低30%,而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并将成本、生产周期、不合格率降低50%。

这意味着美国将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毫无优势。过去,美国高端产品以效率与质量称霸市场。依靠智能化生产线制造,极大节省了生产时间与人工成本。但如今,中国在智能制造上狂加技能点,仅少量人工就能完成高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极大压缩生产成本与时间,再配合祖传白菜价天赋。美国人只能看着咱们吃肉却连汤也喝不上。

此外,强化工业基础工程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在2025年前,完成关键核心部件的自主保障、降低高端装备制造对外来技术的依存度。并加强国产大飞机、大型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自主研发制造与市场份额。同时,加强对工业环境的治理。2025年前,建立绿色制造业体系。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完成对国内环境的治理,保持可持续发展。

但这样一来,中国制造2025在西方看来就绝对是威胁。制造业的创新与智能化意味着中国将拥有更强悍的制造能力,并且将对高、中、低端制造领域形成把控。想想看,美国人口才3亿多,全欧洲加起来也就7亿。这点人口的市场需求显然有限,当然了印度虽然人也多,但老百姓没钱啊,买不起欧美货。这也是为啥欧美制造业将中国视为金主的原因。14亿人口的巨大体量加上大家都不差钱,这购买力真不是开玩笑的。

但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展开,由欧美把控的高端制造受到中国冲击。我们的同类产品质量高、数量足关键还白菜价。自然会迅速占领市场,除了满足中国本土市场之外,还能迅速赢得海外客户的青睐,并且也能在非洲、拉美甚至印度获得稳固的客户群体。这就等于占领了欧美制造业无法触及的市场盲区,并封死了欧美未来抢占市场的可能。

最关键的是,欧美本国客户也不傻。放着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不买,买坑爹贵的国货?像芯片、电子信息技术、大型客机等一直被西方垄断并借此压制中国的产品,在未来,中国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能反过来出口西方,把他们赚走的钱加倍拿回来。

现在你明白为何美国对中国制造2025如此敏感了吧。正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而中国制造2025战略就等于让西方彻底丧失了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前,咱最多就是摸鹰过河。而如今,咱也开始薅鹰的毛了。你说他们能不急吗。


迷彩虎军事


他渴望用一种看似强硬的手段来维护他自己国家的利益,从而维护自己的地位。

贸易战正式开打了吗?

据相关部门批准决定从今日(即2018年4月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

由此我们不得不提问:贸易战正式开打了吗?那么对于双方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1、贸易战进程

2018年3月8日,特朗普签署总统公告,“认定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决定于3月23日起,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此举对我国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于是本着平衡本国利益,我国决定“自2018年4月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7类128项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关税,对水果及制品等120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15%,对猪肉及制品等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25%。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

由此,两国贸易战的序幕开始拉开。

2、大打贸易战对于两国的影响。

(1)影响美国农产品的销售。根据这次的中止关税减让义务清单的数据显示,清单中以腰果、松子仁、葡萄汽酒等农副产品为主,这些产品加征关税税率15%,而猪肉及铝肥料等加征25%,对于美国农产品出口中国有着极大的影响,关税的增加必定带来的是单价的上涨,由此将带来的必定是产量的降低,不利于美国农副产品的销售,可能由此带来一定的滞销。

(2)对于美国的电子产品等的产量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一直以来中国都是美国一些电子产品最大的出品国,此次的关税政策虽然还没有影响到电子产品,但是随着贸易战的加深,涉及到电子产品也将是早晚的问题。

(3)对于我国来说,的确是有利于我国的某些行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我国维护一个大国的“尊严”,但是相对于来说,也不太利于我国的更加全面发展,但是在“国家尊严”面前,什么都是次要的。

不过话说过来,我国向来倡导并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对美中止关税减让义务是中国运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维护我国利益而采取的正当举措。而两国在这次的事件中更应该的是合理谈判,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大打“贸易战”,这将不利于两国的全面发展,但是对于一些不值得提倡的手段我们必须用更强硬的手段对抗。

但是小编也希望读者们要理性爱国,理性看待这问题。

以上言论均代表个人看法~

如果你认为答主说的有道理别忘了点赞和关注哦~


懂财帝


特朗普为什么想打贸易战?这个问题看了好几个月没答,随着几个月来美国出招的套路,逐渐看清其思路。除了追求贸易数字平衡之外,特朗普试图以新贸易方式取代就贸易方式,重新制订规则,并严重挤压最大挑战者中国的利益。

特朗普的贸易战,不分盟国与对手,上来噼里啪啦,连欧盟、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全部不放过,该征收的关税全不留情面,一刀切。

几个月下来,台面上的贸易纠纷渐渐被一个一个新的贸易协定取代,特朗普用他的强势改写着美国和它的贸易伙伴习惯并施行了多年的贸易行为。

风向标就是最新达成的美加墨新贸易协定(USMCA)。

现在谈论美中贸易协定是一件困难和奢侈的事,因为特朗普在追求贸易对等之外,更大的野心是建立新规则,要么中国服从它的规则,要么被排斥在外。

这就是特朗普打贸易战非常大的一个企图心。

USMCA里有一个“32.10条款”(含7条细则),其中规定如果签约国其中一方准备与“非市场经济体”(non-market economy)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其他两国的其中一方有权在6个月通知期过后,终止这项三方协议并以相同的条件签订双边协议。 HUFFPOST评论说,这个USMCA包含的是“史无前例”('Unprecedented' Clause)的条款,赋予美国对加拿大和其他国家签订贸易协定的影响力。

条款并没有点名具体国家。不过,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发言人5日应询就“32.10条款”发表了谈话: “中国坚定支持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我们反对在WTO框架外杜撰“市场经济国家”和“非市场经济国家”等概念,实质上这是有关国家为推卸自身责任、拒不履行自己所做国际承诺所找的借口,是不诚信的表现”。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说,这个美加墨协定是今后美国与其他国家签订贸易协定的“模板”,也就是设定了一个先例。

这是什么概念?

美国主管商务的Ross部长认为,美国与墨西哥及加拿大新贸易协定,阻止各方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的条款,这个模式有可能会出现在美国“未来与其它国家或区域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里”。

从特朗普团队的设计和中国驻驻加拿大使馆的表态可以看出,至少这个“排他性、限制性”条款有相当一部分是冲着中国来的。

Ross认为,美加墨新贸易协定纳入这个条款,已开了先例,这将使该条款更容易地纳入其它贸易协定。“人们了解到这是美国达成协议的先决条件之一”。

美国和欧盟7月底已达成致力于零关税、零补贴的架构协议,近日与日本展开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按照美国的布局,美欧、美日以及今后美国与其他经济体的贸易协定谈判中,都有可能启动这个“模板”。不难嗅出一种味道,美加墨贸易协定中,加入了为中国和其他经济体量身定制的条款。

有人认为,这是TPP的2.0版本。

无论怎样理解,特朗普贸易战的意图越来越清晰了。相当一部分是冲着中国来,而我大中国别无选择!(完)


蒋晓峰Terry


简单地说,这个问题可以引申为特朗普政府为什么想打贸易战,因为实际上虽然美国政府内部当前对贸易战都十分渴求,但原因不同。

首先,总统特朗普打贸易战的目标比较简单,就是削减贸易赤字。如果仔细观察特朗普竞选到现在的言行,其目标是连续和一致的,就是认为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占了美国的便宜,这种现象必须得到纠正。因此,特朗普一直强调贸易的对等原则,其首要目标就是在经贸赤字问题上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其次,特朗普政府内有一派则是瞄准了其他国家的市场开放问题。这派人并不太关系贸易赤字,反而更关心如何打开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对于这些人而言,贸易战不是目的,只是撬开其他国家市场的一个有力工具和武器。

最后,特朗普政府还有一派人则是利用贸易战压制其他国家的经济崛起甚至战略崛起。当前国际格局已经呈现西方相对衰落和非西方世界相对崛起的态势,其主要动力就是经济力量对比的东升西降。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经济老大的美国必然要想法设法逆转历史潮流,发动贸易战打击部分非西方国家的科技发展,成为遏制其他国家赶超美国的一种选择。


波罗的海之月


贸易战只是噱头,背后是争夺世界货币的铸币权。

中国是生产型国家,美国是消费型国家,贸易顺差逆差天然就是存在的。你看日韩德都是生产型国家,也都是一直对美国顺差。 以往美国的办法是牢牢控制世界货币铸币权,你顺差可以,但不能威胁我的美元,到一定程度我印纸剪一波羊毛财富就回来了,你辛辛苦苦生产就是给我打工,当美国人的乖孙子。

要控制世界货币铸币权,必须要控制影响世界经济的行业,之前是石油,后面是信息产业,未来是新能源、航天、机器人、AI等等,只有控制了这些行业,美元价值就能被世界认可。所以你看,80年代日本想挑战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直接就用广场协定干死了,就是这个道理。

本来可以安安心心继续剪一万年羊毛,但世界副本突然出了中国这个bug,趁着美国抽风自己闷声发大财,不但经济体量庞大无比,还雄心勃勃全面布局了未来核心产业,你看美国人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多么惊恐,因为一旦美国这些被挑战冲击,再加上美国欠世界那一大堆烂账,那美元的信用就有崩盘的可能,美国人就要回到底层辛辛苦苦和世界人民一起竞争。让当惯老板的人和你们一群屌丝在同一个平台上,他干么?所以,再来一次广场协定,打掉中国前途和繁荣,确保美国人继续过衣食无忧的好日子,是美国精英的共同选择。民主党共和党目的一致的,就是手段有差别,奥巴马的办法是TPP,把中国排挤出世界市场产业链,特朗普则更赤裸裸,来硬的,全面封锁和打压。

反过来说,如果中国不去碰这些未来的核心产业,安安心心当美国消费链条上的低端供货商产业工人包身工,逆差再高特朗普也不会嘚瑟。当然,养一养剪羊毛也丝毫不会手软。那中国人就永远停留在发展中水平上,直到智能制造业兴起把我们的人力成本轰成渣,就彻底回到解放前了。

实际上我们也并不是要世界货币铸币权,我们要的只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像其他人那样永远生活在被剥削的恐惧而已,可就这样,他依然要把你描述成邪恶力量的。

“你不乖乖当小弟,还不愿意去死,让我很为难啊。”



ps我实在无法理解那些吹嘘美国是为了世界和平与繁荣才搞你的,究竟是什么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