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從軍人到學者的鄧鬱章,與相如“結緣”30年

在八旬老人鄧鬱章眼中,改革開放40年,不僅給他帶來了生活的巨大變化,同時也給他的事業注入了不竭動力。



鄧鬱章

82歲的鄧鬱章出生於蓬安縣農村,年輕時曾在陝西某炮兵部隊服役。復員後參加了高考。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蓬安縣師範學校當語文老師,一干就是20多年。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在教學之餘,喜歡歷史的鄧鬱章被抽去負責編輯蓬安縣縣誌。在編輯縣誌的過程中,接觸並開始了對司馬相如及其故里的研究。

在研究期間,他不僅進行了艱難的考證,同時撰寫和編輯了大量書籍和文章,為司馬相如故里的正本清源貢獻了一己之力。 其所寫的研究文章《司馬相如與蓬安縣》和編輯的《相如故里在蓬安》一書,引來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 而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 他也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

鄧鬱章告訴記者,從一名軍人到今天的文化人,他經歷了時代的發展。是改革開放讓傳統文化也得到了洗禮。“從接觸司馬相如到現在已經30多年了,雖然時代在不斷髮展,但我從未間斷過研究歷史文化的事業。如今我每天仍會堅持讀書學習,然後再寫研究文章。”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