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幽门螺杆菌的“死敌”?这9种情况下,才需要用药治疗

幽门螺杆菌是上世纪慢慢走进人们的生活,在我国,有超过一半的人都携带者幽门螺杆菌。有的人体检后发现幽门螺杆菌呈阳性,就会很害怕,毕竟这个细菌与诸多肠胃疾病息息相关,放任不管可能会引起消化道溃疡、腹痛甚至是胃癌,于是会想尽各种办法将其消灭。

什么东西是幽门螺杆菌的“死敌”?

网络上流传着很多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的食物,但实际上,这些食物只能起到缓解胃炎,改善上消化道微环境,抑制幽门螺杆菌繁殖的作用,是不能真正起到杀菌作用。比如蜂蜜、卷心菜、西兰花等食物,都具有保护胃部的功效,在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可以适当多吃以辅助治疗,却不能单单只靠食物来达到杀灭幽门螺杆菌的目的。

目前最有效、最直接对抗幽门螺杆菌的就是标准三联疗法,即一种一种PPI制剂联合2种抗生素用药,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上铋剂,称为四联疗法。可以这样说,抗生素才是幽门螺杆菌唯一的“死敌”。

但因为每个人存在个体差异,相同的药物在不同的人身上会发挥不同的效果,有部分感染者难以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于这类人群,可以尝试分阶段治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等。

有一点需要明确,并非所有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都需要治疗,毕竟抗生素对人体是有害的,若非必要,还是不要服用的好。

1、消化性溃疡患者;

2、胃癌家族史人群;

3、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4、胃炎伴有明显的消化不良症状、胃黏膜糜烂、萎缩;

5、胃手术后;

6、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7、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8、计划长期服用NSAIDS(包括小剂量阿司匹林);

9、其他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疾病。

幽门螺杆菌可以在酸性环境中生存,如果不加以用药,是不会自愈的,除非是严重的萎缩导致胃部环境发生改变,不适合幽门螺杆菌的生存,才会消失不见,但这种情况可不见得是好事。对于一般人群来说,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而并没有出现任何不适时,不需要药物治疗,只有以上说到的9种情况才有必要及时将其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