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四年级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232418856


当阅读理解的题目里提到: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时,在回答这类题目时,就要既答出词语本身的意思,也要回答出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所起的作用。两方面缺一不可。否则,可能不会得满分。


具体的方法是:

首先,要结合词语的字面意思直接感知词意;

其次,联系上下文语句间的关系理解词语;

再次,联系上下文语句创设的情境理解词语

最后,要根据上下文所讲述的事件情节来理解重点词语。


四点是层层递进,有的题目只需要搞清楚前两点即可,有的则要把四点都搞清楚。要具体根据题目来分析。


比如:就这样,墙上写满了红红绿绿互相指责的言论,形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壁画”。

题目要求根据上下文,解释五彩缤纷的意思。

我们在回答时就要注意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了,因为这个词本身是一个褒义词,形容色彩丰富美丽,可是在文中却是褒义用作贬义,指人们乱涂乱画,破了环境。


所以,说到底,只有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体会,才能更好的明白词语的意思。



林老师讲作文


三年级以上的语文阅读理解题目跟一二年级区别还是很大的,一二年级的阅读题目,浅显易懂,孩子只要用心阅读,基本上都能从文中找出答案。

到了三年级,阅读理解题目就更注重孩子的理解能力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这类题目,还是相对简单一点的。一般来说,这个“词语”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应该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如果孩子能多读几遍短文,结合词语使用的语境,就能猜测出词语的大概意思。孩子读第一遍短文的时候,应该能了解短文的大意,第二遍要在看了问题以后,带着问题去细细地读,第二遍基本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第三遍甚至第四遍的阅读是用来解决相对有难度的题目的。

想要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广泛的课外阅读和词汇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应让孩子经常阅读适合三四年级阅读的《成语故事》、《三十六计》、《中华上下五千年》等书籍,这些书籍适合反复阅读揣摩,对于孩子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会很有帮助。


春风化雨花草香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发表自己的经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却是不同,这就要结合上下句的意思来理解。怎样更深刻的理解这个词语就先看上句讲的是什么?在看下句作者又想讲什么?这个词在两句话中起什么作用!例如小教语文《猫》一文中的‘烙上了梅花印’梅花印一词,上句讲的是在书写时小猫很淘气,有时在你的书上烙上梅花印。根据句子理解这个梅花印就是小猫的脚印,不能单纯的理解是用梅花在书上烙的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这就要看下句作者又是怎样写的,根据下句的理解突出了作者用梅花印表达作者对小猫的喜爱及小猫的淘气。通过这样联系的理解就把这个词理解透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