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是天经地义的吗?

l刘祖德


中国家庭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孝顺,但孝顺到底是什么?孝顺的目的又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孝顺文化里有一个比较糟粕的东西。

这个糟粕里的东西是什么呢?

那就是,以爱和以孝顺之名,控制孩子。

既希望孩子听话,又希望孩子有自己的主张。可是,这样的可能性不大,又要马儿跑的快,又不给马儿吃草,孩子怎么可能做到?

另一方面,中国人的孝顺,更多来自于赡养方面。


具体来说,孝顺文化中的糟粕指的是:

第一,去人化。

所谓的去人化是指,父母不会把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到孩子的行为上,只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工具,主要关心的是父母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情绪。

有的孩子哭了,妈妈大声说道,“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这点痛算什么?”

孩子说,“妈妈,我好痛,真的很痛。”

妈妈说,“没什么,一会儿就不痛了。”

这就是去人化,我们没给你孩子任何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其实,只有是人,就有感受,就有七情六欲。去人化就是把对方当成了没有情感的机器。


第二,工具化。

工具化就是为我所用,“儿子,你必须出人头地,不然我会很没面子。等你功成名就了,我就可以在别人那里显摆一下了。”


第三,极致的利己主义。

利己主义经常包含在牺牲精神的后面,很多妈妈经常说为孩子好,但事实上,我们仔细想一想,孩子真的体会到了妈妈给予他的好吗?

有时,很多孩子很坦率地说,“你千万别为我好,你还是为你自己好吧。”

事实上,极致的利己主义恰恰隐藏在利他主义后面。

每个人都是利己的,不管是爸爸妈妈或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承认自己利己的部分。但是这种利己是在有限的程度范围内,不是去牺牲孩子的利益来完成你的利己主义,这样就麻烦了。例如,孩子吃饱了饭,你硬塞给他,觉得孩子肯定没吃饱。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要为了满足你,牺牲掉自己的利益,吃掉过量的晚饭。

很多厌食症的孩子,在幼年的时候强迫着塞下了很多东西,这就是打着为你好的幌子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有一些老年人带孩子特别担心,怕自己没带好会被子女挑剔,于是,给孩子穿很多很多衣服,吃很多很多东西,把孩子养得白白胖胖。

其实,在这种关系里也隐藏着我为你好,打着自我牺牲,但背后藏着极致的利己主义。

我们内心有想要孩子帮我们实现的愿望,会说,“我是父母,孩子必须孝顺父母,要听话”等等。

这是孝顺文化中的的糟粕部分。

以上,是我的一些见解,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


——the end——

作者介绍:胡慎之,知名亲子关系专家,向日葵心理创始人,向日葵爸爸。《胡慎之:幸福家庭必修课》在喜马拉雅热销中。新书《陪孩子度过生命第一个三年》、《父母的教养,孩子的成长》京东当当热销中。

胡慎之心理


孝是人的极端行为,孝是对一个人的敬奉,孝是畜生和奴隶行为!孝是小人怀惠感激之情。孝是黑暗的道德!让人猥琐,胆小害怕,尊者讳!万恶孝为首!孝不是美德是缺德,每个有孝观念的人都很缺德,霸道,道德婊。孝畜化了中国人,讲孝道的人都像畜生一样野蛮。孝,倒行逆施让小树给大树遮凉!孝,不平等待遇,制造压迫。孝是下贱的行为,降低人格,做人没有尊严,是中国人劣根性的根源。孝就是当牛做马!孝就是一条好狗!孝父母敬自己奴婢之心,没有什么不可。但不能把个人私情看作是公共道德。更不能把这种自私美化成文明!孝,低下淫贱,是万恶之源!是爱的极端!百善爱为先,爱人者人恒爱之!爱是最好的修行,孝是人的堕落和极端。人善被人欺,子善被父欺!谁孝顺谁倒霉。讲孝道的都是父母对它很孝顺而已!!!!如果谈孝道就谈父母孝顺子女,大树给小树遮凉,小树爱大树。


现代论语


中华传统文化里最看重的是孝顺,武志红老师在一次访谈里说:孝道就是孝顺,孝顺就是愚孝,所以孝顺就是愚孝。

我用两点来驳斥孝顺不是天经地义的。

第一点:在《礼记》里第一条是父慈子孝,只有先父母先慈爱孩子,孩子在长大以后才会去孝顺。

其实父母和孩子之间不应该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平等的。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孩子爱父母的方式被外人看到是孝顺。

可是我却看到有多少父母在以爱和孝顺之名,去控制孩子,让孩子听话。

第二点:不要宣扬百善孝为先,而是百善慈为先,你听说过孝善吗?但你听过慈善对吧?什么是慈善,是我愿意去付出人力、物力、财力,给到需要帮助的人,并且我内心不希望回报,只是单纯的对对方好。

那么孝会有一种感觉是,即便父母对自己不好,但仍然要去对父母好,虽然内心有强烈排斥父母的心理,但一定要为了外人的眼光去孝顺。

孝顺从来都不是天经地义的,你既要孝,还要顺着,那你能得到什么呢?

我只是希望我们不要背负着孝顺的道德负担,你可以自然地与父母相处,如果感到不自然,可以远离。

你没有办法跟一个曾经对你家暴的人亲近吧?但是我会看到有很多人与父母关系不好,还要去一边孝顺,一边忍受父母对他的折磨。

多少罪恶就是通过控制的方式达到的,我希望我们可以从这个观念上解脱出来,你可以孝顺,也可以不孝顺,取决于你的心情,更取决于你和父母的关系。





心灵之音的空间


是天道,孝敬父母的,自己的孩子也会孝敬自己。不孝的人,儿孙基本也不孝。


岁月静好15678


孝顺一词可以改为感恩互爱吗


康康261786551


不是的也是相互的但文化传统使中国更有亲人味


秀才江湖B133901298


从人情上讲,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养大,我们应该孝顺,回馈父母

从社会稳定性来讲,孝顺父母更利于社会稳定,否则子女不孝,无数老人晚年凄凉,社会矛盾尖锐,不利于长久发展


阿醴说心理学


是天经地义。还债。父母在自己小的时候呵护自己,顺着自己,是因为自己不懂事;父母年龄大了,好多事已力不心,甚至遗忘糊涂,儿女应知恩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