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各自的功效有什么不同?

皇上75387458449


现在很多医生习惯性的把金匮肾气丸和桂附地黄丸当做同一种药使用。因为这两种药和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肾气丸方相比,一个是同方异名,一个是异方同名。

先说说《金匮要略》出了哪些名药

《金匮要略》是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

《金匮要略》中的金匮肾气丸方是今天常见所有肾气丸、地黄丸的“老祖宗”。

肯定有人会说六味地黄丸是出自宋朝钱乙,其实钱乙是把金匮肾气丸方中的两味补阳中药删去形成的六味地黄丸方。而其他各种地黄丸又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减衍生而来的。

金匮肾气丸方的衍生发展形成的常见补肾药:
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勺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

同方异名的桂附地黄丸

对比可以发现,‘金匮肾气丸方’和桂附地黄丸的药物组成是完全一致的:
包括: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肉桂、附子。所以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方是同方异名。

【桂附地黄丸功效】: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

异方同名的金匮肾气丸

对比可以发现,金匮肾气丸发和金匮肾气丸的药物组成相差甚远:
‘肾气丸方’中用的是熟地黄、肉桂,而金匮肾气丸用的是干地黄、桂枝,同时又添加了牛膝和车前子两味药。所以金匮肾气丸和‘金匮肾气丸’方是异方同名。

【金匮肾气丸功效】: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桂附地黄和金匮肾气区别在哪?

猛地一看,两种药都是温补肾阳,但是因为肾阳虚所出现的症状不同,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用药。

【药物组成】:

桂附地黄丸--肉桂、附子、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金匮肾气丸--桂枝、附子、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牛膝、车前子。

桂附地黄所用肉桂温热性强于桂枝;

熟地黄补精益髓,生地黄滋阴泻火;

金匮肾气添加牛膝、车前子可以强壮腰膝、利水。

【综合起来看区别在于】:

桂附地黄丸偏于补阳,金匮肾气丸偏于利水。

桂附地黄丸适合命门火衰、夜尿频多者。

金匮肾气丸适合阳虚水肿、小便不利者。

以上回答属于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评论,分享看法。收藏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营养科李医生,每天听三甲营养主任医师道健康,致力成为您身边最贴心的健康养生专家。


营养科李医生


桂附地黄丸是六味地黄丸加桂枝、附子而成。方药:熟地、山茱萸、淮山、茯苓、泽泻、丹皮、桂枝(也有用肉桂)、附子共八味组成。又叫八味地黄丸。功能温补肾阳。主治:肾阳不足症见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舌质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微,及痰饮、消渴、脚气等。本方补阴药与补阳药合用,张景岳指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现今多用于糖尿病 、醛固酮增多症 、甲低、神经衰弱、慢性肾炎、慢支、哮喘属肾阳不足者均可服用。 金匮肾气丸又叫加味肾气丸,济生肾气丸。是在上方桂附地黄丸基础上加车前子、川牛膝组成共十味,又称十味地黄丸。功能:温阳补肾利水。主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现今 多用于心脏性 水肿、肾脏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 等病的治疗。 两方均补益肾气作用的补阳中成药。然桂附地黄丸侧重温壮肾阳;而金匮肾气丸则兼能利水消肿,这就是共同点和异点。明白了吧?欢迎关注。


一叶轻舟85


与荷叶莲花藕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