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这张照片中的光斑是怎样拍出来的?

苏州三忆影像


正好赶上,那我来回答一下吧。绝对是权威性答案。

这是折反镜头拍摄出来的效果。折反镜头有很多种,生产厂商也不少。什么老毛子产的。还有佳能,索尼,尼康,适马,腾龙,肯高等不一而足。

所像原理。如图所示

特点。

1 折反镜头通常焦距比较大。300毫米,500毫米,800毫米等,还有用于天文摄影的,焦距更大。但全部都是定焦。

2 只有一个光圈,而且光圈较小。这是因折反镜头特殊构造所决定的。所以在景深的控制上有些难度。需用三脚架,对焦也有一定难度。

3 跟变焦镜头相比,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价钱也很便宜。虽然体积小,但镜头比较粗。看上去比较拉风。但没有同类的变焦镜头成像好。更比不上定焦。

4 成像方面,锐度,饱和度等,都不如同焦距变焦头。镜头中央部分往往亮度偏低。使用上也没有变焦头方便快捷。

5 最大的特点。由于镜头特殊的结构,因而在焦外成像上,会形成独有的圈圈。

俗称“甜麦圈”。这是其它镜头不可能有的特点。喜欢玩焦外成像的朋友,特别喜欢“甜麦圈”。

如图 焦外每一个小亮点,都会形成一个圈圈。形成众多小圈圈。的确很迷人。

综合特点来看。此镜头仍属小众。其操作性,便捷性,以及成像方面,都没有变焦镜头好。能拿得出手的,体积小,重量较轻,价格相对便宜。还有就是那“甜麦圈”了,是变焦头和定焦头都无法拍出的效果。


一成


如图这种光斑效果,看起来的确很漂亮,我也非常喜欢这种光斑效果。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拍摄出来的呢?以下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拍摄经验:

第一,拍摄的时候光圈要大,有虚化效果才能出现这种光斑效果。比如我用的佳能24—105的镜头,在拍的时候光圈调到最大(F4),就有这种光斑效果。


第二,拍摄这种光斑效果,背景有发光点或者反光点拍摄出来也会有这种效果。比如锡箔,金属,玻璃等放在背景上,通过灯光的反射。


第三,镜头要离被拍对象尽可能近,背景虚化一定要合适,虚化得太厉害了就没有这种效果。比如微距镜头对着有光点的地方拍摄,就有这种光斑效果,下面一张是我用手机微距尽头对着灯光拍的效果。

以上纯属个人拍摄经验,仅供参考。


脑摄狼图事界


我看了下题图,我个人的判断是:这种焦外的光斑应该是摄影师使用特殊镜头造成的。

分析如下:

首先,画面中心区的光斑轮廓是圆形的,而边缘区则变成“柠檬型”,说明这些光斑是镜头虚化点光源之后自然形成的光斑,不是后期PS的背景。边缘区光斑的变形是由于镜头“口径蚀”造成的。

其次,这种边缘轮廓发亮的光斑,并不是什么好事。在摄影群里,这种焦外被称为“二线性”。焦外“二线性”这么重的镜头,在日常拍摄中,很容易有背景杂乱的感觉。

最后,我在印象中,奥林巴斯的老镜头还有尼康的老镜头不少型号都有比较重的“二线性”。也有些摄友将它们的“特色焦外”称为“鱼鳞焦外”。其中OM 50mm f/1.2这枚镜头尤为出名。


从耗子胖成猪


恰好昨天拍了一张



一线天tq


这图是摆拍的!

蒲公英放在光滑透亮的平面上,背景纯黑,光斑是各种小的灯光,使用大光圈镜头拍摄,光圈至少f/1.4,光圈叶片数应该为至少8片以上!


摄影匠洪辰


简单来说拍摄焦外光斑效果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在焦外有多点光源;

二、有一个长焦距镜头;

三、大光圈、且光圈叶片越多光斑越圆;

四、近距离拍摄主体。

就是这么简单,简而言之,朦胧之美就是利用朦胧衬托拍摄主题的一种元素,这元素易学难精。选用不同的镜头会呈现出不同的光斑效果。




视觉paul


是这个意思吗?微距,小光圈,大概6.3左右,具体忘了,背景放易反光的物品,比如皇冠头饰,底下黑色是液晶电视,倒影不是后期效果,LED灯,顶光,压近,镜头是尼康24-70,没有加微距镜片



阿冰63695276


看看这个大光斑是怎样拍出来的?



手机用户5511159518臣


大光圈、微距、逆光即可拍出



自然侠1


随便挑 各种光斑 P20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