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不好的话,肠胃消化系统会发出哪些信号?

妈咪厨房说


人好话不多,李医生开播:肝不好,消化系统会有哪些信号发出。

因为脏器系统划分的存在差异,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看待,一是传统中医角度,一是现代医学角度。

传统中医角度看:

五脏六腑中,脾和胃是消化器官,五谷杂粮、寒凉温热全部都经由胃部消化,经由脾来吸收。

五脏五行对应关系看,脾胃同属土,肝属木;

相生相克关系看,木克土,所以当肝出现问题时会影响到脾胃;

简单理解就是:脾胃是肝的小弟,肝不爽了,就要拿脾胃出气。

最常见的情况就是肝气犯胃,气郁化火等情况。

【肝不好时,脾胃会发出以下信号】:

1.胃脘胀痛,呃逆嗳气,呕血黑便--肝气犯胃。

2.口干口苦,饥不欲食,大便干结--气郁化火。

现代医学角度看:

消化系统包含肝、胃、肠等;脾脏常归于免疫系统。

肝脏为什么会属于消化系统呢?

因为肝脏会分泌胆汁贮藏在胆囊中,而胆汁是胃肠消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尤其是消化脂肪时。

【肝不好时,消化系统会发出以下信号】:

1.消化不良、厌油呕吐、身体消瘦--胆汁不足。

2.口干口臭、大便不畅、食欲不振--肝毒淤积。

以上回答属于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评论,分享看法。收藏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营养科李医生,每天听三甲营养主任医师道健康,致力成为您身边最贴心的健康养生专家。


营养科李医生


肝,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也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代谢器官和防御器官,还是胎儿的主要造血器官,人体新陈代谢的枢纽。肝疏泄一身之气,肝的疏泄能力是保持脾胃消化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若是肝胆有疾病,就会气不畅,不舒畅的肝气就会侵犯脾胃,由此出现消化系统方面的问题。

如果肝脏不好,就会出现以下信号:

一、易出现腹胀,很多人会经常感到腹胀,其实,腹胀与肝脏分泌胆汁的功能有密切关系。胆汁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肝不好,胆汁分泌出现问题,脂肪或者食物就不能很好的消化,容易出现胀气问题。建议少吃一些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比如豆类食物和油腻食物,可以吃吃一些有助消化的食物以及一些养肝的食物。

二、容易恶心。肝脏分泌的胆汁是能够促进食物消化的,肝不好,胆汁的分泌就会不足,食物不能很好地被消化掉,很容易在体内发酵,产生胀气,导致恶心。

三、出现嗳气情况。嗳气也叫打嗝,就是胃里面有气体在上升,冲出喉咙时候发出来的声响,嗳气一般是由于肝脾不和导致的,嗳气还容易导致胸闷。

四、腹泻与便秘。肝病患者可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不成形,或含有脓血,粘液腹泻,大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或排便次数少于一般排便习惯时称便秘。

五、消化道出血。肝功能不好可能会导致出现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引起呕血、便血或黑便。而肝硬化、重症肝炎、门静脉栓塞或血栓形成等均可并发消化道出血。

总之,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就应该到医院里通过做B超、肝功能两对半、ct等检查,确切诊断,根据具体原因针对性的调理治疗。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肝脏位于人体的右上腹,大部分被肋骨覆盖,在其下缘有收集胆汁的胆囊,肝脏是一个以代谢为主的器官,肝脏可以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及由体外摄入的毒素分解转化,以原型的方式的排除体外,肝脏也是一个消化器官,肝细胞可以分泌胆汁,通过胆管运输到胆囊中存储,当机体摄入食物后,会刺激胆囊收缩排出胆汁到十二指肠中,用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胆汁主要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

当肝脏出现问题时,上诉功能就会出现异常。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会影响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及体外摄入的毒素的转化;另一方面,由于分泌的胆汁减少,也会影响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吸收。

大多人在胃肠消化系统表现更明显。一、食欲不振。肝脏在机体中有重要的代谢功能,参与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维生素代谢、激素代谢,当肝脏功能出现异常时,机体的代谢功能出现严重紊乱,在早期临床表现主要是食物不振,在肝脏病变严重时,会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厌食、厌油腻。

二、腹泻、腹痛。肝细胞分泌胆汁用于脂肪的消化吸收,当肝脏出现问题时,肝脏的分泌胆汁的功能下降,脂肪不能充分消化吸收被排入大肠,未被充分消化的高渗食物对肠粘膜有严重的刺激作用,刺激的肠蠕动增快,影响肠道对水分的吸收,表现为腹痛、腹泻。

此外,肝脏在机体中还有很多重要的作用,例如免疫作用、合成作用。当肝脏出现问题时,机体的平衡被打破,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表现在全身各个系统,不只是消化系统有表现。

本期答主:韩文莉,医学硕士


生命召集令


肝病涉及很多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及药物等。在我国肝病的病因以病毒性肝炎最常见,其中又以慢性乙型肝炎更多见,我国目前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对于肝病患者多数可无明显症状,仅有血清ALT、AST及ALP、GGT等肝脏生化指标不同程度的升高。少数患者可有乏力、右上腹轻度不适、肝区隐痛或上腹胀痛等非特异症状,某些患者可出现黄疸、瘙痒、大便颜色变浅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对于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可有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甚至关节酸痛等过敏表现。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慢性酒精中毒的表现如精神神经症状等。肝硬化患者由于胃肠积气、腹水和肝脾肿大等,可出现腹胀症状。肝病患者的腹泻往往表现为对脂肪和蛋白质耐受差,稍进油腻肉食即易发生腹泻。由于肝硬化患者可伴随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破裂出血可发生呕血和(或)黑便,大量出血时可引起出血性休克。

慢性肝病治疗的目标是通过病因等治疗以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硬化、肝功能衰竭、HCC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乙肝患者应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对于酒精性肝病,戒酒是其治疗的关键,在戒酒的基础上同时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饮食,并补充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C、K及叶酸)。对于药物性肝损伤,应尽可能及时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同时尽量避免再次使用可疑或同类药物。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单纯性脂肪性肝病可以逆转乃至完全恢复,减肥和足量、规律的运动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是治疗肥胖相关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最佳措施。

注意:当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区胀痛及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时,需警惕肝病的发生,同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


药事健康


这个问题请看“医联媒体”专家的解答。

肝脏作为人们体内最大的实质性消化腺体,其与人们机体的正常功能运转无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于肝病患者而言,由于其自身肝脏存在的问题,往往还可能会使得其出现有一些消化道的症状,那么具体来讲,此时其机体存在的消化道症状都有哪些呢?

食欲不振:对于临床上的绝大多数肝病患者而言,其均可出现有食欲不振的情况,与此同时患者往往还伴有厌恶油腻食物的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自身肝功能衰竭的患者,由于此时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发生障碍和胃肠道肌张力减退,因此相比较之下,往往会更加产生食欲不振的情况。

恶心与呕吐:恶心与呕吐也是肝病患者较为常见的消化道表现,肝病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此时其延髓的呕吐中枢受到了刺激,因而通过神经反射进而引起患者一系列肌肉的运动,最终使得其产生恶心和呕吐的动作。

腹泻与便秘:腹泻也是绝大多数肝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患者此时大便次数可能会有所增多,其粪便较为稀薄或不成形。通常来讲,肝病患者之所以会发生便秘的情况,除了其长期卧床、抑或是腹腔感染或积液等因素外,如果此时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引起患者肠壁平滑肌的蠕动减弱或麻痹,最终也可能会产生便秘的症状。

腹痛:大多以右上腹疼痛为主,肝区不适和肝区疼痛往往与肝肿大压迫肝包膜有关,随着病情的转归,肝肿大的加重或减轻,肝区疼痛的性质和程度也不相同。

上述就是对于肝病患者可能会存在的消化道症状的简单叙述,相信人们现在对于这一情况应当已经有了自身的一定认识和把握了吧,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此类问题人们一定要多多进行把握,以尽量减少其给机体带去的不利影响。

以上答案由:李辉医生指导。李辉,副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急诊科主任、ICU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委员。

曾代表广东省急救系统参加卫生部医政司举办的“全国急救技术比赛”,获得单项操作第一,并荣获“全国十佳急救能手”的荣誉称号; 多次带领广东省的参赛队伍参加全国各级急救比赛,获得良好成绩。

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请关注:医联媒体


医联媒体


肝疏泄一身之气,肝的疏泄能力是保持脾胃消化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若是肝胆有疾病,就会气机不畅,不舒畅的肝气就会侵犯脾胃,由此出现消化系统方面的问题。消化不好、腹胀的话平时要尽可能少吃油炸食物,也要控制肉类、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轻肝脾的负担。

那么如果肝脏有毛病,消化系统会发出怎样的信号呢?

一、恶心

原因:肝脏具有分泌胆汁的作用,胆汁能促进食物的消化。若是肝脏功能异常,胆汁分泌不足,会导致食物得不到有效消化。消化不了食物就在体内发酵产生胀气,就容易导致恶心。

二、嗳气

原因:嗳气是胃中气体上升冲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中医里面叫做噫气。中医认为经常嗳气的原因在于肝脾不和,肝气不舒导致脾气不升,胃气上逆。由肝脾不和所导致的嗳气,还会出现胸闷不舒、胁肋隐痛等症状。

三、易腹胀

原因:腹胀也与肝脏分泌的胆汁功能下降有关系。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的作用。肝功能受损,导致胆汁生成排泄出现故障,脂肪得不到有效消化,在体内发酵,就容易胀气。

肝亏损如何调理,适当食疗的方式改善:

蒲公英茶

蒲公英根具有卓越的肝脏洁净和增强效力,对肝脏和胆囊有补益,同时可改善血液循环。可以说蒲公英是排出肝脏毒素的最佳食物。不过蒲公英属于野菜,不能每天都吃到鲜蒲公英,因此可以用蒲公英茶代替,蒲公英根茶味道类似咖啡,被欧洲称为“东方咖啡”。同时蒲公英还是清热解毒,去火消炎的良药,对上火、口臭、咽炎也有很好的效果。

肝不好的可以每天喝10g蒲公英茶,就可以达到去火消炎,清热解毒的作用,对肝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苏麻油:

由于我国人民习惯食用富含欧米伽-6高亚油酸类的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等,而含欧米伽-3的苏麻油摄入很少,造成人体脂肪酸失衡,常导致肥胖、脂肪肝等发生。苏麻油欧米伽3含量高达65%,是目前所知欧米伽3含量最高的天然植物。因此,应增加苏麻油的摄入,减少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的摄入,同时研究发现,苏麻油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这也有助于预防脂肪肝的形成,因此苏麻油有很好的养肝作用。

柠檬

柠檬具有养肝健脾、防毒解毒的功效,经常适量食用可保护肝细胞免受自由基的破坏,可有效地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加快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功能,进而起到养肝护肝的功效,但柠檬属于酸性大的食物,对于胃酸多的人群,应适量且慎食为宜。


妈咪厨房说


肝脏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器官,肝脏健康,它的疏泄能力就强,所以可以保持脾胃消化功能的症状,如果肝脏有问题,身体的气就不会通畅,肝气就会侵犯我们的脾胃,出现消化系统方面的问题,所以,如果你的肠胃发出了一下3种信号,不仅仅说明你的肠胃有点问题,很可能肝也不好。
信号1:容易出现腹胀。
很多人会经常感到腹胀,其实,腹胀与肝脏分泌胆汁的功能有密切关系,胆汁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肝不好,胆汁分泌出现问题,脂肪或者食物就不能很好的消化,容易出现胀气问题。
信号2:容易恶心。
肝脏分泌的胆汁是能够促进食物消化的,肝不好,胆汁的分泌就会不足,食物不能很好地被消化掉,很容易在体内发酵,产生胀气,导致恶心。所以,辛辣油腻食物,要少吃。
信号3:出现嗳气情况。
嗳气是什么意思呢?也叫做“打嗝”,就是胃里面有气体在上升,冲出喉咙时候发出来的声响,嗳气一般是由于肝脾不和导致的,嗳气还容易导致胸闷等情况,可以吃吃一些顺气的东西,比如说白萝卜、山楂、五谷等。

要想养肝护肝其实也不难,日常养肝方法很多,这里教大家3种简单实用的养肝茶。

1、刺玫茶

刺玫代指野生玫瑰,更天然,含天然精油。玫瑰有疏肝理气、宁心安神的功效,沏茶时放几朵玫瑰花不但有顺气功效,还很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可是对养护肝脏很有益的。

刺玫能让肝气正常生发、顺调。同时也可暖胃消食、调整月事,适宜女性长期饮用。

2、蒲公英玫瑰茶

用玫瑰0.5g,蒲公英根3.5g即可制成蒲公英玫瑰茶,为什么要让玫瑰和蒲公英搭配呢?因为玫瑰性温、蒲公英性微凉,两者搭配可互补,同时蒲公英也可帮助排肝毒,护肝效果更好。更重要的是,两者搭配对预防女性乳腺疾病十分有益,可在护肝的同时达到预防乳腺疾病的作用。

3、金蒲菊茶

金蒲菊茶的制作是用蒲公英2.2g,胎菊0.5g,金银花0.3g,它的护肝效果是最好的,因为三味都是对肝有好处的,蒲公英护肝排毒、胎菊和金银花平肝明目,三者搭配去肝火效果显著,但三者都偏凉性,本身体寒的女性慎用。


小厨小灶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是不是首先应该了解有哪些跟肝脏相关的疾病,会引起肝脏的损害?会使得我们的肝不好。


肝脏是我们人体最大的代谢解毒器官,日以继夜、不知疲惫的为我们身体工作者,虽然它有强大的修复能力,但也经不起反复的折腾。目前医学上肝脏受损有关的疾病有:病毒性肝病、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门脉高压症、肝脏肿瘤、肝纤维化、肝硬化、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脓肿、肝脏寄生虫病、肝脏代谢性疾病、Budd—Chiari综合症等。

这么多疾病使我们的肝脏不好了,我们的胃肠消化系统会有些什么信号表现呢?

1.呕吐:各种肝炎、肝硬化可引起反射性呕吐;肝性脑病可引起中枢性呕吐。

2.腹痛:肝脓肿、肝恶性肿瘤可引起慢性腹痛。

3.呕血: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原因;同时可出现柏油样大便。

4.腹胀:有肝硬化引起的腹水性腹胀;也有肝恶性肿瘤引起的肿瘤物压迫性腹胀。

5.肝肿大:各种病毒性肝炎、肝恶性肿瘤、脂肪肝、药物性肝炎等都可以引起肝脏的重大。

6.黄疸:各种肝病、恶性肿瘤、药物性肝炎、肝脏代谢性疾病等几乎所有与肝脏有关的疾病,都可以引起黄疸的升高。

7.腹水:各种肝硬化、肝恶性肿瘤、肝脓肿破裂等肝脏疾病是引起腹水的常见原因。


一旦我们的身体出现上述的一些症状和信号表现,我们都应该考虑是否肝脏发生了问题。及时的查找病因,不让我们的身体受到更大的危害。

谢谢给予我关注,我将给你带来更多的健康资讯。点赞和转发是把更多的健康知识分享给他人。


健康易加医


这个问题是原则性的问题,一个人肝脏出毛病等于是人体重要器官失灵,加重人体负担加重不吸收营养,也会造成别的人体器官受损,受损的器官脾脏和胃消化系统,肝脏功能很灵明,消微不注意你吃了一油腻的东西,马上给你颜色看,腹胀,反胃,恶心,肝脏功能有炎症了,他停止吸收了。所以说;一个人得了肝脏这个病还是蛮痛苦的,好多东西不好吃,特别是高蛋白东西,猪肉不好吃,其他荤的东西尽量少吃,甚至不吃,到若干年后把肝脏这个病给看好再吃,暂时不吃,现在以吃蔬为准,吃了清淡一点,没事的,要到医院看中医,吃中药,吃上个三年,把肝毒气排出。彻底断根治愈,也就没事了,小毛病一桩,皆大喜欢。身体棒棒的。


戏迷阿德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实质性消化腺体,因此肝病时常可出现一些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与腹胀、腹泻与便秘及消化道出血等。

( 1 )食欲不振:肝病患者均可出现食欲不振,并且常伴厌恶油腻食物。 食欲不振的发病机制大致有以下几类:① 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有关,肝脏弥漫性病变如病毒性肝炎,特别是在肝功能衰竭时,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胃肠道肌张力减退而产生食欲不振;② 胆汁排泌减少,影响肠内脂肪的消化与吸收,反射性引起食欲不振及厌恶油腻食物;③ 食物中胧氨酸及蛋氨酸含量低下或缺乏,可致食欲不振;④ 门静脉高压症出现腹水、脾大、胃肠道淤血等,使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退。

( 2 )恶心与呕吐:恶心为想吐的感觉,呕吐为胃内容物经食管从口腔吐出。两者可单独发生,但在多数情况下相继出现,先恶心后呕吐。恶心呕吐的发病机制为延髓的呕吐中枢受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一系列肌肉的运动,产生恶心、呕吐动作。

( 3 )腹痛与腹胀:肝病患者可有程度不同的腹痛,常局限于肝区,也可向上及向下放射而怀疑胸、腹腔其他疾病。 腹痛的原因及发病机制:① 肝脏包膜伸张,肝脏炎症、肝内占位性病变,均可出现肝脏肿大,肝包膜上的感觉神经受包膜的伸张刺激而产生疼痛;② 肝实质炎症,肝实质炎症刺激肝内隔神经的分支而产生疼痛,此种情况可解释肝脏无明显肿大或不肿大的病例产生腹痛的原因,且可通过隔神经的传导,可出现右肩及锁骨上部的疼痛;③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肝硬化、肝癌导致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由于血管痉挛和阻塞所致的局部缺血而产生疼痛;④ 胆道系统炎症,胆囊炎、胆管炎等引起胆道砧膜炎症和胆道系统周围炎症而产生疼痛;⑤ 胆道运动障碍,系自主神经或消化道激素的调节功能失常,引起胆道功能性运动障碍,影响胆汁排泄,出现右上腹疼痛及消化道症状等临床表现;⑥ 肝脏破裂,肝癌患者可由于肝脏表浅癌组织极度生长而产生癌结节破裂,同时伴腹腔积血和腹膜刺激征象。

( 4 )腹泻与便秘:肝病患者可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不成形,或含有脓血、薪液等病理成分时称腹泻;大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或排便次数少于一般排便习惯时称便秘。两者可单独存在,有时也可交替发生。肝病患者发生腹泻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如胆汁、胰液分泌减少)、继发肠道感染或肝病与肠道感染同时并存(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血吸虫病)有关。肝病患者发生便秘,除长期卧床、腹腔感染或积液、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等因素外,门静脉及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引起肠壁平滑肌蠕动减弱或麻痹,也可产生便秘症状。

( 5 )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分上消化道出血与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或黑便。肝硬化、重症肝炎、门静脉栓塞或血栓形成等均可并发消化道出血。

1 )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胆道出血)以呕血为主,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胆道出血均可出现大量呕血,血色鲜红。量小的出血,血液在胃内经胃酸作用后,呕血呈咖啡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的血液也可经肠道从肛门排出,血中血红蛋白的铁与肠内硫化物结合成为硫化铁,粪便呈带光泽的黑色(柏油样大便),但如上消化道出血量过大,肠道蠕动过速,也可排出暗红色大便,甚或相当新鲜的血液。肝病患者亦可因为消化性溃疡,出血性胃炎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2 )下消化道出血(包括空、回、结肠及直肠出血)以便血为主,属于肝脏疾患所致的下消化道出血有门静脉系统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和痔静脉曲张破裂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