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些大学生毕业期望薪资与实际工资相差甚远?

番茄炒豆奶


本人作为研三应届生,经历了秋招,看到这个问答略有感触,浅谈几点。

大学生毕业期望薪资,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什么大学生?你是大专生,本科生,硕士,还是博士?你是什么专业?

一,对于博士生来说,随着学历知识量和人生阅历的提升(博士毕业大都在30),这类人群大都对自己所在专业就业方面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他们所找的工作薪资与期望的大都符合(一般都是跳过HR这步骤,直接和老总谈),就本人专业所了解到的;

(1)身边的博士应届生如果他们有高分文章,或者有海外留学经历,这部分博士一般都选择进入高校搞科研;

(2)然后就是些没有高分文章的土博了,这些人一般很难进入一二线的高校,然后身负博士文凭,让他们去三四线大学又不甘心,这些人就会选择企业去工作(当然不是说企业就比搞笑垃圾,就薪资来说,大部分企业对博士的待遇是比高校好的,但是社会地位就没法比较了;(3)

(3)在这里,我也要说一说另一类博士人群,这些博士人群纯属是运气好,跟了个人比较好的导师,混了个毕业文凭,其实水平也就和硕士差不多,这类人就业也有比较明显的偏向,他们比较喜欢安稳的铁饭碗,比如公务员,医院等等,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个药理学博士竟然去医院药房发药,干着本科生大专生的工作。


二,对于硕士生来说,问题所说的相差甚远的问题也不怎么存在,硕士研三毕业,有了前面师兄师姐经历的言传身教,所以等到自己找工作时候,对自己专业的就业也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1)如果硕士毕业,从事的是专业对口实验相关的工作,那么薪资就会相对较高,和本科生也有一定的薪资差距。

(2)如果硕士毕业,从事的是所属行业,但是跟实验不相关的工作,那么其实薪资和本科生也差不了多少(我所说的是应届生起始薪资),硕士一纸文凭也只是以后升职加薪的加分项而已,这部分硕士(包括我)应该认清自己,沉下心来,认真工作。

三,对于本科生来说,题目所说的相差深远的问题还是广泛存在的

(1)本科期间,成绩好绩点高,各种奖学金,实习经历 ,这部分人找工作还是很容易的,至于薪资高低问题就和专业相关了,但是这部分人大部分都会选择读研 。

(2)本科期间的混子,抛开家庭环境因素,这部分人找工作还是比较困难的,大部分人所说的人比天高,命比纸薄啊 。

四,对于大专生,我这里就不说了,我的建议是去搞个专转本吧。


未来的世代,随着80,90成为社会主体力量,这部分人可是大都有着学历的,就我本人参加的秋招来说,所有的企业门槛都是本科起步,大专的学历已经渐渐被淘汰(至少在一二线是这样),所以某些学历无用论的喷子真的可以省省了。

未来毕业生就业,相对于铁饭碗,去公司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未来的公司企业,高管人群一定是高学历人群


疯子子猫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大学生长期在没有竞争和经济压力下的学习只能算作素质修养,真正拼刺刀和为公司创造价值的时候,初入职场还是很弱的,所以期望薪资和实际工资差别很大,但是长远来说,机会很大。

一、作为企业为什么要招聘大学生,看中的是一个根正苗红的种子,并不是当期能产生多少价值,所以企业招聘时候给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工资都不高,也是想让这批大学生通过后期的优胜略汰崭露头角,当你能够脱颖而出的时候,才可以拿到期望的薪酬。

第二、作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就是参加校内活动,偶尔出去做个劳动力兼职,真正掌握的实战技术很悠闲。多数情况下,如果大学里边学习好或者混的差不多的那种,都自恃清高,觉得自己很厉害,其实也只是周五老师和同学的鼓励而已,自我感觉良好并不等于能够立马产生社会价值的。有不少学生干部或者所谓的“校园风云人物”总觉得自己比社会上的不少职场人厉害,那只是个人的校园圈子而已。这种情况早就了一批眼高手低的人,期望月薪动不动就是八千一万的,其实相差甚远。而你出来以后怎么双面打印文件都需要在学习一下,如何做工作汇报都得重新学习,跟你的学校生活基本没啥关系。

三、正常的企业对于大学生,也就是本科生来说,一线城市能够给6000元起步工资的都算很高了,给三四千、四五千的占大多数,有可能我这还是多说了。其实完全不用在意的,工作一年到两年只要你的价值和能力体现出来的话,升职加薪都算后天自己争取来的。

四、大学生先解决“有份好工作”,再解决“有个好收入”,这才是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说选择的时候找大平台、有发展、有前景的公司何行业,然后再去让企业看到你很值钱,才能实现自己的期望值。


沈理职谈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不止存在于大学生,还存在于很多人。当然大学生是感受这种落差的主要群体。我也有出现这种情况,也为此感到沮丧。高中时想象着大学能放开了玩,但到了大学才发现还是要每天晚自习,每天过10点就要回宿舍;大学时想着一个211的毕业生应该能拿个5.6000的工资,两年后就能月薪过万,但毕业时第一份工资是3000多。。。。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个人,特别是大学生对现实社会认识不足,我们没有充分的去了解我们将要面对的事情,只是靠道听途说的一些消息加上自己一些美好的想象来形成我们对未来事物的认知。这种片面的,美好的认知跟现实之间当然会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2.学校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培训存在不足,大学对于学生的就业培训课一般只说职业规划,如何找工作等等,并没有把现实的一面展现给大学生,导致大学生对于这些方面了解不足。

3.社会发展不均衡,大学生期望的工资在北上广深还是能达到的,但在其他的省市工资水平差一线城市一大截。大学生要是以一线城市的薪资来要求3.4线城市的公司就会产生落差。


深夜点盏灯


人要解决两个问题。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认识自己。真实,是判断的唯一标准。

恰好,大学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是找寻这两个答案的开始。接触的多了,了解到多了,答案才会慢慢变得清晰。

所以,大学生存在期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是很正常的。也是成长必须经历的阶段。并不是大学生太天真,也不是社会多么复杂险恶。没有人是生而知之的。总是要看过了听说了经历了,才会慢慢有对社会对自己客观的评价和认识。

不能对此抱着嘲讽的态度。我们都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大学生对自己有比较高的期待是好事。初生牛犊不怕虎,总是要有勇气不甘心不满足,相信自己无所不能,才会逼着自己努力的去学习去拼搏去一点点的改进。

到了中年,对自己的能力边界对社会对规则一清二楚了,人命了,服输了,也就不可能再有什么前进的空间。

年轻人是未来。他们决定着这个国家要往哪里去。希望这个社会对他们宽容一些。多给他们一些正确的引导和正面的肯定。

高房价下的社会对年轻人并不友好。

不能让我们的年轻人都去送快递。



投机大魔王


因为对于很多刚毕业的大学来说

他们觉得自己很厉害

之前没有经历过社会

所以社会现实在他们看来他们觉得自己能够把控

然而社会很现实

企业或公司会给你好好上一课

所以当你期望薪资过高的时候

你会很失望

因为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

企业都有一个差不多的薪资标准

除非你个人比较优秀

公司或企业才会给你比较高的薪酬


一个不知名的小伙


理想和现实存在太大差距,80年代是个大学生了不得了,90年代上大学才有好出路,现在遍地大学生,开始分985211,要是名牌大学更了不起,刚才还看到头条一篇消息,一个复旦大学毕业生应聘前台要20K,长相一般,理由是我是名牌大学毕业干啥都该值钱…人事管理回了一句:我们前台不出台之类的话,给不了20K,笑尿我了。


两点儿也争名为净


就这么和你说吧,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雇佣一个实习生而且给他高工资么?没有工作经验,遇到问题,没有办法解决,谁会给高工资?一开始就给高工资,那么以后,他有经验了,你会给他再高工资么?如果对于非常优秀的实习生,企业也不会一开始就给高工资的。很多都是经验所得,持续渐进的,高工资,没有几个能一开始拿到,只能经验丰富了,公司才会用高工资来聘用你。


孑子孑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这再正常不过。很多大学生在学校里过得太舒服了,没有任何社会实践。只有到社会上碰的头破血流才会有正确的认知。想想当年自己也是这样,一下子自己就清醒了。


80闲话


这很正常,因为大学生并没有工作经验,所以也不了解行情,只能通过自己的认知来判断,在错误中不断修正价值观。


我的沈阳


不仅仅是大学生,全民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