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萧峰和杨康在异国长大,郭靖为本国而死,萧峰杨康为异国而死,道义上谁对谁错?你怎么看?

暴雨梨花孤灯下


这个问题的前提是错误的。因为郭靖、萧峰不是为了大宋而死,杨康也不是为了金国而死。他们是英雄还是小人,并不是看他们为哪国效力,而是看他们的本心是什么。

郭靖替大宋抵御蒙古人的进攻,几十年来镇守襄阳,最后以身殉国。但他早年也曾为了成吉思汗领兵西征花剌子模,在这次征战中,郭靖见识了成吉思汗的残暴手段。蒙古大军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花剌子模的百姓,不分男女老幼全部遭到蒙古人的屠杀。这一场屠杀当真是惨绝人寰,自白发苍苍的老翁,以至未离母亲怀抱的婴儿,无一得以幸免。

蒙古人的残暴手段,对郭靖的冲击很大。他甚至因此认为学武就是为了打人杀人,这是不对的,所以他一度发誓不再使用武功。在成吉思汗临终前,郭靖与他产生了一场辩论,郭靖认为:“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杀得人多未必算是英雄。”

自此,郭靖的思想基本成熟了,他坚守襄阳城,不仅仅是为了尽忠报国,更是为了那些无辜的黎民百姓。因为他知道这些蒙古军队非常残忍,铁蹄所踏之处,都是百姓的鲜血与尸骸。所以在《神雕侠侣》一书中,尽管郭靖知道皇帝昏庸无道,奸臣弄权误国,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坚守襄阳城,抵抗蒙古侵略,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这才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如果说郭靖仅仅是为了大宋而死,那未免太狭隘了。相信如果大宋变成了侵略者,大宋的军队也许蒙古军队一样残暴的话,郭靖也会为了蒙古百姓抵御宋军的进攻。

萧峰也是如此。

早年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所以帮助大宋打辽国,不认为有什么不对。但是当他知道了自己本为契丹人后,便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立场。他以前认为,宋人就是好人,契丹人就是坏蛋,但现在萧峰发现,宋人有好有坏,契丹人也有好有坏。宋朝百姓受契丹军队的欺凌,但契丹百姓也会受宋军的凌虐,双方百姓受的苦是一样样的。

萧峰最终为了阻止耶律洪基进攻宋朝,在雁门关外自杀而死。他不是为了大宋而死,而是为了两国百姓而死。因为萧峰知道,一旦爆发战争,受苦受难的是两国百姓,得到好处的只有那些野心家。

所以当耶律洪基在萧峰的胁迫下宣布永不侵宋时,他收获了士兵们的拥护与欢呼。因为那些底层士兵并不想打仗。

所以,萧峰并不仅仅是大宋英雄,他是辽宋两国的英雄。

再说完颜康,他可不是为了金国而死,他完全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死。

完颜康本是杨铁心的儿子,被完颜洪烈抚养成人。有人说,完颜洪烈抚养了完颜康十几年,而他的生父杨铁心却是素未谋面,所以完颜康选择人完颜洪烈为父,是为了报答养育之恩。

这真的是太看得起完颜康了,因为他认完颜洪烈为父可不是因为什么养育之恩,而是为了个人的富贵荣华。知子莫若父,完颜洪烈很了解自己这个儿子,所以当他发现自己身世的秘密后,完颜洪烈并不是动之以情,而是选择用富贵来劝诱完颜康。而且完颜洪烈暗示他,自己大权在握,有朝一日必将谋朝篡位,而这一切日后都是完颜康的!

因此完颜康迅速选择了完颜洪烈为父亲。你说他对杨铁心没有感情也就罢了,他母亲包惜弱抚养了他十几年,可是包惜弱死后,他连母亲的尸首都不安葬就走了,可以说是十分凉薄了。

其实完颜康在内心中也并没有真正认完颜洪烈为父,他临死之前,指着完颜洪烈叫道:“你又不是我爹爹,你害死我妈,又想来害我!”可见完颜康并不认为完颜洪烈对自己有什么养育之恩。

完颜康之死,也完全是因为他的私心。他想拜欧阳锋为师,但是欧阳锋一派的武学向来是一脉单传,所以完颜康就刺死了欧阳锋的私生子欧阳克。后来完颜康为了阻止黄蓉揭破自己杀欧阳克的秘密,一掌打在黄蓉的软猬甲上,中了欧阳锋的蛇毒。欧阳锋自然不会救这个杀子仇人,完颜康就这么中毒而死,可谓咎由自取。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回复关键词“金庸”,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梦露居士


萧峰、郭靖和杨康的境遇在道义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但细究之下,他们三人的之所以落得不同的风评却有注定的缘由,这里灵冲霄带你来细细探究一下。

民族本质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孔子说过这句话,其本意是你接受了什么文化,信奉什么文化则就是什么民族。也就是说你是什么民族,在于思想文化,而不是血统。

契丹人萧峰在大宋长大,从小在乔家夫妻和玄苦大师的教导下长大,接受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原文化教育。萧峰的三观和思想,本质上还是汉人。

汉人郭靖在蒙古长大,学习的蒙古骑射摔跤之术,有蒙古人好爽质朴的优点,又在母亲李萍的教导下长大,没有沾染上蒙古人深重的戾气,江南七怪教他武功的同时也教导他侠义为怀的道理。所以郭靖本质上依然是汉人。

汉人杨康在金国长大,虽然在汉人母亲包惜弱身边长大,又拜丘处机为师。但包惜弱给他的只有溺爱,丘处机只教武功,都没有教导他为人处世的道理。杨康从小耳濡目染的是完颜洪烈教给他的权力场,所以本质上杨康实际上是金人。

公心私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义准则,这个是没有道义之分的。但却有公心与私心之分。

萧峰的所作所为从没有私心。为“北乔峰”时,行侠仗义;为南院大王时也从不争名夺利。

最后自尽身亡,也是为的天下止戈,避免宋人、辽人乃至天下人的伤亡。

郭靖自始至终都做到了他所奉行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一行为准则。以一介草民的身份,义守襄阳数十年,最终殉城就义。也是一片大公之心。

杨康从始至终的所作所为都是只为自己。包括知晓身世后仍然认完颜洪烈作父,是为了荣华富贵。处心积虑的拜梅超风、欧阳锋为师,是为了自身的力量。没有什么国家民族的责任与担当,杨康只是单纯追求自身利益。

萧峰、郭靖为天下大义,不诉求自身利益;而杨康追名逐利,没有公心,只求己利。所以也造成了他们际遇相似,但名声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结果。


灵冲霄


郭靖生在宋朝,被人迫害,无奈之下他母亲带他逃到蒙古,在蒙古人的帮助之下,母亲将他抚养长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郭母一直没有忘记教导他是一个汉人。

对蒙古来说,郭靖无疑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蒙古人是在他最困难时救了他,他在羽翼丰满后成了蒙古前进路上的最大障碍,有点恩将仇报的意思。对大宋来说,虽然小时候差点要了郭靖的命,长大以后,大宋有难,郭靖还是出手保卫大宋不受侵略,无疑是胸怀磊落、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杨康同样的命运,但是比郭靖要幸运些,遇到了一个疼他爱他的完颜洪烈。生活在王府里,锦衣玉食的当着金国的小王子,甚至名字都改成了完颜康。虽然他是汉人,连同他的母亲、师父在内都没有对他进行民族大义方面的教育,所以对汉族没有什么归属感,也就不奇怪了。对金国来说来说,杨康无疑是知恩图报的,对宋来说当然就成了民族败类了。
最可悲的是萧峰,身为辽人,长在宋朝,且对自己的身世一概不知,还整天的为自己的同胞、国家的安宁富强奔波劳碌。不料有一天却被自己的好友同胞抛弃,自己成了一直的仇人的同胞,只至于到后来他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不知道自己该属于那个阵营。同时也成就了他不忧国只忧民、不要名利,只要和平的胸怀,慕容博要与他做交易,本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他首先想到的是宋辽百姓。
同样辽帝南犯,为了宋辽免受生灵涂炭之苦,冒死阻拦,最后把命搭上了,不过有一点注意,他为的是宋辽百姓,而不单单是大宋。这样看来,似乎只有萧峰对得起养他和生他的民族


秋分v落叶


首先,这个是我们站在了现在人的观点上去评判的,评判的出发点就是我们是汉人,曾经的朝代是宋朝,那时候的大辽、蒙古都是外族胡人,是跟我们不是一个民族、不是一个国家的。郭靖大英雄应该没什么疑点,宋人为宋而死。而萧峰的死,虽说是为了大宋,首先他死的出发点并不是保宋灭辽,萧峰一直劝说耶律洪基不要南下侵宋,正如他所说:宋朝人习惯了江南水乡,让他们去西北大漠,他们生活不习惯;同样大辽习惯了牧马放羊,让他们去江南水乡,他们生活也会不习惯。所以他主张的是和平共处,这是永远不会错的,所以萧峰之所以称之为大英雄是跟他的和平共处是分不开的,但耶律洪基也说过,契丹有萧峰这样不忠于国家的人,是大辽的耻辱,所以才下令日后萧峰踏入大辽半步,格杀勿论。在大辽看来,萧峰就并未大英雄了。至于杨康,他的追求反而是荣华富贵和高官英爵,为了这些他可以背信弃义、认贼作父,这是大家所不能接受的,所以杨康的骂名正是他人品的体现,无可厚非。


大家赞同就帮忙动手关注一下啊!新人0粉丝,好忧伤……


t迷你兔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单单看郭靖和杨康,其实郭靖杨康的成长环境是不同的,郭靖虽说到了蒙古,讲蒙古语,吃牛羊肉喝马奶,但这并不影响郭靖的宋国血液。郭大妈从小对他进行教育,告诉郭靖,他爹是大英雄,告诉他金国是败类。对郭靖进行教育的,不止是郭大妈。同样还有江南七怪,江南七怪被称之为大侠,毕竟就是他们是一群侠义之人。小说中很多细节便透露过柯镇恶对于金国的蔑视和对宋国的忠诚。爱国忠君,是他们本分,没有爱国这种情怀,谁也不认你这个大侠。江南七怪的名声其实很响亮,虽说本事不大。从小,郭靖对宋国就有深厚的情义,同时,他的内心又倾向于蒙古人。


再看杨康,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完颜康。他虽说是杨铁心的亲儿子,但是完颜洪烈对他比亲儿子还亲,视如己出。可以说,杨康含着金钥匙出生,从小衣食无忧。估计完颜洪烈也没有对皇上说,这孩子其实是汉人之后。皇上王爷对杨康都特别好,同时视他为金国的未来。这种情况下,完颜洪烈不可能让杨康身边长出杂草,这个杂草,就是宋国。完颜洪烈对小王爷的教育,完完全全按照大金国皇室继承人的配置进行,而且他母亲包惜弱也从未对他透露过自己的身份。这也就导致,他内心的认同感是女真人。至于宋国是什么,他根本不关心。


郭靖杨康选择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郭靖初期为蒙古征战南北,后期为宋国效力,而杨康一生都为金国卖命。两人做的其实都是自己的本分,他们所作所为都是出自他们内心,郭靖忠肝义胆,而杨康同样不会认为自己所作所为是错误的。

郭靖为蒙古征战,历史上是很常见的,蒙古草原上并不只有蒙古人,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以及建国后的征战的路上,都不只有蒙古人在战斗。蒙古军中收纳了很多汉人女真人契丹人等,各族的精英人才都为成吉思汗所用,这也是他们强大的原因之一。郭靖是半个蒙古人,他是托雷的安达,成吉思汗的金刀驸马,吃羊肉喝马奶长大,蒙古人养育他成人,为蒙古效命也是天经地义。没有蒙古人的话,郭靖母子,八成就死在逃难路上了。



而郭靖来到中土,看到那些长得和自己很像,说话和自己一样的人时,联想到母亲与师傅的教育之时,他对汉人的情感便越来越好。而他来到中原,认识了他的新师傅,也就是丐帮帮主洪七公。洪七公这个人呢,可以说是有着很强的民族大义的人,他爱他的国家,他的弟子们也爱他的国家,丐帮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同样会挺身而出,虽说他们只是一群要饭的。在这种师傅指引下,郭靖的民族认同感只会越来越强。其实洪七公对于郭靖还是有所防备的,并不是郭靖的人品问题,而是郭靖内心中的蒙古血液。洪七公担心,当蒙古人打来了,郭靖在蒙古军中看见自己老丈人成吉思汗,看到自己把兄弟托雷,看到自己青梅竹马的华筝,看到师傅哲别,内心有可能迅速倒向蒙古人。基于这种顾虑,洪七公并没有将丐帮帮主传位于郭靖,而是传位于能力尚且不足的黄蓉,而黄蓉读四书五经长大,爹是黄老邪,根正苗红的汉人血统。



对于杨康,养育自己十八年的是女真人,教育自己的也是女真人,自己的皇家老师,教他识文断字的也是女真人,纵使这些皇家老师里面有汉人,他们也不会说金国半句不好。而且自己十八年间,一直认为自己是女真人,对于他来说,血液是汉人,灵魂则是地地道道的女真人。他是金国的小王爷,他的一切都是金国给的,为金国效命,天经地义。换做任何人,都会选择同一条路。参考某岛上的李某人就能理解杨康的作为了。


杨康没有错,郭靖也没有错,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的思想都是报国而已,无可厚非,做法都是出于自己的本心。杨康不可能为宋国效力,郭靖也不可能为金国效力。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金国灭亡之际,同样有很多汉人大臣学子以死殉国。


御史三大人


这个该怎么说呢。三人的境遇相似,都是异族抚养长大,深受异族养育之恩。郭靖,对于蒙古人来说是坏人,因为是蒙古人收留了他们母女,并且对其非常照顾,没有蒙古人的话,他娘俩可能活不过两集😂但是郭靖深知自己是汉人,在宋蒙两国的关系上,他也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说服成吉思汗,换来两国短暂的和平。但是一山不容二虎,宋蒙两国多次交战,郭大侠殉国,对于大宋来说,他就是大英雄。萧峰跟郭靖的目的差不多,都是希望两国和平相处,但是结果萧峰却是站在了非常矛盾的局面,最后不得不以自杀来结束这个矛盾。他的死也换来了宋辽两国数十年的和平,所以对于宋辽两国的百姓来说,他都是大英雄

杨康我觉得他也不算坏人吧,毕竟是金人抚养长大,而且完颜洪烈待他视如己出,给他享不尽的富贵,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给金人卖命也没什么错😂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讨论】👏


零下一度43839942


郭靖从小生长在蒙古,但是母亲一直教育他让他学习汉人的文化。加上江南七怪的教导所以郭靖从小就受汉文化教育。虽然郭靖是蒙古的金刀驸马,又是拖雷的安达,射雕大英雄哲别的徒弟。但是他们的意识形态没有变那就是国家和民族,就像萧峰一样自小在南朝长大虽然自己是契丹人但是这种爱国情怀不分彼此。为了国家可以抛头颅撒热血。反观杨康,自从自己母亲包惜偌,被完颜洪烈劫持走杨铁心又下落不明。最后自己没办法孤儿寡母又能去哪所以只有忍辱在金国生活杨康母亲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父亲不是完颜洪烈,怕自己伤了孩子的心也背上个不忠没有贞洁的女人。加上金国上都把杨康视为小王爷未来的金国接班人加上杨康自幼长大的朋友老师都是金国人所以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汉人。就是知道了放到如今谁有能放弃自己的荣华富贵呢。所以杨康他的接受教育和母亲完颜洪烈都把他视为己出。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杨康怎能为宋朝效力而屈尊放弃自己的小王爷不当当什么杨康做个穷光蛋!


三十八军万岁军


这三个人物就是内心自相矛盾的,也表明作品的高度不足,只能看看娱乐就可以了,真要推敲逻辑的话都不成立的:

1,郭靖:父亲被本民族杀害,从小铁木真是衣食父母,他十八岁前就是个蒙古人,你说他应该对谁会有好感?回了一趟老家就彻底不一样了,转变有点快,再说郭靖在蒙古简直就是大汗的儿子,政治前途十分光明,他要是不让宋蒙交战的话留在蒙古是最好的选择,可以让蒙古兵峰转向,但是他没有,放弃统帅地位回宋与丐帮混在一起成为格斗冠军。

2,杨康:和郭靖一样,被金王养大,大的境遇和郭靖一样,他想为自己活着,被迫与民族主义爱恨情仇与个人前途之间选择,杨康没什么错,现实中就应该这样,你爱国国不一定爱你啊还不小心就成牺牲品哦。

3,乔峰更惨,干尽侠义大义之事却两边都想除之后快,妈的最后的生存权都要被剥夺,可想而之人类的傻B,只能说人类的进化还很遥远。

研究这没有用,还是吃点我的羊腿吧,想吃的看我置顶文章,谢谢啦


呼伦贝尔土生土长的羊


三个人的命运都不由自己掌握,正如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如果有人说我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那么很抱歉,是你身上的价值或者说能力不足。

郭靖,首先江南七怪在漠北为郭靖第一次赋值,马钰暗中建仓,郭靖在漠北的价值凸现,当了金刀驸马,这是他的命运,他没有真正的推辞过,他以为他一生就是一个草原勇士。他离开沙漠去江南干嘛?是赴烟雨楼之约的,比武完了就应该回家的,但是黄蓉和洪七公的二次赋值。使郭靖不再考虑回漠北了。连亲娘也放下了。拖雷华筝来找他,他和读者一样诧异,来找我干啥?这个转变不是郭靖自身的。后来感情不断进展的时候郭靖一直混迹江南,一分手就回去漠北当将军了,在花剌子模遇到黄蓉又再次放下一切,包括亲娘的性命,回到江南。成吉思汗要郭靖参与灭宋,如果没有黄蓉,郭靖会不会去呢?可以想象。

杨康,完颜洪烈始终是对他影响最深的人,丘处机,包惜弱,杨铁心,郭靖,穆念慈这所有的人都不能让他有丝毫的改变,他不服气郭靖,只因为会降龙十八掌就处处压他,他要上进,只能拜欧阳锋,丘处机不能交给他最高深的全真武功,(丘处机始终对他留手)。他的生活很单调,承担着完颜洪烈对包惜弱的爱情,除此之外就是荣华富贵的花边。

乔峰,想做汉人,丐帮和江湖上的土鳖不让,说白了还不是嫉妒他有超人的能力?聚贤庄一站描写的最为清楚,都是为了嫉妒来拼命。他想不和汉人为敌,萧远山又不同意,没办法去辽国吧。去了辽国想清净一下,因为武功见识太强,耶律洪基又逼他去打宋朝。试想阿朱就算是活着,他们真的能塞外牧牛羊吗?

想不被人左右很简单,隐藏自身价值,萧峰不会武功,杨康不学蛤蟆功,郭靖不学降龙十八掌,一切就安静了。


壮士高歌入长安


杨康还真不是为金国死的,他从头到尾只是为了自己为了荣华富贵。如果杨铁心能给他这些我可以确定他毫不犹豫能宰了视他为亲子的完颜洪烈。而且就算他最后坐上金国皇帝,在金国被灭的那天他肯定会携带大批珠宝钱财逃离,而不是像萧峰郭靖这般心怀万名,真正做到为天下为国家而牺牲自己。杨康自始自终都不过是为了自己。这一点上他不具备和郭靖萧峰这种精神相提并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