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创业过程”不同凡响,但《三国演义》中却贬曹褒刘,你是如何看待曹操的?

老龙说历史


我认为曹操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是一位胸怀宽广、眼光长远、格局高超的真英雄。他一生忧国忧民、爱护部下、心系百姓,希望社会安定、生产发展,黎民百姓都能过上太平安定的幸福生活。

曹操一生全凭实力、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真抓实干、顽强拼搏打天下;刘备厚颜无耻,靠骗,凭不可知的出身,流假惺惺的眼泪。赚取别人的怜悯和同情,诈取天下;孙权乃一碌碌无为鼠辈,一生都在勉勉强强的守父兄留下来的一份基业。

惟有曹操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求贤若渴、知人善任、惟才是举。他创建屯田制,重视农业生产,对后来的政治家影响深远。他打击外族战果丰硕、威震四方。东汉末年战乱四起,因为有真英雄曹操屹立,北方的外族才不敢入侵南下掠夺!

曹操一生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张辽原来是吕布的人,张郃原来是袁绍的人。一旦归顺,立马不计前嫌,委以重任。

曹操一生讲信用,重情义。误信黄盖,赤壁鏖兵时,血本无归。错爱关羽,痛失六将。

曹操一生爱才如命。在长坂坡,为了收服中赵子龙,不知损失了多少兵马爱将!

在战场上,曹操经常亲临第一线打头阵,充当急先锋、冲锋陷阵。多次身陷险境、几乎生死敌手。但,多数时候战果辉煌。比如官渡之战,曹操亲率2万人马奔袭乌巢,烧毁袁绍的粮草。彻底颠覆战果,完全扭转了战局。有几个首脑人物有这样的英雄气概和胆略?!

曹操还是建安文学的领袖和灵魂。他的文学作品现在读起来依然振聋发聩,动人心弦。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分贝民


(唯才是舉)一句話可以概括曹操一生創業。

(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可以解釋《三國演義》為什麼貶曹褒劉。






翁齐清


《三国演义》中“褒刘贬曹”,是儒家封建思想维护皇权、反对“作乱”的集中体现。一部三国的核心就是“忠义”。

作者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特殊时代,一方面所受的教育当为儒家“忠孝廉义”的一套,另一方面要“政审过关”也就只能这样写。而如果赞赏、褒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名不正言不顺”行为,显然是与他受到的思想教育和统治阶级的道统相悖的。

于是,“刘皇叔”“正统”的“义举”便成了“戡乱”、“复兴”的“正义之师”,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便自然成了“窃国奸贼”,这是“颠扑不破”的基调。于是,关羽对结义的忠,孔明、赵云对主的忠,也就成了褒扬的楷模。而曹操对人才的爱惜,也就成了“奸诈”的代表。


WILLSON1625027


谢谢朋友们来看本期的老龙说历史故事。今天就说说曹操创业史。说到曹魏创业的情况和刘备比起来就不一样了。曹操刚开始不象许多群雄那么起眼,但他也有自己的底蕴,曹操的干爷爷是大宦官曹腾,虽然太监这个名声不好听,但实际作用是明显的,有了关系好办事,父亲曹嵩又花钱买过太尉这个大官。尽管背景没袁绍家族四世三公那般显赫,但老龙坚持认为,曹操好歹算是个官二代。和织草鞋、组义军的刘备相比要强多少倍。

曹操作为高官显贵之后,其本人颇具胆识、谋略,擅长权术与权谋。曹操创业是起兵讨伐董卓之时。曹操有钱的父亲曹嵩在陈留,曹操回乡起兵,创业金融资本为父亲变卖家财所得数万金。他发动了自己的旁系亲族曹氏、夏侯氏率先响应,曹仁集结了少年千余人,曹洪拥家兵千余,曹纯率僮仆人客数百。他拉拢地方的财主和土豪,在张邈及其部下卫兹的帮助下,散家财,集义兵,而这些则构成了曹操最初的直辖军队,曹操军以此为基础,逐渐壮大,前期达到五千人。曹操真正崛起的转折点,就是收编青州的黄巾余党,拖家带口的百万之众全部归曹操所有,而其中数十万的壮力被曹操组建成了“青州兵”,老龙认为曹操有了这样规模的军队,就有了统一天下的基础,至少三分有其一。

曹操同样有自己的愿景,老龙在此把它概括为:乱世中建功立业,统一天下。曹操长期坚持和倡导的精神与价值观,老龙可以把它概括为:权谋得天下,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曹操创业从抗击黄巾军开始一直较顺,得益其自身的军事与政治才能,但他仍求贤若渴,不惜手段网罗人才。用人不问出身、只论能力。创业初期得到曹仁、曹洪、夏侯敦、夏侯渊等杰出将领,得到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等核心谋士;打败吕布得降将张辽;进军刘备失败计得徐庶;扫除诸侯得徐晃、于禁等还有许多;官渡之战陷入僵局之时赤足喜迎袁绍的叛臣许攸设计得胜,官渡战取胜收降将张郃等。

同样,也就是因为曹操的精神价值观,不会被天下所有的英雄豪杰所认同,曹操在经营人才的时候也有不少败笔,举例来说吧,他在徐州战败刘备擒获关羽,铸印封候,赏赤兔马,在关羽达到刘备的消息后,一句拜拜,外加过五关斩六将,就弃曹操而去了;在长坂坡战场上见白袍小将赵云,下令只许活捉,却助赵云脱身,枉死万千将士……虽如此,但曹操也不后悔。所以,尽管也有波折,但老龙认为曹操身边一直不乏杰出的谋臣悍将,与其致力于网罗人才息息相关。

曹操还有一个大手笔,拥立汉献帝,迁都许昌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惊天计策,使曹操占尽天时的先机,从此可以呼风唤雨、指哪打哪。这点应该比刘备的“皇叔”之名作用更明显。连智慧化身的诸葛亮都说曹操占据了“天时”。此外曹操还是“建安文学”的灵魂和领袖,这可不是自封的,而是长期逐渐形成的,老龙可以这么说,曹操是将军兼诗人。

当然,曹操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他的性格多疑奸诈,喜欢豪赌人才,不惜豪赌战争,这些对他统一天下还是有一定阻碍的。但是,老龙仍然认为,曹操是我国汉末三国时期卓越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朋友们,以上就是老龙对曹操创业史的概述。您对本期老龙说历史故事中的人和事是怎么看的呢?欢迎您到下面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老龙,关注我吧,动一动手指,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老龙说历史


曹操的创业应该是最正统的路线,靠自己的智慧和实力一步步征服天下!

而刘备就有些剑走偏锋了,靠着一个不知道真假的汉室宗亲身份,到处招摇撞骗,大打感情牌,直到他发现这个道路根本就行不通以后,才开始招贤纳士,发展自己的势力和地盘!

无所谓谁对谁错,谁正谁邪!各有各的道,各有各的方法,手段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光明仙君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应该是给曹操最中肯评价了

评价一个人不能只是单纯的从一个方面去看他。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国贼,是反派的形象。无论是杀吕伯奢一家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主动,还是喜欢淫人妻的丑陋,亦或者被杀的割须断袍的狼狈,任何一件事出现在现代社会都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

文学方面,曹操是个标准的文艺青年。曹操经常用自己的诗歌来抒发政治抱负。如果你只是看他的诗歌,你绝对会认为他就是一个一心想统一天下,结束乱世的明君。我也一度很喜欢他。

军事方面,曹操的个人能力真的很强。前期的时候,纵观所有的诸侯,曹操的个人能力是无人能及的。袁绍是当时的豪门了。举个例子来说,他就像是当初阿里巴巴刚创业时候一样。以及到后期大败袁绍,在赤壁之战后准备渡江统一全国。当时的局面几乎总个中国都会觉得曹操会统一这个乱世了。可是这一败,奠定了三国的局面。真的很希望能看到曹操结束这乱世。哪个朝代不都是一样嘛,哪个人当皇帝不都是中国嘛。我第一次接触三国演义的时候,第一次不喜欢诸葛亮,因为他劝了吴国不投降,因为他跟周瑜他们合计打赢了这场战役。

曹操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一代君王的表现。但是就像是希特勒,他的能力也很强,但是终究他把他的才能用在了破坏这个世界上了。

生活方面嘛,曹操的私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在古代,三妻四妾太正常了。但是曹操喜欢人妻太独特了。甚至喜欢到了变态的阶段。最典型的就是张绣的那件事了。在军中就跟张绣的嫂嫂饮酒作乐。你要知道,过去军中就一个帐篷。要是声音大一点,那可是苦了那些打仗的士兵。自古男人爱色,但是也不能做的这么的过分。当然了曹操也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综合分析,曹操在军事上,以及他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动乱以及他求贤若渴等方面,曹操是一个英雄。但是在他所犯的错误很多是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所以褒贬不一。曹操的一生可以说是从一个热血青年到冷酷枭雄。

说了这么多曹操的事情,回归到问题。也许罗贯中要贬曹褒刘是出于一种看不起曹操的为人出发的。毕竟为了利益不折手段这是文人所不齿的。而刘备永远是披着一层仁德的外衣。刘备太会伪装自己了,而曹操就会直接点。

天下皆错看我曹孟德


无敌小钦差


曹操这个人性格很复杂,三国演义将他写的很反面,但是在历史上实际是个历史上很少有人能比拟的英雄人物。

为什么这么说?小说对于曹操只是以刘备集团敌人的角度去看待去着墨,第一,他在刺杀董卓失败逃亡时,他寄宿在一户人家,听到这家人在磨刀准备杀猪,他误以为是要杀他领赏,说了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然后将这户人家的人都杀了,第二,将汉献帝救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第三,不停以天子名义发动战争,攻打其他诸侯集团,第四性格多疑好杀,最后连华佗也不信杀了,导致自己头疼而死。

但是客观的说,看一个历史人物不应该过于片面,只看他的优点或缺点都是不够的,他的初衷还是希望挽救大汉的,不惜犯险去刺杀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诸葛亮说的,也就是他的敌对集团说的,曹操这边的说法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在世时虽权势滔天但并没有废除皇帝自己登基,他一生南征北战也是因为时代的缘故,乱世的时候有能力平定天下难道偏安一隅?多疑好杀是天性,跟他的历史功过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紫玄修行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如何体现曹操的“奸”

1、政治上“狭天子以令诸侯”。

2、在军事上“滥杀无辜、权术毒辣”。

3、处世方式“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休负我”。

4、用人能人“求贤似渴、唯才是举”。


大城影视汇


其实吧,还是那句话,是非功过,自由后人来评论,曹操一生征战,直到死也没有称帝。曹操生性多疑,砍了一家老小,后人也认为他比较残暴。曹操喜欢抢夺别人的女人,铜雀春深锁二乔,后人也觉得他好色成性。这是曹操生平让人厌恶的一面。但曹操另一面又任人唯贤,重用人才,注重情义,比如重用谋士郭嘉,大将夏侯惇,曹爽等,还有对关羽深深情意。曹操文采也很出众,传于至今的诗赋也很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见此人豪情的一面


威哥道历史


曹操是个大英雄。 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他胸怀大略, 爱才如命,善待勇将士卒,冲锋陷阵一马当先。也是著名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