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实现“期”网,李正茂:处理好4G和5G资源矛盾,是中移动新课题

在今天(12月8日)召开的中国移动2018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5G创新合作峰会上,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表示,5G不是运营商的独角戏,也不是运营商+制造商的双簧戏,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场大戏。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这是中国移动3年前对未来5G产生广泛影响的判断,现在已经成为了全社会乃至全球的共识。李正茂表示,5G为社会带来新价值的核心体现就是推动传统的3C(即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消费电子consumer electronics)向新3C转变

新3C第一个C是Connection连接,泛在连接带来的永远在线将为各行各业以及全社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基础,连接的价值将极大凸显。

第二个C是Control控制,5G的通信交互将承载各种各样的控制信息,通过控制去实现工业自动化、远程手术、远程施工、远程驾驶等,一切过去认为属于控制的事情,今天来看,它可能是通信的一个应用。所以控制上升为通信带来的一种新的价值,一种趋势。

第三个C是Convergence融合,这个融合指的是5G将会与各行各业垂直领域产生深度的融合。由于这种融合会催生许多新的业务,产生新的物种,从而创造巨大的价值。

李正茂指出,为推动5G发展,中国移动携手产业合作伙伴围绕技术创新、标准制定、产业推进以及生态构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基站、网络、终端等端到端设备正在加速研发,规模试验、应用示范等各项工作即将启动,而服务于高清视频、VR、AR、医疗、工业、电力等行业的创新应用让我们对5G的未来有了更多期待。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指引和大力支持,离不开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

迎难而上,攻克5G难关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了三家运营商的5G试验频率,这是我国5G发展重要的里程碑。

李正茂强调,频率是移动通信发展的基础,试验频率的明确为后续5G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们加速5G跨行业创新,推进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赋能各行各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然,中国移动此次获批2.6GHz和4.9GHz试验频段,在这两个新频段发展5G,对于端到端产业的进度是全新的挑战。

李正茂坦言,中国移动当前流量激增,2.6GHz频段作为4G容量的主力频段,如何处理好4G与5G资源上的矛盾,解决好二者之间的协同,是摆在中国移动面前的新课题

尽管挑战诸多,时间紧迫,但李正茂强调,中国移动仍然有信心、有决心与产业合作伙伴共同携手,尽一切努力,全力以赴地做好各项工作,攻克当前的难关,实现2020年规模商用的既定目标。

不以专利为壁垒

除了频率,5G专利问题也是未来影响5G发展的重要因素。李正茂表示,中国移动杰出工程师们为全球5G标准贡献了相当多的中国提案,公司的5G专利实力比4G有了大幅提升,并在全球有广泛布局。

李正茂坦言,中国移动当前流量激增,2.6GHz频段作为4G容量的主力频段,如何处理好4G与5G资源上的矛盾,解决好二者之间的协同,是摆在中国移动面前的新课题。

作为运营商,李正茂强调,中国移动一直在为行业构建更好的专利生态环境,自身并不以多收专利费为目标,更不以专利作为壁垒

回顾4G,中国移动推动中国的TD-LTE专利和国外的FDD LTE专利等值交换,对29家总部在中国大陆之外的企业实现专利许可,影响国际4G专利池许可费率从每支手机6美元下降至2美元,针对中国市场还另有5折优惠。

展望5G,中国移动将继续秉承尊重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原则,从行业整体利益出发,在专利的持有者和使用者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李正茂表示,关于这一点,中国移动也正在和GSMA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通过GSMA对全球的5G专利政策给出一些指引,发出一些倡议。所有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产业的大繁荣,也是为了消费者的利益。

针对垂直行业,中国移动愿与各位伙伴一起探索多方共赢的专利合作模式,充分挖掘中国移动5G专利的价值,减轻各位伙伴的专利困扰,为5G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发展消除风险和壁垒。

与合作伙伴共“期”5G

当前,5G已进入商用攻坚关键期,同时也进入了应用孵化的关键期。为了推动5G如“期”而至,需要合作伙伴和中国移动一起和衷共济。

李正茂认为,这个“期”不仅是指是时间上2020年规模商用,更是希望5G能达到我们的“期”望,即网络上更智慧先进,生态更融通繁荣,支撑通信信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社会数字经济发展和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为此,中国移动正式发布了“智慧5G”、“先机5G”及“绚彩5G”三大项目。李正茂表示,中国移动将依托这三大项目进一步联合端到端产业合作伙伴,共同推进5G加快成熟,为2020年商用做好准备,尽早服务于各行各业,助力社会经济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