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里怎样跟不同地域的舍友融洽相处?

苏广龙


高考完填志愿的时候选的学校就在我家临近的城市,坐火车也就两个小时就到了,所以我在大学里没有存在“水土不服”一说,而且宿舍里8个人,加上我有六个是邻市的,只有两个舍友家离的比较远,所以大家平时处的时候基本在一个频道上,很是和谐。👭👭👭👭

不过因为地域毕竟不同,语言差异还是会有,记得有一次,赤峰那个姑娘要去楼下小卖部买东西,很是热情的帮我捎一袋豫竹,结果我一激动,吐沫横飞用方言说了一串我要的豫竹的特征,说完就看见那个姑娘两眼直直看着我没有回应,才发现她没听懂,结果就是我用普通话又描述一遍才算结束。😂

而且我们这块儿的焖面,莜面她都没吃过,所以特别喜欢吃,让我觉得很高兴,觉得本地食物俘获了外地同学的心,觉得很自豪。不过每次吃早点她都会吐槽我们早点的咸菜品种不丰富,🙄🙄,对,你没看错,就是咸菜!这让我也觉得很诧异,有谁会在吃早点的时候而过分关注咸菜?不过在那位同学日积月累的给我们描述她们的各种本地做法繁琐又好吃的“咸菜”,各式砂锅和肉脯之后,也让我对她们的菜品尤其是“咸菜”很是向往。🥗🥗😍😍😍

四年的相处中,我们8个女生相互磨合,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每个人都收获了百分百的友情,所以在我看来,大学相处,理解,包容,尊重,欣赏才是王道。🌈







努力成为教师的张小爬


在大学里和室友的相处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卫生习惯不同。

整个宿舍最好做一个卫生值日表,公共区域哪天应该由谁来打扫和维护要写清楚,室友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这样可以避免爱干净的同学干得比较多受委屈,也可以带动没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同学做卫生。

2、作息习惯不同。

有些同学习惯早睡有的同学习惯晚睡,不管是早起还是晚睡,都应当尽量的减小对别人的影响。晚睡自已开小灯,早起的洗漱声音尽量放小。如果受到影响,尽量在不带太多负面情绪的情况下指出这个问题,同时在让别人让步的同时,也做好自己在其他地方让步的准备。

3、生活品味不同。

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声音最好不要公放。大家的口味和选择未必相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强卖的安利不甜。

如果知道同学追某个明星,就尽量不要在这个同学面前说这个明星不好,这并不是real。

如果同学在某个方面自卑,就尽量不要开这方面的玩笑,这也不是幽默。

不同地域的同学,尽量不要争个文化上的高低贵贱。

分分角角的可以不在乎,但是金钱往来一定要算清。

4、保持亲密,相互独立。

其实宿舍情谊是非常珍贵的,就算过程可能有点波折,其实到最后大部分都和家人一样。舍友可以亲如一家,但同时,也应当清楚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在重大选择上要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最好的状态,就是保持亲密,但又相互独立。


力比多学院


不用刻意营造气氛啊,真实做自己才是最容易交朋友的方式。只要人品没问题,好好想想说话的方式,尽量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多尊重别人就可以了,相处不累才最融洽。和地域没多大关系的呀,尊重不同地域的文化、饮食、生活习惯就好,只是尊重就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