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休金和事业退休金的差距有多大?

万事操心


企业退休金和事业退休金的差距有多大呢,不妨以2018年调整后的全国平均水平做下比较:企业养老金是2630元,事业约为4600元,行政约为5200元。(行政事业人员养老金由于有关部门没有像企业一样公开,以上有关数字摘自网络分析资料,仅供参考)。北京大妈有话说中,行政事业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起码高于企业一倍多。

由于行政事业人员与企业人员结构不同,如高学历人员多,高职称人员多,领导干部比例高等原因,养老金平均水平适当高于企业有其合理性,但像当前经过连续14次养老金调整仍然存在一倍多的差距显然是不合理的,有悖工薪层养老待遇公平正义的原则。

全国8000多万企业退休职工十多年一直呼吁的是彻底废除养老双轨制,实现“四同”,即企业与行政事业同工龄、同学历、同职称、同职级人员养老金大体相同。而非企业与行政事业人员全国平均水平相同。

本人在职时曾多次由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在企业、事业和行政机关调动、任职。以我为例,如果在企业退休养老金是3900元,在事业退休养老金是5200元,在行政退休养老金待遇最高为6100元,尽管没有达到北京大妈所言,行政事业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起码高于企业一倍多,但差距也是很大的。这也是为什么省市管理的企业干部普遍存在临近退休三五年前最好调往行政事业的想法。


默言


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了一定的年龄退休以后,就可以享受国家政策了,不工作了也是可以有养老金可以拿,而且据我所知,能拿的退休金还不少,有的甚至都要比一个在职人员拿的工资要高,真的是很不错的一项政策。而且随着我国政策的不断完善,相信有关这方面的政策也是会越来越好的。

政策好了,退休金也上涨了,按道理来讲,退休金上涨是好事才对,可是在高兴之余,又一个新的问题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同为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但是就因为一个是属于企业单位退休,一个是属于事业单位退休,就因为这简简单单的工作性质的不同,带来了退休金上差距的存在,我个人感觉差距大约会在二到三倍上。举个例子讲:企业单位的员工在退休后的能拿到的退休金为1000元每月的话,事业单位退休的员工能拿到的退休金大约在2000~3000元每月范围内,甚至会更多,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呢?

很明显的原因就是缴费基数的不同、缴费年限的不同和各种补贴的不同造成的,企业职工一般都是按照最低缴费基数60%缴纳的,而事业单位职工则是按照最好的300%缴费基数缴纳的,而一般的企业职工缴费年限在15年左右,而事业单位缴费年限要比15年多的多,而且企业单位为职工按一个基数缴纳了养老保险,职工退休后直接从社保局领取该档次的养老金;而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是有财政全额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为职工按照和企业职工同一基数缴纳了养老保险,但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不是直接从社保局领取,而是由社保局先打款到退休职工所在的机关事业单位,机关事业单位还要为退休职工加上各种地方性津补贴、福利费(主要是由财政拨款或其他形式而来的资金组成的)再发放给职工个人,所以,从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职工就算在职时按相同基数缴纳了养老保险他们退休后所得到的养老金实际上是存在着很大差别的。

前期的缴费基数不同、缴费年限不同也就意味着缴纳的总费用是不同的,再加上后期的各种补贴的有无和高低的不同,差距自然而然的也就出现了。

上啥班,帮助你在职场里做得更好。欢迎小伙伴们关注上啥班官方账号,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等你哦


上啥班App


看到各位的发言我觉得有些偏激,不是所有企业的退休人员退休金都低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拿我身边同学来看,退休金高的全是国有大型企业退休的,比如前几天遇到一个同学刚从铁路退休,职位相当于科长级别,退休金将近8000元,还有25万的公积金以及20万左右的企业年金分40个月领取,这样他前40个月内将近13000元退休金,还有一个在一汽、另一个在联通公司退休的都在8000以上。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同学处级干部一般在六到七千这样,科级在五、六千之间,和国有大企业的同级干部比不了,但你不能拿机关的处级干部和大国企的小工人去比了。一般企业退休金确实低,特别是民营企业员工的退休金低的可怜,可能我们周边民营企业的人员比较多的原因,造成了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比企业退休人员工资高的现象。为什么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退休金差距这样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两点极其重要,第一是缴费比例的差距,比如国家规定缴费比例是上年社会平均工资的60%到300%,可哪个民营企业能会按300%去缴纳养老金呢,省下的钱可都是老板的,效益好的国企就不一样了,什么都按上限去缴纳,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当然希望你多缴了;第二个原因不按实际工资给你缴纳,而是规定了几个标准,比如普通员工按2000缴,中层按4000缴,高层按6000缴,然而这些人平时工资都会超过这个标准的,以上这两点就决定了私企退休人员工资过低,为什么要有60%的缴费标准呢,主要是考虑到私人企业负担和扩大保险范围的问题,相反国企是不允许按60%去缴费的,最低也就是100%,以上诸多原因造成国企和私企的差距,为什么在东北多数人认为只有国企的工作才算正式工作,私企即使给很高的工资他也不愿意去的原因,虽然在一定年龄之内私企的部分人员要高于国企人员的工资,但社保、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等福利待遇就不一样了,而且你也不可能永远年轻,我就是20年前从国企到私企工作的,我有中级会计师职称,当时到私企工资就3000元,比原来多了差不多2000元,那时社会平均工资也就是七、八百元,如果按当时的实际工资肯定是上限了,但企业中层之下都按最低60%缴纳的,后面这些年虽然缴费比例提高一些,但缴费始终没有达到100%,去年办理退休的时候平均缴费指数是82%,41.8年的工龄,退休金接近4000元,现在同学活动都不好意思去参加了,但往开了想毕竟还风光过,比那部分拿着2000多退休金的下岗工人还强很多,知足者常乐吧!


关东汉子6


以北京市为例/差距差不多一倍。

比如企业退休金是4千左右,那么事业单位退休金为8千左右。

这是目前的状态。

补充一点:事业单位的“退休工资”与企业单位的“退休工资”基本差不多。

为什么呢?

差距在于事业单位退休金加上“补贴”比较高。(包括各项费用的补贴:书报、卫生、理发、物业、很多项等等)。

我家二老是事业单位(东方演艺集团)退休人员,每次也不注意二老的工资条。偶然看到是在今年春节前后,才知道原来是补贴与工资相加,才高于企退养老金。

的确是这样的!


蘭竹ZLZ


只有砖家说得清,而且是自己说了自己听。同在一个总公司之下的退休人员,同年参加工作,同学历,同职称,退休待遇,相差致少一倍,你信不!什么公平,正义。你信吗,不服也得服,你找谁去。请砖家解釋一下。


HZY460219


现实社会里人分三六九等!口号是人人平等!退休金官职越高拿的薪金高,一名普通的公职退休人员也拿六千以上,退休前有点官职的拿的更多一些。央企国企的老总的退休金一万多甚至更高,其次是厂处科级厂长也一万多、处级领导七千以上科级五千以上、工人最低的是一千六。大部分工人两千六至三千吧!能拿四千的工人凤毛菱角。所以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参加工作打破脑袋也要进衙门里、最次也要考个事业编的工作。如果进入企业也就是废人一个了。


gang180142321


企事业行政单位退休工资差距有多!

差距是一陪,大部分企业退休人员每月工资2500千元至3000千元,行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月3500千元至6000千元,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的工资差距,是从80年代后期差距越拉越大,80年代以前全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在职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月的工资沒有什么差距,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月的工资差距都不大,到9o年代以后由于体制转换,大批国有企业冲组改制,破产的破产,拍卖的拍卖,大批国有企业的工人少数按制,大部分下岗回家,干了几十年的工厂,工人一夜之间变成了下岗职工,这部分下岗职工叫天天应,叫地地不应,在社会上无法立足,做些生意沒本钱,在外打工年龄大沒人要,不知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对这部分当年下岗工人有什么赶想。


用户64544178374


目前来看,企业退休金和事业退休金差距大是有目共睹的。但具体差距有多大?并没有一个太确切的数字。

我们仅仅比较基本养老金的话,可以通过计算公式来明确。

基本养老金,所有人员都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后,事业单位退休待遇也使用一样的计发办法了。

既然计算方法一样,为什么养老金还会有差距?

在交费年限一致的情况下,机关事业单位跟企业退休人员的待遇差距主要集中在缴费基数上。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的缴费基数,一部分是2014年10月之后实际参保的缴费基数,另一部分是根据退休的职务所确定的视同缴费指数。

实际缴费指数最为公平,也是企业实际缴费采取的情况。未来大家都采取实际缴费指数后,大家的交费跟退休待遇就实际挂钩,最为公平的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谁也提不出意见。

另一部分是视同缴费指数,这一部分仍然参照了我们的老办法待遇计算方式。退休时的职务级别确定视同缴费指数,而没有考虑人生的职业发展历程和工资待遇的不同。

一般退休时,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或多或少的都有一定的级别或者职称,所以他们的视同缴费指数一般都很高,导致过渡性养老金每一年视同交费年限,多数会在1.5%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以上。加上每一年视同缴费年限带来的基础养老金。每年视同交费年限都会提高2.5%到3%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而我们实际交费的话,多数企业人员是按照60%到百分之百基数进行交费的,还要考虑个人账户的贬值,我们每缴费一年带来的退休待遇只有1%到1.7%左右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所以说,基本养老金待遇差距在一倍以上是很正常的。

而且企业退休人员尤其是下岗失业人员或者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年限普遍不长。经常是,很多灵活就业人员按照60%的缴费基数交费15年就等待领退休待遇了。而实际上交费40年,退休待遇接近15年的三倍。

很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连续工龄都非常长,比如教师是从民办教师聘任开始计算。

所以,不同基数导致的退休待遇差距,不同交费年限导致的退休待遇差距,综合起来,待遇差距是非常大的,可能会达到5到6倍。

还好,国家也非常重视退休待遇差距问题,想方设法缩小差距。2016年开始,我们国家对退休人员采取一种调整模式。通过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多种方式,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增长比例,努力缩小差距。

根据江苏省的调整方案,2018年企业人均调整幅度是5.5%,机关事业单位不超过4%。如果增长的人均额度是一样的话,事业单位的人均养老金会是企业的1.375倍。当然,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人均增长额度很有可能还比企业的高。


实际上,上面说的只是基本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有职业年金,还有一部分住房补贴等待遇,企业退休人员虽然有相应的补贴,但是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要想拉平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待遇,还是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暖心人社


机关事业单位一分沒交呢,企业起码还交了:一定数,下岗的连收入都不能保障,机关事业工资还很高呢,所以你说法不对,现在加工资又是统一标准加,估计永不衡才足,比如企业2000加百分之五,事业5000也加百分之五,差别会越来越大,怎么可能缩小?


卓卫宁


现在企业同机关事业退休的养老金差距约一倍至两倍左右。从2015年并轨以后又实行同步增长。表面上看好像公平?如:企退职工月平均约2O0O元,而杌关、事业退休人员月平均约5OOO元,养老金按这一启点涨,差距就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