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发区,如何打造“中心极核”的主引擎?

静湖冷月


在我国有许多经济开发区,遍布全国各地。经济开发区有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汇聚了政策、人才、科技等资源的优势,担当着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领头羊大任。

不同的经济开发区,有着不同的发展之路。湖北大冶湖高新区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今年3月初,国务院同意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作为大冶全市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主引擎,用好用活国家高新区金字招牌,主动拉高标杆、抬高标尺,争做大冶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主力军。向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区、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区、高新技术人才的集聚区、开放融合发展的示范区迈进。

以汉龙新能源汽车为龙头,围绕产业补链强链,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快劲牌健康白酒产业园、瑞晟芳香产业园等产业发展,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到2020年,黄石大冶湖高新区力争形成1个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1个500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以及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特钢模具钢等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各个经济开发区,都有各自的规划目标,业已形成各自的发展特点,有优势有短板,在发展中相互取长补短,发挥经济主引擎作用,为地方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东楚印象


经济开发区核心需要主导产业。

在主导产业基础上,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在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形成了许多特色产业小镇,他们有的围绕专门做服装,有的专业生产五金,有的专业做灯饰,有的专业做家具,等等,一个县,一个镇,甚至一个群,都是围绕这个产业进行生产经营,形成了原材料、配件加工、模具开发、产品生产、包装盒提供、物流、服务以及成配套体系。

到这些地方,你只要研发设计了一个产品,只要去市场上物色,相关配套元器件和配件马上能提供,并快速投入生产,成本还低,这就是制造产业基地底蕴所在,也是民营经济中的草根生命力!

现在,很多经济开发区,往往是招募一家、两家企业来带动,但忽视的是整体产业链的构建,所以很难形成产业体系。这时候企业抱团入驻、抱团发展往往是最好的,但可惜的是,目前所谓的抱团,大家不是为发展,而是为获取更多更好政策,甚至不是为发展优势产业,而是做房地产开发之类,套取政府资金和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