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叫外省的捞佬、捞仔,有歧视的意思吗?

南宁美食攻略


一、我来广东的经历

我来广东20年,听着广东佬叫“捞仔”很多年,说实话,不管当初这个词启用有没有歧视,但是到了90年代,说出这个词的广东人就基本是对外省人不尊重的称呼了。以前我会讲粤语,后来也是因为经常听到“捞仔”这个称呼,我就从此不讲粤语,不与不会讲普通话的广东人沟通。后来慢慢发现,身边就没有了不会讲普通话的广东朋友了。广东因为是改革开放的前缘,天时地利造就了今日广东的辉煌,但广东人不知道哪里来的优越感和自我身份高级认同感,偏偏就是很多广东人看不起外地人。结果就是今日创造广东的辉煌就没有多少广东人的事了,可以准确的说大部分都是外地人通过不懈的努力收获着改革开放的红利。广东人越来越懒,越来越穷,很多中小民营企业中层以上管理干部一般都不用广东人,所以我们看到广东人做管理做老板的就非常少了。我的公司也有一条不成文的自然形成的规定,基本不用广东人,尤其的管理干部一个没有广东人。

二、我对广东人的了解



一般叫外省人“捞仔捞妹”的广东人基本都是些素质比较低的广东社会底层人,他们要强调身份高级的认同感,才能满足自己那么一丁点的虚荣心。这群人没有奋斗精神,没有冒险精神,又懒又无知又好高骛远,这群人这辈子可能也就这样了。

还有一种人就是广东本土的一些土豪、拆迁户、暴发户,这群人是打心底的歧视外地人,没有素质,没有文化,没有信仰,有了点钱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认为拥有了全世界。包二奶、泡妞、吸毒、KTV是这群人天天要唠叨的词和要做的事情。所以你会看到广东女人也基本认同男人外面有小三小四,因为大家都是这样的,没办法。前几年看到一份报道,说广州珠江新城一个村拆迁,造就了很多千万亿万富翁,5年后有80%的拆迁户重新返贫。突然拥有这么多财富的拆迁户,钱不知道怎么花,怎么经营,一部分人到处做生意投资亏完了,一部分人天天夜夜笙歌吸毒挥霍完了,没有拥有巨富的智慧而拥有了巨额财富,对很多人来说其实就是一种悲哀。

另一种就是广东的80、90后了,这群人才可能成为广东的精英,受过良好的教育,能看清楚自己,懂得努力奋斗的意义。尤其是现在广东的90后,创业的越来越多,冒险精神、努力奋斗、与时俱进才能在他们身上看到。在此我要祝福广东的80、90后越来越好!


邹建金如海


“捞仔”、“捞佬”是广西、广东人对外地人的统称,这个称呼从解放开始到现在一直沿用,我觉得没有贬义的意思。但的确很多外地人听着觉得很刺耳。

“捞仔”、“捞佬”起源于哪里呢?

我问过很多的广西人(因为我工作生活在广西南边,广西的钦州以前也是属于广东辖区),“捞仔”、“捞佬”起源于哪里?好像身边没有朋友能够真正答得上来,这两个词到底来源于哪里。

我百度搜索了一下,大概有这三种结论。

第1种说法:捞仔,捞就是赚钱的意思。捞仔,就是北方到南方赚钱的男人。捞妹,就是北方到南方赚钱的女孩子。这种说法,也能说得通。

第2种说法:捞,等同于唠,就是唠嗑的意思。在很早的时候,普通话还没有普及,北方人到广西互相之间讲普通话,而且北方人唠嗑比较多,广西人也听不懂。所以称之为捞仔。

第3种说法:北方人称朋友为老兄,南方人普通话不标准,学北方人称对方为老兄,却说成“捞松”,后来就慢慢的就演变成捞仔。第3种说法起源于广东湛江,我也觉的这个说法好像靠谱一点。

“捞仔”、“捞佬”是否是贬义的呢?

我在广西工作已经10年了,主要在广西南部一带工作生活,身边的兄弟朋友多是讲白话,他们称不会讲白话的人为“捞仔”、“捞佬”,来到广西10年,白话是没有学会,白话猜码倒学的还算很溜。

我问过很多的广西人,他们为什么称外地人为“捞仔”、“捞佬”,基本上没有人能够答得上来。但是“捞仔”、“捞佬”这个词语是否有贬义的意味,我也经常听到一些广西的兄弟讲到一些话,称某个“捞仔”很讲义气、很够哥们。既然对尊重的人说这些话,我想也并没有贬义之意吧。

广西这边很奇怪,对待自己好的兄弟都是以骂人的称呼开始。例如:很多地方称对方为“狗卵”、“狗吊”。以前我一直以为称对方为狗肉朋友绝对是贬义的,但在广西的桂林并不是。桂林称特别好的朋友才叫“狗肉”。

所以,在广西称外地人“捞仔”、“捞佬”、“狗卵”、“狗吊”、“狗肉”并无贬义的意思

你有朋友是捞仔吗?他人怎么样?

南宁美食攻略


“捞仔”和“捞松”的关系

说到“捞仔”这个词,要先说说“捞松”这个词

当年解放军(四野)南下解放广东,军中大多数是北方人,他们用普通话称呼广州人“老兄”,而当时的广州人对普通话并不熟悉,于是把普通话“老兄”用粤语相近的发音“捞松”来代替。后来“捞松”就成了广东人对外省人的称呼,而“捞仔”就从“捞松”发展演变出来的。

其实这个时候,“捞松”的称呼在当时是没有歧视的意思的,只不过就是一种玩笑式的称谓。就是类似日语中的“支那”这个词。早期是中性的,后期才变成贬义。


“捞仔”说法的开始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广东先行一步,越来越多的外商和港商来珠三角地区设厂生产,吸引了很多来自外省的人来打工,由于来广东的人男女老幼都有,于是“捞松”的称呼,就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来细分成4个称谓。

捞头:指年纪大的男性

捞婆:指年纪大的女性

捞仔:指年轻的男性

捞妹:指年轻的女性

由于改革初期来广东打工的人群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生活习俗与当地人不同,经常发生各种的冲突,甚至有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做起偷鸡摸狗的行当,引起当地人的极大的不满。这个时候,这4种的称呼已经带有明显的贬义其实的色彩了。


捞头和捞佬的来源

在广州,称呼外地人一般都用“佬”字来代替,例如江西佬、广西佬、福建佬、浙江佬。而唯独是湖南人不称作湖南佬,而称作湖南头。

改革开放初期,大量的外地人涌入珠三角的工厂打工,其中以湖南人为主。广东人性格温和,饮食清淡,而湖南人性格强悍,饮食以辣为主,总给人一种好斗和泼辣的形象,造成了本地人对湖南人的误解和恐惧,于是将其联想成湘西“土匪头目”的形象,进而称其为湖南头,而湖南人当中,一部分素质低的人,称作捞头。

所以,湖南头、江西佬等称呼是没有歧视的,是属于中性词,而如果捞头、捞佬是带有歧视的色彩的。

如果几个广东人私下聊天,他们会使用捞头的称呼

例句:我寻日请咗个捞头帮手搞部墙,四百蚊搞掂。

而如果有外地人在旁,他们是不敢用捞头的称呼的,这样会引起误会和不必要的麻烦。一般用头和佬来代替。

例句:你个湖南头,过年返去一个星期,返来个肚腩就咁大啦,喺屋企有乜好嘢食啊。


捞仔与捞世界的关系

有的人认为,捞仔来源于南下打工者来广东赚钱(捞世界)。其实只不过这两个词刚好有个捞字,巧合而已。在粤语中两者的读音根本不一样,捞仔的捞读Now音,捞世界的捞读Load音。

例句:果个捞(Now)仔捞(Load)边饭嘎?


其他的歧视的说法

不同的地区,对外省人的歧视的说法也不一样。有的地方称呼为“北佬”、“北姑”,有的地方称“山仔”、“山妹”,也有的地方称“外江马骝”(普通话:外地猴子),意思是指那些离开家乡出外打工的人,像猴子一样蹿来蹿去。


动画奇妙记


这个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分析,习惯就好。

“捞佬”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我09年在东莞当过职业司机,是一位广州人老总的专职司机。他给我说了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他说:当年即系改革开放初期,甘啊好多外地人就到我地广东来打工,甘距地系坐火车来既比较多,而且系湖南湖北人比较多,甘落左火车之后呢就唔识路,见人就问(几本很多人都这样问):“老兄或老姐哪里哪怎么去啊”?果D地方口音死鬼甘重,我地就听成“捞兄、捞姐”,甘听得多了就会烦,再问捞兄我地第一反应就系:捞你老尾,我话你捞佬就真。慢慢就开叫果D外地人“捞佬”了。

这是我当年的老总说的,我想他说的很有道理,应该是这样来的。


追-林夕-


不多解释,直接上图。

这是一位广东网友关于婚恋问题的评论,请通读以下文字,自行体会一下“捞仔”这个词到底有没有贬义。



sherrygranger


小编,你不是挑拨全国的人,来攻击我们两广的人吧!为什老出这样话的题?什么捞佬捞仔?今天,我看不惯,让我这个老实人来回答吧!其实,我们两广称外祖母为外婆,其它省管外祖母为老姥,是吧!有些说话不文明的,嘴上老说:你老姥!两广人称祖辈份的人叫阿公、阿婆,很多地方叫爷爷奶奶,是我们两广人跟不上节奏。老姥是我们两广人,八哥学舌,也学学叫老姥。什么叫作为岐视人了?如果这也是岐视人,你们也可以回叫我们老外婆呀!真是个无良小编!想拿这样乱七八糟的事来搞地域互黑,看来,你的心是黑的,也许是外国势力派来,专门搞破坏的坏份子。建议有关部门,把他抓起来!各位读者,擦亮双眼,千万不要被无良小编给骗了!


棋友直李


广东人叫外省人为捞仔捞妹,指外岡佬,而广西桂东南山区捞仔捞妹为咗抱广东大腿,就学广东人歧视外省人为捞閪捞头,但心底里广东人最睇吾起广西桂东南山区捞仔,又穷又没本事,一味模仿广东人讲粤语广府话,点知比外省普通话捞仔捞妹重要穷,自己广西桂东南山区穷,走去学广东人歧视外省人北方人为捞B捞閪,真係搞撚笑


建築商顺德大良人


广东人叫外省的捞佬、捞仔,有歧视的意思吗?我来奏一下热闹,因我是广东人想说说个人的看法与理解……😄

常听到有一部人确实是这么叫的,至于有没有被歧视的意思?以本人的理解应该是有点那个意思……,但在我本人的眼里,从来就没有什么人或哪里人之分,我们都是中国人。

至于(捞佬、捞仔)这个词,我想应以本地[方言]为论来理解较为好些。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共有56个之多,也就是说可能有56种不同的方言了。

例如:广东人说的(捞佬、捞仔),首先解一下这个[捞]字,是指出来捕捞,捞作的意思(用现代的话来说,是出来挣钱的意思)。而[佬]字,用广东话来理解的话,是个行业的意思;比如说,卖猪肉的就叫猪肉佬,卖鸡的就叫鸡佬,卖羊的就叫羊佬等等(如此类推)……至于这个[仔]字,是指年青(后生)的男孩子的意思。我是把(捞佬、捞仔)理解成[猛龙过江],因为他们从远方而来到广东,凭的是他们的真本领来挣钱,真不容易呀(👍)!你们说是不是有如猛龙过江呢!

有些地方的[方言]也真的很有趣的喔,😄下面我就举个例子说说看,看到底有趣没趣:记得在2017年度的最后一天,我同好几位朋友小聚。各自都发表对17年度的看法与收获感等。

其中四川的一位朋友先说,今年的钱不好挣……挣到个(捶子);北方的朋友说,挣到个(鸟);还有一个朋友说,挣到个(球);而我就说,挣到个(桔)。

你看是否搞笑呢?17年真了不起啊!样样都有人挣到了。

其实我们都是中华之儿女,大中国的一家人;很应该相互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千万别岐视他人(狗眼看人低)……如果硬要分的话,我只分好人与坏人两大类;如以助人为乐、为人正直者等称之为[好人],如无恶不作、置民于水火者称之为[坏人]。


中医天下之平民中医


从“老兄”演变而来,是否带有歧视,还得因人而异。

之前,常人见面都称呼对方为“老兄”。随着广东解放,大批外地人进入广东,由于广东人普通话不标准,很容易把“老兄”念成“捞松”。对于男性,他们称为“捞松仔”,对于女性,他们称为“捞松妹”;类似“靓仔”或者“靓妹”。后来取掉其中的“松”,变成为“捞仔”和“捞妹”。

据说,因为广东地处南端,几乎所有外省都是北方,所以他们习惯把北方的事情用“捞”来代替。当然,这仅仅是口头禅,正如广东人习惯说“捞来捞去得个吉”,意思是毫无收获。“捞仔”和“捞妹”也是口头禅,不用作书面用语。

但是,也有人认为它们略带歧视,有乡巴佬之意。不过,具体如何还得看说话者的语气,神态等。


五味社


以前普通话未普及前,广东佬同外省人沟通是有些困难的。我听过有一版本呢,是这样说的,开初外省人就如何称呼广东佬的,就带着他们的习惯,见男的人都叫~“老兄,老兄”,广府人听不明白,听成了"捞松",外省人叫广府人"老兄",广府人听明白后又叫他们"老兄",但口音问题成了"捞松"。开始没不敬之意,但广府人之间讲起外省人时也会提起那位老兄。慢慢传开后却因普通话老兄,这与音粤语捞,指土气,不时尚的"好捞"近音,如小美问小丽,我新买这套衫靓吾靓。小丽说:好捞啊!指土气不时尚!南风刚开始吹起的时候,广东爱港澳影响,衣着也慢慢新潮,而刚受~东南西北中发财在广东的号召,前来广东打拼,而衣着还是未开放改革,"捞松"慢慢就有有了乏意!现在在大淘宝的加持之下,要多潮都有多潮,捞都变成个性了,穿布鞋穿花衣才有新意呢!祖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