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学生应该怎么去谋出路?

我陪伴你1130


条条大路通罗马。大专毕业之后有以下几条路可以选择。

第一,继续深造获得更高的学历。毕竟目前社会对学历的要求水涨船高,本科学历都不见得是你的终极目标。

第二,学习一门实用的技术。这样你在社会上立足,并不是只有学校教育才是教育。教育应该贯穿整个人生,课堂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都是终生教育的一部分。要知道学历文凭只是一张通行证和敲门砖。

第三,如果家庭条件允许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同样可以开拓出属于自己的明天,对自己的能力有把握和信心,完全可以开创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

如果对自己没有信心,你可以选择继续深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自己,大专学历只能代表你的过去并不意味着你的明天一直会停留在这个阶段。


考朋


不请自来,只因我是过来人,说说我的感受

我是专科生出身,中学六年都没有对学习有兴趣,高中毕业只上了一个民办二专,注意,还是民办,就学历而言,简直是处处受人鄙视。

之后我参加了专升本考试,本科毕业后又出国读了研究生,毕业于世界前50的某大学,拿到了硕士学位。.今年我刚刚毕业,拿到了国内普华永道的offer。 感兴趣的话题主可自己搜索下普华永道。不敢说多好,也肯定不差。

专科生的出路在哪里呢? 专科生的出路真的太窄了,不然我也不会一直读到研究生。

作为过来人,真心想劝你,复读也好,怎样也好,请尽量不要上专科。

虽然我熬过来了,但是这一路上真的是有太多的不易。

为什么?

(1)首先我们谈就业

我不知道题主对以后的人生规划怎样,就假定你是一个正常的,想去好公司踏实上班的,攒了经验有机会跳槽就跳槽,有机会创业就创业的这种人。

专科生能找什么工作? 因为我一直读的都是商科有关的专业,就以我这个圈子为例。能进银行当柜员,你都要心存感激。考公务员呢?很多岗位你不能考。 通过社招找工作呢? 很可能找的是个不知能开多久的小公司,管理乱,制度乱,有用的东西没学到,乱七八糟的东西倒是知道不少。或者就在证券、保险、银行的营业部做销售,美其名曰客户经理,但是是个流动性很大的工作,业绩完不成很快就要走人。

我的专科同学,但凡没有继续深造的,绝大多数毕业一两年后都离开了我们念专科的省会城市,回到了各自的老家,找找关系进个单位,或者做做生意。

或许你觉得这不是你期望的生活方式? 没错,那时候我就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好吧,继续深造吧! 但是,需要注意一点,将来即使你像我这样读到了研究生,你的第一学历,始终是专科。这就预示着,在求职时,你会受到很多企业的歧视,当然不是全部,普华永道就没歧视我,但这样的公司10个里又有多少个?

我的硕士同学,表面看起来和我条件一样,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就业选择都比我多,因为他们的第一学历很多都是211/985的本科,又有国外名校的硕士加成,可以轻松通过大多数企业的海选,只要面试自己表现ok,offer指日可待。

而我呢,毕业的求职季,我投了很多银行,有总行有分行,也投了证券公司。十之八九都倒在了第一轮海选,是的,我连笔试都没有。总行竞争激烈,被刷掉我也理解。但是我老家的分行,很多本地二本的学生都最终如愿通过面试,我一个名校的研究生,笔试机会都没拿到。。。你说为什么? 因为我第一学历不符合要求。 或者也有可能没找关系。

一个有趣的事,在我拿到普华offer以后,我亲戚帮我联系了一个省内的上市公司,还可以,但平台显然不如普华好,对方HR给我打了电话,大意是:虽然你第一学历不行,但有人推荐,我们勉为其难的给你一个面试机会。我很礼貌的拒绝了这个面试机会,我已经找到认可我的雇主,不需要在去你那接受就业歧视了。

ok,跑偏了,我想说的是,一旦你从专科起步,专科学历会影响你很久很久。对我而言,我觉得,等我在现在的公司工作三五年后,跳槽时,那时候人们才会真的忘记我究竟是怎样的教育经历,而只关注我的工作经历。那么,从上专科,到研究生毕业,再到我期望的那一天,需要多久?要10到12年,你想过这个数字有多沉重么。

(2)其次谈环境

我个人有一个感悟:一个人想要做出成绩,自身的努力是前提,但所处的环境会为他的努力带来不同程度的助力或阻力,以及不同的视角。环境对于一个努力的人能否达到期望的高度,至关重要。

读了上一部分,听起来好像按我走的这个路子发展下去,虽然有坎坷,最后还是有机会收到一个不错的结果。但是这条路子上的淘汰率是很高的。因为你所处的环境会给你带来很多的阻碍。

首先,进入到专科,相比本科院校,你的同学里,有相当一部分,是没给自己定过什么目标,只想着玩,或者定了目标又不愿努力的人。当然也有一些一直看着老老实实、认真学习的,但就是成绩不怎么样的.....讲真的我个人是不太喜欢这个类型的同学的,玩也没玩好,学也没学好,不知道到底在干嘛。。。

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想要不被影响,想要坚定自己的目标是很难的。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主流意识,多数人会选择按主流意识生存,而违背主流意识的,会受到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质疑与挑战,自身不够坚定的,很容易形成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最后放弃。

在专科的圈子里,极其容易形成一个主流意识,就是:再学习也没什么用了,不如好好玩玩,学学为人处世,以后再社会上好混点。对于家境好的同学,以后极大可能是跟着家里认识的人一起做生意。家境一般的同学,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家里帮忙张罗着,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比如农村信用社,比如社区办公室,之类的。

那你的老师呢? 如果你的学校只是专科,没有本科,那你的老师的水平。。。。讲实话也不敢恭维,有一些老师还是不错的,毕竟学校要维护面子,需要部分不错的教师资源。但也有很多老师,可能也只是没找到别的更好的选择,才跑来教书。我上专科时,好多老师都是没找到更好工作的研究生。教个几年,有其他选择了,也就跳槽了。

跟着这些老师,帮你培养一个乐观、坚定、远大的志向和职业展望,老实说概率要比跟着名校老师小的多。因为首先很多你自己的老师就是没混好的,你怎么指望他们能教会你太多书本以外有用的东西。

我专科的老师,有的甚至直接私下就说:“哎,其实学习有什么用。” 和他们多聊聊,你可能也就觉得,以后找个马马虎虎的工作,安稳一点,慢慢混着,就是往后人生的全部了。什么奋斗,什么追逐目标,都跟你无缘了。

我曾一度也这么想过,是不是这样才是可行的路径。等到我读到硕士的时候,我的教授们,有的是某国央行关于制定货币政策的顾问,有的是CPA协会的资深成员,有的是前德意志银行高级分析师,甚至有担任过欧洲某国财长的。跟着他们的时候,我常常感觉那些和专科老师聊天的日子,简直就像上辈子或另一个世界的事,因为我所接收到的信息实在实在天差地别。而我现有的职业规划,对行业的想法,目标等等,大体上都是硕士阶段受启发形成的。而且这些并非是异想天开,我想我至少已经处在一个既定的轨道上了。

综上,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你说你要专升本,要读研,要以后怎样怎样。讲实话,你容易被嘲笑。而且你这条路见效慢,等到你看到你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一个工作,在那个阶段你看起来还蛮不错的工作,开始赚钱时,你十有八九会动摇一下下。等到有人来挖苦你时,你可能又气,又动摇。

一旦你开始怀疑自己,而且又受点什么挫折,你真的很难坚持下去。这也是为什么从专科作为起点去深造,坚持下来的人那么少。

我是个过来人,我深知这条路有多不好走。虽然我现在是熬过了那个阶段,也要在一个不错的平台开始职场生涯,但是如果再选一次,我真的很希望当初能多努力,至少从二本开始我的大学之旅,而不是专科。如果那样的话,我现在可能已经有一两年的工作经验了,起步更快。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面临新同事甚至前辈都比我年龄小的尴尬。

当然了,撇开从学历上深造自己,人可以有很多很多种活法。从来没有什么限定说你必须要有一个高学历,然后找到一个有前景的工作,再登上人生巅峰。

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息。我觉得这只不过是当下教育体系给我们80、90一代强行灌输的一种观念。我们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其实真正追求的无非是生活的幸福度。想要有出息的背后,对很多人而言,其实也是在追求生活幸福度。

实现幸福的生活,你不一定要读书。至少我现在,就没觉得我生活指数有多幸福,过去的几年,以及未来的几年,我都可以预感到两个字:辛苦。但这是我选择的生活方式,我为自己的成长感到欣慰,这是支撑我选择这种方式的动力。

我有的朋友,在家当民警,或者别的公职人员,家里是做生意的,还算殷实。在差不多的年纪结了婚,买了房子,买了车,生活节奏不快,下了班陪陪家人,出去应酬应酬,以后再想法子做点别的生意,挣点钱。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而这种方式不需要你有什么高学历或专业知识。

总之,你要慢慢发现,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你和我类似,那你加油,在读书这条路上继续往下走。如果你觉得我朋友那种方式也不错,那我的路子对你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

但我又听过一句话:只有见过更多的风景,你才会真正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你现在认为你想要过的生活方式,有时可能只是因为,你没有见过更多的可能性。

就是这样,加油。


攻玉AJ


只要你有能力,到哪都能发展的很好!是金子迟早会发光的!当然,也得不断的去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加油!要相信自己,努力肯定会有收获!加油!


Baby鹿鹿


专科和本科区别在于,本科培养素质教育性人才,专科培养技能操作性人才。专科注重动手实践,本科注重理论管理。有一门好的手艺,去哪里都会有出路,只需要把手艺做精,做细。


数学学习课堂


看你能力了,学历就是一张纸。当你没有什么本事的时候你才会拿出本科、研究生学历那张纸,而且还只能管实习期的3个月!


EveryCode


第一,参加工作做自我职业规划

第二,根据工作刻意学习相关技能提升自己

第三,提升学历

第四,根据自身情况,考虑创业,从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