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哪个位置最容易出学霸,座位与成绩真的有关吗?

xiaodi1990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教室哪个位置最容易出学霸,我觉得只有是真学霸,坐哪里都一样,很多家长都关心座位与成绩有关吗?我与一个教初中的老师曾经聊过这个问题,我们来听听这位老师是怎么说的。

他说他在讲台上一站,就知道哪些是认真学习的孩子,哪个是送礼的孩子,他说认真学习的孩子一般就是讲台下面正中间三四排的样子,送礼的孩子一般都安排在比较特殊的位置,比如与老师的距离最近,或者孤立出其他排。爱说话的孩子一般都在最后一两排,上课不听讲,睡觉的孩子就分布在两侧。所以,上课的时候就是中间的孩子在学习。

我问他那这样安排座位家长会不会有意见呢?他说初中生与小学生不一样,小学生一般都是按照高矮个头来排座位,老师管这点还多少能学点。到了初中,尤其是到了初三,成绩不好,很难提高了,家长和孩子基本上就半放弃了,有的孩子上课像听天书,老师管也没有用,上课就打哈欠,有些孩子精力比较旺盛,上课说话做小动作,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学习,只能放在最后一排。

如果照这个老师说来,最容易出学霸的地方应该是讲台下方前三四排的位置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哦。


沛泽妈读心理


作为多年的班主任,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可以肯定的说,题主有这样的疑问,与平时许多老师按成绩排座位有关,也与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在校的座位有关。那座位真的与成绩有关吗?这个应该因人而异。

首先:对于自觉性高的学生,坐在哪里都一样,一样能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影响一般不大。我上学的时候,我们班的学霸,因为个子高就坐在最后一排。我一般也不按成绩排座位,而是按照个子的高低,所以我们班学习好的学生,分散在教室的各个位置,这样有助于好学生帮助中等生,形成良好的学风。

其次:对于那些学习自觉性不强的学生,座位还是尽量靠前一些。特别是大班额的学生,坐在后面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做小动作。这也是很多父母希望老师把孩子往前调的原因。还有的班级还特设有特排,专门让哪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坐。说实话,这还是有些效果的。对于自觉性不强的学生,在老师眼皮底下,小动作会减少许多,外来的干扰因素也会减少很多,上课听讲会更专心。但是,并不起决定作用。

第三:对于一部分自我放弃的学生,其更钟情于后两排。这是因为他们本身不愿学习,上课又小动作不断,容易扰乱班级纪律,耽误其他学生,老师无奈,只好把他排到后面,学生也乐于清闲,有的学生还主动要求做后面。

哪个位置最容易出学霸,并无标准答案。但是,很多学霸一般都坐在三排中间位置,这可以说是老师的优待。

看来,学霸与座位真的没有联系!只有转变学习态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取得好成绩,那时,你也可以当学霸。

下面是网上流传的座位表,真的很有意思呢。


静等花开2579


高一刚开学后不久,班级进行了第一次调位,有家长就开始给我打电话,说自己孩子的眼近视,坐后面看不清,希望能调到前面去。在我解释了调位的原则和想法后,该家长只好作罢,答应去给孩子配眼镜。

相信这一幕,很多班主任都遇到过。很多家长把孩子的位置看的非常重要,为了给孩子挑个好位置,会想尽各种办法去给孩子调给好位置。

那么,座位真的那么重要吗?真的有所谓的“学霸区”吗? 作为老师,我对座位和成绩的关系,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只要不是长期坐在某一个位置,一般不会对孩子成绩产生太大的影响。

座位和成绩之间确实有一定的关系,这个应该不用否定。尤其对于一些自觉性差或者有其他个人问题的学生,座次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比如一个个头小的学生,长期坐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自然对他的成长不利。

而教室中间的位置,一般是2——6排,被称为“黄金坐区”,也可以理解为“学霸”区。虽然教室没有进行过此类研究,但是科学家却进行过此类的研究,比如斯坦福大学做过一个著名的“座位”研究。

510名学生,被要求从同一间教室的110个座位中,选择最心仪的位置。选择前,学生们被告知,座位之间没有任何差异,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黑板、清楚地听到讲课内容。
结果,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前排靠中间的位置,集中在2-6排,以3-5排最多。结果和刚刚提到的“黄金座位”基本吻合。

而这个位置的学生,不仅在看黑板和听老师讲课方面更具有优势,而且还能有更多和老师交流的机会,不管是提问还是眼神的交流,所以被称为“黄金坐区”,也是有其原因的。

但是,现在多数的老师,为了公平和学生健康等方面的考虑,基本上都会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定期调位或者平移,这就让座位的重要性开始下降。但是,对于一些长期不进行调位的老师,就需要注意座位的影响了。

二、学生年龄越大,位置的重要性就会变得越小。

小学生是习惯养成时期,老师的作用更重要,所以,一个好的位置,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好位置的学生听课往往更加认真,回答问题也更加积极。在小学生中,个头矮的学生,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总体上似乎学习会更好一些,这和座位是有一定关系的。

而到了高年级,比如高中阶段,学生的自觉性加强了,知识在考试中占的比重下降,能力的比重上升,座位对成绩的影响也就变小了,而且有些“学霸”,还非常喜欢找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进行学习。

三、真正的学霸,不是由位置决定的。

所谓“学霸”,指那种学习积极认真、喜欢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如果让学生自己选座次,他们比较喜欢中间靠前的位置,这和我们大人开会时喜欢选择的位置也差不多。

可以说是学霸选择了位置,位置能影响成绩,而不会决定成绩。所以,老师要根据一定的规则,定时对座位进行调整,而家长也不能太看重座次的作用而去干预老师的工作。


赢在高三


为了孩子学习家长们豁出去了,与此毫不相干的这件事也是费尽脑汁,这就是座位问题。

为了孩子成绩家长们挖空心找方法,比如与此毫不相干的这件事,家长也是豁出去了,随即一些不该出现的现象都出现了,这就是孩子座位问题,很多家长认为中间靠前二三四排座位最好,所以很多家长绞尽脑汁跟老师套近乎,为的就是得到老师的“照顾”,一个座位真的能让孩子提高成绩?恐怕未必。

在我国,一个孩子上学,家长操的心往往是最多的。他们不仅要替孩子挑一个最好的学校,还要挑最好的班级,甚至在班上的座位都要是“黄金地带”。

每一新学期开始,都会不少老师反映,家长们对于座位真的是有一种执念,为了搞到心目中的好座位费尽心思,能够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

比如,不能太靠后,因为看不清黑板;不能太靠前,因为有粉笔灰;不能在两边,因为斜着看黑板对眼睛不好……

总之,好座位的标配就是,中间一点的、靠前一点的。一般中间几列的三四排座位是最受欢迎的,是家长们求爷爷告奶奶摆脱老师安排的地方,也被称为“学霸座位”。

那仅仅一个座位,真的这么重要么,真的会影响到同学们的成绩问题么?

答案当然是:不会。

首先,老师板书问题。先不说现在有电脑大屏幕的便利条件,就算是老师们写板书,他们通常也会照顾到所有的同学,写的字会尽量清楚一些,不会小到让人看不见。


所以,在后排的同学如果不近视的话,一般不会出现看不清的问题。而且,如果坐的一直离黑板很近,反而会对视力有所影响。

其次,位置问题。班级里的座位都是定时更换的,每个人在班级里的座位并不是固定不变。通常来说,班级里一般都会隔两三周左右把各列座位进行轮换,并不会出现在一直在旁边,斜着看黑板导致眼睛不好的情况出现。

再次,“学霸座位”并不都是学霸。座位的安排一般都是按照身高来排序的,高的就往后坐,矮的就往前坐。所谓的学霸学渣也并不会有那么明显的分界。

而且,老师课上指导的时候,会在教室里转圈解答问题,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会说在前面就多要“开小灶”,在后面就不管,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要想真正搞好成绩,靠的是学生自己。如果自己努力,不管在哪里都能学好,与座位无关。而如果自己都不努力,安排再好的座位也是无济于事。

总之,我们认为的传统意义上的那些“学霸座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的便利条件。仅仅一个座位,对学习成绩


优学优考策略


不能说那个位置容易出学霸,可以说学霸喜欢坐哪个位置!


我见过两种类型的学霸,一种是积极开放型,喜欢和老师交流,另一种是沉默寡言在背后默默学习的。

这两种学霸都可以成为学霸,因为他们的成绩都很优秀,但是他们坐的位置却不相同,一般经常积极发言的学霸喜欢在第一排中间坐,因为这个位置和老师交流是最好的,而且老师也经常提问他们,这样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加深。

老师不但会对这些学生加以鼓励,而且常常看好他们,那些常常被老师看好的学生,成绩也不错,但真的实力还是他们背后的努力。

而另一个学霸就常常坐在最后一排,默默无闻学着自己作业,仿佛把所有的人当作空气,但是我也不希望所有人都向这些人学习,毕竟这些人背负的可能更多的是忧郁与苦闷,为了学习什么都不顾了,但愿他们能够积极开朗一些!

元芳,你怎么看!



喜马小弟


每一年期初的时候,总会有那么几个家长打电话给我——

“老师,麻烦您把我的孩子调个好座位吧!拜托拜托……”

“要不,让他坐在讲台上您看怎么样?”我揶揄道。“其实,只要孩子没有近视,坐在哪里都不会影响成绩的,您就放心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网上流传着一张座位图,这张座位图把教室分为6个区域:

当然,这些“区域”如此划分,咋一看,还真有一定的道理:坐在最后一排,如果视力不太好而且个子又不高的话,可能很难看清老师的板书内容;坐在教室的最边缘,斜着眼睛看反光的黑板,对眼睛也没有多大的好处……所以,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最理想的座位是中间两列的前三排座位。

据说,城市里的某个学校,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挤进“学霸区”,花了很大的“代价”请老师“高抬贵手”为其择定“良座”。在有些家长看来,孩子成绩和座位“优劣”是息息相关的。那么问题来了:家长们这样耗尽“洪荒之力”为孩子争取“好位子”,到底值得吗?

教室哪个位置最容易出学霸,座位与成绩真的有关吗?我认为,教室里哪个位置都会出学霸,座位与学生的成绩没有多大的关系。作为从教16年的班主任,在我看来,家长的这种做法对于孩子的学习而言完全是画蛇添足、隔靴搔痒之举!

首先,能否提高孩子的成绩,最重要的是看学习态度是否端正。一个心不在焉,终日无心于学习,连作业从来都没有完成过的学生,别说让他坐在“学霸区”,就算让他坐在讲台上,也很可能只取得一位数的可怜成绩。在我们班级,“至尊学霸区”坐的并非全部清一色的学霸,而是一些个子比较矮的同学。这些同学当中,有的成绩一塌糊涂,有的脾气怪异、成绩偏下,有的堪称“错别字大王”……让他们坐在“学霸区”,并非给他们开后门,而是他们在身高方面有着“先天优势”。

其次,坐在“学渣乐园”的也并非清一色的学渣。至少在我们班级,学霸分布于班级中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学霸担任着每一个小组的组长、副组长,而学渣往往就坐在学霸的旁边。这样安排,为的就是让学渣在学霸的影响下可以向上向善。上一届的同学当中,有两个女同学以自己的实力考入我们市最好的中学,这两个同学,都坐在倒数第二排,也就是传说中的“学渣乐园区”。

只要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只要孩子肯认真学习,积极进取,不管坐在哪个区,都能学有所成。


微雨润苗


首先,座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家长关注的话题,简单分析一下吧,老师安排座位的几种方式:

1 座位的原则是高矮秩序,是否近视;低年级多是按照高矮秩序,中高年级还会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的纪律情况;

2 学生根据自己的考试成绩自由选择座位;老师进行微调!

3 学生自选座位,每周前后左右轮换;

4 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性格,学科强弱,是否守纪等诸多因素为学生编排座位!

其实吧,我自己是比较喜欢第二种的,这样会使班里面的学习氛围更加的浓厚。

但是呢,这样子排座位也会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许多学生喜欢和朋友坐在一起,而另外一些学生则希望引起或避开授课老师的注意。在阶梯教室里,学霸都是选能听清老师上课的座位,学渣都是选容易开溜的座位……坐在一起的一群朋友倾向于考相似的成绩。而独自坐在教室角落的学生的成绩往往低于平均水平。

其实,最适合的方法应该是是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学生情况来定的,并不能把所有班级的学生一概而论。

比如在精英班,就可以采用方法二。而在普通班采用方法二就是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普通班就应该采用方法一。

在小学阶段我觉得应该方法一二并用,即可以让孩子好好学习,又可以培养竞争意识,优秀的人都是比出来的,并不能说他强任他强,什么人比人气死人之类的话。一个小孩子,你就让他有一个如老年人一样的心态,你让他以后怎么活。

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说,座位的如何与孩子的成绩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呢?

一、只要不是长期坐在某一个位置,一般不会对孩子成绩产生太大的影响。座位和成绩之间确实有一定的关系,这个应该不用否定。尤其对于一些自觉性差或者有其他个人问题的学生,座次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比如一个个头小的学生,长期坐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自然对他的成长不利。

二、学生年龄越大,位置的重要性就会变得越小。

三,学习是一个自觉的事,所谓“学霸”,指那种学习积极认真、喜欢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如果让学生自己选座次,他们比较喜欢中间靠前的位置,这和我们大人开会时喜欢选择的位置也差不多。可以说是学霸选择了位置,位置能影响成绩,而不会决定成绩。

所以,老师要根据一定的规则,定时对座位进行调整,而家长也不能太看重座次的作用而去干预老师的工作。


大三老学长


现在的学生座位并不完全是按成绩排的,需要考虑到身高、视力等因素。我学生时期的座位可是全部按学习成绩排的,每次大考过后必排座位。



排座位的场景通常是这样的:所有的同学抱着书到教室外面,班主任拿成绩单站在门口,大声地按名次喊姓名,被喊到的同学进去教室随便选择,就这样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排个座位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以前的班级基本都超员,每个班的学生都一百靠上。所以后排基本上很难全部听清老师的话,而爱学习的学霸往往会选择中间二到六排的位置,因为那个位置离老师近又无需斜视黑板。那片区域我们往往称它为‘’风水宝地‘’。



之前还没有‘’学霸‘’这个称谓,那个时候成绩一流的被称为‘’尖子生‘’。所有老师对尖子生往往有很多的偏爱。其实,坐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自制力。成为学霸后,往往有更多的选择权。


春风化雨花草香


前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着一张关于班级黄金座位和普通座位的图,想必很多家长都曾为了孩子上学,去拜访过老师,请求老师帮忙安排好座位给自己的孩子吧,那么对于网络上流传的图是否有科学依据?座位与成绩真的有关吗?



对于班级编排座位很多老师都是根据学生的身高来的,让个子相对矮的学生排在前面,个子高的排在后面,为的是能够让矮个子的学生能够看到黑板;也有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来编排的,这个前提就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平时的变现情况,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各项能力;当然也有老师会根据学生考试成绩来编排的。不管哪种编排,决胜网认为座位和成绩真的没关系。

并不是说座位在“学霸区”,孩子成绩就能从差变好,考试成绩从不及格就能及格,孩子学习成绩如何提高,最重要的还是孩子自身的学习态度,以及努力程度。孩子自身不努力,就是放在天才班,孩子成绩还是如此。想必大家都知道衡水中学吧,如果说座位能影响孩子成绩,那么衡水中学的大学录取率为什么那么高,难道一个班级百分之九十的座位都是黄金座位?可见座位和成绩没关系。

至于教室哪个位置最容易出学霸,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中间位置,按照资深教师的经验,最容易出学霸的座位是最后一排,大多数老师往往在后面站着的时间比较多(非正常上课时间,多指自由学习时间),而且学霸不会主动提要求把座位往前调。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只是根据一些资深老师的经验而谈的。


决胜网


“你家孩子坐在教室哪一排?”

这是家长们凑在一起时

常常会聊到的话题,

也难怪家长如此关心,

要知道民间传说

教室的前后左右分别分为:

“学霸区”

“高级休闲区”

“普通百姓”

“VIP风景区”

等不同角落,

而教室后排,则不受人待见……

教室里

到底哪个位置是爸妈心目中的理想座位?

根据班主任们的反馈,尽管爸妈们请求照顾的理由大相径庭,每班都有对座位有特殊要求的家长,且孩子年龄越小,家长要求越多。然而,大多数家长们心中的“黄金”座位都是:“中间、靠前,第一排除外”。而如果坐到了最后一排,那还真是纠结得不得了。

01

家长眼中容易出学霸的“黄金座位”

有趣的是,第一排居然没有入选“黄金座位”,原因是家长认为第一排靠近黑板,容易吃粉笔灰,虽然现在很多学校已经使用白板。

不过,第一排没有进入“黄金位置”也有道理,老师一般不会在第一排停留。老师们说,家长会以各种理由来要求坐中间靠前位置,最常见的接口是:近视。

按照资深班主任的经验,学霸经常出没的位置在这里:

为什么靠后排的位置反而是学霸聚集区?

有老师分析:

许多爸妈觉得前排孩子受关照,是个误区,老师在教室里转悠时,往往是在后排停留时间略长一些,老师站着不会打扰到其他同学,会多指点几句。

而且学生座位基本是按身高从低到高排的,相对来说,个子矮的同学,尤其是男生,自我保护意识会略强一些,有时不太容易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建议。而坐后排的高个同学,似乎更阳光一些,听得进建议和意见,进步会比较快。

再加上学霸家长不会跟老师提要求,要把座位往前调。结果就有了这张学霸出没位置图。不过这位老师也说,这张位置图仅仅是相对而言,并不表示坐前排的同学里就没有学霸了。

对于排座位,老师们给爸妈的建议是:顺其自然,不要刻意。成绩好不好,和座位没有必然联系,关键还是看孩子的领悟能力、行为习惯,以及心里是不是憋着那股劲。

为了座位,家长老师各出大招

02

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座位烦心,学校的老师也是为了安排座位头疼不已。为了让家长们放心,老师们也是开动脑筋,频频出招。

有老师吐槽说:“我的一位同事曾经碰到过一位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往前坐,打印了一份美国人类学家的‘科学调查’,拿到办公室和我们几个老师就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关注度的关系,论述了很长时间。”

03

医生有话说

坐后排的同学也有好处,坐得太靠前反而容易近视,低年级孩子坐5米以外对视力最好。

对于网传的“黄金座位”,眼科教授医生却并不认同。低年级的孩子都有一定度数的远视储备,坐得离黑板太近,远视储备消耗得越快,反而容易近视。

专家说,孩子的视力正处于发育阶段,坐在5米以外对视力是最好的,算起来也就是教室第四排往后的座位。

专家表示,坐在旁边其实没有关系,只要不是长时间固定坐在那里,就不会引起斜视。比较理想的办法是教室的前中后排轮换着坐。

一些常见的“座位编排”标准

04

按学生的身高编排

按学生身高的高矮编排座位,这是老师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一个小组中,将不同高矮的学生搭配适当,让个矮的学生排在前面,个高的学生排在后面,这是我们必须考虑和做到一点,并且时常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我是大个子我要照顾小个子,我应该在后面。坦白而言,这种思想方便排座,还教育学生要懂得谦让。

按学生的个性特点编排

学生的性格、气质、以及个性千差万别,如果把性子较急,爱动的学生排在一起,每天的相处中难免会产生摩擦。学生年龄小,不懂得怎样处理好同伴之间的关系,容易发生争执,甚至出现打架的现象。如果把精力不集中、常说话、搞小动作的学生排在一组,这样就等于又给这些孩子提供了乱动的机会,从而影响到教学和活动效果。

同时,教师在编排座位时,还要考虑到身心或生理有缺陷的学生,要让这些“特殊”的学生在座位编排上就感受到心里上的尊重。所以,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编排座位,是为全班学生创造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长环境。

按学生平时的表现编排

在给学生排座时,要全面了解学生平时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态度、语言表达能力等,以保证小组间的实力的“势均力敌”。

这样的编排,小组与小组间的悬殊不是很大,有利于各小组间开展各方面的竞赛,调动全体学生参与集体活动或分组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小组内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有区别、有差异的学生相互搭配,可以调动优带差的教育资源,在小组内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气氛,以达到最终学生共同进步的目标。

学习环境确实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学习状态,但是学会克服复杂的学习环境也是同学们提高自我的一种历练。一个班的面积是固定的,老师安排谁坐哪个位置都有他自己的道理,因此,学会服从安排也应该作为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

精彩瞬间

对此

作为家长的您怎么看?

您觉得孩子坐哪里好?

欢迎大家回复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