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癌前病变?怎样正确对待?

糖尿病康复之路


癌前病变指的是某些可能会发生癌变的病变,也就是说癌前病变并不是癌,但是如果放任其继续发展,就有可能变成癌。常见的癌前病变有大肠腺瘤性息肉,粘膜白斑,宫颈上皮内瘤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医学上面已经没有宫颈糜烂这个诊断了,宫颈糜烂是某些不正规的医院用来欺骗患者,哄骗患者去做一些所谓的高科技治疗,那都是骗人的。现在医学上,我们称之为宫颈癌前病变,指的是宫颈上皮内瘤变。


需要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癌前病变并不是癌,而是有可能变成癌。从上面的图,我们可以看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分为三级,一级是比较轻微的,只有10%左右会发展为宫颈癌,只需要密切观察就可以。二级和三级发生癌变的概率比较高,需要积极的治疗,例如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所以,癌前病变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需要先搞清楚诊断,然后咨询专业的医生,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案。


普外科曾医生


癌前病变是可能发展成癌症的一系列良性疾病,它不一定会发展成癌,但如果不及时治疗致癌风险很大。哪些病症属于癌前病变,该怎么应对?本期,“问上医”为您详细介绍。

一、 癌前病变有哪些?

癌前病变多是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如:

1、肝硬化

它是由肝脏炎症、饮酒、胆汁淤积等引起的肝结构破坏或假小叶形成,可能会发展成肝癌。早期时患者无明显症状,后期会出现肝功能损害、门脉高压等症状。

2、慢性萎缩性胃炎

患者会感到上腹部胀痛、食欲不振,这与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导致的胃黏膜变薄有关。多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吸烟、饮酒等引起,可能会发展成胃癌。

3、息肉

息肉多是胃肠道粘膜病变,包括腺瘤、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其中癌变可能大的就是腺瘤,它容易发展成大肠癌。

4、粘膜白斑

它好发于口腔和外阴,控制不好的话会发展成口腔癌或外阴癌,病变部位的颜色为白色或灰白色、触感粗糙,可能与糖尿病和内分泌紊乱有关。

5、宫颈重度糜烂、不典型增生

患者可能会出现白带增多、腰骶部疼痛或会阴坠胀等症状,主要是由子宫颈鳞状上皮不正常的增生引起,可能会发展成宫颈癌。

二、 怎么应对?

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控制、杀灭炎症细胞,才会形成慢性炎症,也就是常说的“杀不死我的终究使我更强大”。

这些炎症细胞适应力更强也更难控制,目前有效的应对方法就是做好体检。一旦发现有癌前病变就要遵遗嘱配合治疗,并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注射相应的防癌疫苗。如目前宫颈疫苗已经进入我国市场,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选择相应的疫苗种类,预防癌症发生。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防癌知识,欢迎您点击查看《全方位科学防癌宝典:家庭必备!》专栏。



癌前病变是指继续发展下去具有癌变可能的某些病变,例如:黏膜白斑,交界痣,慢性萎缩性胃炎,子宫颈重度糜烂,结直肠的多发性腺瘤性息肉,肝硬化,某些良性肿瘤等。癌前病变与“癌”字挂钩,在这个谈癌色变的社会,很多人非常担心查出癌前病变迟早会发展为癌症。其实过度担心是没必要的。

癌前病变虽可能与癌症相关,但它们从癌前病变演化成癌却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且是否会沿这段路走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癌前病变和癌症并不能划上等号,我们熟知的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肠息肉等等,这些都与胃癌相关,但它们真正演化为癌的可能性却只有2%-3%。如果说癌症是个穷凶极恶的大坏蛋,那么癌前病变最多算是个熊孩子,因为大多数癌前病变是慢性炎症性疾病。当病原体或者其他刺激因素导致炎症持续存在时,炎症微环境中的氧化应激引起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出现,可导致慢性炎症局部的细胞DNA损伤并抑制其修复,逐渐转变为异性细胞,并可能发展为癌症。

另外,不能把癌前病变扩大化,比如肠道息肉,并非所有的肠道息肉都是癌前病变,如果是炎症性息肉或是腺瘤样增生,大可不必紧张。但如果是属于腺瘤性息肉,则有可能往恶性肿瘤的方向发展,临床上应该积极干预治疗。所以,在息肉大于5毫米时,就有必要活检以确认其病理特征,而当其大于8毫米甚至1公分时,则建议镜下直接切除。

部分癌前病变是可以逆转的,发展过程中可能自行退缩;部分病变生长极其缓慢,甚至在一生中,都发展不到需要医疗干预的地步;部分癌前病变通过积极治疗可将病变终止在某一状态,使其不会往恶性肿瘤的方向发展。所以即便是确诊为癌前病变,也并非都需要马上处理。比如宫颈癌前病变,只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才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

事实上,癌前病变一个癌细胞都没有,和癌症早期征兆也非同一概念。癌前病变是一个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具有不稳定性。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杞人忧天,也不讳疾忌医,定期的体检。年龄大于40岁以上、有癌症家族史或是来自癌症高发地区的人群,及某些经常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等等应针对性地予以单病种癌查。一般的防癌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胸部低剂量螺旋CT、胃镜、肠镜、乳腺弹性B超或钼靶、宫颈TCT及高危HPV检测等,这些不仅能查出癌症,也能查出良性病变。


胡洋


  由于医学技术局限,目前大部分癌症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办法,所以人们总是“谈癌色变”,那么癌前病变又是什么疾病呢?

  所谓癌前病变,是指一些与一般病变比较,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发生癌变的疾病,也就是说,在癌前病变的基础上,演变成癌的概率比较大。但是如果某些疾病,医生告诉你是癌前病变时,一定要先弄明白,癌前病变并不是癌,也不是癌的初期,任何癌前病变,病理检查时查不出癌细胞,所以还属于良性病变范畴。

  另外,癌前病变仅其中的小部分可能演变为癌症,并不是说,现在患有癌前病变,未来肯定会成为癌症!目前临床上认为以下疾病属于癌前病变:肝硬化,可能发展为肝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会发展为胃癌;肠道腺瘤、多发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容易发展成大肠癌;宫颈糜烂伴有上皮内瘤变、局部不典型增生等,可能发展为宫颈癌。那应该如何对待癌前病变呢?

  癌前病变有潜在的癌变风险,所以面对癌前病变,要引起足够警惕,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目前的疾病。癌症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经历癌前病变、原位癌以及浸润癌三个阶段,做好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对于大部分的癌前病变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做好预防和早期治疗,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发展为癌。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如今大家都是“谈癌色变”。癌前病变大家在临床上也经常听说,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又应如何对待它。

首先,大家要对癌前病变要有理性认识:癌前病变并不是癌,不可以将两者进行等同;并不是所有的癌前病变都会演变成癌症,仅仅是其中的部分可能会进行演变。癌症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要经历癌前病变、原位癌以及浸润癌三个阶段。很多疾病如若在癌前病变阶段加以重视及积极治疗是不会进展为癌症的,其发生与一些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以及自身不良习惯有关,可见癌前病变是一种可逆转的状态。

鉴于您提到朋友的妻子宫颈糜烂较重,我们今天就只对其进行具体阐述。宫颈糜烂又被称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宫颈的生理变化之一,与机体的激素水平相关。目前医学界主张无症状的宫颈糜烂是无需治疗的,仅作为筛查项之一。既然您这位朋友较为严重,肯定已经出现了相关的临床症状,此时她需要做的就是要查明是否有病原体存在,进行常规分泌物的检查,尤其是要检查是否有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多数严重患者是由该病毒引起的。要告诉她不必慌张,积极进行抗感染,同时辅助与理疗治疗,定期复查进行病情监测。

积极治疗癌前病变阶段也是阻止肿瘤发生的重要手段,平素我们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些较严重的癌前病变(如不典型增生)可早期切除。最重要的是要摆正心态,及时和医生沟通,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本期答主:王倩倩 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所谓癌前病变,是指一些与一般病变比较,简单或可能发生癌变的病变,也就是在这些病变的基础上,较简单演变成癌,故咱们有必要弄清三个模糊认识:一,癌前病变并不是癌,也不是癌的初期,它们与癌有质的差异,任何癌前病变都查不出癌细胞,因而,不应将癌前病变与癌同等起来。二,癌前病变仅是其间的小部分可能演变为癌症,癌前病变的概念仅仅引发人们对癌的高度警觉,加强防备。三,因为误解,癌前病变已被扩大化,许多非癌前病变也被作为癌前病变了。如一般的皮肤痣、疣、一般的消化性溃疡和缓慢胃炎等,都不能抽象地列为癌前病变,你爱人所患的宫颈溃烂,也不能列为癌前病变。发现癌前病变不要不知所措,而应采纳正确的情绪,活跃医治,定时复查,不用忧心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