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统一试卷,统一录取,你赞成吗?如果不赞成,原因是什么?

教育平台号


其实统一还是有难度的

全国高考统一试卷、统一录取,其实是很多人的想法.然而,即使是统一试卷,也无法做到统一录取,而且分数线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为每个省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完全不相同,例如河南省,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以百万计,统一分数线的话想想得有多少上不了大学;与此同时,贵州50万不到,统一的结果就是一个地方挤占另一个地方.与公平原则严重不符.统一就没有意义.

很多人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招收的北京学生人数比例特别高,对全国其他学生来讲不公平.其实这个要辨证的来看,教育资源本身具有很大的地方保护主义,自己看看本省的重点大学,录取的生源也是以本省为主,而外地生源比例很低.这是基于各地经济发展考量的,举个例子,北京大学毕业生能留在北京并安家的比例是极低的吧,那北京市政府用在教育上的财政支出,就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了.全国各个省份都是如此,暂时也无法改变,这个放开你看看各省政府部门会同意吗?肯定不会同意了.

不赞成肯定会引起很多喷我

其实要统一的话,早就统一了.目前全国统一高考试卷的大多数省份,几乎是教育发展差不多的省份.例如全国一卷的使用最广,使用超过10个省份.而全国二卷三卷也有相应的省份在使用.自主命题的省份也只是少数,例如江苏、北京、上海等,试卷的不同体现了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水平不一样.若真的统一试卷,统一分数线,很多地方还真的竞争不过这些经济发达省份和地区呢.到时又要喊公平了.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家庭经济条件不差,学生们普遍参加课外补习班,真的比起来,其他地方可能是拼不过的.这一点要保持清醒,不可光喊公平之类的了.


不管怎么样,高考在目前国内绝对是最公平的一场考试,对大家而言,努力就对了!


学霸数学


全国一张卷不可能。

但我认为应该严格按照各省的考生比例,分配名额。

我不说原因,只举一个例子。我的亲身经历。

2013年,我参加高考,我家乡黑龙江的清华北大名额是清华43+北大21,一共64个。注意,这是一个省。

2018年,我偶然参加了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宣讲会,了解到,这个学校,注意是这个学校!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是70~80人。

黑龙江12万考生,这个学校呢?1200人?


sAviOr本座


首先,本人是赞同全国统一试卷的,这样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每年高考出卷,一帮一线的老师,还有大学的讲师教授,被集中“关”起来。全国多份试卷,意味着更多的老师无法把时间投入到教学任务中。浪费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但是,即使统一试卷,也不可能做到统一录取,更不可能做到大部分人所“期待”的统一分数线。


以前还在读高中的时候,我也觉得不公平,为什么北京,天津,重庆这类直辖市的分数线那么低,而各个省份的分数线那么高。省区的一本分数,可以在北京上清华北大。


但是,多种因素决定,如果统一划线,对于大多数同学,更不公平。对于学校不公不平,对于城市和省份的发展也不公平。

首先,我们来看看哪些省份的分数线高。高考分数线非常高的省区,主要有两个特点:1 考生非常多,2 该省一本高校数目少。


一、先看看人数问题

考生非常多的省区如湖北,河南,湖南,四川。一本高校如果总体在一个省的招生人数是1万人,在人少的黑龙江,平均18个考生就有一个上一本,而河南平均87个人才有一个上一本。自然,在人多的河南省需要考更高的分数才有机会去一本,难度就会比人少的省份大的多。


有人就会问,为什么不给人多的省份更多的名额,或者可不可以统一分数线后,按比例招生?


当然不行!


对于普通省份,这里会涉及到两个二八现象。首先,80%的考生倾向于在本省就读,20%的考生倾向于在外省就读。然后就是,在外省就读的同学80%会选择回原来自己的省工作。


如果采用统一分数线,或者统一比例招生。人口多的地区,必然要给与更多的招生名额,人口少的地区获得的招生名额必然少。对于人口少和教育水平低的省区,他们每年没有足够的考生上大学,那么,每年没有足够的高校人才在自己省份工作。对于该省区发展经济非常的不公平。想想看,新疆大学如果每年招的考生80%都是河南人,读完大学80%以上又回河南去了,留给新疆的反而是一地鸡毛。花了钱在教育上,投入了人力物力,但是最后没有人才给自己发展经济。


如果统一分数线对于北京这样的城市,那就更加尴尬。统一分数线后,99%的大学生都是外地人。外地人留京的意愿非常强,可能80%的愿意留京,但是因为北京的留京成本非常大,外地人留京,首先需要户口,然后需要买房。因为这两条,大部分人还是会离开北京。最后,可以在北京工作的北京人没有高接收高等教育的机会,而外地人无法留京,北京的发展就会出现人才危机。所以,为了北京发展,把50%以上的招生名额留给北京是合理的。这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社会成本。


也许有人会说,可以给人才提供住房和户口,让他们留京。可以,但是也只能是极高端人才,北京也这么做了。但是,不可能给所有外地大学生提供住房和户口,否则北京就会沦为第二个墨西哥城。如果,所有的人都留北京,人口越来越多,其他地方就没有人才去发展了。北京的居住条件也会变得越来越差,房价也会变得更贵。


二、高校数量问题

这里有个有趣的省份可以做前后对比,那就是福建省。


福建省10年前省内只有两个一本高校,一个福州大学,一个厦门大学。17万的考生,福州大学招8000,厦门大学招5000,然后省内就没有其他名额上一本了。福大是211,100个被国际承认中国本科学历的大学之一,厦大是985重点本科。省外的高校在福建招生人数都不多,滑档概率特别大。那个时候,在福建,要上一本就得考到211以上的水平。难度当然大。所以分数线也很高,和现在河南湖北无异。


但是这几年,在福建师范,福建中医,福建医科大等原先的二本院校升为一本院校以后,福建的一本招生容量放大了,80%的考生还是在本省就读。原先1万多的名额一下翻了一倍不止。所以分数线一下就降到比北京还要低了。不过这个只是表面现象,福建考生考本省的211福大,或者985厦大,分数还是要非常高的,入学的考生的水平并没有因为分数线的下降而降低。


顺带看看分数不统一带来的高考移民现象:

首先,经济发展不好的地区,如西藏,新疆和海南。大家明知道这些地区高考分数线低,但是就是不会去。极少有家长为了孩子高考,拖家带口的去这些省份工作。所以,即使有高考移民,数量也是极低的。有少量却极端的少数高考移民来了这些省,获取完高考利益就走,照成的不公平确实会让当地学生家长非常愤怒。这种高考移民现象一旦发生,就必须严厉的处罚。或者通过有效就读时间(6年),让合理的高考移民家庭,不得不买房,投资,就业,间接促进当地经济,间接对当地进行补偿。


再看福建,17年18万考生,18年就达到了20万,增加的幅度超过10%。福建经济还可以,在外做生意,工作的人口也多,这增加的2万考生,大部分是在外省工作的福建人的子女。他们倒算不上真正的高考移民。但由于福建经济发达,福州,厦门,泉州这些地区的房价又具有投资和投机价值。高考分数的降低,会让一部分家长真的去福建投资或者买房,让孩子在福建成为合法的高考移民。这对福建的经济的拉动也很明显。所以,福建没有特别严厉的打击。


直辖市天津和重庆,考生少,但是本滴高校也少。所以,高考移民了也不能少多少分上大学,高考移民价值不高。北京上海,针对移民的政策的已经很成熟,不是想移就能移,所以,即使能实现高考移民的也是非富即贵的极少数,和普通人利益,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根本不需要做特别的考虑。


所以,分数不平均不代表绝对的不公平。有时候对经济发展的公平也有帮助,事物都有阴阳,这里反应的淋漓尽致。

再看高校的招生需求:现在的高考分数线是在高校的招生需求的基础上乘以1.1-1.2这个系数制定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各个高校的招生需求。


知名的高校,报的人很多,往往容不下那么多的考生。名气小的高校,经常在某些省份招不到人。


所以,划定这个系数,让第一志愿落榜的优秀同学还有机会去其他的高校。让正常分数线招不到人的优质高校,还能下放分数,找到还算合适的考生。这也是公平性的体现。


高校在对各个省份划定名额的时候,除了根据历史完成招生计划完成率来限定名额,还会根据各个省份的考生在本校的学习成绩的综合素质来决定增加还是减少名额。


本人以前和一个管招生的大学老师聊的时候,她说,某省考生高考分数线很高,高考分数也高,但是招来后读书成绩普遍一般般,那我为什么要给那个省那么多名额。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高考的招生计划和需求决定了,国家很难实行统一的分数线。

所以,现在各地高考不同卷,不同分的现象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人口,高校招生需求,教育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综上:一刀切的统一分数是不可取的。对于国家的总体发展平衡是不利的。对于高校招生是不利的。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平衡各省的高考分数线。


还是福建的例子,高考人口大省如湖南,湖北,河南这些地区,如果像福建那样增加自己的优质高校数量,一方面可以提高本省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本省人口的大学入学比例,提高本省的总体教育素质。将高考入取分数线拉低到合理水平。


这样,对于高考大省,教育资源会更公平的分配,同时也不占用其他省份的教育资源,减少社会成本。比起简单的一刀切式的划线招生,这样的方式才更符合国计民生。


外语那点事


作为第一步,我赞成全国统一考卷,第二步,我不赞成统一考卷。统一考卷,体现一种公平,大家都在一个选拔线上。但是,这里面还要有个公正的问题,老少边穷地区,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本来就大幅度弱于城市,尤其是弱于京沪地区,却要跟他们同样的选拔,这是欺负人呢。可是现实居然是因政策性倾斜,优质教育资源大幅集中的京沪地区,在高考上,还享受弱智考卷和低分门槛的照顾。



那么先别说公正,大家先公平的站在统一考卷面前吧,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讨论公正,讨论什么情况的考生因该照顾,怎么照顾。建国后,正是第一代领袖们在经济及其紧张的情况下,尽力的普及了全民教育,才给我们后来的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留下足以夸耀世界的人口红利,今天,我们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难道对教育投入还要做一副捉襟见肘的样子吗?

对百年树人的教育事业,即使暂时还不能做到人为的公平公正,最起码也要消除人为的不公平不公正,给未来的自己,未来的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教育氛围,给国家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储备,暂时做不到教育资源的公平调派,就先做到人才选拔考试的统一性公平。


李三万的三万里


这个问题很明显是针对北京高考的。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全国统一卷统一录取不分省份了,大部分省市会倒霉,好大学录取名额会减少。北京的清华北大指标每年按1000个算,分配给全国30个省市,每个省多30左右指标,并不会使各省清华北大的录取成绩大幅度下降,降1-2分是大概率。该考不上的还是考不上。可能各省原有的清华北大部分指标被其他省抢走。不要以为北京的高考生都是靠北京的特殊政策才考清华北大的。简单说,英语一科就绝对比其他省份强。语文写作方面更是因为见识等原因不输给其他省。北京高中的教育资源是任何省份无法比的,我媳妇是北京师范大学某附属高中的领导,她们学校招聘教师,非211研究生没有递简历资格,全国大部分省份的教师普通师范类本科学历都保证不了。拼教学设备就更不用说了。我家孩子从小学就各种培训班报着,不上培训班不知道学校教的那点知识有多么不够用。北京的孩子小学就在各种各样的学。真和北京的孩子拼学习,不信哪个省能拼的过。就是北京70%的高考生能上二本,外省可能20%的学生才可以。拿北京第70名学生的成绩与本省第20名学生的成绩比,显得北京学生有多么不堪,北京高考多么容易?试试就知道了。


喜欢买足彩


自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已经40余年,高考也是目前最适合我国进行人才选拔的一种较为公平的途径。公平公正地选拔是高考存在如此之久并为社会所广泛认可的核心所在,是正确选拔人才的权衡之策。

众所周知,现今我国并没有采取全国统一高考的措施,而是有所不同的。随着近几年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全国卷已经广泛试验普及,在全国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考卷划分。当然,全国卷的作用之一就是给同一个教育水平、教育等级的区域划分同一套题,这有利于区域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资源的良性流动。

特别是在我国的沿海教育强省,列如江苏、浙江等等省份依然采取区域自主命题,其难度往往也会高于全国卷。这也同样能回答为什么我国的高考不是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其还是站在公平的立场上进行的。如果高考是全国统一考试招生,那么对教育水平落后,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学生是极其不公平的。因此,国家也特别注重教育的公平性问题,才会有国家平衡稳定的发展。


除此之外,不采取全国统一高考考试更能促进弱者不懈努力,强者力争更强。我们的教育制度发展历史悠久,自古就有科举制等等教育机制,发展至今更是蕴含着经验与教训的洗礼。高考虽然不能决定我们一生的发展,但其是改变大多数人命运与前程的唯一机遇。我们在拥有如此公平的教育制度时代下,更应该懂得珍惜与创造精彩的人生。

大家对此有什么观点和看法吗?你所在的省份的高考模式是怎么样的,欢迎大家的评论留言。


truth3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也是上世纪80年代初参加高考的,那时是全国统一试卷。因此,我觉得还是统一试卷好。

统一试卷,一套人马出题目,减少高考资源的浪费,避免各省各搞一套而导致大量的人财物浪费。统一试卷还有利于检验全国各省的教育教学水平,真实反映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和中西部内附省份在教育教育质量上的差距。

统一考试可以,但不能统一录取分数线,各省可根本情况划定分数线,全国重点大学可根据各省情况划定不同的分数线,降低分数录取,把照顾放在明处。

同时,统一试卷也可真正让各省在素质教育上的差距,把教育重心放在素质教育上而不是应试教育上。


财经深思


让一部分人先高考,先录取,先考带后考,先录取带后录取,最后达到共同的全面的高考全面录取。这是可以尝试尝试的,摸索摸索的。你不赞同吗?赞同不赞同都已实行,

全国高考统一试卷的前提是全国统一教育水准,得有共同的基础。且找到统一的共同点就可以有统一的试卷,要是没有统一基础找不到个性中的共性所在,就是瞎扯了。不公平上扯公平,净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否则,咋统一,江南的吃水稻,习惯性饮食,你非要让他吃小麦,一时半会水土不服。统一的那个东西得找到,统一同一的那个共性得找到,共性是统一的前提,现在,富的冒油的能上天,贫的干巴巴的揭不开锅,然后就奇葩的说了,现在统一考试要统一标志的衣服,进考场得统一穿阿迪达斯牌子的衣服,那衣服可以防作弊,需要自费自备,不穿不得入考场,这有意思吗?现教育令人厌恶不是一两处,不想谈。

好了。


再升一级


统一考试公平,统一录取不公平。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考生,统一考试,在一样的试卷下才能公平竞争,合理的测试出大家的水平。但是不能统一录取,国家的大学可以统一录取,因为国家的大学当然应该公平的招收全国考生,但是有很多一流大学不是国家的,是属于地方的,比如北京大学,河北大学,天津大学,等,自家的大学当然多招收自家的人,自家的资源当然优先紧着自家人用。这才是正常的逻辑。好比农忙时候,村里的拖拉机等用具,应该是全村人都有平等的资格使用,但是我家个人的拖拉机当然我家里有优先使用权,别人问凭什么先紧着你家人或者你家亲戚用,不先让我们用?这是强盗逻辑啊,因为这台拖拉机是我们自家的,不是公家的啊


香烟155532950


赞成。高校招生,就老老实实向美国学习,美国大学教育全世界第一的美国不是没原因的,大学交给各地方自己办,国家把收的教育税费还给各省。各省立大学向本省纳税人子女招生优先,学费减免。同时拿出三分之一名额面向全国招生,按分数录取,正常收费。民办校由学校自主(如某省或几个省都对该校有补助,则给于相应优惠)。 🎯这样也保障教育落后地区学生同样有上学机会,也鼓励各地方加大高教投入。也尊重努力用功学习的学生。让高校招生更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