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死后,后宫还有很多绝色美人去哪了?李治只要了武媚娘一人吗?

用户65268104


唐太宗死后,后宫的绝色美人有以下几种去向:

其一,有子妃嫔随其子出藩国,可有王太妃号,如太宗妃韦氏“永徽元年正月廿九日,册拜纪国太妃”。

其二,出家为尼,后来偶遇李治,做了唐高宗的皇后,比如武则天。

其三,殉葬,比如徐惠妃。自己觉得唐太宗对自己恩情太厚,前去追随。

其四,守陵园。青灯冷灶,生不如死。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其五,被皇帝遣散,极少。


李治亚文史博客


这就涉及到了古代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即帝王死后,他后宫女人怎么处理的问题?一般来说帝王死后,他后宫的女人有以下几种归宿(本文只探讨没有为帝王诞下子嗣的情况PS武媚娘没有给李世民诞下子嗣):


第一种就是到寺庙出家为尼,历史上李世民驾崩后,武则天就与部分嫔妃到感业寺出家为尼。

第二种就是为帝王守陵,这种相比于第一种更艰苦一点。


第三种殉葬,这个是最残酷的了,直接剥夺了嫔妃的生命。

第四种释放出宫,一般是遇到仁慈英明的君主才有可能,当然基本上是针对底层宫女的,被皇帝宠幸过的女人很少没有得到名分的,所以几率很小。

而武媚娘就属于第一种,相对来说幸运的一种,原本武媚娘是李世民的妃子和太子李治是没有可能的,但在李世民病重期间李治居然神不知鬼不觉的和自己老爸的女人扯到了一起。后来李治登基为帝后自然就将武则天收入到了后宫。


至于李治会不会还要了自己父亲别的女人,史书没有记载,不过大概率来说是不会的,因为本来这事就犯忌讳,再加上一个武媚娘就够他折腾的了,若再有岂不是朝堂和后宫要反了天。野史,文人笔记对于这样的趣闻肯定会有所涉及,可偏偏没有出现,这就无形中排除了这种可能。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作为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政绩颇为耀眼,贞观之治的繁荣让大唐成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不过再强大的皇帝也是肉体凡夫,到了年纪还是要撒手人寰。李世民死后,儿子李治成了天下之主,李世民的后宫武媚娘摇身一变,成了李治的枕边人。那李世民其他的美人都被李治放过了吗?

李唐家族中或多或少有些鲜卑血统,长期在晋阳等地生活的李氏家族,骨子中就受到了鲜卑文化的影响。按照那边的传统,父亲死后,儿子会将自己的小妈全部收到自己房中,美名其曰不浪费。这种行为在胡人口中被成为“收继婚”,有了这样的文化影响,李治将武媚娘收到自己宫中的行为也就没那么离经叛道了。

按照唐制,八品以上的位置有122位,也就是说李世民如果勤奋一点,至少应该有122个后妃。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史料中留下痕迹。根据史料记载,李世民的后宫中有16留下姓名的后妃。身份低微的妃子则直接消失在历史中,没有留下半点记录。那么这么多女人最后都去了哪里呢?

第一种:跟随儿子出藩生活

韦贵妃,因为丈夫造反失败被送到宫中,生育了一儿一女。韦贵妃因为出身特殊,在李世民的宫中还是颇受重视。就连她和前夫生下的女儿都被封为正二品的县主。在李世民死后,她被封为纪国太妃。还曾陪同李治与武媚娘一同前往泰山。老年生活大部分是许跟随儿子纪王李慎出藩生活。死后被葬在了昭陵,规格极高。

杨贵妃,李世民死后随儿子赵王李福出藩生活。

杨妃,父亲是隋炀帝,名副其实的公主,可惜也是前朝公主。不过杨妃的祖母与李世民的祖母都是独孤信的女儿,两个人算是表兄妹。杨妃虽在史料中没有过多记载,儿子吴王李恪造反后,杨妃就在史料上消失了。

第二种:当尼姑

这种处理方法主要针对被李世民宠幸过,有没有生育孩子的妃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武媚娘,在尼姑庵里没待多久就被李治接回了皇宫。还有徐慧,和武媚娘同一批入宫,却深得李世民宠爱。

这样看来,李世民死后,他的后宫都得到了很好的安排,除了武媚娘因为与李治两情相悦成了儿子的皇后外,其他有儿子的妃子都被各自儿子照顾得很好,就连李治出游都没有忘记带这几位一同前往。至于没有生育的后妃,都做了方外之人,每天清规戒律,日子过得也算平静。

毕竟李治从小被李世民抚养,对父亲的感情极其深厚,对他的后宫也算尊重。毕竟不是每个女人都是武媚娘,能完成从父妃到皇后再到皇帝的三连跳。


小鱼儿扶脸


皇宫嫔妃有儿子的随之皇子生活;没有儿子的到感业寺吃斋念佛度余生。

李治当然只收武媚娘一个人,因为唐太宗的后宫只有一个工于心计的武媚娘,只有一个温柔可人的武媚娘,只有一个贴心御姐武媚娘。

从小工于心计,异于常人

武媚娘从小思维同时代她女子完全不一样,在14岁被入皇宫时,母亲试痛哭流涕,她却说:“侍奉圣明天子,是福分,为啥像小孩一样哭泣?”

刚进宫的时候,佳丽三千,小毛孩子并不起眼,被封为武昭仪。一天,太宗和妃子们去看西域送来的一匹名马狮子骢,感慨地说:“这么好的马,就是没人能训服。”武昭仪对太宗说:“我能治服它,我先用铁鞭子抽它的屁股;如不听话,就用铁锤砸它的脑袋;如果它还不服,就用匕首捅了它。”这番话让太宗耳目一新,没见过这么有魅力的女子,从昭仪晋升为才人。当然这时李治才10岁,不可能和媚娘擦出火花。

太宗体弱,武才人找接盘侠

一晃十年过去了,此时唐太宗重病缠身,去日不远了。武才人开始琢磨太宗驾崩后,自己只能到寺院独守青灯,如果能和继位太子搞在一起,那么就可以继续皇妃生涯了。于是她把宝押在了九太子李治身上。一日,太子李治前来探望父皇,忽然内急,便去了趟厕所,出恭之后一出门,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便递上金盆,内盛香露,为其净手,看着女子白晰的双手,樱桃似的小嘴,风情万种眼神,正值青春期的李治春心荡漾,吟道:“乍忆巫山梦里魂,阳台路隔恨无门。”女子心领神会了双关语,马上应道:“未曾锦帐风云会,先沐金盆雨露恩。”这个女子正是武才人,一对20郎当岁的男女干柴烈火,哪里记得什么礼教伦理,共赴云雨。

王皇后找同盟,媚娘逆袭

太宗驾崩后,没有生育的武媚娘被送入感业寺削发为尼。李治当上了皇帝,地位变了,又有了皇后妃子,一时忘掉了武才人。但是王皇后和萧淑妃争宠,搞得李治很是头疼。一日,李治感业寺烧香散心,当一名僧尼将点燃的香火送入手中时,李治忽然碰到熟悉玉手,闻到熟悉的味道,看到熟悉眼神,感觉如坠云雾,眼前这位尼姑,过去的旧情人——武媚娘是他挥之不去的甜蜜。此情此景被王皇后的亲信看到,王皇后决定接回武才人,共同对付萧淑妃。

御姐上位,狐媚偏能惑主

王皇后棋借一招,满盘尽输。武媚娘回宫后,和王皇后一起整垮了萧淑妃,之后便设计陷害王皇后,然后将二人制成人彘在冷宫受罪。 自己则上位成皇后,一举独占李治。

当然武皇后如大姐姐一般疼爱李治,并以超强的政治天赋帮李治解决了很多难题,李治估计有恋母情节,也是独爱这位御姐皇后,觉得“除却巫山不是云”。

后期李治又患了风疾,无法打理朝政,便让武御姐帮他料理,可此时当年撩动风情武媚娘已是过往云烟,这位御姐已蜕变为女王武圣人,颐指气使咄咄逼人。李治也产生过废掉武皇后的念头,但此时从身体到政治势力都已经力不从心,正应了骆宾王在《讨武曌檄》中“狐媚偏能惑主”的断语。


聋王侃史


有孩子的跟孩子,没孩子的当尼姑!


蛇狼王


去感业寺了呗,留下一个武则天就很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