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管理架构“大手术” 加速向技术回归

阿里巴巴集团启动了最新一次管理架构升级,这是2015年以来的第三次组织调整。

根据已有计划,集团CEO张勇将于明年9月正式从马云手中接过集团最高领导权。此次管理组织调整,是张勇明确“准董事局主席”身份后的首个大动作。

11月26日,张勇发布全员公开信,信中阐述阿里集团将在未来5-10年,从人才、组织和未来三个角度构建“阿里商业操作系统”,以实现“在数字经济时代,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终极目标。

从具体调整内容看,阿里集团内部技术派的春天来了。而阿里也将从电商向以技术创新为商业驱动力的新组织加速转变。

技术派全面崛起

在此番令人眼花缭乱的调整中,原阿里云事业群总裁胡晓明(花名:孙权)未来去向尚未明确,阿里集团仅称其“另有任用”。

从胡晓明履历可发现,这位通晓金融和运营的阿里干才,本身缺乏“技术”基因。

作为阿里巴巴集团36位“70后”合伙人之一,胡晓明生于197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金融专业科班出身。2005年加入阿里,2014年开始担任阿里云总裁。在接管阿里云前,胡晓明创建了阿里金融。

在担任阿里云总裁四年内,阿里云成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公有云平台。阿里云业务在2017财年实现营收66.63亿元,同比增长121%,并做到了连续两年实现三位数增长。

取得如此炫目业绩,却还被换掉,原因为何?阿里没有对此项调整做出解释。

但财联社记者注意到,目前,国内消费市场面临线上人口红利耗尽的困境。C端消费市场特征从增量转变为存量市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运营获取消费业绩的难度越来越高。

无论阿里、京东还是苏宁易购,都在强调技术推动零售变革,都寄望通过技术赋能,培育并激发新的存量市场潜力,以此获得新的增长动能。

从接替胡晓明的浙大校友、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阿里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建锋(行癫)身上,也可看出张勇对于“技术赋能获得新增长动力”的寄望,张建锋将兼任调整后的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

相比金融背景出身的胡晓明,张建锋的“技术”色彩不言而喻。

由于宏观背景变化,阿里从运营转向技术事实上早在去年10月就有了端倪。

2017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投入150亿美元,成立全球科学研发机构“达摩院”,重点研究机器学习、网络安全、视觉计算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张建锋成为首任院长,马云寄望其能通过技术改变世界。

达摩院成立后,成为推动阿里科技创新的大脑。

技术派延续:新贵“浅雪”的未来

“我们知道会调整,因为逍遥子已被明确了接班人身份,但何时调整以及具体的调整内容,我们这个层面,知道的和你一样多。”阿里巴巴集团一位要求匿名的员工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新任集团高管的陈丽娟(花名:浅雪)即是其中一例,而这也是此次架构组织调整强化“技术”属性的例证。

此次调整后,陈丽娟将负责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直接向张勇汇报。2016年,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成立,原隶属阿里平台技术事业群,陈丽娟当时的汇报对象是集团CTO张建锋。

从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动作和职能看,这个部门做的主要工作是做达摩院(研究部)技术的落地执行(产品部),其推出的产品主要包括智能音箱、电视机顶盒、投影仪、路由器和蓝牙模组等。

财联社记者从一位长期观察阿里集团技术驱动战略的人士处了解到,陈丽娟在此次架构调整后,地位迅速提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张勇将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最终要做的事,看作是阿里集团整体“技术驱动”中一个做自己硬件并进而构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负责部门。

“因此,陈丽娟从一个非高管角色,一跃变成和原汇报对象张建锋同级的事业负责人。”该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目前没有进一步消息能显示陈丽娟的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规格会升级,究竟未来还是叫“实验室”或变成一个“事业部”,阿里方面未披露细节。

由于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最著名的产品是2C的智能音箱,以小米集团的经验作为参照物,结合张勇对之的规划“阿里物联网”负责部门,以及阿里硬件的产品部门,陈丽娟未来很可能会负责构筑阿里智能硬件生态的搭建任务。

张勇时代:技术赋能新阿里

在中国互联网经济兴起初期,阿里巴巴集团曾被认为很另类,因为创始人马云“不懂技术”。马云自己也承认这一点。

观察张勇主导的阿里管理架构升级的指导思想不难发现,“技术赋能”色彩鲜明。

2017年达摩院的成立,标志着缺乏技术基因的阿里集团,开始向技术致敬,并加速向技术回归。技术和商业正在快速融合,成为阿里商业操作系统发挥效能的天然背景。

张勇对外描述技术的词汇是“数字化”。

“成立19年以来,阿里经济体背后是整个产业和世界全面走向数字经济和数字商业。我们希望帮助全世界的企业和商家利用数字化方式进入新的市场,而我们通过运营新的市场和消费者,最终完成销售模式和供应链的创新。”张勇说。

如今的天猫平台正在推动全面数字化。阿里的目的,在电商分析师李成东看来,“(天猫)平台正在成为阿里电商目标群体——包括国内外B端商户和C端消费个体产生消费聚合的载体。”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调整后的天猫超市事业群,会推进双线(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超市新零售模式,实现“天猫超市、天下超市”目标;而天猫进出口事业部致力于实现阿里在进博会上做出的未来5年进口2000亿美元的承诺,最终推动“全球买、全球卖”。

过去数年,阿里巴巴为数字化时代的来临进行了广泛布局,并从一个电商公司升级为覆盖零售、支付、物流、云计算、文化娱乐等各个领域的数字经济体,并形成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

阿里集团认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不仅为企业开辟了新的网上销售通路,而且深刻推动了营销方式、消费者运营模式、供应链、商品设计营销和商品生产方式的全方位变革。

三年前,阿里启动集团2018中台战略,构建符合DT时代的“大中台、小前台”组织和业务机制,为未来夯实基础。

此次建立的阿里云智能平台也是阿里巴巴集团中台战略的延伸和发展,目标是构建数字经济时代面向全社会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化技术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