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哪些书可以提高自己的涵养和文采呢?

九零的潮人



如果是发自真心的想提高自己的涵养和修为,那我说的对你绝对有用,如果仅止是想借用了几篇文章包裹自我以充门面,套个华丽的皮囊,那我说的话对你没有任何意义。

所谓的文学涵养与文采,是指通过不断的博采众家文学之长,日积月累渐次形成的文学态度,或者说文学品鉴行为。这种文思与华彩的提升,离不开书本的哺育和浸染,非天长日久迷不知返不为功。

我们之所以迫切求得自身的华丽与儒雅,让涵养与文采齐飞,就是因为这种气质能够给人以自信、自尊和自爱,且旁征博引、倚马可待,洋洋洒洒不落窠臼,斑斑驳驳鞭辟入里,具有他人难以企及的认识高度和见解厚度,当然也拓展了视野宽度和知识广度,具备了学者型的原始动力和人文情怀。

毫无疑问,看书是培植涵养与文采的最佳方式,也是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但看书的形式、选取的内容却大有讲究。我个人推荐的书目是:

凡是上下五千年的经、史、子、集,都要广博涉猎,起码是粗读、通读,略知一二,不能瞠目结舌不知所云。

再是名家的名文。包括志趣、意向、游历、见识等,最好是选择顶尖的文学大家加以全力阅读,沉浸其中,感受作者的心境与沟壑。至于人物嘛,我当然可以举出一长串闻名遐迩、皓月当空的一众人物。比如先秦的诸子百家,尤以老子、庄子、荀子为最,还有韩非子、墨子和孙武子,也还有《国语》《春秋左氏传》等典籍史册。

我个人极力推荐贾谊的作品,应该通读熟读乃至默读,背诵下来,铭刻于心;汉赋是个大部头的著述,却不建议多读多看,只是稍作了解即可,但一般性的常识文章却要熟记,比如《子虚赋》《长杨赋》等,但我却愿意介绍庾信的赋文,所谓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

唐诗宋词就不必说了,重点是韩柳的文章,充分体会“陈言务去,词必己出”的意境和博融,再接续浏览宋六家(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的璀璨文字,当然还包括苏门四学士的大作,品出其中绮丽瑰伟。

如此写下去恐怕会罗列一堆书单,也无再续的必要。只要阁下尽心搜罗,将历代名家名文揽入怀中,那无疑将催生你的昂扬姿态和勃发文采,于你日后的写作、交际、演说、攀谈都将受益无穷,甚至可以直送给阁下一个莫大的惊喜,让您站上文学之巅。




龙吟148119260



大道至简,觉得越简单的方法,越容易达成目标,只不过过程单一而枯燥,并不是任何人能够坚持下来的。举两个例子,都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人物:1,董卿,曾经有位记者问过董卿:‘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中华字典’,董卿的回答令所有在场的人震惊,董卿一边回答一边拿出她喜欢的一本中华字典,大家一看,真的是一本中华字典,而且里面的书页已经被翻看的烂烂的,上面满是注解, 书面和书尾还专门用硬纸皮包装过,她说这是她小时候第一次演讲获得的一等奖奖品,她一直用到现在。全国著名的央视一姐,曾经多次获得主持人金话筒奖,优雅知性达人的董卿的成功经历告诉了我们,她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是非常成功的,可试问又有谁能够坚持把一本字典看完,还看多遍呢?所以方法虽然很简单,但要坚持下来,需要非常顽强的毅力。



2,俞敏洪,新东方英语创始人 ,在创业前,他也是认认真真学习完完整整一本英语字典的,这使他能把英语教学得游刃有余,如鱼得水。两位名人都能把语言运用自如,说明他们的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鉴的。

从上面两个名人例子,说明了要提高自己的文采和涵养,最需要读的书是字典,如新华字典,成语词典和诗歌词赋词典等等,因为所有的字典都是经过多位大师的智慧精简而成,所以你在学习字典的过程中,不是在学习一个人的智慧,而是在学习多人的智慧 ,自然受益良更多,绝对是胜过读某一位作家所写的书的,不过确实需要你非常强烈的喜爱和坚持。

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书,除了字典之外 ,世上还有这么多好书,只要坚持看喜欢的书,当然就会满腹诗书,或者下笔如有神,文采天成 ,一泄千里;或者说话语言流畅,如滔滔江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知,信手粘来,浑然天成,令人叹服!(如我们的梁宏达老师!梁宏道老师也是从小把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背诵得滚瓜烂熟的。)


喜学得


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咬得菜根,百事可为。

说的就是这本《菜根谭》,是明朝洪应明所作,是一部写修养,为人处世,出世的作品。

这本书可能大家不曾看过,但是其中有一句话大家都应知道。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

人在成功之后,往往会强调自己的作用,却忘了自身所处环境或身边人给的帮助。

洪应明用一种像是训诫,却非常亲切的语句表达出来。

这种句子并不会给人当头一棒,让人猛然间的惊醒痛苦,反而是以及其亲和的方式表达出来,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相信一些阅历深厚的人对此都有些感悟,这是一种处世的经验和哲学,意味深远,百读不厌。

只要身在尘世之中,便受尘世之苦。

我相信这部书是对很多人都会有帮助的,可以当做学习为人处世的一个范本。

中国的文化,立足于儒释道,而我们的生活,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几乎都是受了儒家的影响。

比如要待人谦和,要立志向,职场中阿谀奉承,虚情假意等等。

这是很多人都讨厌却无法逃离的,如果我们无法逃避,不如欣然接受。

多读奇书,不求效仿他人,但求不受伤害。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最重要的是学书法的朋友,更应多读这类书籍,因为这是非常好的创作文本。

出作品之后既能悦己,也能悦人,何乐不为?

点下关注,日常推送好字好书。


梁宇航


据笔者的理解,一本好书,不仅可以提高文釆和内涵,且可以让阅者看到不同的人生风景、世间百态。从笔者所阅之书来看,尚未有哪部书可以超过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

一、论文釆。

《红楼梦》书中诗词歌赋上百余篇,且词赋优美,喻意丰富。大致如下:《红楼梦》诗:81首(其中五绝4首,七绝26首,五律9首,七律37首,排律2首,乐府一首,歌行2首)、词:18首、曲:18首、赋:1篇、歌:3首、谚:1首、偈:4篇、谣:1首、赞文:1篇、诔文:1篇、谜诗:13首、诗谜:11首、曲谜:1首、酒令:16首、牙牌令:7首、骈文:1篇。可以说,《红楼梦》前八十回字字珠玑。

二、论内涵。《红楼梦》是人生百味、世态炎凉的缩影,又是一部警世之作。无论其涉及的医学、建筑等任何领域,《红楼梦》都可作为教科书。至于其故事的布局安排,更是巧夺天工。全书涉及人物上千名,关系错综复杂,娓娓道来,展现不同的个性风采,不能不说是旷古绝今之作。

三、一点建议。《红楼梦》之伟大,不是可简而言之。题主所言文采内涵,如果题阅书两遍,可得很大提升,且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将会有所得益。就如其中一幅对联所云: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书画小筑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书读多了,你会发现,油未尽,灯未枯,生命不孤独。林语堂先生说:读书之妙犹如置身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一个人的气质高贵,衣着得体,谈吐高雅以及极好的修养都与多读书读好书有很大的关系。

《明朝那些事》是我非常喜欢的,它以近似诙谐幽默的手法讲述了明朝近300年的历史,我被栩栩如生的画面还有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感染,尤其是抗倭名将李如松,他的桀骜不驯,他的果断勇敢,他的智谋高深,他的所向披靡,其实不论什么样语言形容他都不为过,有时感觉自己‘爱‘上了他!他是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真英雄!

日本作家春上村树,一个从没获得过诺贝奖的作家,虽然没得过诺奖,可是并不影响对他作品的喜爱,《1Q84》,《挪威森林》等值得拜读。

英国小说家毛姆曾说:养成读书的习惯就会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文化是什么,它是根植于内心的一种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现代人如果能按下浮躁,多读点书,养成全民读书的习惯,恐怕国人的素质会得到质的提升!


沐浴在书海里


读书这东西 要看你喜欢什么类型 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你要是想消磨时间 咱们就看言情 张爱玲李碧华严歌苓三毛 亦舒就算了吧

你要是想提高思想深度 咱们从杂文来看 先简单点 王小波 再深些咱们读鲁迅 你再深 就搞搞哲学吧

你要是想会做人 咱们就看史书 东周列国志 史记 左传 没必要一定去读古文 买那种带翻译都可以 当然啦 你想提高文学素养 看古文也是ok的

我不建议读莫言 理由我不说 怕挨打

我很喜欢钱钟书先生和余华先生 尤其是余华的《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这是发自内心的对艺术的共鸣

其实我个人觉得四大名著没必要全都读个遍 一是我觉得你刚开始培养读书的习惯 没那个耐心烦去看 第二是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的含金量毕竟是在“古代”的范围下 是吧 现在都二十一世纪啦

至于外国文学就涉及到选译者了 这个你自己照量办 推荐几位我喜欢的作家 菲茨杰拉德 杜拉斯 契科夫 纳博科夫

日本文学我不建议你碰 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除外 你可以当言情一样消磨时间 呃 其实我不喜欢日本文学 所以可能带着偏见

诗歌的话 我觉得你应该不着急 自己看着选吧

我初中毕业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给我的毕业赠言有这么一句话

“读书要有目的 广泛涉猎是好事 但要有主次”

好啦 我就说

这么多了 我肚子里没啥墨水 这堆话仅代表我个人


灵魂流浪者D


大家都看过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一代宗师》吧?对那里的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都记忆犹新吧?

我告诉你,这部电影里的台词大多数出自于明朝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你好好读读这本书,肯定既能提高你的境界,又能提高你的文采。


陈继儒是松江华亭人,也就是现在的上海松江人。他的文采很高,但一辈子没有考中进士。,后来住在山里,跟很多高官都有来往,比如董其昌,所以人们给陈继儒送个绰号叫做“山中宰相”。陈继儒的作品很多,如《珍珠船》《太平清话》《读书镜》《安得长者言》《见闻录》《虎荟》等等。当然,他最有名的还是这本《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豪等12卷,里面写了很多格言警句,教人做人、处世、感情、个性、境界、品位,读起来近四六押韵,同时有很有警示意义。

比如,《一代宗师》里“苍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是脚跟”,此句就出于卷一的醒卷。意思是说:在花繁叶茂、柳密如织的美丽和复杂情境下,如果还能不受束缚,来去自如,才是有手段、有办法的人;在狂风骤雨的狼狈状态下还能站稳脚跟,这才是有原则的大英雄。

再如,“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就很有禅意和深意。

陈继儒的《小窗幽记》这几年很热,很多出版社都跟风出版了。但我觉得,你如果对此书感兴趣,可以买上海古籍出版社或中华书局的版本,肯定不会失望。


迷楼


读书是提高一个人的涵养和文采最直接的方式,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以下这几本书我认为非常值得一读。

TOP1《艺术哲学》对于我们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欧洲哲学起源以及希腊雕塑都非常具有指导性。阅读之后,你一定会被丹纳广博的学识、独特的思路、缜密的分析、精辟的见解所深深的折服。你会发现原来艺术的本源原来是这样的,阻碍我们的欣赏艺术作品的重重迷雾在渐渐散开。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就曾给他儿子推荐过此书。

TOP2《诗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情感、审美的“圣经”,也是我国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的先秦古籍,被无数先贤所赞誉。梁启超先生说: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读《诗经》可以很好的提升自身的涵养和文学素质。有数据显示超半数女孩的名字都来自《诗经》,超半数男孩的名字都来自《楚辞》。

TOP3《人生的智慧》哲学使人明智,本书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晚年著作。正是本书使叔本华成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大师。本书从世俗的角度谈讨论人生应遵循的原则,可以帮助我们遇事坦然无畏、宠辱不惊。



我知道为什么


苏轼的《和董传留别》有一句名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只要饱读诗书,气质才华自然横溢。我们还有个成语“开卷有益”,但在一些辩论会上有人提出,有些书“开卷未必有益”,启示我们要取精华,弃糟粕,加以选择的来阅读书籍。那么,读哪些书可以提高涵养和文采呢?

文化元典

中文系的学生修了好几门的《文学概论》,结果发现自身的文学鉴赏水平依然没有得到提高,写作水平也平平,原因在于我们在课程设置方面忽视了对文化元典的阅读,特别是能体现中国文化传统的元典,比如儒家十三经。

有些专家提出“猪跑学”,自有道理,今天我们已经脱离了学习古文的语境,但是儒家十三经是哪几部著作,它们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能够背诵其中的某些重要章节,这些要求都是要达到的,做了这些功夫的人必然能够尝到甜头。

儒家十三经: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以《诗经》为例,孔子就曾教诲过我们“不学诗,无以言”,这里的诗的就是《诗经》,它值得我们当代人在闲暇时好好吟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蒹葭苍雪,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多么美的诗句,好好学习它们,待到写作之时,可以为你的文章缀上珠玉。

古典文学

了解叶嘉莹先生的人都知道,她老人家的文采和气度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对古典文学的研习以及由衷地热爱。

我们读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他的悲愤,苦恼跃然纸上,反复吟诵,为文的乐趣、甘苦以及奥妙都可以细细琢磨到。

随笔

私以为,现当代作家最能够体现出文采的是他们的随笔,这里推荐一位台湾女作家朱天文,她是侯孝贤导演的御用编剧,代表作有《黄金盟誓书》、《淡江记》、《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朱天文的古典文学极高,她的国文启蒙老师是胡兰成,可能有很多人对胡兰成不太熟悉,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张爱玲的前夫。

综上,文化元典和古典文学是基础,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加以辅助。当然,个人涵养和文采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急不来,它是长期浸润的过程。


痴心娃娃看天下


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们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

古典文学经过上千年的沉淀后,能幸存下来并被后人称颂的都是经典——无论是思想还是语言运用都能给读者带去一种美的体验!一言以蔽之,经典的都是真善美的!甚至说每一篇、每一卷、每一本古典文学作品都值得阅读!针对你的问题,下面我具体说几本。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一部重要著作,从中你可以对仁义礼智信等儒家准则有一个真切的认知。它通过影响古人的一言一行,进而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

因为《论语》是中华文明早期的代表性著作,所以其中会出现很多格言式的句子,很多典故、词语也都沿用至今,在语言运用上这些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庄子》

如果儒家能教会你积极进取,去关爱他人,那么道家则会让你变得豁达,懂得放下,热爱自然!《庄子》就是这样一部代表性的道家著作,通过它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古人的行为模式,同时它也会引导你去思索自己当下的生活。

此外,《庄子》以瑰丽的想象、诗意的语言著称,里面有很多寓言,是先秦说理散文中最具文学价值的一本书。虽然有时候那些哲理很深奥,但读起来并不会太枯燥。

汉赋

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体!状物写景时极尽铺排是它的特色,所以赋的语言之华丽,包含的词语之多在古代短篇型文体中是首屈一指的。作者在写赋之前往往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积累词语,不然根本不敢动笔。因此很多写赋大家同时也是语言学家!

可以说每一篇大体量的赋,都相当于一部小词典。相信多读汉赋定能提升你的文采!

具体的汉赋合集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都会选择性地收录一些代表性作品。在这里我建议你多关注一下司马相如、枚乘、杨雄、班固、张衡等人的作品。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属于短篇文言小说集,记录了众多魏晋名士的言行、逸事——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魏晋风流”!他们或者潇洒不羁,或者特立独行,或者能说会道……让读者正则心向往之,反则自省!

它另外一个被人称道的地方是它的语言魅力!它用语简约,往往三言两语间就使主人公的形象跃然纸上,韵味无穷!而且书中的故事造就了很多成语,如一往情深、拾人牙慧等。

总之,读《世说新语》别有一番滋味,好似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

就说这些吧,欢迎大家继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