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拔罐和艾灸的好处有哪些?

梅紫姐姐V


一般在局部快速走罐会使局部症状迅速好转,比如像胃火素重的人,我们可以在胃穴的相关部位走罐,多走一会就会感觉胃部有气在涌动;像肝病过重的人,我们在肝、胆处的穴走罐,使气血流通出来。

至于刮痧,经常我们见到的是颈部刮痧,其实我认为很多时候,我们刮痧并不一定要刮出痧,因为刮出的痧我们可能认识不清,出来的可能并不是淤堵,可能是我们正常的气血。其实得了颈椎炎需要轻刮而不是重刮,关节结骨处可以重刮,头部则需要轻轻刮,这样对于脑部疾病的预防有很好的作用,并且长期坚持有生发的效果。此外像上肢小臂处,因为腧穴中很重要的五输穴主要位于肘关节和下肢膝关节以下,这是经络巡行中很重要的一段,在靠近末端的地方,肌肉不是很丰厚,经络也巡行的比较表浅,若是脏腑有淤堵,我们便可以在相应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络处刮痧,便能减轻对应脏腑的压力,比如冠心病患者,我们经常在小臂心包经巡行的地方刮痧,便会减轻心脏的淤堵。

最后,针灸作为我们的国粹,其作用自然不必再说了,只是很多国人目前对针灸的认识很不全面,往往只是认为针灸仅可以解决腰腿关节痛。其实因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而气血是脏腑化生的,并且脏腑跟经脉循环一体,因此可以直接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来激活或者拮抗脏腑功能,往往下针之后患者即可就有感觉,很多内科中淤堵的疾病,针灸一次便可辅助身体建立起良性循环,对于骨关节疾病的调理当然更不在话下。

擅长:推拿养生及治未病,尤其是颈椎病,腰椎病,四肢疼痛,经络不通等疾病的康复理疗。


医联媒体


刮痧、拔罐和艾灸是中医里的三大宝贝,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但如果用不好会对身体产生种种危害,下面我来讲讲具体怎么用才有效?



体内有瘀血的时候,适合刮痧

比如说脖子落枕或者颈椎痛,就是身体里面有瘀血的表现。这个时候刮痧效果非常明显,把瘀血刮出来以后,症状就能缓解了。

刮痧一定要顺着经络刮,不要东刮一下,西刮一下,要不然会把气血刮散了。

有的人一刮沙就很容易出痧,说明瘀血在这里等着你来刮,都跑到皮肤表面来了,轻轻一刮就出来,这是最好的时机。

如果使劲刮,还刮不出痧,那就不要刮了,因为这个时间不对,现在不想从这出来,您就别强迫他了。



身体里面有酸痛的感觉时,拔罐是最有效的。

刮痧是解决浅层的,刮完痧不出痧,但是里面还痛这个就是说明痛点在皮肤比较深的地方,那就用拔罐试试。

胀痛的时候千万不要拔罐,因为胀痛是身体里有浊气想鼓出来的表现,这个时候一拔罐,浊气都聚到罐里了,反而会更痛。

但是拔罐对缓解酸痛感特别有好处,酸的感觉就是气血比较虚弱的表现,这时候拔罐就是为了把别处的好血引到虚弱的地方上来,它起的主要是这个作用。



血液运行得缓慢,是因为里面有寒气凝结,可以借助艾灸来温通一下,这样效果特别好。

有时候按摩穴位也没有感觉到什么效果,说明这个穴位不是特别敏感,缺乏一种动力,建议这个时候可以考虑用下艾灸。

像麻雀啄食一样艾灸,既有效又安全,艾灸时,要把艾条顺着经络循行的方向灸,灸到不痒但微微有一些痛时,就达到祛病的功效了。

如果你认同『轩轩妈妈』的观点,或是某一句话对你有价值,欢迎关注『轩宏妈妈』及留言提问!


梅紫姐姐V


先说说三者的区别吧。

一,刮痧。适合皮肤,肌肉和关节的疾病。不适合体质虚弱的人,身体虚弱根本就出不了痧。

二,拔罐。主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集中气血冲击病灶。不适合气虚的人,可能罐在身上都拔不住。最大的功能就是引血功能,所以你得有足够的血可引。

三,艾灸。多用于温经散寒,活血通经络。艾灸本身具有培补人体阳气,生血活血的作用,这点刮痧和拔罐替代不了!

刮痧和拔罐如果单独使用,一般适合辅助治疗或者一些急性疾病,想治本还是艾灸!别讲得那么复杂,打个比喻让大家容易知道它们之间的好处和区别。

北方的冬天,如果家里沟渠冻住了。有三个办法:

用铁锹铲,这就是刮痧。用气压冲走,这就是拔罐了。1和2即使今天铲走和冲走,明天依然结冰,因为大环境没变,寒冷的冬天依旧寒冷。所以1和2是治标不治本。只有太阳公公出来,阳光普照,大地回暖,自然冰解雪融。这就是艾灸了,这是改变我们体内大环境的标本兼治。

希望能帮到你^_^


1798sights






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灼或温熨体表一定的穴位,来调整经络脏腑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灸法在中医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凡是用药所不能及,针刺所不能到的,则必灸之。施灸的原料有很多,但以艾叶为主,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无毒,能灸百病。艾,以三年为好,古人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艾灸的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北方,天地所闭藏之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为上。扁鹊曾云,人于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能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可见灸治有防病保健功效,可激发人体先天之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使精力充沛,长寿不衰。灸法有很多,有艾柱灸,瘢痕灸,隔姜灸,隔盐隔蒜灸,悬灸,雀啄灸,回旋灸,灯火灸,天南星灸等等,灸法虽好,可也不是随便就可以使用的,有很多禁忌,有顺序,讲补泻,还有灸后的处理等,所以用时也要慎之,不可不懂装懂,不知如何为,而随意为之,害人害己!凡灸,当先阳而后阴,先上后下,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之,毋吹其火,须自灭之,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拔罐,古称角法,又称吸筒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空气,造成负压,使皮肤产生刺激,充血,以达到疗病保健的目的。拔罐经常和针刺配合使用,是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有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气罐。方法有,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滴酒法,抽气法等等,还需留罐,走罐,刺血拔罐,药罐,,,,

拔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适用范围广,如风湿痹痛,神经麻痹,腹痛,背腰疼,头痛,痛经,亦可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胃脘痛,此外,如丹毒,毒蛇咬伤等亦可使用。




中医古方文化


中医有三宝:中药、针法和灸法。拔罐刮痧一直被古代大医家认为是医学的一种医道小技,难以登大雅之堂,现在主要是作为一门独特的临床保健治疗方法使用。刮痧其实是拔罐的一种补充,其治疗的作用和方法和拔罐效果很多都相类似。

中药和针法主要是运动中医基础理论,通过四诊合参得到的资料,加以辨证论治开出来的中药和针法,这个是很容易理解的,也两种治疗方法是最重要的中医治疗方法。下边就重点了解一下题主说到的刮痧、拔罐和艾灸的作用和好处。

艾灸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艾条为工具,局部熏烤,以产生一定的治疗和调节作用的外治方法。

艾灸的作用如下:

温阳散寒,驱散寒邪;

补虚培本,回阳固脱,
行气活血,消肿散结;预防保健,益寿延年。
艾灸的适应症:主要是补虚的作用,临床主要适用于虚证、寒证、淤证。

拔罐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产生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方法。

拔罐的作用如下:

行气活血,祛风除湿;

温经散寒,舒筋活络;

清热解毒,逐瘀化滞。

拔罐的适应症:主要是泻实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实证、寒证、淤证。

刮痧主要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刮痧器作用于体表部位,形成一定的痧痕,从而防止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刮痧的作用如下:

疏通经络,舒筋活血;

行气活血,刮痧去痹。

刮痧的适应症:主要是除痧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实证、寒证、淤证。题后话:刮痧、拔罐、艾灸都是中医的一种辅助治疗的方法,临床应对的时候需要灵活选取,虚证尽量不要使用拔罐和刮痧,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病人可以接受,而且效果较好的方法,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真正的接受中医。现代很多人不相信中医,除了很多客观因素的存在之外,是越来越多的“中医”在无限度的扩大中医的治疗范围导致的。

豆子20180101


刮痧,拔罐,艾灸各自的好处如下:

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制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疏通经络,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拔罐,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现象的一种疗法。具有行气止痛,消肿散结,祛风散寒,清热拔毒等作用。

艾灸,是指用艾绒燃烧后对穴位进行熏烤达到治疗预防疾病为目的,其作用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本,防病保健等作用。适合各种人群。


大艾吾姜


一、刮痧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1、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2、调整阴阳  

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3、舒筋通络

凡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凡有肌紧张又势必疼痛。它们常互为因果关系,刮痧治疗中我们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4、排除毒素

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5、行气活血

刮痧作用于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瘀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

二、拔罐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1、调整阴阳,平衡体质

人体出现阴阳平衡失调时,机体会因为“盛虚失调”发生疾病,拔罐通过对穴位和经脉进行刺激,能对机体重新进行调理,使阴阳得到调和,从而实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

2、消邪扶正

中医认为,邪气是导致疾病的因素,正气则是机体活动以及抗病的能力,拔罐通过刮拭经脉,使气血得到疏导,从而防止体内因气血淤积产生邪毒,并增强脏腑功能和体内正气,抑制或驱除邪毒的侵袭。

3、活血化瘀

机体之所以出现病痛,是由于气血不通导致经络堵塞引起的,在局部或相应穴位进行拔罐,能疏通气血,消散淤血,畅通经络,当气血运行恢复后,自然能达到“通而不痛”的目的。

拔罐后罐印所反映身体的状况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
2、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3、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就一,表示气滞血淤症。
4、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5、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
6、罐印灰白,触而不温,多为虚寒或湿邪。
7、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
8、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9、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湿热毒的反应。

病邪在表,刮痧好;病邪在里,拔罐好。如果不好判断表里,可以先刮痧,再拔罐。

三、艾灸

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1、温经散寒

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2、行气通络

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

3、扶阳固脱

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

4、拔毒泄热

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

5、美容保健

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 有很多女人脸上不光滑洁净,这往往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实际上还是阳能不足的原因。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给本文点赞并转发一下,非常感谢您对本文的亲睐!


中医养生那些事


刮痧可以活血化瘀,舒缓人体某些部位因长期疲劳造成的酸痛等。这个比较适合身体健壮的人,血虚血亏的尽量不要用这个办法啦。提醒一下,如果刮痧不容易出痧,那么就是问题还没有引到皮肤浅表,改用拔罐效果会更好的。

拔罐主要用来通经活络、活血消肿、祛风散寒等,效果不错的。这个方法不太适合气血虚弱的人。

艾灸有培元补气、活血等作用。艾绒燃烧的热气和药力进入人体,把藏在人体内部的寒邪祛除,使人体阳气充沛、经络疏通、气血充足。

所以,三种方法各有所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用。最推荐的还是艾灸啦。


艾香浮动


这三种方法我都用过。刮痧比较适用于大面积的瘀堵,以及热证,实证,解除肌肉粘连的作用比较好,虛证用,不容易出痧,效果也不如热症和实证,

拨罐可分为拨定罐和走罐,闪罐,我自巳对定罐和走罐比较熟悉。走罐我把它看着是深层次的刮痧,虽然痛,可是效果好,效率高啊。

定罐我只是用于应急,比如心脏某部位痛了,感觉不舒服,闷,拨_罐一会就轻松了,喉咙长期咳嗽严重,天突穴拨定罐,效果显著。

艾灸很好,但是体虚之人不宜多用,容易上火,但是补阳效果确实很好,只是要掌握好尺度,因我自己以前也径常艾灸,出远门我必带之物就有刮痧板,拨罐器艾灸盒


土人参888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养生,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有条件的去养生馆刮痧拔罐和艾灸,那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刮痧与拔罐,如果内有火,最好刮痧?,身体虚弱 的人不适合拔罐,容易拔得更虚了。拔罐是活络经脉,去除寒气,吸寒饭是根本,多吃 五谷杂粮 ,粥之类, 好好养脾胃 ,身体就不会那么虚了。

艾灸适用于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畏寒怕冷、腹泻等)适用于多种人群,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艾灸,只要是寒性体质都行,只要是治疗因为由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艾灸用于虚症寒症阴症为主的病,邪热病症和实症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