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国瑞典,军事实力却强到让美俄忌惮?

袁载誉


瑞典,面积只有45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千万的欧洲老牌军事强国。瑞典左邻挪威,右邻芬兰,但从一战开始,瑞典一直是一个中立国家,至今也是如此。在错综复杂的局势背景下,瑞典是如何做到“独善其身”的呢?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呗?



瑞典武器装备一流。瑞典拥有北欧最完善的军工体系,火炮,潜艇,国防电子样样不差,有些产品领先世界。瑞典最大的三家军工企业生产的武器博得了世界各国的好感。比如博福斯方位公司的40mmL-70高射炮系统,爱立信公司的RBS-70便携式防空导弹,阿尔维斯公司的CV-9040步战车都被各国大量订购。

瑞典全民善武。瑞典对国内实行全民皆兵的政策,所有成年男性都会接受军事训练,并且名字都留在预备役部队名册当中。一旦战事突起,瑞典强大的军工体系能够让它迅速武装出一支五十万至一百万的武装部队。

瑞典拥有核武技术。早在1954年,世界上只有美国和苏联两个拥有核武的时候,瑞典就有能力建立核反应堆,虽然最终迫于压力签订了“核不扩散”条约,一直以来并没有核武制成,但毋庸置疑的是,瑞典拥有制造核武的技术,这是瑞典能够存在的根本。


维京海盗威名远扬,公元 1000年左右,瑞典,挪威,芬兰三个国家联合成立的维京海盗组织南下,在欧洲大陆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我是头条作者一树梅花一放翁,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希望大家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路转粉,不迷路,谢谢各位啦。


历史十二郎


我是兵说,我来回答!

首先,瑞典并不是小国。在国土面积上,瑞典已经超过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面积。瑞典国土面积为44万平方公里,同期德国国土面积为35万平方公里,英国国土面积为24万平方公里。单纯从国土面积来看,瑞典约等于两个英国。

其次,瑞典有着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瑞典对于工业体系发展非常重视,每年都会拨大量的经费用于科研。瑞典在机械、电子,冶金等领域都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为拥有着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支撑起军事的发展。瑞典的鹰狮战斗机威名响遍全球,博福斯生产的火炮受到多国军队的采购。瑞丹曾经还研制过核武器,后期由于资金和其它原因,便放弃了研制计划。虽然核武器没有了,但是却拥有了研制核武器的能力。如果瑞典需要,甚至可能鼓捣出航母。

最后,瑞典有着强大的军队保障。瑞典虽然是永久中立国,但是对于军事力量发展一直都很重视。瑞典军队现役为5.3万人,其中陆军作战力量为3.5万,海军作战力量为0.93万,空军作战力量为0.87万。虽然瑞典军队人数不多,但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值得一提的是,瑞典陆军拥有各种类型坦克700多辆,远超德国陆军。除此之外瑞典还有五十多万的预备役部队,可以短期内形成战斗力,投入作战当中。由以上可见,这样的国家,美俄怎么敢轻易招惹?


兵说


不只是美俄忌惮,二战瑞典邻国都在德军控制下,德国也不敢贸然进攻瑞典。瑞典是拥有核武技术的国家,现在任何国家不敢幻想入侵瑞典。我们来看看瑞典是如何成为一个谁也不敢入侵的中立国的。

瑞典45.03万平方公里,与黑龙江省或甘肃省相当。人口则只有不到1000万,主要集中在波罗的海岸上的几个城市。

图-瑞典地图

瑞典陆地上有两个邻国,左邻挪威,以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为界,右舍芬兰,以托尔尼奥河为界。

瑞典在历史上成名,是在公元1000年前后,当时瑞典、挪威、芬兰组成的维京海盗,南下横扫西欧,杀得血雨腥风。

图-维京海盗南下

北欧三国中,挪威面向大西洋,挪威人的扩张方向是荷兰、英国等地。丹麦南部与德国相连,扩张方向当然是沿着陆地向南。瑞典在波罗的海西北岸,瑞典人因地制宜,目标是将波罗的海变成瑞典的内海。

在工业革命前,瑞典向东兼并了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向南与德国所在的德神圣罗马帝国、波兰和立陶宛所在的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相继开战,虽然未能消灭这两个著名的国家,但军事上取得不小的胜利,基本上控制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完成了最初的战略构想。

图-瑞典辉煌时期

不仅如此,瑞典还侵犯北欧兄弟挪威与丹麦,占领不少领土。这导致瑞典失去战略盟友,被侵犯的国家军事不如瑞典,但他们引狼入室把俄国拉入到反瑞典同盟中。

从1700年开始,瑞典与俄国激战二十年,瑞典虽然处于极盛时期,但人口太少,对付人口同样不多的几个邻国绰绰有余,但与俄国打消耗战和持久战,瑞典落入下风。

1721年瑞典战败,不仅失去过去几百年占领的波罗的海沿岸领土,甚至被俄国堵在波罗的海西北岸动弹不得。

不过瑞典并没有一蹶不振,在拿破仑战争中,瑞典是反法同盟的一员,丹麦与挪威当时是一个联合王国,站在法国一方。这次瑞典站队成功,拿破仑兵败后,在1814年,瑞典逼迫丹麦把挪威割让出来。

图-瑞典进入中立阶段

从此时开始,瑞典对外战争就不多了,以至在轰轰烈烈的殖民时代,瑞典鲜有海外征战的经历。到一战前的1905年,瑞典让挪威独立出去,从此对欧洲大陆的战争保持中立。

1914年一战开始后,瑞典与挪威和丹麦组成中立同盟,没有卷入欧陆大战,但一直把枪握得很紧。当时陆地战争主要还是靠步兵,作战区域也主要集中在德国、法国、奥匈帝国、沙俄等国的边界上,战场并未波及北欧。

图-一战时的瑞典

1939年开始的二战,战争装备有了很大不同,德国主张机械化的闪电战,战争波及范围很广,北欧也未能幸免。

1940年德国闪击芬兰和挪威,控制波罗的海与大西洋的海峡,让英国海军进不了波罗的海,苏联海军也出不了波罗的海。芬兰为了抵抗苏联入侵,也宣布加入德国阵营,此时瑞典左邻右舍都被德军控制。德军若入侵瑞典,可以从瑞典国界上任意一点发动战争。是否坚守中立,瑞典人迎来了真正的考验。

图-二战时的瑞典

当时瑞典有精锐装甲部队十几万,武器装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飞机坦克不少,海军还有潜艇,但这在几百万德军面前还是不够的。瑞典的位置在挪威与芬兰之间,对德军来说必须通过瑞典调动军队和物资,西边轰炸英军,东边进攻苏联。

瑞典名义上保持中立,外交上还是向德国屈服了,允许德军无条件通过瑞典。一直到1943年德军在苏联吃了大亏,瑞典才真正提枪中立,不再准许德军开进本国。

图-瑞典

后来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冷战,瑞典都没参与。不过瑞典的中立还是为人诟病,瑞典虽然没有加入军事组织北约,但还是加入了经济和政治组织欧盟。

不打仗不代表没实力,早在1954年,核武器还被美苏垄断之时,瑞典是第三个建立核反应堆的国家。虽然1968年在美国压力下,瑞典签了核不扩散条约,核武器计划就一直搁置,但瑞典绝对拥有制造核武的技术,这对任何企图入侵瑞典的国家都有巨大震慑力。

图-核武器

瑞典常规武器也非常先进,无论是战斗机、潜艇、战舰、坦克,在国际上都是领先水平。瑞典民用制造企业如沃尔沃汽车、萨博汽车、伊莱克斯电器等,足矣说明这个国家在工业领域的先进程度。

从军队数量来说,在军事科技化的今天,各国都在裁军,瑞典也不例外。现在瑞典军队人数约为7.2万,与全国总人口之比约为0.72%。好战的美国全世界都有大兵,总兵力约145万,与人口的比例约为0.45%,不如一直中立的瑞典。

图-瑞典地图国旗

既然不打仗,瑞典为何研发如此先进武器,又养这么多兵呢?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瑞典虽然不主动宣战,但若自身实力不强,早晚会被别国侵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近年来,瑞典派遣军队,前往非洲的刚果、欧洲的塞浦路斯、波黑、科索沃,亚洲的黎巴嫩、阿富汗开展维和行动,瑞典军在实战中获得了宝贵的作战经验。

论军事实力,除中、美、俄,其他国家若与瑞典动兵,谁敢说一定稳赢。


地图帝


瑞典可算不上是小国。单从面积来看(44万平方公里),仅仅排名法国之后,比德国(35.7万),英国(25万)都大得多。

从历史上看,瑞典曾经北方(波罗的海)大国。甚至沙俄的首都圣彼得堡,原本也是瑞典的土地,此时,芬兰大部分领土也属于瑞典。18世纪初,长达21年之久的北方战争中,俄国打败瑞典,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才由一个内陆国变为濒海国。经过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把这个荒野一般的出海口城市建成了一个新的、富有朝气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命名为——圣彼得堡。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尤其是16-18世纪早期,瑞典作为同沙俄势均力敌的北方势力,是斯堪的纳维亚一霸,曾一度把波罗的海变成了自己的内海。

从人文方面看,瑞典一直保持着全民尚武的传统。瑞典原本是海盗之国,四处出没的维京海盗让欧洲各国苦不堪言。

当瑞典人皈依基督教后,才逐渐脱离了野蛮的本性,进入了文明阶段。虽然信了神的瑞典人已经不那么残忍嗜杀,但是战斗的血液仍在他们的体内流淌。平时低调,沉默寡言,但是动起手来可是不含糊。

比如,上月数次反转的瑞典警察与中国游客事件,人家瑞典警察秉承了“能动手就不吵吵”的传统,冷眼看着中国游客一家人打着滚,骂骂咧咧的折腾,然后就直接上手给扔郊外了。

出警的还是几个壮实的女警察,要身高有身高,要体重有体重的那种,一看就不好惹。
而且,瑞典的外交非常务实。

到了18世纪中后期,随着周边两大军事强国——俄罗斯和普鲁士的高调崛起,瑞典顿悟了,此后开始积极退出各项国际争端,并强调自己永久中立国的形象。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瑞典均没参加,反而通过自己中立国的身份,对战争双方售卖武器弹药和矿产资源,成了战争中的“吸金国”。

一边冷眼看着欧洲,甚至世界各国相互厮杀,一边在乐呵呵的数钱.......宣布”中立“后,瑞典基本上就没过过穷日子。

当然,二战中,瑞典也有不光彩的一面。虽然号称”中立“,但是也在纳粹的胁迫之下,开放了交通线路,为德军提供各种物资和运输支持,无条件按时供应铁矿石;

几年后,当苏联开始反攻,德军节节败退之际,瑞典人又开始对德变脸,物资供应不但开始拖沓,而且还拽拽的要求用黄金支付。

到了1945年初,苏联红军和盟军已经攻入德国境内,纳粹德国败局已定,瑞典人才公开对纳粹德国翻脸,断绝了一切来往。此时,欧洲大陆大部分地区在二战中几乎被打得稀烂,各国都欠下了一屁股债,到处是死亡、衰败和废墟,人民生活困苦。

但瑞典却毫发无损,还顺带建立了当时堪称欧洲一流的军队和军火工业,从纳粹里赚了成火车皮的黄金,富得流油。

虽然从1814年开始,瑞典已经彻底不参与欧洲战事,并舍弃了所有殖民地,奉行武装中立政策。但是不代表其军事实力不强。几百年间,瑞典仍然保持着相当精锐的军队和精良武器,即使强大的沙俄和好战的普鲁士(德国)也不愿和它死磕。

大家提到瑞典,可能想到的“做衣服的,打家具的”(HM或者宜家),实际上人家是专业搞军工的。

在20世纪和当今时代,瑞典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科技、军事和教育大国。瑞典军工,全球闻名,具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和武器研发能力,他们的飞机、装甲武器、军舰都相当有特点。甚至还有研发核弹和五代战斗机的能力。

瑞典云集了众多自主知识产权的著名军工企业。比如,博福斯防卫公司陆军武器,与美国和北约都有紧密的研发和交易合作;爱立信公司的导弹武器;阿尔维斯·哈格隆德公司是瑞典的第三大地面军事工业公司,也是欧洲最大的装甲车生产商,生意极好,都是卖方市场。

此外,瑞典的在空军方面的研究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还有潜艇工业,连美国都租用瑞典的潜艇。

下图,曾被美国租用的哥特兰级潜艇。

因此,瑞典这个区区900多万人的国家拥有自己的航空工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以及衍生而来的各种军事工业,加上其地缘战略位置独特,家里还有矿,每年还颁发一系列让全球人民魂牵梦绕的诺贝尔奖,的确是不好招惹的。

但是说让美俄忌惮,还是有些夸张,毕竟瑞典虽然有的是钱,但其的武器体系、装备规模,战争潜力(人口、土地面积、战略资源等)与美俄这种超级大国还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这就有点扯了,小小的瑞典何德何能让美俄两国忌惮?

瑞典国土面积44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84%的人口生活在国土1.4的城市里,所以假如发生战争,几乎没有抵御第一波攻击的能力。

(瑞典人口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仅斯德哥尔摩就占到了全国人口的10%)

同时,瑞典军队数量少,战斗力差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个国家军队数量5.2万,与与周边动辄几十万人的军队相比显然不足挂齿,和美俄百万大军相比就更寒酸了。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男性尚武精神的丧失。近年来瑞典男性参军意愿降低,所以军队中女性的比例越来越高。一个国家的男人将保家卫国的重任交接到女性手里,还有什么脸面称自己能让美俄忌惮。

当然,瑞典的军事工业还是可以的,从诺贝尔开始,瑞典的军事技术一直可圈可点。这里有世界上最好的轴承厂,有能够生产特种钢的瑞典钢铁公司,还有一大票致力于武器生产和研发的科学家。同时,这个地广人稀的国家资源丰富,而且矿藏种类齐全,也为军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足够基础。

以瑞典的实力,对付一般小国还是没有问题的,但要把世界前三的美俄拿出来说忌惮瑞典就不对了。这个国家自从拿破仑战争之后几乎没有什么战绩,在面对战争的时候连站队都算不上,基本是谁强大投靠谁,典型的N姓家奴。

比如,1810年瑞典投奔如日中天的拿破仑。

1814年,瑞典发现拿破仑有失败迹象,于是果断加入俄国、英国等国主导的反法同盟与拿破仑为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瑞典左右摇摆,德国占据优势的时候就投靠德国,与德国一起占领奥兰群岛,允许德国使用瑞典大使馆密码 与海外里联系。美国加入协约国后,眼看协约国占据了上风,瑞典旋即将前任首相赶下台,转而装作中立的样子浑水摸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德国提供急需的轴承和特种钢,允许德军经过自己的领土攻打挪威。

这样的墙头草国家当然不会遭到大国的武装报复,因为你还没打,她就跪了。所以看上去挺像那么回事,但同样反映了瑞典作为N姓家奴的事实。

回答题主的问题,为什么看上去美俄两国忌惮瑞典呢?

答案是两国很清楚,瑞典奉行事大主义谁强跟谁混。只要你是能够威胁到她的强国,那么瑞典将会成为你最忠实的小弟弟。所以,虽然有时候瑞典也会怼一下美国,但她身体是诚实的,这就够了。而俄罗斯力有不逮无法代替美国,那只能看着她狐假虎威喽。


历史风暴


瑞典祖上也厉害过,曾经吊打俄罗斯,吞并芬兰,挪威,打败丹麦,一度成为北欧最强霸主,瑞典王国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1100年前后就已经形成,统治范围扩张至波罗的海沿岸国家。

瑞典毗邻俄罗斯,无论是沙皇俄国还是苏联,战斗民族永远充满了侵略性,因此瑞典最为担心的是苏联/俄罗斯。在一战和二战时期,瑞典宣布为中立国,放弃了战争权力,也因此躲过了战火。

从经济上来看,瑞典是高收入,高福利国家,从工业和制造业看,瑞典具备军事强大的基础。瑞典的军事工业非常有特色,涉猎广泛、、水平先进。瑞典人凭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愣是以一个600万人口的小国,把军事武器的领先程度排在了世界前列。

瑞典的军事工业基础特别雄厚,能够自主研发陆海空三军的武器,并能做到世界最先进,例如陆军的博福斯火炮、空军的J39鹰狮战斗机,海军的反舰导弹、潜艇和鱼雷,以及CB90快速突击艇,都已经销售到了多个国家。

虽然美国和俄罗斯都有摧毁瑞典的能力,但他们要摧毁了的瑞典有何用?如果要占领瑞典,被瑞典利用复杂的地形拖入消耗战将会是大概率事件,虽然美国和俄罗斯与瑞典比消耗不见得就怕了,但消耗就会让第三方有机可乘,因此二者都不会轻易去与瑞典发生纷争,但也绝对达不到忌惮的地步,所谓的忌惮那是因为没有触碰到国家利益。


科罗廖夫


瑞典是小国吗?那得看和谁比——瑞典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56位,是北欧第一、欧洲第五国土面积大国。截至去年瑞典人口为10067744人,全球排名第88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去年瑞典的GDP总量达到5380.4亿美元,在世界各国中排名第23位。至于瑞典的军事实力在同等体量的国家中绝对是出类拔萃的,不过要说瑞典军力强大到令美、俄都忌惮未免言过其实。

瑞典是一个永久中立国,然而在1611年至1718年期间瑞典却是令欧洲各国闻之色变的一个军事强国:1611年古斯塔夫二世继位成为瑞典国王。1614—1617年古斯塔夫二世率军对俄国开战并取得胜利,获得芬兰湾周围土地。随即古斯塔夫二世对瑞典进行了一场全方位的改革:他制定优惠政策以吸引外国人前来瑞典投资兴办企业,改实物税为货币税,开采瑞典丰富的铜、铁矿藏。古斯塔夫二世凭借坚实的经济基础对瑞典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军事改革,他因此被誉为欧洲近代军事之父:首先他首创义务兵役制度,强化军队的纪律性建设并统一了瑞典士兵的军装。他对作战方阵进行改造——将作战面拉长,纵深减少,这更有利于火器密集地发挥威力。他还使炮兵成为独立的兵种,同时提高炮兵作战的机动性,减小炮身重量,使炮兵能够与骑兵、步兵更协调地联合作战。从1621年起古斯塔夫二世几度进军当时隶属波兰的立沃尼亚,夺取了首府里加,1626年取得关键性的沃尔霍夫会战的胜利。至此瑞典在古斯塔夫二世的领导下已先后战胜过丹麦、俄国和波兰。1630年古斯塔夫二世率1.3万瑞典军在波美拉尼亚登陆,介入德意志三十年战争并在1631年布赖滕费尔德会战、1632年列克河会战和吕岑会战中击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天主教联盟军队。尽管古斯塔夫二世在吕岑会战中阵亡,然而瑞典仍在1648年与法国组成联军战胜了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根据战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瑞典得到了德意志领土波美拉尼亚、维斯马、威尔登和不来梅。至此瑞典在波罗的海的势力达到顶峰。1625年瑞典控制了利沃尼亚。1654至1719年瑞典领土一度囊括现在的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和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1658年瑞典最终收复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长期被丹麦占领的南部沿海的斯科讷、布勒金厄等地。

除了在北欧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扩张之外,瑞典也加入了这一时期欧洲国家的海外殖民活动之中:瑞典在今天美国特拉华州的威明顿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克莉丝蒂娜堡垒,其后开始对荷属西印度公司的新尼德兰进行入侵。1643年瑞典在今新泽西州塞勒姆北部建立起新艾尔夫斯堡堡垒根据地。1654年瑞典入侵新尼德兰的卡斯米尔堡垒,荷属美洲新尼德兰省总督彼得·史蒂文森立时挥军直指特拉华河,迫使瑞典军投降。瑞典的海外殖民扩张并不局限于美洲:1650年4月22日瑞典暂时控制了黄金海岸,但最终在1663年4月20日因卡尔斯堡堡垒及首府基士扬堡堡垒被丹麦夺去而丧失了这殖民地。在1652年瑞典夺取了原本由荷兰及葡萄牙控制的海岸角(位于今加纳)。瑞属黄金海岸殖民地建立后瑞典开始在大西洋上进行小型的奴隶贸易直至被荷兰人占领。1785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建立了圣巴泰勒米殖民地,此后奴隶贸易再蓬勃起来。1786年瑞属西印度公司在这个岛上建立。

在1560至1658年间瑞典形成了一个以芬兰湾为中心囊括卡列利阿、因格里亚、爱沙尼亚和立窝尼亚的波罗的海帝国。然而在17世纪后半叶瑞典东面的沙皇俄国日渐强大起来并开始与瑞典争夺波罗的海霸权:事实上早在1558年1月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从蒙古金帐汗国统治下独立出来的沙皇俄国的首任沙皇伊凡四世就以立窝尼亚骑士团同立陶宛联合反俄为由出兵波罗的海,此举引起了波罗的海沿岸的波兰、立陶宛、瑞典、丹麦等国的群起而攻之,最终俄国无功而返。1695年春彼得大帝亲率3万大军远征土耳其,由于缺乏舰队而失败。1696年效法西欧创建新式海军后彼得大帝再次出征土耳其并成功征服了亚速夫地区。1700年彼得大帝迫使土耳其以签订和约的形式承认俄国对亚速夫的占领,然而黑海海峡的制海权仍掌握在土耳其人手中。尽管对土耳其的战争未能实现彼得大帝打通黑海出海口的目标,于是彼得大帝将目光投向了北方的波罗的海,而瑞典作为此时的波罗的海霸主就成为俄罗斯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最大阻碍。

1697年14岁的查理十二世成为瑞典国王——这位新国王试图使瑞典远离战争,专注于诸如裁减军队和国家改革,加强君主地位。到1700年时查理十二世手中拥有一支77000人的常备军,相比之下沙俄能动员一支庞大的军队,但受制于低效的的动员体系无法同时将其投入行动。随着沙俄在此前一系列急剧扩张行动使大量新征服的地区必须派遣足够的卫戍部队处处设防,同时沙俄也必须开支巨大的作战经费。为取得更大的优势彼得大帝同丹麦、波兰、萨克森等国组成反瑞典同盟:1697年首先发难的丹麦军队摧毁了瑞典的戈托普要塞,1700年3月一支丹麦军队侵入并围攻特宁。瑞典海军随即突破了丹麦在海峡的封锁并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附近部署了一支军队。这次奇袭和海上的压力迫使丹麦于1700年8月签署《特兰文达尔条约》退出战争。11月瑞军在第一次纳尔瓦战役中击败了由彼得大帝亲率的俄军。1702年查理十二世在科里佐战役中打败了萨克森-波兰联军,迫使波兰国王奥古斯特退位,重新扶植了亲瑞典的斯坦尼斯瓦夫·拉斯琴斯基为波兰国王。1709年卡尔十二世的军队在今天乌克兰境内的波尔塔瓦被彼得大帝击溃,此战成为俄国和瑞典之间的大北方战争的转折点——战后俄国重新同丹麦、波兰、萨克森等国结成反瑞典同盟。1721年瑞典在大北方战争中被彼得大帝率领的俄军击败,芬兰及涅瓦河出海口一带的领土被割让给俄国。1809年瑞典败于俄国后被迫割让芬兰,至此瑞典大致压缩到今天的疆域面积。

拿破仑战争中瑞典作为反法同盟的成员战胜了拿破仑法国的盟友丹麦并迫使丹麦将其治下的挪威割让给自己。大约就是从这时起瑞典开始在国际事务中保持中立姿态:两次世界大战瑞典都保持了中立。其实瑞典在一战中保持中立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一战自始至终从未波及过北欧,相比之下瑞典得以在二战中保持中立就相对困难了不少,毕竟二战中纳粹德国占领了瑞典所有邻国,完全可以从瑞典国界的任何一点发起进攻。瑞典位于挪威和芬兰之间,德军可以通过瑞典同时打击西边的英国和东边的苏联。尽管瑞典具备一定实力,但同当时横扫欧洲大陆的纳粹德国比起来还是不够看的,那么瑞典为什么还能得以保持中立呢?其实瑞典也是出于无奈之举——正因为瑞典的地缘区位过于敏感,如果公开倒向德国势必激起英、苏等国的强烈反弹,而对瑞典而言英、苏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尽管瑞典在政治军事上保持了中立姿态,但当德国势头正盛时在外交上实际是向德国妥协的,这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瑞典允许德军过境。直到1943年苏德战场出现转折后瑞典的态度发生了大逆转——不再允许德军过境瑞典,尽管这时的德国比起瑞典来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已被东线苏军的反击和西线盟军的威胁弄得焦头烂额的德国绝不打算在这时再同瑞典开辟北方战线。

作为中立国的瑞典从来没忽视军备建设,因为能战方能止战:瑞典长期实行全民皆兵的武装中立的国策——所有成年男性都要接受军事训练并编入预备役部队,所以瑞典表面看起来只有几万人的现役部队,却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动员起85万左右的兵力。当然这一兵力同美、俄这样的大国比起来仍是不够看的,但如果考虑到瑞典本身只有1000万左右的人口,其动员效率实际还高于美、俄,如果放在同等体量的国家中相比较无疑瑞典的军事动员效率是一流的。瑞典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能够独立研制性能优良的作战装备,瑞典80%的军事装备和军事物资都可以实现国产。其国土内的山区隐藏了大量存放坦克和飞机的洞库。配合有利的地形足以拒敌于国门之外,通过长期的防御消耗战来保护自己,歼灭敌方的有生力量。从诺贝尔开始瑞典的军事技术就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瑞典的武器生产能力足以在短时间内武装近百万大军。1954年当核武器还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之时瑞典就已成为第三个建立核反应堆的国家,就核武技术的起步时间而言:瑞典甚至早于英、法、中三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68年身为永久中立国的瑞典在美国的压力下签订了《核不扩散条约》,因此未能成为拥核国家,但外界普遍认为瑞典实际上保留了核武研发技术。

尽管就瑞典的军事实力而言:在同等体量的国家中绝对是出类拔萃的,不过要说瑞典军力强大到令美、俄都忌惮未免言过其实。瑞典之所以能在美、俄两强之间维持自己的中立地位更多还是因为其特殊的地缘区位使然——冷战时期瑞典恰好处于两极对峙的前沿,任何一方对瑞典采取军事行动都势必激起对方的强烈反弹。在这样的局面下瑞典不敢倒向任何一方,以免惹火上身;而处于冷战对峙的东西双方也不敢轻易破坏瑞典的中立地位,以免引发彼此的全面战争。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下降,北约和欧盟趁机东扩,这已大大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瑞典扼守俄罗斯出入波罗的海的航线,涉及俄罗斯的能源、贸易和国防安全,所以瑞典尽管实际上执行的是亲西方的外交路线,但如果公开倒向西方势必引起俄罗斯的强烈反应。事实上美、俄之所以尊重瑞典的中立地位不是因为忌惮瑞典,而是因为彼此忌惮。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瑞典,作为曾经的欧洲强国,军事力量极为强盛。尤其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统治瑞典的是被誉为为“现代军事之父”,“北方的雄师”,与亚力山大和拿破仑相提并论的古斯塔夫·阿道夫,也就是古斯塔夫二世。

他不仅让瑞典成为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罕有敌手的军事强国。同时也让瑞典的军事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此后,历经多少数代,一直维系着军事强国的地位。一大批诸如博福斯之类的军工集团也随之诞生。虽然在二战时,为了躲避战火的冲击,瑞典宣布中立,但是瑞典的武器和工业原料却不断的被交战国购买。

二战后瑞典继续执行中立、不结盟政策。所以其国防独立,武器方面基本靠自行研制。正是这种独立,成就了瑞典今日之武器研究方面的成就。瑞典拥有北欧最大最完善的军工体系,不仅能生产火炮、炮弹等陆军武器,还能研发生产先进潜艇等,国防电子工业也比较发达,某些军工产品还处在世界领先的位置,并出口到世界各地。

不过在瑞典的国防工业体系中,地面军事工业最为发达。三家最大武器生产公司的产品,已经成为欧洲乃至世界各国竞相购买的军品。

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当属博福斯防卫公司。该公司生产的重点是陆军武器,主要包括40毫米L-70高射炮系统、155毫米火炮发射和装弹系统、智能弹药和步兵反坦克武器等。另外,博福斯防卫公司同法国地面武器集团共同开发了155毫米“博尼斯”制导炸弹,还和美国的雷神公司正在共同开发155毫米XM-982“神剑”远距精确制导炮弹。

第二家大公司是爱立信公司,主要生产导弹武器。RBS-70便携式防空导弹是该公司的主打产品,目前已生产了15000多枚。同时,爱立信微波公司还开发了RBS-23BAMSE防空导弹,它可在发射车上6枚同时发射。

阿尔维斯·哈格隆德公司是瑞典的第三大地面军事工业公司,也是欧洲最大的装甲车生产商。它生产的CV-9040步战车不仅装备于瑞典陆军,挪威、瑞士、芬兰、荷兰等国家也都大量订购。产量已经超过11000辆的BV-206型多用途运输车,目前仍被多个国家订购。阿尔维斯·哈格隆德公司开发了CV-90120-T型坦克。该公司最近又开发了BvS-10型全天候装甲运兵车。

除了陆军之外,瑞典的在空军方面的研究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由瑞典萨伯公司研制的“鹰狮”战机,是单座型全天候全高度战斗/攻击/侦察机,用以在90年代取代瑞典空军的瑞典Saab-37“雷”式战斗机,在战机世代上属于第四代战斗机。首飞于1988年,正向全世界推销中。现JAS-39已服役于瑞典、捷克、匈牙利等国空军,并正于南非空军中成军。2007年10月,泰国国会也已批准首批六架JAS-39战机订单。

相较于陆军和空军方面的强盛,瑞典在海军方面的研究稍显弱势。除了当年的维斯比级隐形轻护卫舰,以及哥德兰级AIP潜艇曾经引领一时风气之先。然后迅速就被各个国家更大、更先进、武备更强的战舰和潜艇所超越。

除了整体武器平台之外,瑞典萨博公司研制的RBS-15型反舰导弹,也是极为先进。20世纪80年代成功地研制了RBS-15舰舰、空舰导弹,随后又在1993年着手研制3型RBS-15。3型RBS-15反舰导弹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为减小雷达反射面积,采用了新形状的导弹头部和进气口;二是采用了一种新的计算机自动驾驶仪和高度表;三是采用新的导引头信号处理软件,它可提高对目标的分辨能力和抗电子干扰能力。

除了这些硬邦邦的武器之外,瑞典在软杀伤方面的技术能力也极为强大。萨博科技公司生产的马鲛2000电子光学追踪雷达系统已被广泛销售欧洲和亚洲地区。博福斯动力公司也是国防电子工业公司,它擅长飞行器的电子控制技术。最近,该公司开发生产了一种安装在反舰巡航导弹上的RBS-15MK3指挥控制系统,系统内部植入了一个新的任务电脑软件,包括数字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适应波雷达和电子服务系统,大大提高了导弹的目标识别能力、飞行能力和突防能力,射程范围增加到了200公里以上。爱立信公司制造了畅销的阿瑟炮位侦察雷达。海军“长颈鹿”150和150HC系列雷达也是爱立信公司的王牌产品。

瑞典的军事工业虽然强大,但是能否说明就能让美、俄侧目?这个就有些夸张了。毕竟无论是武器的体系、装备的规模,瑞典都难与这两个超级大国相抗衡。


潞州节度


(1)强悍的维京海盗历史。维京海盗,又叫北欧海盗,老家即是挪威、瑞典和丹麦。他们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侵扰欧洲沿海和英国岛屿,其足迹遍及从欧洲大陆至北极广阔疆域,欧洲称这一时期被称为“维京时期”。关于维京海盗,大家都多少都在好莱坞电影《维京传奇》中看到过,维京人个个是强悍的战士,崇尚战神奥丁,以能在战场战死为荣,以为死后能进英灵殿。在战斗中他们表现的异乎寻常的狂热,悍不畏死,横扫西欧,杀得血雨腥风,鸡犬不宁。

不要认为历史就是过去,这段历史给欧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至今瑞典仍旧保留了尚战好武的精神。骨子里有很强的战斗血液,是天生的战斗民族。这点让欧洲各国很是敬畏。

(2)强大的军工体系。

瑞典除了拥有核反应堆具备制造核武器的技术外,常规武器也非常先进,战斗机、潜艇、战舰、坦克在国际上都是领先水平。瑞典民用制造企业如沃尔沃汽车、萨博汽车、伊莱克斯电器、爱立信公司等,足矣说明这个国家在工业领域的先进程度。下面列举几种瑞典比较先进的武器:

1、BandKanon(BKAN-1)自行榴弹炮,是世界上炮射速最高的榴弹炮,这种口径的自行榴弹炮能在短短45秒时间打完全部弹夹(一个弹夹14发155mm炮弹)。
2、J39鹰狮战斗力。战机性能优越、短距离飞行能力很强、轻型作战能力强悍,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现在已出口几个国家。
3、瑞典CB90快速突击艇。该款突击艇还受到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青睐,在对岛作战岛礁登录、快速突击作战,快速补给、后勤保障、海事巡逻等突出方面性能优越。
4、AK5突击步枪,比利时FN FNC步枪的改良板,瑞典军方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改进,性能比FN FNC步枪强悍不少。

(3)强大的工业体系。

世界上最好的机床产自德国和瑞士,但是最好的刀具产自瑞典,即 Sandvik 的刀具业务 Sandvik Coromant。这些都体现了瑞典在冶金方面极高的水平。瑞典在冶金方面的能力可能和优良的无机化学传统也有关。

总之,瑞典是一个综合实力很强的国家,而且建立了全民皆兵的动员机制。想侵犯它,注定不是一件讨好的事。


语不惊人死不休才怪


瑞典这个国家在曾经的欧洲大陆上也是属于强盛的国家,一度压制德国、俄国等,但后来还是限制于本土资源的匮乏,而逐渐低调,再加上俄国的打击,从此不复从前。但是,瑞典在军事实力上的表现仍然是非常的惊人的,达到足以让美国和俄国这两个国家的忌惮。

当然,瑞典的军事实力强盛主要还是得益于本国强大的军工力量。瑞典军工强大到,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争相竞争瑞典生产的武器装备。


瑞典虽然一直在保持着中立,但研制出来的武器被不断的采购,更促进了军工事业的发展。而且,中立的政策,也意味着瑞典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无法得到其它国家的帮助。因此,瑞典在武器装备上的研究完全是靠着自己一步步的研究出来的,在这种条件环境下,瑞典的军工更是达到了空前的提升。

瑞典能够生产各种炮弹系统,和法国共同研制开发了“博尼斯”制导炸弹,还和美国共同研制XM-982“神剑”远距精确制导炮弹,各种导弹武器更是信手拈来的生产。研发的CV-9040步战车以及BV-206型多用途运输车被多个国家大量订购,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自研的武器装备,如全天候装甲运兵车、坦克、“鹰狮”战机等等。在一些电子战领域上也毫不示弱,生产的雷达侦测能力也很强大。正是瑞典这种能够自给自足以及强大军工的支撑下,才能够让美俄两国有忌惮的心理,但也仅仅是忌惮,真正冲突起来瑞典还是不够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