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为什么好多人都叫不来?

脑洞N次方


这个问题没那么复杂,我告诉你。

第一☝️、真没时间。结了婚有了娃,别说同学聚会,啥聚会没有特别必要的也是能不去就不去啊!聚会排序如下:单位应酬类聚会第一,这个不能不去啊,是饭碗啊!二、孩子类家长聚会,例如亲子活动聚会云云,孩子是自己生的,不能不管啊!三、亲朋好友投奔你的聚餐,投奔你嘛,你不管咋算投奔啊!剩下的就没时间了。

第二、聚啥聚会,加班!只有读书的时候以为上班是朝九晚五,上了班才知道工作的事儿一大堆,有着干都干不完的活儿呢!还聚会去?下个月的房贷、车贷、信用卡谁还?

第三、同学天南海北,聚会太远!大家毕业后去哪的都有,聚会地点选择如果太远,那没法去,为了聚会吃顿饭,来回折腾2天以上,谁有那时间啊?

第四、攒局型聚会要看心情。如果那会心情一般,或者感觉很累,那就不去了!终归不是任务嘛!

第五、不爱出门。国庆我都窝在家里哪里也不去,同学聚会太热闹,且出门也闲麻烦,就在家困觉吧!😪😪😪

第六、没啥第六了,凡事要考虑到第六也就基本不去了。

补充一句,不参加真跟自己混的好不好半毛钱关系木有,你说同学混的好对我们混的一般能有啥影响?大家天南海北的,谁也够不上谁的。


博士君


2015年,我参加了高中同学聚会,这次距高中毕业已经14年了,来了一半多,这次聚会是三个人组织的,还算成功吧,班主任也请去了,大家吃了顿饭,又去唱了歌。

在这次聚会之前,微信群里很热闹,发红包,聊天,但这次聚会之后,微信群就渐渐消停了,过了一年,又有人说组织聚会,但未能成功,在群里说这事时,没有几人回应。

201 6年年初还组织了小学聚会,情况和高中聚会相似,聚会之前,群里聊天的信息能让手机死机,聚会之后就没动静了。

最终给人的感觉就是同学聚会不过如此,聚会之前很期待,真正聚会了,就没有了那种美好的期待了,正所谓“相见不如怀念”吧。

另外,一些同学聚会都变了味道,成了拉关系攀比大会,听一位朋友说,他参加同学聚会,两个同学打起来了,就因为比着吹牛。还有些同学卖保险,参加同学聚会就是为了卖保险。

总之,参加同学聚会之前脑子里全都是上学时单纯美好的回忆,参加完之后,才发现那些曾经的美好大多不存在了,有太多利益掺杂在其中,大煞风景!


沛泽妈读心理


人到了三十岁,还参加什么同学会一定抱着自己的目的。

目的一,偷欢,出轨

同学会重要目的就是再见一下曾经的男神女神,诉说一下过去现在,种种心中的苦闷。随着酒精作用,开房什么的水到渠成。

目的二,将人分出等级

尤其是曾经不被看中的,被看不起的,一定要在同学面前出出风头,富人聚一起,穷人聚一起。

目的三,拉关系

有钱没钱,酒过三巡后都看出来了,这时候就是拉关系的大好机会。攀亲戚,叫大哥,走后门。





历史老师拖堂了


2016年,初中同学聚会。我作为一个女生,不炫富,不多嘴,就是去吃个饭,凑凑热闹而已。

事出不到一个星期,几个男生就在班群里讨论,初中的时候暗恋过我,后悔当初没娶我。

我郁闷了很久,我又没有跟他们恋爱过,也没有跟他们联系过,为什么谈到婚嫁?

不出一个月,各种开始借钱,每次借钱借口都不一样,我借了一次,他还了,第二天继续借。我马上拉黑。后来几个男生都陆续问我借钱,又一个个拉黑。

我只不过聚个会而已,居然成了后备柜员机。后来退出了所有的班群,拉黑了很多同学,能不联系,基本不联系,感觉一联系,就要出事。


木圣薇


5月12号老同学聚会刚刚举办过,我在筹备组任务是负责打电话逐个联络同学,落实参会人数,就此话题深有体会。

有的同学有自卑情绪,认为混的不如人意,低人一等,沒有"脸面"见老同学。

有的同学性格使然,对分别多年的老同学没有感情可言,态度十分冷漠,"从不参加此类聚会"一口回绝。

有的在单位一官半职,为人傲慢,官腔实足,以出差、开会等冠冕堂皇之词给予拒绝。

有的同学聚会之日正逢家中遇大事,的确不能出席的。

当然,少数同学未来参予留下遗憾,但是,并不影响相聚同学们的热情。同学分别多年后欢聚一堂有说不尽的痴心话,有道不完的同窗情,激动啊,感慨啊,使每位在坐的老同学一下子重回当年的从前。老同学是彼此的缘分,值得你我一辈子珍借……



老伙计61322


我五十岁了,几十年前的初中、高中同学,突然拉我进了个同学群,群里总共有百十来人,我有印象的大约有一半吧,其他的我都不知道还有这个同学。有的特别爱张落同学会,吃饭、喝酒、K歌,碍于面子,我去了一次,好多人不认识不说,以前心目中的同学也都完全变了样子,先不说性格脾气变得如何,就那长相,一下让我解了毒,我一直以为我是比较老相的,岁月在我的脸上、身上留下了太多的烙印,这次 一见面,赫!全都看上去60有+,女的全变成了广场舞大妈,个个看上去都那么世故,是非,男的全都肥头大耳,秃头大眼袋,这样一比,我还算正常的!问题是,就这样了,还要装清纯,还要打情骂俏!老一大把年纪了,你们的妻子、丈夫、儿女们知道现在的你在外面是那么老骚吗?我总结了一下,参加同学会的,一部分人是感觉自己混得不错,但实际上也就是混到了中层而已,炫耀的心理使这部分人热衷于参加同学会,真正当了大官的,是不参加同学会的,另一部分人,是真的混 得不咋地,需要找关系为自己或为自己的亲属谋点利益,第三种人,就是做生意的,需要扩大圈子,想着在生意上多找点出路,第四种人,就是傻了巴叽,心怀梦想来见老同学的(就像我一样),结果大失所望。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造就了完全不同的三观,以前玩得好的,现在不见得有什么共同语言,以前玩得不好的,再在更没什么话题,一张口,就是各种叫劲,各种攀比,职位、官职、钱、房子、车、子女学习、子女工作…什么都能当作鄙视的武器,想方设法让自己站鄙视链的最高端。岁月真是把杀猪刀,用不了多久,岁月就会变成杀人刀。大家各自保重吧。所以,以后再叫我去什么同学会,再也不去了,相见不如怀念,还是在我心里留点美好的影子吧,大家各自安好,就是最好的生活……


wodbq


同学聚会,越来越多人不愿意参加了,许多答案都说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原因。其实,同学之间有什么“道”?从头到尾都没到“道”的层次,同学之间聚会和交往,根本是一个“情”字,而不是“道”字。道,不会变。“情”会随着地位、环境变化而变化。同学聚会参加人少了,根本原因是“情”变了,“情”淡了,造成的原因是同学聚会变味了。

首先不要高估了“同学情”。不是每一位同学之间都会产生“同学情”的。同窗几年,少小无猜,青春蒙东,没有利益之争,容易结下友谊。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好朋友吧,许多同学也就是同学而已,真正的同学加朋友,每个人也就那么几个,即使毕业了,经常聚的也是那几个好友。其他同学,也就是同学而已,没有必要过高地绑架同学友情。他有与她有同学友情,与你未必就有。这种同学之情,没有经历时间打磨,没有经历“干坏事”的打磨,也就是泛泛之情。

以上先把同学友情的调子降下来,没有必要非把泛泛的同学友情,架在高高的架子上烤。题主的描述的现象非常常见。高中刚毕业,青春不散场,他们人生还没有拉开差距,所以,还保留同窗之情的余温。第一次聚会是很期待了,那些同学都过的怎么样?这些好奇的心情,驱使大家都愿意参加。当那份久违的友情在聚会中释放,当那些同学近况充分了解,那些同学情好像一下子的释放了,消耗掉了。

为什么第一次就释放过多,以后聚会就越来越少?这是因为,没有见到,对同学情况很好奇,但通过聚会都知道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就摆在桌面上了。同学之间的攀比心态自然而然产生了。同样的高中毕业,住同一宿舍,穿一样的校服,怎么你考上名校现在月薪2万,我考上大专现在月薪2千?怎么我们从一个中学出来的,你现在是总经理,我还是一个职员?怎么你都开上宝马了,我还在骑自行车?怎么你都住别墅了,我还在为首付发愁?

不管同学聚会要求不要炫富不要吹牛不要攀比不要刺激,但是言谈举止之中,差距已经拉开了,这是不变的客观事实。心态的变化也是必然发生的。即使同学聚会都要求穿统一的T恤,但能遮掩真实的境遇差距吗?不可能!几句话就能刺激别人,一个眼神就能拉开差距。让所有同学明白,你们不再是那批高中毕业的孩子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亘古不变的人性。

于是同学聚会必然产生分化:混得好,一般都愿意参加同学聚会,告诉同学我混得比你们好。混得差,凭什么给你们混得好的捧场子还伤自尊。混得特别好的,没有时间去,或者懒得去。混得明白的,去了就是见见同学,吹吹牛,然后风消云散,有啥实际意义?混得特别惨的,何必去受刺激呢?混得中不溜的,可去可不去,只要有点外力影响干脆不去了。由于大家的心态都变了,各自的生活境遇各不相同,越来越觉得同学聚会就是互相吹牛、互相炫耀的场所,慢慢都不愿意去了。(当然也有组织特别好的聚会)

综上,归根到底三句话:同窗之情,只是一份情,而且不一定人人都有。同学进入社会,五年之内产生分化,心态必然产生分化,大家已经不再一个频道上了,这是客观事实。同学聚会组织再好,同学之间的境遇差距也是摆在桌面上的,心态已经不纯粹了,又何必强求呢?道不同不相为谋,其实,远远没有到“道”的层次,从心态上已经注定,散了就散了,原来是好同学好朋友的,人家继续小范围交往,参加大规模同学聚会的意愿越来越低。


职场火锅


我感觉现在同学会就是盲目攀比不去也罢,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大学同学聚会给我打电话我答应了去了之后一个人收300块钱,我带着女朋友收了600,有的人带着朋友去没给也就过去了,三十个人收了10000多块钱,没给的也是吃吃喝喝,说一些虚伪的的话,吹着乱七八糟的牛皮。



吃喝完了,有一部分同学就回家了,另外一部分去唱歌,到了12点吃饭加上烟钱不到5000块钱,然后有的男同学和女同学有的去开房了好多还是有妇之夫。



另外几个组织聚会的人自己不出钱不说,还各自挣钱真够恶心的,后来第三年第四年又叫我聚会,我都推脱不去了


云破天开山水间


咋说呢,我高中是在老家读的,是一个县。

刚毕业的几年,同学很爱同学会的,当时是一个人收100吧,吃顿饭,唱会歌,当时能聚20多人吧,也不少了,从没退过钱,也没说过剩没剩,其实还好啦,当大家乐呵一下。后来这几年涨了,200、300,人逐渐变少了。今年突然涨到了500,对,是500,我不知道怎么定这个价位的,结果是发照片的时候只去了4个人,就是组织的人和几个和他特别好的,我不知道是否收500,四个人在一个县城吃饭一共500块能吃的很好了。

所以同学聚会,滥收费是一个问题。

还有就是很不方便,我工作在外地,回老家得一天半,为了同学会来回三天,我可怜的假期都没了,所以时间上是个问题。

还有人员吧,没那么相见的人,相见不如怀念吧。


情感媄文


真心感觉同学聚会没意思。去年正月,我们初中时的班长组织了一次同学聚会,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人去了吧,男生多一点,女生少一点,我们的规矩是,所有的聚会经费男生AA,女生免费。无非就是吃饭,喝酒,唱歌,聊天。到了ktv的时候,人就比较少点了,有的同学就提前回家了,最后就剩我们关系还不错的六七个男生,有几个女同学说,她们家离得近,也想多玩儿会儿,我们就继续唱歌。不一会儿,一个喝的醉醺醺的男人进了我们包间,张嘴就骂我们,我当时就急了,正要上前找他理论,我一边的同学赶忙把我按住了,同学告诉我这个男人是我们其中一个女同学的老公,当时那个尴尬情况,我们这几个男同学,说话也不是,不说话也不是。最后想想还是把这口气忍了。那个女同学也跟他老公回家了。我们这次聚会就这样不欢而散了。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同学群了发消息,告诉他们有任何聚会我都不会参加了,到现在我也在群里很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