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到底有没有防空能力?有什么依据?

家有三个宝7


当然有,兔子急了都咬人,何况是潜艇?

正所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潜艇本来是为猎杀敌方大型水面舰艇而生,想不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沦为反潜飞机的猎物。在一战和二战前期,潜艇特别是德国U艇其实过得算是美滋滋,各种偷袭、猎杀,狼群战术玩的不要不要的,但是到了二战后期,随着盟军空中反潜能力的提高,U艇开始玩不转了,盟军的飞机只要发现了,一通深水炸弹扔下去,U艇就死翘翘了,于是在元首的亲自指示下,装备高射机枪的防空版U艇就诞生了。防空火力主要是一门37毫米高射炮和两门20毫米双管高射炮,发现飞机主要靠眼睛看。。


冷战期间,两大阵营争相在潜艇技术上发力,潜艇的潜深和静音性能得到了巨大提高,但是空中反潜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很不幸,潜艇还是兔子,反潜飞机还是鹰。为了应付空中威胁,在五六十年代的潜艇上经常会装备几具单兵防空导弹,所以如果幸运,你能看到潜艇甲板上有几个潜艇兵居然在用单兵防空导弹练习打飞机!

然而单兵防空导弹太过于麻烦,等潜艇兵爬出来,潜艇估计已经被炸翻了,所以英国人又弄出来一个升级版,他们在潜艇指挥塔上安装了一个陆基防空导弹装置,收放自如,再也不用水兵冒险送死了。



到了70年代,美国人搞了一个更先进的潜艇防空系统,那就是“SIAM”(自行搜索防空导弹)计划,这种导弹使用主动雷达和红外导引头,发射出去后可以自行通过雷达搜索空中目标,然后自主进行攻击,看起来很高大上,其实攻击距离只有两公里,拿来对付对付反潜直升机尚可,固定翼飞机基本就鞭长莫及了。



最后就是现下最流行的潜射防空导弹系统登场了,目前德国对这项技术最感兴趣,他们先是和法国人联合研制了“独眼巨人”潜射防空导弹,后又与挪威研制了“海神”潜射防空导弹,这些导弹都采用光纤制导,且可以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发射,实现了通用性和实用性的高度融合,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潜艇的防空能力肯定会进一步提升,空潜之间的力量天平必将会朝着潜艇这边倾斜!


军史吐槽君


潜艇具有一定的防空能力。

自从潜艇出现,反潜就成为了一个现实的巨大问题,各种反潜平台的逐一上阵,但最为有效的还是航空反潜。潜艇与空中固定翼或者直升飞机等反潜力量的较量中一直处于略势,可以说潜艇一旦被空中反潜机侦测到,就会非常的被动,毕竟人家有翅膀,咱只有鱼雷,正是这个问题严重的制约着潜艇的作战效能,如何让潜艇有能力干掉空中的反潜力量成为了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于是一个新的武器词语出来了“潜空导弹武器系统”。


早在60年代末期,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了这项研究工作,但相比舰空导弹系统,潜空导弹系统存在较多的难点,主要是潜艇如何获取空中反潜机的位置、又如何详细的得出目标距离,再就是海平面以下发射的技术问题。

潜艇不可能一直都处于水面航渡状态或者潜望深度,其作战模式下必须是深潜状态。但受各项制约,早期的潜空武器系统就是必须潜艇在水面或者潜望深度才可以进行发射,比如英国的“斯拉姆”潜空导弹武器系统就是如此,这款武器系统安装在“奥白龙“级潜艇上。



目前反潜大都以舰载直升飞机为主,直升飞机在进行反潜作业时会吊放声呐、投掷声呐浮标或者发射鱼雷,于是这些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却成为了潜艇发射潜空导弹对直升机进行攻击的有效定位和距离测算依据。


潜艇利用侦察声呐对于反潜机投掷的浮标、吊放声呐、叶片的旋转噪音以及鱼雷入水的声音来确定反潜机的位置、距离成为了后期潜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特点。美国的“西埃姆”和法、德联合研制的“独眼巨人”潜空武器系统,可以从潜望深度至水下300米进行发射。俄罗斯的S-A-N-5是属于在潜望或者水面进行发射的潜空导弹系统,早在90年卖给伊朗的“基洛”级潜艇上就有配置。


冰雹蓝天


迪尔防御公司建造的交互式防御和攻击系统(IDAS)可以让潜艇具备一定的防空能力。


对于潜艇来说最大的威慑就在于没有被发现之前,只有不被发现它才能有效的完成它的作战任务。并且潜艇并不像水面战舰一样拥有完善的防空与对空能力,无论是任务特性还是艇身的体积,还有探测的难度,想要为潜艇加装探测距离又远又可靠的雷达装备及先进的中远程防空导弹都是不现实的。

当然,为潜艇加装防空导弹也不是没有。但更多都是近程的防空导弹,射程一般不超过20公里。对于潜艇来说一旦到了发射舰载防空导弹的地步,那么也就证明它被发现了,对于潜艇的速度来说,被发现的后果就意味着要被击沉。所以,就算真的列装防空导弹,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轻易动用。不要主动暴露自己的位置,才是王道。

像核动力潜艇来,经常会执行远海任务,也就是说它可能多数情况下是不能及时得到友军支持的。如果执行潜伏任务要是深入到敌方舰群或是敌方舰队的航道中,那就要尽最大可能的让自己不被发现,这才是潜艇在任务完成前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事儿,而不是撩骚式的主动发射所谓的舰载防空导弹去打对方的反潜机,这就是找死行为~~~

在卫星导航系统完善的今天,潜艇使用的舰载防空导弹确实已经可以利用中继制导来解决之前找不到目标打不到的目标的问题,潜艇只需要将导弹利用浮筒发射出去就好。但是还是上面所说的,即使有这种能力也不要轻易使用,一旦使用暴露自身之后的结果可能就是悲剧的~~~


目前,虽然潜艇发射防空导弹技术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代价昂贵,可靠性也无法保证。所以并没有大规模列装的消息传出。可能未来随着技术获得突破,与作战任务的需求,这种武器才会有机会普及~~


陶德中士


潜艇防空作战一直都是其最大的短板和技术难题,主要的困难在于两点:

1、空中目标搜索问题。潜艇无法有效的探测和发现空中目标,通俗的说就是配置防空雷达进行空中照射。因为对于潜艇来说,隐蔽性是其最大优势,为了确保优势,一般都是以潜航为主,尤其是核潜艇,不在绝对安全海域,绝对不上浮。无论是常规潜艇还是核潜艇,最怕见到的就是敌方反潜机或者是反潜直升机,水面舰艇相对要好一些,但是也不能让对方探测到,否则后果就很危险了。

正因为如此,潜艇一般无法配置防空雷达,也有极少数型号的潜艇在指挥塔安装了防空雷达,但是由于天线面积比较小,功率弱,探测距离也很有限,很多时候都是在潜艇上浮状态时,承担空中警戒任务,类似于一个大号的望远镜而已,也无法执行导弹的高精度引导任务。

2、防空导弹的水下发射和制导问题。防空导弹不是那种洲际弹道导弹,也不是重型的反舰导弹,当然也不是反舰鱼雷,就其体量而言,和反舰导弹这些相比,其实更像是一枚轻型导弹,从水中发射之后,还要在空中进行高机动飞行,需要独立搜索目标,对其发动进攻,这样的导弹设计就和常规的舰空导弹完全不一样了。截至目前,只有极少数国家尝试去研制这种导弹,比如德国为212型潜艇研发的IDAS潜空导弹,从鱼雷管发射,出水之后依靠自身的主动雷达和光电导引头自己搜寻目标,而不依赖于潜艇,不过射程很有限,只有20km。纯属被反潜直升机逼急了,没办法了,才能出此下策。

可是这种导弹一旦出击,没有打中目标,无疑就是暴露了潜艇位置,接下来,就有潜艇好受的了。

反潜直升机必然发动一波猛攻,反潜鱼雷一阵对射。别忘了,还有更厉害的固定翼反潜机,那玩意,现在的潜艇是完全打不到的,只有挨打的份。

所以,现在的潜艇技术工程领域,与其发展不靠谱的潜空导弹系统,倒不如认认真真的发展潜艇的水下战术性能,比如声学隐身、延长航时、加大潜深等,这才是潜艇工业未来的主流趋势。

OK,关于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吧。😊

获取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


老鹰航空



兔哥42928


潜艇具备防空能力是很多科学家的梦想,当然也是很多军迷的梦想,工程上也有多次尝试的案例,但是,均以失败告终。潜艇之所以具备强大的威力主要是源于其能隐蔽于水下,而非浮出水面发射防空导弹,如果主要发射防空导弹防空就失去了潜艇的隐蔽性了。



首先,潜艇装备防空导弹后,需要解决目标搜索和信息获取的问题,另外发射导弹后需要解决制导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潜艇潜入水下后就无法解决,因此,潜艇一定要浮出水面,这个时候,与具备完善的防空反导系统的水面舰艇相比,潜艇缺乏足够的防卫手段,很难在对方攻击下幸存下来。



其次,潜艇装备防空导弹的空间有限。防空导弹系统除了导弹弹体外,还有复杂的雷达等电子设备,有些必须布置在艇体外面,会大大影响潜艇的外部平滑性,影响潜艇的静音性能。

潜艇浮出水面后,面临的攻击武器种类繁多,不如呆在水下安全

第三,也有一些设想似乎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在工程实现上难度不小。如利用鱼雷把装有雷达的浮标射出去,在50公里外展开后,就可以监视空中目标了,也可以为潜艇水下发射的防空导弹提供制导,这样潜艇不必露出水面可以发射导弹了。但是浮标雷达功率过小,则探测距离不足;如果浮标功率过大,则电池容量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雷达浮标需要做的足够大,这可能会占用潜艇的鱼雷管空间,导致潜艇水下攻击能力和防卫能力都大大下降,这样做可能得不偿失,防空效率也不高,捡了西瓜,丢了芝麻。


鶇飞天


潜艇作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武器打击平台,在各国军事建设和海军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其突防和隐蔽强,潜艇的发展受到各大国的高度重视。

经过七八十年的技术攻关,潜艇已发展到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了,核潜艇在大海可以游弋数月,神出鬼没,防不胜防。潜射导弹远达七八千公里甚至一万多公里。

为了降低潜艇带来的威胁,各大国又开发了先进的猎潜机,投放声纳,追踪深海中的潜艇,所谓是一物降一物。又道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为了减轻猎潜机对潜艇的威胁,现在最先进的潜艇配备有各型防空导弹,以更好地履行潜艇的战略打击任务。


雁山乱弹


先说结论,现代潜艇几乎没有防空能力。

如果把时间推移到二战时,德国的不少潜艇还真有防空炮,确实具备一定的防空能力。

但是现代潜艇几乎无一例外,都不具备防空能力。原因其实蛮简单的,不好探测飞机。

潜艇最安全的方式就是躲在水下,这个时候显然没有办法探测飞机的。图95是例外,由于噪音巨大,用声呐可以捕捉到图95的大体位置。

如果给潜艇装一套雷达,上浮探测飞机,是嫌死的不够快。开启雷达,自己就像灯塔一样明显了,暴露是分分钟的事。

至于说假设,潜艇和飞机互相发现了,潜艇干掉飞机就万事大吉了吗?得益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飞机可以把探测数据实时回传,哪怕飞机被干掉,上级也能得到潜艇的位置。接下来的结果就明显了,潜艇速度慢,人家招呼一大堆飞机过去犁田,潜艇跑都没处跑。从这一段可见,潜艇有没有防空能力,其实结果没区别。有那功夫,不如砍掉防空能力干点有用的,比如降低噪音。

最后在说一个不一般的。一般潜艇如果发现飞机,都采用紧急下潜的方式拼命的。万一潜下去,飞机找不到自己了呢!战斗民族又一次发挥了自己的简单粗暴的本事。给潜艇装备了针式单兵防空导弹,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下潜的话,可以用单兵导弹试试运气


幽靈之夢



智勇男人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地处于大西洋反潜巡逻线前沿的英国海军就曾研究过专门用于潜艇防空的斯拉姆导弹系统。后来的美国海军和欧洲军火企业也曾搞过水下防空武器,并获得了不小的技术突破和实验数据。诚然,大型反潜机越来越猖狂,但潜艇应对反潜机的方式也并不仅仅是躲避和一昧的逃跑,许多国家都致力于让潜艇拥有潜航状态的防空能力,并不断为此投入资金。

潜艇打飞机面临着以下困难:第一,潜艇处于水下,没有水面舰艇相对于航空飞机那么好的探测环境,相控阵雷达在水下使用时都无可避免地会出现波长严重受到干扰等问题,这是现代水下防空导弹实际运用的最大问题。第二,大多数水下防空导弹都要求潜艇处于浮航或者潜航状态,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潜艇面对反潜机时躲避的原则,也间接地增加了潜艇防空失败时被反潜机攻击的情况,第三,现代反潜机都拥有成熟的被动防御体系,即使冒险浮上水面,有可能是赔了导弹又折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