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国有银行有许多理财柜台坑人,这是真的吗,为什么?

对转基因说不


银行出现过理财销售人员违规操作“坑”投资人的,但是这种情况很少,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极少违约。题目说的有许多理财柜台坑人,有些夸大事实,恶意抹黑了。

先说理财产品违约情况

理财产品发生过违约,但是大部分都集中在一些私募产品和外资银行发行的结构性产品上,根据2018年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7》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整年时间里,2017年全年理财产品只出现44只亏损产品,占全部到期产品的0.03%,并且亏损本金的平均偿还率为89.24%。简单的说,1万只理财产品中才只有3只产品发生亏损,并且亏损率仅仅只有不足11%,目前正规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还没有听说过血本无归的。所以,一句话,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还是很有业界良心的。

再说一说 那些坑人的 “理财”

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被坑的大概有一下几个情况:

1.存款变保险、存款变理财。这类产品一方面责任在银行销售人员,一方面责任在投资人本身,银行部分员工会迫于业绩考核压力变相的去引导投资人购买保险、理财,甚至把定期直接操作成保险,这些就是职业操守的问题,可以索赔、可以投诉,这些行为可能会导致你的资金短时间无法取出,但是不会让你亏损本金,这种现象在乡镇网点出现的比较多,因为投资人本身对产品不了解,也不较真,过于相信销售人员,只要认真查看产品说明书就可以避免。

2.“飞单”,这种情况就是银行的销售人员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银行员工身份销售第三方机构的理财产品,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本金损失,因为这些产品本身的合不合法就没有法律依据,可能都是没有备案的三无产品。

3.虚假理财,这类情况就更可恶,有极个别人员伪造印鉴伪造合同,以理财产品的名义骗取投资人的资金,这一行为已经触犯法律,可以说是非法集资。

这些坑人行为,在银行发生的比较少,尤其是后两种,基本上见不到,因为银行目前无论是外部监管还是内部监管体系都非常成熟,对于体制内的员工也经常有业务检查和风险排查,所以很少有人会去触碰监管红线,如果发现这些行为,只要向有关监管机构反映,绝对会得到迅速处理,同时也请投资人注意,购买理财产品,一定仔细阅读产品书名书,你要对自己的钱负责,你更要对自己的签名负责,听到的未必是真的,要仔仔细细的看合同,看产品说明书。


不立而立


在银行工作这么长时间了,谈谈我的看法吧!首先来讲,银行是没有所谓的理财柜台这一说法的,一般会有理财室,由理财经理负责理财业务!



其次是,风险和收益都是对等的,理财都是有风险的,不能说买了理财以后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收益就说银行坑人了。

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本人对理财知识不够了解,一般都会去银行咨询理财经理,如果这个理财经理和你不是特别熟悉的话,很多时候理财经理给你推荐的产品可能不是收益最高的,但是一定是他拿到的提成最多的产品!但是国有银行的产品还是值得信赖的,绝对不会出现坑蒙拐骗的行为,理财经理也绝对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为你办理相关业务的。

还有一种情况,现在银行一般都会和保险公司合作,保险公司会派员工到银行大厅里驻点,“伪装”成银行里的大堂经理,当你出现在银行大厅里的时候,她们会向你推销某某理财产品,收益高,比存定期要强的多,其实,我们也不能说这是坑人,因为很多保险理财产品确实收益不错!


总而言之,“理财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我们只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就行,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以及风险和收益标准来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理财计划!


赛高旭


“国有银行有许多理财柜台坑人”之说,纯属无中生有。本人曾经在五到七家国有银行购买过理财产品,至今没有发生过所谓的“坑人”现象,也没有听说周围同事、朋友有类似的情况。

记得每一次到银行新开账户时,银行工作人员都要我们客户坐在柜台前,听其阅读理财产品的协议书。而且购买理财产品还有年龄限制,并需要在银行录像留作存根备查,根本没有“坑人”的可能性。

然而,银行大厅有保险公司的产品销售亦是常有的时候,应该也是国有保险公司的分红型养老保险之类的品种。其风险程度很低,也不存在“坑人”的可能性。国有商业银行,是不允许P2P产品到银行大厅推销的。最多有国营证券公司设摊在大厅,也只是招揽储户去证券公司开户,其安全性都有保障。

网友们对于一些社会传闻,勿能看到风就是雨,更不能随意转发一些未经证实的社会传闻。


陆燕青


坑人,不会吧!国有大银行还不至于因为那么一点资金而坑我们吧,很多情况是银行未解释清楚,或者我们没有完全理解,而产生的“误会”!一旦理财产品产生亏损,亦或者未达到预期收益,投资者就会“想当然”的以为被银行“坑”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银行网点购买理财产品基本流程

现如今的银行各大网点,都设有专属的理财柜台,理财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且持证上岗。我们购买理财产品时,会有详细的影像资料,包括录音、录像、照片等等,这些措施能确保一旦发生理财纠纷时候有据可查。因此,银行理财人员,是不可能也不敢给投资者“下套”的,更多的情况是,在详细询问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收益要求、可投资金的相关要求后,再结合评估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专属理财人员会推荐2~5款比较适合特定投资者的产品,并针对不同的理财产品,进行初步的讲解,以供投资者自由选择!

当投资者确定好所购买的理财产品后,银行专属理财人员会与投资人进行至少两次以上的确认,并讲解相关投资风险,然后才能签订相关协议,完成资金划转!

第一次确认。通常在投资者挑选好产品后,银行理财人员会比较详细的介绍此款产品的要点,主要的投资方向以及可能会产生的投资风险,并明确告知客户此款产品不能100%确保本金安全及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银行本身也不会对产品收益进行任何的承诺!

第二次确认。一般是在签订理财产品购买协议之前,银行理财人员会与投资者进行确认,询问投资者是否了解产品的风险,是否确定购买。

要知道,在整个过程中都是会有影像记录的,且在签订投资协议之前,客户是可以随时中止的!哪里会有银行理财柜台坑人一说!

总之,在银行柜台购买理财产品,这个流程是比较严谨的,之所以会出现纠纷,很有可能是产品未能达到投资者的预期(或提前赎回、产生了不必要的损失),而造成对银行的误解罢了!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操盘手信一】!!!


财经者思


你这个指的是你要到银行存款,最后却变为了理财?还是你在国有银行购买的理财,到期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既然没有指明清楚,我就两方面都蛮回答下。

到底什么是理财?

要说一款产品坑还是不坑,至少对这款产品你要有所了解,我们总是听到银行理财这个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银行理财呢?有人去了解过没有?

银行的理财产品:简单的来说就是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的产品,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产品。

那么银行的理财产品,主要投资到哪些产品呢?如下图所示,目前我国银行的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非标资产、现金、银行存款以及权益类资产等,这些产品的风险有高(比如非标产品、金融衍生品)有低(比如现金、银行存款、同业存单)。

理财产品是有分等级的:R1、R2、R3、R4、R5,越高的层级,风险越大,配置的高风险产品的比例越高,反之则越低。所以理财产品并非不可以买,特别是R3及以下的产品,基本都是中低风险的产品,发生损失的概率极低。

其实理财是不是好东西,我们只要看它的市场规模就知道了,截止2017年末,我国的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已经高达近30万亿(金额达到同期银行存款余额的一半以上),整体而言一直都是处于一个波状上升的趋势,如果说银行理财真的很差,早就被客户所抛弃了,而不可能存在这么多年,一直处于稳步上升。

理财柜台坑人?

如果说是以往,我个人认为确实有可能存在坑人的情况,因为银行员工有任务,或许部分人员为了完成任何会忽悠你把存款改为购买理财(不向购买者提示理财的风险,只说高利率),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种事情基本已经绝迹,这是为什么呢?

在2017年的时候,为了整治理财产品销售和代销领域的一系列乱象,银监会于2017年8月23日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专区录音录像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销售自有理财或代销其他金融机构产品时,实施专区"双录",即设立销售专区并在销售专区内装配电子系统,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

按照银监及银行内部的规定,销售人员在销售相关理财产品之前,必须对客户完整明确的反映产品的相关内容(投资方向、投资期限、赎回条件、终止条款等等),并向客户揭示所存在的相关风险,同时需要客户签字确认。如果录音录像(会保存到理财期限结束赎回后的一年)里没有这些内容,那么就属于违规销售,该笔销售无效,且销售人员要承担相关的责任,所以目前基本没有银行员工敢于顶风作案。

因此你题目中所说的,“有人说在国有银行有许多理财柜台坑人”,我认为这个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反之其应该是越来越规范的才对。


鲤行者


国有银行的理财柜台还是很可靠的,当然也会有一些不遵守规则而违规的银行工作人员,但是这样的银行工作人员实在太少了,遇到这样的银行工作人员的概率基本上和中了彩票的概率差不多。


监管严格

以前买入理财都时候由于设备条件比较差,所以从经济上面不能大规模不能铺设摄像头和进行录音等等,但是现在去已经办理业务就不一样了,银行会把你在银行所做的一切操作和语音视频等文件保留下来,这也是银行监管严格的一个体现。而且银行也是不断加强对于银行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

在网上看到的银行柜员坑人的情况也的确发生过,比如把储户的存款变为保险,但是银行柜员在推荐的时候一定会介绍的,只是可能由于自己不清楚九直接同意了,在银行办理业务点时候也是需要签字确认的,不然是不能办理的。




小车说理财


目前银行理财设有专柜,专业理财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一些录音、录像设备都一应俱全。这些措施就是发生意外时候有据可查。大家在银行理财时候,可以多多咨询清楚理财产品项目是什么,风险性高不高,不能盲目根据理财高利率而一股脑的就直接购买,也不要因为一些理财赠送礼品而不管不顾产品风险。因为目前很多理财产品也都可以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上自行购买,所以大家如果在不知晓产品风险情况下,建议还是要多咨询该产品所属银行。

希望能让大家既有不错的理财收益,有更多关于银行业的问题,也可以多多咨询关注我,谢谢!


臣前燕


小编的问题表达的不是很清楚,到底是想表达国有银行的理财产品出现过风险损失,还是经历过在国有银行存款变理财的情况。国有银行的所有产品讲安全性、出现风险概率均优于地方银行,如果说国有银行理财柜台坑人,那只能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自身有理财任务所迫。假如客户明明就是去国有银行存款,办理普通存款,到了银行愣是被银行工作人员说动,办理了理财,肯定是理财有任务啊,而且理财任务的绩效工资高于存款任务 。有利益驱使才能让银行工作人员不顾一切的去铤而走险,成功说动存款客户办理了理财产品,不完成理财任务就扣钱,员工就怕扣钱这一招。

第二,理财产品本身就不是保本的产品。国家不允许出售理财产品的金融机构对外公开承诺刚性兑付,也就是理财产品没有保证收益一说,全部都是非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一般理财产品的合同都会让客户自行写下风险自负的承诺,这就意味着理财产品允许风险存在,而且出现风险损失后银行概不负责。



第三,从客户自身角度来讲,应该具备一些理财金融知识和防范风险的识别能力。不管客户是被忽悠的,还是确实想买理财产品但是遭受了资金亏损,都是因为客户自身的理财知识储备还不够,多学习一些理财产品的相关知识,了解理财产品的办理流程、常见风险等方面,也就不会那么容易让银行工作人员忽悠,不会投资高风险理财产品了。


总之,国有银行理财柜台不管坑人不坑人,客户自己首先把握住方向,确定到底买不买理财,不买别去理财柜台凑合。买什么样的理财产品,不管自己懂不懂,不要盲目下结论,考察好再买。


财富公元


这种事情是真实的我很象信!为啥象信的呢!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工商银行就是不真实为人民服务!退休指工老百姓们指点款取个号本行指工就不真实说给从什么地方取号拿着老百姓唰谢着玩!百分之百真实真话。


用户02064839698


小银行也更会骗人,小银行骗的连本都回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