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政,他是如何做到不被架空,即使在最后仍然掌握着绝对实权的?

小公子49


首先要纠正一下题目的错误,万历不上朝是事实,但不上朝不代表不理政。恰恰相反,他虽然人在后宫,依然掌握着朝中大势,依然稳稳的控制着朝政,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包括著名的万历三大征,都有万历皇帝的身影。不上朝还能做到这些,可比那些每天到朝堂打卡上班的皇帝们强多了。

那么,万历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先从明朝的制度谈起。到了万历上台执政的时候,明朝的内阁体制已经相当完善。内阁几位阁臣各司其职,首辅总领全局。内阁似乎无比强大,看上去首辅类似于后世责任内阁制的首相,有着绝对的行政权,貌似可以架空君权。

然而,这一切只是貌似,而不是事实。因为内阁不是没有对手,为了制约以内阁首辅为核心的相权,明朝皇帝们可谓煞费苦心。比如,司礼监就是皇帝用来制约内阁的一个重要机构,司礼监由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组成,他们代表皇帝行使君权,秉笔太监负责起草诏书,掌印太监负责盖章成文,掌印太监的地位略高于秉笔太监。由于太监是阉人,其权力完全来自于皇帝,如果说皇帝是太阳的话,司礼监的太监就类似于月亮,本身不能发光,他们的光都来自太阳,一旦太阳不发光了,他们就没有自主发光的能力,所以他们对皇帝的忠心往往超过朝中大臣。反过来说,皇帝要拿下他们,也远比拿下一个大臣容易。这就是为什么刘瑾、汪直、魏忠贤尽管权倾朝野,但皇帝只需要一道小小的诏书,就能瞬间要了他们的命。从这一点上说,皇帝用他们来制约内阁比较放心,因为他们可以随时被拿下。

如此一来,内阁和司礼监相互制约,谁也不服谁,皇帝则隐身其后,当个裁判,哪边势力大了,就帮助另一边打压,让他们两者永远处于平衡的状态,这样形成内阁,司礼监和皇帝的三角状态,达到了一种平衡。因此,即便皇帝很长时间不上朝,朝政依然被其牢牢掌控,三角关系依然维持一种默契的平衡。

任何事情都有意外,明朝唯一的一次意外,恰恰出自万历皇帝,当然是他小的时候。那么,平衡是怎么打破的呢?

首先,万历皇帝当时还小,是个娃娃皇帝,对于平衡之术不太了解。皇权落在他母亲李太后手中,李太后轻易罢免了高拱,抬起了张居正,导致张居正身后没有内阁辅臣对他进行制约(除了高,其他人资历太浅)。不像嘉靖皇帝权谋高明,见严嵩权倾朝野,又在严嵩身后安排了一个不对路的徐阶,始终威胁着严嵩。徐阶上来后,又安排了高拱随时看着徐阶。但到了高拱下台,却没有人去制约张居正了。

其次,如刚才所说,本来司礼监也是牵制内阁,牵制张居正的好武器,可李太后偏偏重用了张居正的好朋友兼老基友,绝对的粉丝冯保。这位双林公公和张居正私交莫逆,政见相同,指望他来制约张居正,就好比让关羽看着刘备一样可笑。

最后,就是代表最后裁判权的皇权也对张居正失去了制约。李后本身绝对信任和支持张居正,万历皇帝还小,张居正在他眼里是严师,小皇帝还有点怕他的张师傅。这样一来,皇权也无法制约张居正。结果,形成了张居正一人独大的局面。

简单来说,张居正的特殊,是因为外廷无人能治,内廷司礼监掌印和他关系莫逆,后宫皇权又对他绝对信任。三个条件合在一起,才造就了万历朝前十年无人能敌的张居正。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经历了明朝200多年间唯一一段皇权失控时期,万历皇帝痛定思痛,才会把皇权看得很牢,即便不上朝也能保证大权不旁落,这真是吃一堑长一智。

终明一朝,不管皇帝是懒惰还是勤政,除了万历前十年以外,没有出现过大权旁落的现象。因为任何一个人在这样的制度下,都不可能形成独大的局面,不管是内廷无人可治的魏忠贤,还是外廷权倾朝野的严嵩,都做不到。这不是皇帝个人能力决定,而是明朝这种体制决定的。这么一看,万历即便几十年不上朝,也能控制着大势,掌握着朝政,也就不稀奇了。

1. 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

2. 朱东润 :《张居正大传》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脑洞大开的历史


明朝有两个著名的不上朝皇帝,一个是万历皇帝,一个是万历的爷爷嘉靖帝。这爷孙俩人不上朝的时间总共近六十年!占到明朝历史的近乎四分之一。

但令人惊讶的是,嘉靖帝和万历帝的权力都没有被架空,不仅没有架空,而且还牢牢的掌控着权力。

道理很简单,放过羊的人都知道,放羊不需要把每头羊都管住,只要管住头羊就可以。万历和嘉靖两个皇帝管住大臣就是用的这个方法——管制内阁。

万历朝的内阁首辅,比较著名的有: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王锡爵、赵志皋、朱庚、沈一贯、方从哲、叶向高等等。这些人除张居正之外,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被万历皇帝严格控制。

万历朝伊始,万历皇帝年幼,张居正自己构建了一个由太后(李太后)、首辅(张居正)、权宦(冯保)组成的权力铁三角。万历皇帝被张居正的压制了整整十年。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第一时间把张居正反攻倒算,以儆效尤。

张居正死后,继任的历任首辅都已经由皇帝任命。继任的首辅中,除了王锡爵尚有一丝强势外,其余的首辅几乎没有任何跟皇帝对抗的资本,唯以圣意为上。万历晚年,浙党首辅方从哲担任首辅的七年时间里,几乎没有见过皇帝,双方往来全靠文书,但方从哲几乎所有的政意处理都由皇帝决定。

而且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但政务尤其是重要政务还是要处理的,对于明朝的对外战争,比如“万历三大征”和萨尔浒之战,都是由万历帝自己拍板决定的。这个在紫禁城里的天下第一宅男,在皇宫里决定了整个明朝的命运。


小约翰


万历皇帝即明神宗朱翊钧,十岁继承大统,成为皇帝,到1620年驾崩,共当了48年皇帝。在我国历史上算不上是长寿皇帝,但可以说绝对是当皇帝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万历皇帝让后人诟病最多的恐怕就是28年不上朝,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懒政怠政皇帝,因此在《明史》明确评价:“明之亡,实亡于神宗”。但是万历皇帝为什么能在28年期间不上朝、28年懒政怠政期间没有出现权力架空,还能掌控实权、控制朝局呢?根本原因就是在明朝的权利制度设计上。

第一点:废相权,保障了皇权的稳固和至高无上。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朱元璋在当皇帝后,为了加强皇权,于洪武十三年将宰相胡惟庸诛杀,并严格规定以后不再设立相位。宰相废除后,皇帝直接掌管六部,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虽然明朝后来的皇帝设立了内阁,内阁大学士成为了事实上的宰相,但和以往宰相不同,在制度上始终没有监督六部、百司执行皇帝诏令之权。

第二点:统兵权和掉兵权分离,防止权臣和将领拥军自重,保障皇帝对军队的控制权。通常人们会认为明朝的兵部掌管了军队,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明朝设立了都督府和兵部分掌兵权。都督府仅管理军籍、军政,有统兵权;兵部则拥有掉兵权和军职官员的管理和任用。这种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的军事体制,防止了权臣和将领的拥兵自重,保障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能力。

第三点:相对完善的监督监察制度和独特的言官制度。监察御史建立于隋唐,但在明朝得到进一步完善。明朝设立督察院,督察院的督察御史官职很少,权利却确空前大,不论是战争、科举考试等国家大事,还是皇帝的私事,都是监察御史的监督范围。例如打仗、科举、教育等不好的地方需要改进或者有不法之事还是小事,监察御史都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建言或弹劾。六科给事中的设立则是为了专门对六部进行业务监督,并对皇帝负责,直接向皇帝报告,防止六部专权。这种相对完善的监督监察制度和言管制度极大限制各部门专权的出现,限制了权臣的出现。就是在张居正当首辅时,权利达到顶峰,单依然受到这种监察和言管制度极大的掣肘。

第四点:从明成祖时形成了锦衣卫和东厂(西厂)宦官势力,成为皇帝制约文官集团制约的有力工具,也是保障皇帝个人权利的有力工具。当皇帝感觉到自己的个人权利权威受到文官集团制约或威胁时,就会利用身边的宦官和锦衣卫势力打击文官集团。这就是为什么明朝出现了令人闻风丧胆的东厂、西厂、内厂等宦官势力和锦衣卫势力。

第五点:万历皇帝不上朝绝对不是不理事,只是有前期的勤政变为懒政吧了。因《明史》是清朝时期所写,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丑化前朝的现象。万历皇帝前期发生的万历三大征:分别为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这三场大战巩固了中华疆土,维护了明朝在东亚的主导地位。在万历后期,由于皇帝本人身体不佳、精神不济等诸多原因下,开始懒政怠政。因此有“明之亡,实亡于神宗”的说法。


呵呵哈哈


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不代表不理政,但是掌握着实权这事其实很好理解。

举一个通俗的例子,马云天天东北西跑,一年也不会有几天在阿里巴巴总部待上几天,可阿里同样赚钱,马云之所能离开,是因为他下面有副总裁,有经理,有主管,有人事部门,有考核制度。而明朝一样,史料上称,明朝是封建社会制度最完善的,以至于清朝直接照搬,而康乾更是对朱元璋佩服得五体投地,发出了“治隆唐宋”的感慨。

朱元璋监督机构(督察院)与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西厂)的建立,使得君主高度集权,而宰相职位的废除,奏章成为了皇帝的唯一专权。外有监察机构与锦衣卫监视百官,内有奏章专权披红,行驶政务联系。。这样的制度下,百官不敢乱,也乱不起来,而废除宰相,奏章直接变成皇帝的专权之后,更是无碍,而“万历的三大征”便是明神宗幕后操作的。

说起万历皇帝为什么不上朝,主要的原因就是躲避大臣们的口水。万历10岁登基,在位时间长达48年。万历刚登基的时候,由李太后,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辅政,万历在位前十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称“万历中兴”。

因为继位时间过早,万历早年一直在太后与大臣的操控之下执政,幸福指数特别低,但是万历不气馁,同样学习,随着知识的增多,开始变得寡言少语,甚至看起来可欺。郑贵妃还老是嘲笑他“像老太太”

因为朱元璋在开国之初,建立了言官制度,目的就在于鼓励大臣直言进谏,以便及时纠正皇帝的错误,保障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从而确保朱家江山万世永固。朱元璋的《祖训》对后世有绝对的权威,后世的臣子们可以拿着《祖训》去敲打皇帝而不用担心受到处罚,言官们以此为恃,有恃无恐。

随着制度实行的时间越来越长,就开始变味了,言官制度,变成了换取名气的途径,面对“软弱可欺”的明神宗,每天的上朝变成了口水战。

我们都知道解决问题开会讨论,并不是人越多越好,只要关键人物到场就好,因此万历皇帝为了避免口水,开始了无为而治。遇到大事情需要讨论时,只需将相关一小部分人叫来议事即可。而“万历三大征”(平定宁夏蒙古哱拜之乱、播州土司杨应龙之乱以及抗倭援朝战争)便是这样完成的。而日常事务,走奏章即可。

不过随着万历的皇帝的年纪越来越大,也开始荒于政事,又无像张居正这样的人可以督导,明朝开始走向衰落。历史记载中,把万历年作为明朝开始走向灭亡的起点。


笑尝历史百态


万历不上朝,按照不少人的说法,至少有三十年。如何不被架空,最主要的原因是明朝的制度决定的。

很多人认为,万历不上朝也没关系,因为明朝是内阁制的,文官集团已经足够把事情处理了。实际这是一个明显的误区。明朝的所谓“内阁制”,同现在不少国家政治制度中的内阁制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

明朝自元璋开国初期,沿袭的是元朝的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杀汪广洋,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将原来中书省的职责归于六部。仅保留中书舍人,朱元璋成了皇权相权于一身的独干格局,朱元璋可以说是优秀的劳模,什么事都可以亲力亲为,全国各地的奏折都可以亲自阅批。但是劳模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这种情况从成祖开始发生变化。成祖起成立将文渊阁设立大学士,专事各地奏折的议政处置,处置后的文字意见,以墨笔写于票签上,称为“票拟”,送至皇帝处,由皇帝签字确定,形成谕旨决策,即“批红”。

可以说,内阁的权力,是来自皇权的分配,而内阁对政事的处理,只有议政,并没有决策权,皇帝是牢牢掌握了决策权。

到明宣宗朱瞻基时,对内阁过来的条旨进行批红仍然是个相当大工作量的事,于是另外一股势力进入了朝堂,就是以太监为主的所谓“内朝”,朱瞻基成立了内学堂,专供太监学习识字。有了文化的太监,可以分担皇帝批红的工作,对内阁的票拟进行决策。这样司礼监从一个普通的部门,晋升成一个可以同内阁分庭抗争的重要部门。经过内书堂训练,代替皇帝批红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就应运而生了。于是每日是章奏文书,自御笔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遵照阁中票拟的字样,用朱笔楷书进行批阅。

如内阁对批红有异议,或重大事件,则由皇帝主持召对,内朝外朝共同参与商讨,商讨后由皇帝决策后批红。

司礼监中,又对权力进行的分工,其中司礼监秉笔太监负责“批红”,而批红后的“票拟”,需要司礼监掌印太监加盖印章,这样才形成一个完整的决策圣旨。

也就是说,明朝的决策流程,是由各地上报至六部的事项——内阁大学士形成处理意见——皇帝或司礼监秉笔太监批准——司礼监掌印太监盖章完成。而流程的最重要的节点,还是皇帝这一关。

所以,尽管内阁或司礼监在某一时期会形成一朝压倒一朝的局面,但这仅仅是内朝外朝的倾轧,但最终他们的权力都是由皇权分派,完全受皇权的管制,内阁大学士的权力大小来自皇帝对其票拟的批红数量,这样就无法出现唐朝那样威胁到皇权的内朝,也不会出现威胁到皇权的外朝。

回到万历年,万历不上朝,首先一个原因是他身体不是很好,第二个重要的原因是万历朝著名的国本之争,即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争夺太子之位。最终万历拗不过群臣及太后,立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洵为福王,结束国本之争。

国本之争后,万历开始怠政,所谓怠政,并不是完全不闻不问,而是通过谕旨向下面传递。如“万历三大征”中边疆大事的处理,万历都通过谕旨的形式,而不是大臣们所希望的“召对”形式。

但是万历对于日常性的政事处理,内阁的票拟万历全部都留中不发。尤其选人任人等事项,以致最后部、寺大官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几年,六科只剩下四个人,十三道只剩下五人。

面对这样的情况,因为内阁并没有决策权,所以就算是人员空缺,各地需决策事项堆积如山,内阁也无可奈何,无法处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尽管在议事上,内阁往往反对皇帝的意见,但是最终的决策权仍然是皇帝,只要制度未有变化,尽管万历可以怠政三十年,内阁也无法诞生一位拥有处理权、决策权、执行权于一身的权臣。

至于内朝,万历怠政,奏折都留中不发,司礼监掌印太监不可能像万历初年冯保那样跳过皇帝直接同内阁张居正决策国事,司礼监也成了摆设,自然也不会出现权倾朝野的内朝九千岁。而天启年魏忠贤得势,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其将外朝的东林党一网打尽,形成了内朝外朝都是阉党的局面。但是就算如此,其权力仍然来自皇权的本质不变,所以,想像唐朝那样更废皇帝是不可能的。

谢谢阅读。


凤妩一


大明万历皇帝,堪称千古一帝。

万历朱翊钧,一生缺乏自由于幸福。所以自知不达,干脆不予朝政。唯有一副儒家风范。以读书和游玩为高业。其性不愠不火,中规中矩,深沉内敛,可以说是一位软弱到了一个极致的皇帝。

万历不上朝有其诸多原因,一是躲避朝臣的问责口水。生为儒风之皇帝。手中难掌也实难立生杀大权,要想揽权,必会滥杀,不忍生灵涂炭。任其喷灭也不忍当权,是以避之而后快。二是尽力躲避言官科道的规谏。既然手无权力,说话也不算数,甚之一个凑折都难以批下,那么干脆不管闲事,随他去吧,也免的当他们的眼中钉。其实,这正是聪明的万历的高明之处:以求自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吗。只要有人替我管闲事操心国事,只要不犯王法我何乐而不为呢。

万历朱翊钧,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最长的一位皇帝。在这四十八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还有许多导至明朝灭亡的事件似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因此,史学家们也盖棺定论:明朝灭亡于万历!

其实,朱翊钧十岁即位,李太后垂帘,大学士高拱,高仪,张居正辅政。而张居正首辅。军政大事皆由他与李太后立宰。但是,他们贪权而未奸,他们积极地实行了一套一条鞭法的经济改革,当时符合民意,收效很大,社会发展很快,民富而国强。尽管皇帝不管事,不上朝但不代表他无能,不代表他无心机,不代表他暗中不作为。其实,万历在历史上才是第一位真正被冤误的一位人才,不探历史是看不到的。他的千古一帝的名称也在于此,然万历大业的中兴是君臣同力的体现也。

谢谢。



福自福地來wjf


不像电视剧里演的,什么洪水、旱灾蝗灾都要找皇帝决策,这类常发性问题内阁已经有一套很成熟的解决流程了。皇帝本人只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如万历三大征。或者只出席一些礼仪性的国家活动,比如祭天、皇帝亲耕等等。


总结起来,明朝中后期皇帝对国家事务干预度如下:

清朝皇帝(因为对汉人的不信任从而主动集权)>明朝皇帝(懒得管从而形成的微妙平衡)>现代君主立宪制君主(宪法制约)

各位看官,求赞求评论。◕‿◕。


白雀寺蘭玉


说起明朝,尤其是万历帝,那可真是历朝历代中难得一见的一朵奇葩。

万历帝朱翊钧在长达48年的执政生涯中,竟有近三十年不上朝,这样的皇帝是不是天下无双啊!

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政,他是如何做到不被架空,即使在最后期仍然掌握着绝对实权?

1、这一切得感谢朱元璋设计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明洪武十三年发生胡惟庸案,朱元璋以他的铁手腕废除宰相制度,撤掉了中书省,把权利分配给六部,皇帝直接掌控中央集权。为防止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又设立督察院和北镇抚司,监督和监视官员。

明成祖又设立东厂,就是特别有名的厂卫制度。

明朝很多制度可以用变态和残忍来形容。尤其是特务组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万历通过平衡官僚派系之间的力量,用大批宦官控制局面。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四边形政治结构,即皇帝-----官僚——宦官——百姓。

明朝的官员体制当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宫中的宦官,一类是当朝的文官。在文官中有一些专门负责纠正朝廷错误的言官,还有三到六位不等的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大学士,形成稳固的中央集权。

2、为什么说明朝皇帝难被架空呢?

明朝的中央集权制,到了万历年间已经很成熟了。皇帝好比大财团的董事长、大股东,他拥有大明公司的所有权;文武百官们是各部门经理、总经理,负责大明公司日常运营。

万历帝不上朝,朝廷的政务不会处于停滞状态。因为有内阁官员替他拟好朝政,一般情况下,皇帝都会采纳他们的建议。当皇帝不理政务时,宫里有秉笔太监,可以代行决策权。经过秉笔太监的批红之后,直接发给内阁施行。

那么有人会说难道皇帝只是摆设吗?当然不是,在那些勤政的皇帝面前,无论是内阁,还是宦官,都只是帮助他处理朝政的工具。

遇到万历帝这样消极怠工的主子,国家机器正常运行。也不用担心有弄权事件,有一大群不要命的言官,在外面盯着内阁和宦官。

皇帝不上朝的时候,宦官和内阁之间明争暗斗,都想利用皇帝之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皇帝也会利用他们之间相互制约,来掌控朝政。正所谓“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3、明朝有专门的特务机构,东厂和锦衣卫。这是万历帝不被架空的利器。

特务机构只对皇帝负责,抓人杀人不需要走常规程序,那些妄图弄权的人自己也知道,可以弄权但不可以对皇帝不忠。这些种种因素保证了明朝皇帝不会大权旁落。

万历皇帝不上朝,不等于他不理政。日常政务有总经理(内阁)处理,重大事务由总经理向董事长(皇帝)汇报。这样一来,这个董事长(万历)每天就不用开会了。各部门经理(文武百官)该干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

有没有好好工作,公司四处安装的摄像头(锦衣卫、东西厂)就是他的“千里眼,顺风耳”,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在万历执政后期,抗倭援朝、宁夏兵变、播州之乱在历史上被称作万历三大征,可以说是万历的生涯中最值得浓墨重彩的地方。

直至临死前,他还不顾疾病缠身,分兵四路围剿已成大势的东北悍敌努尔哈赤。

在其统治的四十余年中,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领悟人才辈出。例如:吴承恩、王世贞、徐渭、李时珍、徐光启等,社会文明、科技一直在进步。

总结万历帝的一生,我们很难为其武断定论。万历亲政后,在清算张居正、贬斥冯保后,逐步架空李太后。

亲政短短几年,他便摆脱三座大山,政治手段可圈可点。万历前十年仓廪丰实,国库钱财多达四百万,“海内肃清,边境安靖,治绩炳然”,如此看来万历帝绝非庸人所能比拟。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

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纠正题目中的一种说法,万历皇帝确实三十年不上朝,但是他并非不理政。他其实一直在理政,只是不和大臣们直接见面而已。

万历皇帝不和大臣们见面的理政方式,为什么能够牢牢地把控朝廷,而不被群臣架空而失位呢?

(万历皇帝画像)

第一,万历皇帝有很高的威望。

万历皇帝在前十年的时间里,依靠张居正,励精图治。革除积弊,不但整顿了吏治,而且通过“一条鞭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其作为,与正德、嘉靖两朝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作为一个贤明君王的形象,深入人心,让他具有崇高的威望。

除此以外,他还通过两次运动,把朝廷中的政治寡头消灭殆尽。第一轮他消灭了高拱和高仪。高拱、高仪及张居正是他爹明穆宗给他选的三个辅政大臣。他上台以后,利用外臣张居正以及内臣冯保(掌印太监),扳倒高拱、高仪两人。接着,他依靠张居正和冯保实现了经济复苏和政治清明。但张居正去世后,也就是在他当皇帝第十年的时候,他不但清算了张居正,对他实行抄家。同时还对冯保实行抄家,贬谪冯保。这样,他在这一年里,第二轮消灭了另外两个政治寡头。

通过这两轮的消灭,万历皇帝的威望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无人再敢与他争锋。

第二,万历皇帝有多种制衡群臣的手段。

这个手段,其实是从朱元璋开始就设置好的一种政治模式。这种政治模式确保了明朝后期,虽然皇帝多不成器,明朝江山依然屹立不倒。

(张居正剧照)

这种政治模式,就是朝廷内外,没有一个人做大。一是因为后宫都选自民间,外戚没有根基,无法专权。二是取消宰相职位,只设置内阁。而“内阁”一词,顾名思义,就是在皇帝家里,帮皇帝传话跑腿的意思。内阁根本就无法变成权臣。三是立铁牌不许宦官干政。朱元璋是立了铁牌子,不许宦官干政的。不过后来,王振把这块牌子给取了。但虽然取了,宦官依然受极大制约,无法走上外廷。走不到外廷,就无法干政。四是明朝设置“厂位制度”。可以说,这是朱元璋跟着武则天学的。设置了“厂位制度”,对百官进行着有效的监督。这样,皇帝不管呆在那里,对百官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因此,即便不上朝,也无所谓。

(当然了,朱元璋这种政治模式,也有一个很大的坏处,就是朝廷朋党之争非常严厉。可以说,最终明朝打不赢农民起义军,打不赢清军,与明朝大臣们互相扯皮不团结,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万历皇帝一直没有立太子。

万历皇帝不上朝,与和爷爷一样,都是因为立太子的问题,和群臣发生了很大的矛盾。但不管怎么说,因为没有立太子,这就让群臣们即便不满意皇帝,想要造反,也找不到主心骨。

这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来看。

一是唐玄宗也是早年励精图治,晚年荒淫乱政,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为什么丢了皇位,因为大家拥立太子李亨为帝。当大家有李亨这个皇帝以后,就不在乎唐玄宗了。二是康熙皇帝两废太子后,为什么直到去世,都没有再立太子?就是因为他一旦立了太子,就有大臣和太子勾结,谋取他的皇位。所以,康熙虽然晚年怠政,但依然牢牢控制着朝廷。

(冯保剧照)

第四,万历皇帝不上朝,反而减少了和大臣们讨论的麻烦。

明朝的朝廷,大臣皇帝常常因为对事情有不同看法,争执不休。但是,当万历皇帝不上朝以后,大臣们就没办法和他讨论了,他只需要直接发布命令就可以了。同意,还是不同意,直接命令。大臣们对他的话有意见,但是见不到他本人,也没办法争执,只好执行。久而久之,大臣们就形成了听从他意见的惯性。

第五,万历皇帝牢牢把控着军队。

这是万历皇帝的根本。万历虽然不上朝,但是他还利用军队完成了“万历三大征”,可见其对军队的控制能力。正因为他牢牢把控着军队,因此,那些大臣们想要做大,完全是不可能的。


张生全精彩历史


其实这和万历皇帝过硬的政治手腕和居中协调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可以从万历三大征的时候,万历皇帝那种不慌不乱,调动有度,识人用人就明显,他并不是如同历史上那种昏庸之君,相反他驾驭群臣的能力是很了不起的,这是一个个性鲜明,能力不俗的君王。

除此之外,值得一说的是,朱元璋废黜相权以来,就有了后来内阁的兴起以及宦官的崛起,内阁代行部分相权,宦官有披红和盖章之权,再加上皇权的政治平衡,如此鲜明的政治制度,就保证了皇帝始终大权在握,自然也就不会被架空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嘉靖皇帝喜欢修仙炼道,天启皇帝喜爱木匠活,他们虽然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于爱好之上,可是却仍然是帝国的最高权柄者,即使朱明皇朝上产生了不少权倾朝野的太监,如刘瑾、魏忠贤等,可是他们就是依附于皇权而生的,皇帝随时能够收回朝政大权。

题主的问题有部分错误,万历虽然怠政28载,可是他还是会出席会议的,只不过是小团体会议罢了,如此也就保证了权利的不真空,谁敢取而代之呢?

再来说说明朝的精锐军队是集中在九边的,而卫所制度,就是在边境上屯兵屯田,兵员和小军官是世袭的,而大战时将军则是临时指派的,还有宦官监军呢!如此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没有兵权的调度权利,谁能够觊觎皇权呢?

所以终究还是在于明朝权利相互制衡的政治制度,当真是在千百年的血与火中而提出的最精华的制度,也难怪明清之际皇权达到历代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