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萨达姆明知科威特受美国保护,为何还要冒险吞并科威特?

冯潘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被野心冲昏了头,冒险赌博。

当时萨达姆刚刚接受了两伊战争的挫败,国内经济一落千丈。

然而,萨达姆却有一支高达百万的强大军队,在阿拉伯世界无人能敌。

以当时沙特等国的实力,联合起来也不是萨达姆的对手。

萨达姆认为,只要占领科威特,不但能够得到巨大的石油资源,解决国内经济危机。还可以通过一场大胜,解决国内民众的巨大不满。

同时,吞并科威特以后,沙特面对巨大威胁,一般就会屈服。

那么,萨达姆就成为阿拉伯世界绝对的领袖,也就是他心中所谓的阿拉伯帝国的国王。

当然,萨达姆明白美军实力强大,一旦进攻伊拉克是打不过的。

但萨达姆认为美军在越南失败以后,未必敢于介入和大国的战争。同时,一百万伊拉克大军如果打一二个胜仗,消灭一二万美军,也会迫使美军谈判撤退。


这么判断,体现了萨达姆的傲慢自大和无知。

他根本不了解现代战争中空军的意义,也不了解美军现代化到了什么地步。


海湾战争爆发前中国试图阻止:钱其琛外长说服萨达姆失败

【萨沙讲史堂第六百八十九期】(军事系列第307讲)

萨沙很久之前,就看过《三进巴格达》一书。今天又翻了一遍,深有感慨。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海湾战争爆发之前,尽全力去协调,希望萨达姆能够从科威特撤军,免除战争的灾难。结果呢?听萨沙说一说吧。

在今天,因部分媒体的片面宣扬,被伊拉克人民认为认为独夫民贼的萨达姆,竟然成为了英雄。

对伊拉克的过去和现在,萨沙都非常了解。

此时,萨沙也不多说,我们就来看看《三进巴格达》一书。

书的开始,就是海湾战争爆发之前。

当时美国已经定下了发动进攻的时间,仍然希望萨达姆主动从科威特撤军,这样就可以避免战争。

当时,中国在中东没有太多的利益,只是和伊拉克有一些经贸关系(主要是基建以及军火贸易)。

然而,站在中国领导人的高度,美国一旦发动对伊拉克的攻击,后者绝对不是对手,必遭大败。

这也不难理解!

面对武器落后、战术低劣甚至用人海战的伊朗,伊拉克尚且一度招架不住。

而美国岂非伊朗可以相提并论的,傻子也知道战争谁胜谁负。

那么,中东的局势就会有很大改变。

当时苏联已经濒临解体,美国这样在中东的扩张,对于中国未必是好事。

站在负责任大国的立场,中国派出钱其琛外长作为特使,赶赴中东尤其是伊拉克,希望萨达姆能够悬崖勒马。

结果如何,我们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

钱其琛外长面见萨达姆,是什么场面?

毫无成果!

之前,钱其琛和外长阿齐兹的会晤,已经大体摸到了萨达姆的底牌。

阿齐兹没有太多权力,翻来覆去只有1个意思,伊拉克不会撤军。

然而,在得知伊拉克拒绝撤军后美国一定会进攻时,参加会晤的伊拉克军官表现出焦躁不安。

看来,这些军人还是相对务实的,知道这种仗没法打。

反而,阿齐兹却固执己见,其实他也是传达萨达姆的意图。

对此,钱其琛外长和随行的中国官员都感到不可思议。

不要说伊拉克,即便当时的中国甚至苏联,也不具备正面对抗美军的实力。

用钱其琛几天前面见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时,后者开门见山的一句话:局势十分危险,如果美国要实施武力,萨达姆没有还手之力。

果然,随后同萨达姆的正式见面,也让中国方面深深失望。

书中这么写道:萨达姆身穿复兴党党服,身高一米八五的样子,很魁梧。他的腰间别有手枪,足蹬短靴,身体微胖,但没有肚腩(据说他下令官兵减肥,超重者去职)。握手很有力,蓄一字胡,浓密胡须,嘴角好像有点歪。听说他曾经中风,患过面瘫。我们见到他时,他大概是五十五岁。

萨达姆的座椅很考究,镶有金边,类似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宫廷靠椅。待低级官员退出后,萨达姆开始说话。萨达姆给我的初步印象,不似传说的一副张牙舞爪凶煞嘴脸,但显然极度自尊自大、刚愎自用。他座椅的后面竖立镶有金穗的伊拉克国旗,中间白色地方,绣有“真主至上”字样。钱外长同萨达姆的会谈,大约2个小时,中间曾有片刻休息。那时,看到萨达姆把手枪取下,放到桌旁。

萨达姆用缓慢的语调说:对话是交换意见的最好方式,是达成一致的最好方式。他介绍了5月到8月伊科两国之间发生的问题。他说科威特想要摧毁伊拉克经济。历史上看,科威特本是伊领土的一部分,就如同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伊历届领导人从来没有,以法律形式承认过伊科边界。两伊战后,科蚕食伊领土,偷窃伊石油资源。现在,科利用美国对伊施加压力,原因在于,伊一直呼吁以色列必须从其占领的巴勒斯坦和其他被占领土撤出去。再有,美企图全面绝对地控制中东石油,说什么伊是中东强国,不应该阻止美国控制中东石油。早在“8.2”之前,美就说要用军事手段打击伊拉克。

对于萨达姆的说法,钱其琛外长立即指出:香港本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因不平等条约被迫租借给英国,97年就会收回。然而,科威特是国际公认的独立国家,同香港根本不是一回事。

显然,钱其琛外长是在说明: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在国际社会看来就是侵略主权国,犯了众怒。

萨达姆又滔滔不绝的说了很多话,大体是希望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矛盾,同他们入侵科威特关联。

如果以色列不从巴勒斯坦撤军,伊拉克就不从科威特撤军。

说了一段以后,萨达姆突然顿住,转换了话题,问道:美国是否真的要打仗?

钱其琛外长立即表明:美国已经集结大量军力,战争迫在眉睫。美国绝非空言恐吓,伊拉克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在之前和阿齐兹外长的会谈中,中方为了强调局势严重性,甚至说出了:美国总统说,要把伊拉克炸回石器时代。

萨达姆听了钱外长的话,说道:“8月2日事件(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我们于8日宣布伊同科统一,这样可以提高伊人民和军队的士气。萨最后说,在没有得到美军撤出的事先保证,伊任何明确表态,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伊拉克的表态,必须同美国撤军,解除对伊制裁等所有问题联系起来。为实现这一目的,应该对话、交谈,包括海湾危机的一系列问题。

说到这儿,萨达姆忽然站起身来,擅自中止会晤。

钱外长立即起身同萨握手告别。会谈到此结束。

萨达姆的态度很明确,伊拉克不会从科威特撤退,也不怕美国武力进攻。

后来钱外长对下属说:萨达姆狂妄自大,一意孤行,根本听不任何人的劝告。这是他自我毁灭,谁也救不了他。

随后发生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美国一锤子砸烂了伊拉克的百万大军,也让全世界大吃一惊。

美国自己曾做出了准备伤亡数千甚至上万的代价,然而最终伤亡不到1000人,就歼灭了伊拉克10多万大军,还打垮了几十万。

战争结束时,三分之二的伊拉克军队已经没有战斗力。战争给伊拉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2000亿美元。

最终,伊拉克军队还是狼狈逃出科威特,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什么好处也没捞到。

之后的萨达姆虽然宣布停战投降,却为了保持权力,坚持在美国制裁下死撑,不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大家要搞清楚,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689号决议,飞毛腿导弹也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范畴。而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爆发时,萨达姆发生多枚飞毛腿,说明他确实保留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最终就是,3000万伊拉克人因为这个狂妄的独裁者,经受了长达十多年的痛苦,每人每月只有8公斤面粉的配给。

而萨达姆自己也没有好下场,儿子被打死,自己也上了绞架。

其实,稍有政治头脑的人都知道,伊拉克占领科威特,美国必然出兵。这一点,萨达姆不可能不知道。

只是,萨达姆独裁时间久了,狂妄自大,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竟然认为美国人也奈何不了他。

可见,独裁者是多么的恐怖,被部下拍马屁加上自我催眠,真的认为自己是半神了。

萨达姆的行为对他自己是悲剧,对国家更是悲剧。

萨达姆被绞死后,直到二三年前伊拉克才剿灭了伊斯兰国,实现了国内的和平。

而伊拉克经济也开始腾飞,石油产量已经超过萨达姆鼎盛时期。

附注:如果谁有兴趣知道伊拉克今天的社会和经济现状,萨沙就再写一篇给大家开开眼界。

然而,这一切都是花费了几十年和无数性命才换来的。

而3000万伊拉克人民的莫大痛苦,仅仅是因为一个中风面瘫的老头子,妄想做阿拉伯世界的国王而已。

对于伊拉克这个国家来说,萨达姆这个独裁者真是命中一劫啊!

【萨沙讲史堂第六百八十九期】(军事系列第307讲)


萨沙


当年伊拉克为何要冒险入侵科威特,铭苏先生从以下三点来谈下看法:

第一、两伊战争中伊拉克损失惨重,需要获得资金来重振国力。

两伊战争打了8年,还没有分出胜负,但是伊拉克和伊朗两国是两败俱伤。伊拉克不但花完了战前几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还欠下一屁股债,其中欠科威特就有140亿美元。萨达姆面临被战争破坏的国内基础设施和欠下的巨额债务,不免火急火燎。而自己的邻国科威特虽然面积很小,但是却拥有丰富的石油储备,萨达姆不但想赖掉欠下的140亿美元债务,还想从科威特那里搞点钱花,于是就想打科威特的主义。

第二、萨达姆的野心过于膨胀,想做中东地区的老大。

伊拉克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变得富裕起来,这使萨达姆的野心也膨胀起来。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伊拉克趁着伊朗局势不稳,想趁机出兵推翻伊朗革命政府,消灭这个对手。结果两伊战争打了8年,伊拉克不但没有捞到好处,反而使自己资财耗尽,得不偿失。但是此时的伊拉克依然是中东地区的强国,伊朗搞不定,萨达姆决定拿身边的小国科威特开刀,何况以前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个省,现在将其并入伊拉克,不但扩大了领土面积,同时也增加了大量的石油储备和财富,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萨达姆轻视了美国对于维护中东秩序的决心。

美国主导建立的中东秩序,美国不希望中东任何国家过于强大,因为一旦强大会威胁到美国的利益。所以在中东地区,绝大部分国家都是美国的盟友,对于那些不是美国盟友,并且跟美国对着干的国家,美国采取打压和制裁的政策。对于当时的伊拉克,美伊关系在当时还不错,并且萨达姆也派人探了下美国人的口风,结果美国表示不干预中东国家的内部矛盾冲突。这被萨达姆认为美国不会干预自己入侵科威特。美国嘴上说说而已,毕竟还没威胁到美国的利益,而萨达姆入侵科威特,不但威胁到美国盟友的安全,还威胁到美国建立的中东秩序及国际油价,这是美国所不能容忍的。所以美国联合其他国家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令伊拉克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把萨达姆教训一顿后,结果萨达姆还想在欧盟和美国之间玩火,决定把石油贸易结算货币由美元改成欧元,结果2003年美国再次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萨达姆的自作聪明和自己的野心最终把自己送上断头台。


铭苏先生


海湾战争是萨达姆发动的一场旨在吞并他国的侵略战争,这个没得说的,于情于理,于当时的国际现状,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领导人也不该做出如此愚蠢而冒险的决定。

1988年8月,惨烈的两伊战争打完了,此时的伊拉克,从战前拥有几百亿美金外汇盈余的富裕国家,变成了一个死伤几十万人、损失几千亿美元、负债上千亿美元的穷困潦倒的国家,一系列战后重建、偿还外债、发展经济等事务焦头烂额。

在焦躁中的萨达姆不仅没有从8年战争的狂躁中安静下来,反而因为战后的捉襟见肘变得更加冒险激进。

很快,老萨把目光转向南边的兄弟国家—科威特,这科威特实在太有钱了,萨达姆心里直痒痒。

科威特实在命太好了,1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0.012%,就这么一点点地方,竟然蕴藏了全球近十分之一的石油资源,它几乎就是浮在石油上的国家,相对其100多万的本国人口(外籍劳工不算),简直是过着躺着挣钱的好日子。

在两伊战争中,科威特向伊拉克提供了很多帮助,包括提供了140亿美元的借款。

如今,仗打完了,科威特反正有钱,也不急着要萨达姆还,科威特的埃米尔还觉得,我们对你伊拉克够意思,总得感谢感谢我们吧。

可在老萨看来,这科威特太有钱了,除了比肩西欧的人均GDP,在海外还有千亿美元的投资,要不,欠的钱就算了吧。

萨达姆的理由很正确:我作为逊尼派先锋,向什叶派的伊朗开战,为其他逊尼派国家挡住了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你们这些兄弟国家出点钱是应该的。

很自然的,科威特埃米尔听了萨达姆的话简直吐血,简直遇上了白眼狼,很爽快的拒绝了。

在萨达姆眼里,科威特不过是历史上伊拉克巴士拉省的一个县,是暂时离家出走的兄弟,理应应该听我的。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当时那时,中东地区也没什么国家,地理划分也很随意。

奥斯曼帝国崩溃后,大英帝国接管了这里,扶持了科威特地区的萨巴赫家族的统治,并保证了科威特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二战后,伊拉克一直对科威特就有蠢蠢欲动的心态,只不过有英国和美国的保护,伊拉克历届政府都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自己的“合理”要求竟然被一口拒绝,萨达姆的心能不火吗?

再加上伊拉克在两伊战争后石油产能下降,萨达姆希望欧佩克国家能适当减产,以刺激石油价格提升,但科威特一直在低价倾销石油,这让萨达姆大为恼火,再加上萨达姆认为两国边境地区的Rumaila油田,由于地质原因导致大量石油流入科威特国境线内,萨达姆要科威特补偿,这显然无理的要求自然被科威特拒绝了。

新仇旧恨,萨达姆火大了,就想起了自己的百万军队了,不过他还得顾及一下美国人的态度。

1990年7月,萨达姆找来了美国驻伊拉克大使格拉斯皮,在会谈中,萨达姆向大使一直抱怨科威特对伊拉克的种种不友好行为,处处损害伊拉克的利益。

这大使可能对萨达姆的脾气不太了解,她以为萨达姆找她来就是发发牢骚,或者通过美国向科威特转达要求科威特减产的要求的。

至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大使显然还是采取了谨慎表态,她对萨达姆说:我们对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冲突没有看法。

格拉斯皮只是随口的场面话,老萨却感觉心领神会了,把这句话读成了美国政府的态度。

而格拉斯皮结束了这次“愉快”的会谈后没几天,就飞回华盛顿度假去了。

很快到了1990年8月1日,伊拉克和科威特的代表在沙特城市吉达举行了最后一次谈判,一方是伊拉克革命委员会副主席杜里,另一方是科威特王储萨巴赫。

杜里告诉科威特王储,伊拉克大批军队已经集结在两国边境,想要伊拉克撤军,赶快拿出100亿美金消灾。

萨巴赫明白灾难很难避免,但作为科威特未来的国家元首,王室代表,他不可能像个被绑架的人质一样乖乖交钱,这实在太损害科威特国家形象了。

萨巴赫说,交钱可以,但只能交90亿,王储的想法是:至少也讨价还价了,可以让这笔钱看起来像是“双谈判的结果”而不是“伊拉克的勒索”。

不过老萨听到这个消息却不这么想,他暴跳如雷:科威特死到临头还敢讨价还价,反了天了。

科威特王储的行为,在老萨看来,和那些伊拉克反对他的人一样,是对他权威的挑战。

第二天,8月2日,在萨达姆的命令下,20万伊拉克大军和2000辆坦克侵入科威特。只有1万多人,几乎没什么重武器的科威特军队全面溃败,6名王室成员战死,科威特埃米尔带着其余王室成员和政府官员一路逃到了波斯湾的美军军舰上。

很快,萨达姆就宣布正式吞并科威特,将其列为伊拉克的第19个“永远不可分割”的省。


云中史记


问题问的不错,说的萨达姆啥都知道似的,真要啥都知道,就不会落到最后被判处死刑的命运了。

话说当年打了两伊战争,伊朗没占到便宜,但是伊拉克也亏了不少,借了不少阿拉伯国家弟兄们的钱,还不上,这其中就有科威特的钱。于是就想了:要不,直接把债主子给灭了,这样不就不用还了吗?而且科威特石油也不少,并入伊拉克,以后伊拉克石油就更多了。

至于美国,当时也不是没有考虑,不过那时候美国对伊拉克也不错。美国恨死了伊朗,欲除之而后快,看见伊拉克与伊朗作对,显然很高兴,所以也没少支持伊拉克。所以当时萨达姆也知道美国可能不高兴,批评也难免。不过真没想到美国会直接出兵干自己,要知道前不久还在背后支持伊拉克打伊朗呢。

所以,当时,萨达姆真的没有料到美国会画风突变,开动大军朝自己来了。早知道如此,断然也不会出兵灭了科威特的。


北玄武


打个比方,在一个班级里有三位同学ABC,同学A和同学B关系一直不好,有一天双方突然撕破脸皮了,打的不可开交,为了打得过对方,向同学C赊账买武器。后来有人劝架双方就不打了,这时同学C就过来要钱,同学C有点小钱但是比较弱小,同学A不想还,所以就想把同学C打一顿,这样既可以不用还钱还可以勒索一把,只要自己突然下手,班长也应该不会怎么样,没想到勒索过来的钱影响到班长收保护费了,结果被班长联合一帮人打了一顿。

打架的双方就是伊拉克和伊朗,要钱的就是科威特,班长自然是美国。所谓的赊账自然就是科威特援助伊拉克对抗伊朗,勒索一把就是伊拉克看上了科威特的石油,想控制中东石油产量从而控制石油价格,美国刚开始想坐收渔翁之利,所以名义上这是你们的事你们自己去处理,然后出兵科威特,控制石油打击美元,把美国惹毛了从而导致被群殴。

从两个方面讲,

一方面,两伊战争,吞并科威特,控制石油,足够看出萨达姆的野心,就像日本偷袭珍珠港,其本意是为了战争的胜利,只是弄巧成拙惹来杀身之祸,绕过美国吞并科威特也正是一场赌局。

另一方面,经过两伊战争,损失惨重,经济需要建设,没钱没资源还需要还债,身旁的债主科威特很富裕,加上中东战乱不断,逼不得已铤而走险,直接打死债主抢其家产。

因为领导是萨达姆,因为他的野心加上破碎的国内经济,结合当下国际形式,一切水到渠成。





不代表主流


自不量力,盲目膨胀,导致了一代枭雄自取灭亡,八年的两伊战争本来伊拉克不会赢的,因为有美国支持武器装备大量供给和化学武器使用,使伊拉克赢了这次战争。

伊朗为什么恨美国,不说大家明白打仗拿刀的不可怕,最恨最怕给刀的,并且是杀伤力大的化学武器!从此伊拉克有美国支持有了底气,寻衅瓷事开始找别人的麻烦,你想找谁的麻烦肯定是要找科威特麻烦,应为科威特国家小,石油储藏量大富有,又是邻居,从伊拉克分出去时间不长。

本来两家也不是那样仇恨,因为有了石油经济迅速崛起,伊拉克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嫉妒开始膨胀,开始算计科威特,先是借钱当年科威特借给伊拉克600忆美元,这不算还要借,科威特老帐没还继续借答应也慢下来,当然有些措辞,这时的伊拉克你想能此罢休吗?雄心已燃磨拳擦刀多年,加两伊战争获胜,它不甘心科威特日益富有和崛起,再加上科威特和沙特盟兄弟,放着我邻居大哥不捎结盟沙特美国,我让你尝尝我的厉害!一夜之间占领了科威特,科威特从此流亡,联大百分之九十通过拉开了中东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联合多国部队开始对伊拉克的打击,维护科威特主权国家地位中东海湾战争拉开了序幕。

以美国为首的开始了对伊拉克打击,萨达姆也没料到美国翻脸也如此之快,曾经支持伊拉克的一下子又翻脸支持科威特,萨达姆始料不及难控局面,从此萨达姆的厄运来了,国际上没有盟友,国内独裁统治下的国家也无法预料国力和综合军事能力,没几天美国为首多国部队用最现代化武器实始了对伊拉克狂轰乱炸,精准目标打击伊拉克没有招架之功,还击能力有限一片混乱陷入瘫痪,最后打的落花流水,输给了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和输给了全世界!

萨达姆明知科威特是主权国家又是美国的盟友,一是没想到美国如此之快下手,二是给中东展示一下我伊拉克军事力量,三是让世界看看中东的霸主地位现在该轮到我老萨,一代枭雄的落幕如此悲惨!





10690291312山鹰


伊拉克人民最后还是把美国鬼子赶出伊拉克。美国灭了伊拉克,结果伊朗做大。美国现在能把伊朗怎么样。美国想把叙利亚搞定,结果美国搞定了吗?这个世界是多元世界,或者说二元世界。美国吹牛逼,可以对俄罗斯宣战。那才是真正本事。法国拿破仑对俄罗斯宣战过。希特勒对俄罗斯宣战过。


手机用户55288662317


少看了对手,高看了自己,一句话,既不知已,又不知彼,如何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