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狠抓一年级的学生?

Mika米卡丘



一年级的孩子刚上小学,就仿佛是一张白纸。我们可以在白纸上画上美丽的图画,也可以留下丑陋的画面。直接在画画肯定更容易。如果是已经有了留下了丑陋的痕迹,要改正就很难了。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要给孩子留下美丽的图案。

1、孩子的模仿性很强,要给孩子正面的引导。

一年级孩子模仿性很强,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给孩子正确的;正面的引导,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让孩子找到促进自己进步的榜样,这对孩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的影响甚至是一辈子的事情。

2、孩子树立“三观”的需要。

一年级的孩子往往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缺乏是非观念。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就要让孩子接受正确的教育,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孩子形成好的品性的需要。

低年级的孩子如一张白纸,我们更应该趁着孩子懵懂的时候,让孩子形成好的品性。教会孩子诚实、善良、勇敢、专注、勤劳……

一年级孩子刚刚进入小学,从一开始就让孩子形成正确道德品质,只要孩子现在形成了,那就是一笔终身的财富。

4、形成较好习惯的需要。

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在一年级孩子入学后,老师和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老师在学校里要督促孩子上课认真听课、规范上课纪律、认真思考、用心写作业;并督促孩子按正确的书写要求来写;学习朗读,及时背诵;训练孩子大方地与同学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而家长也不能放松,不能觉得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了。要督促孩子回到家读课文、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家庭作业,能检查的可以做初步的检查;还可以训练孩子自主预习新课;经常和孩子沟通、交流;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让孩子把字写工整、规范。

家长和老师还要教会孩子生活:让孩子学会扫地、整理书桌和书包、在家里洗简单的衣物、会自己梳头、刷牙等。

一年级的孩子很难教育,难就难在什么都刚开始,难就难在形成习惯,只要形成了习惯,老师和家长就会轻松很多。所以一定要特别重视,千万不能放松。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关注语文教育,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我是一年级老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学校是从一年级一直教到孩子们六年级毕业这样循环的。对于去年毕业的那群孩子我的感触还是很深的。要想使孩子们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就得家长和老师从一年级开始“狠抓共管”。

从幼儿园进入了一年级,不仅仅是从幼儿园小朋友的称呼转变为了一年级小学生那么简单。随着角色的改变,对于孩子的要求也变了很多。

(一)作息时间改变。我们这里公立的幼儿园上午是8:30到10:30,下午是2:00到4:00(我说的是不带住宿的那种公立幼儿园,并且是冬季的作息时间)。可是入了学,成了一年级的小学生。上午8:00到11:30,下午是1:30到4:00一天七节课,每节课是40分钟。由过去在园时间4小时直接增加到在校时间6小时。这对小孩子也是一种考验,也得慢慢的去适应。

(二)课堂纪律。

在幼儿园里,是不讲究啥课堂纪律的,小孩子们是畅所欲言,并且想哭就哭,想回家找妈妈就哭着回家。饿了拿出家长给准备的好吃的东西就开始旁若无人的大吃起来。想去撒尿就喊老师,别管上课不上课,大家排好队,叫着“1,2,1”就集体撒尿去了。可是上了一年级就得严格的管理孩子的课堂纪律。首先是要坐的端端正正,不许趴在桌子上。专心听讲。认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许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交头接耳的说悄悄话或者走神。你知道孩子们的注意力大概就有10多分钟,老师要抓紧这10分钟讲述新问题。不然他就开始精神涣散了。老师就得通过一些学生有兴趣的手段焕发学生的注意力,再次组织教学。上课不许喝水吃东西,也不许上厕所。但是去厕所这件事老师们大多还是允许孩子们去的,毕竟刚入学,还不习惯,老师肯定还是要严格地重申一次上课是不允许去厕所的,你要知道小孩子们,如果你同意一个去,那么不想去厕所的孩子也跟着瞎起哄,也想跑出去玩,所以一般都批评一句,杀鸡骇猴。嘱咐孩子们下课必须先去厕所,下次再这样就不让去了。然后就让孩子快去厕所了。有胆小的孩子,真想去厕所也不敢跟老师说,结果尿了或者拉在裤子里的情况也有。你说孩子们上个学容易吗?

(三)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了一年级,再不和幼儿园一样。幼儿园也留作业或者手工制作,但是家长也好幼儿园老师也好,谁会为小朋友没有完成作业而较真呢。但是,这种态度到了一年级后家长朋友们可千万不能再有这种态度。一年级按国家规定是不该有家庭作业的,但是形势逼人,大家也知道分数对所有人的重要意义,所以还是有作业的。初入学,初写作业家长朋友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一丝不苟的不打折扣的完成作业。一定要孩子知道,作为学生完成老师留的作业是他必须完成的任务。不仅仅要完成作业,而且家长要每天通过写作业观察孩子们学习情况,每天都会学到新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否真的学会掌握了,如果没有家长一定要立刻马上不能迟疑的要给孩子补上这个漏洞,也要和老师沟通,老师清楚每个学生的上课情况和掌握新内容情况,如果老师也反馈孩子学的困难,一定伸出援助之手多帮助孩子,不能使孩子在开始就落后其它学生,一定不要,否则你的孩子会一步差步步差,最后功课一落千丈。

(四)加强孩子的课内外阅读

课内的文章低年级要求背诵的特别多,一定要背过,并且会默写,语文试题中每年必有的一道大题就是根据原文填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所以课文必须督促孩子背过。即使比别人慢很多才可以背上来,也得抓紧背,并且时时的叫孩子温习以前背过的,防止遗忘!

课外读物这时必须重视了,可以选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读物,还必须咨询老师哪些是小学阶段必须阅读的书目,这些考试还考。当然我们培养阅读不是仅仅为了考试。

如果家长和老师狠抓了这些,我觉得一年级的小朋友们的将来一定走得顺利而且高远!



心中百合静静开


不少家长都觉得,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没有必要抓的太紧,因为一年级课本知识相比简单,知识分量少,而且现在一些私立幼儿园的孩子,在上一年级之前,就有接触过一年级课本知识,所以家长更是觉得一甚至二年级可以给孩子自由的空间,等到三年级在开始抓也不晚。这种想法的家长其实是错误法。


一年级不抓,到了三年级形成习惯很难改正


真的等孩子上了三年级,家长就会体会到,这时想管孩子已经存在困难了,因为孩子这两年已经形成习惯,是没那么简单就改掉的,想管时发现孩子已经不听话了,这就需付出很多倍努力,但还不一定都见到效果。


其实小学是分为三个阶段的:


一二年级阶段:此阶段的孩子表现的很依赖父母,是他们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

三四年级:这个阶段孩子已经从依赖逐渐转向自立,会主动吸收知识,有不少机智表现,不时让父母感到惊讶。

五六年级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变得自主、可以基本上独立完成各种事情,你会发现需要口头教给他们的东西很少了,这阶段可以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好的学习环境。


由以上三个阶段可以看出,一年级是培养学习习惯关键的一年


一年级知识虽简单,但是为孩子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的时期,家长很有必要狠抓一年级的。只要他们习惯培养好了,以后在学习上家长就会轻松不少。


对于孩子而言,一年级属于他们人生重要转折点,是孩子新生活开端,因为上了一年就意味着他们开始了十几甚至二十的求学生涯。


决胜网


为什么狠抓一年级的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

一、万事开头难,开好头等于成功了一半。小学一年级一般在6周岁左右,正是调皮捣蛋可塑性极强的时候,和幼儿园时期管理相对宽松不一样,这个时候不狠抓严管,他(她)们就很难迅速适应小学生活,头开不好,很多学习习惯养不成,很多校规校纪不知道,等到问题出现了再去管,恐怕费的劲儿就大了,甚至,说得严重点儿,恐怕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



二、这同时也是学校常规管理的经验之一。有经验的学校管理者,都会在开学之初,期末放假之前狠抓一把,在学生面前立规,立威,让学生懂规守纪,从而营造出一种严肃、紧张、活泼的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既学习了文化知识,又懂得了如何做人。


三、这恐怕也是学校宣传自己的一种有效手段。小学一年级开学之初,正是家长接送孩子最频繁的时侯,学校的一举一动,家长们都可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校值不值得信赖,家长心中自有一杆秤,家长认为学校值得信赖,就极有可能一传十,十传百,对学校的正面形象有个极好的宣传,一旦形成良性循环,学校还愁生源吗?生源充足还愁什么效益吗?如果家长认为不值得信赖,那后果对学校而言就相当严重了,渐渐生源短缺,甚至又会关门的那一天。


为什么狠抓一年级的学生?个中的原因也绝不只以上几条,在此也不再赘述。


郭老师说语文


新学期,儿子升入三年级,还记得刚成为一年级小豆包时,老师语重心长的对家长说,孩子一年级,是学习习惯的养成时期,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只有养成了正确的学习习惯,高年级家长才会更轻松......

于是打着狠抓前两年,轻松若干年的小九九,开始了一年级狠抓。其实一年级,真的是以养习惯为主,而这些习惯,都是我们大人以为再细小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比如把书包整理好,让孩子养成每天晚上将第二天要用的所有东西装到书包整理好,单这一项工作,以后就省去给他往学校今天送这明天送那的时间和精力。我们是每天晚上学习完毕,按照课表把第二天的学习用具装进书包,检查铅笔是否削好、橡皮带2块(1块丢了还有一块备用)、书包里要按科目分好类,方便取用。

比如要做好预习,小学低年级时,语文提前预习很重要,读课文、认生字、查字义等等要做到位,预习做到位的孩子,课上表现会比较自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比如握笔姿势要严格要求,不要以为长大了自然就好了。正确的握笔姿势对书写整齐漂亮,书写速度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否则形成不良的握笔习惯,是很不好纠正的。

比如让孩子养成当日的疑问当日解决的习惯,有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提出,不要日积月累。

比如养成阅读习惯,如果孩子在小学前没有好的阅读习惯,那一年级开始一定要重视了,阅读的质与量,关系到2、3年级的写作,所以从亲子阅读开始吧。

从一年级开始,我狠抓学习习惯,确实有一定的效果,比如孩子专注力很好,今日事今日毕不用督促,从没有发生过落带学习用具的情况(只有一次临时调课,老师家长群通知后,我给忘了)。升入3年级后,以为可以开始过轻松日子了,但发现,所有这些习惯养成,真的不是一两年就可以松懈的,已经养成的要督促坚持,不良习惯还要慢慢纠正,路漫漫其修远兮....


小学生的陪读妈


我接触很多一年级孩子,天真烂漫,充满想象力。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数学方面,一年级除了培养数感和20以内加减法心算能力外,应该注重拓展孩子生活中数学世界的认知以及对数学兴趣的建立。这才是"狠抓"的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我们有家长和孩子一起手工做过100以内数字表吗?

数学认知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善于利用摸得着,看得见的教材来引导孩子拓展数学认知。

① 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和形状


② 无时无地不数学

⭐上下认知

⭐价格标签认知

⭐立体图形认知

⭐规律认知

⭐时间认知

数学趣味培养

我们家长往往忽视孩子数学兴趣的培养,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始动力。

→ 讲故事学算理(数的组成)

→ 数字复读机互动游戏

→ 数字推理游戏

→ 形状组合类益智玩具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干货知识


一学堂王老师


我身边有很多同事的孩子刚上一年级,他们会经常向我倾诉孩子在上一年级之后,自己生活的变化,孩子的变化。教育界流传着一句非常中肯的话:一年级的时候认认真真抓上1个月,比六年级盯1年更有效!这个时候才是抓孩子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的好时候。

的确,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有过一年的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经验,深知一年级对于培养孩子学习习惯、阅读习惯有多么的重要。孩子整个求学生涯中,一年级相当于最初的地基,如果这个地基打不好,那么以后所垒筑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也会不牢固。

所以,一年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希望孩子正在上一年级或将要上一年级的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


水冰淼69912661


作为小学教师,小菡老师认为一年级小学生是一切的起点,也等同于地基,打好地基才能盖大楼,同理可证,抓好一年级孩子的一切,等于打好了孩子的基础。



①一年级是一切学习开始的最佳时期。在一年级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是最好的时期,错过这个时期,孩子的学习类型就会基本定型,再去培养就比较难了。



②一年级是良好习惯的一切开端。一年级孩子刚刚接受系统的学习,一切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都有了变化,家长和教师如果紧抓这一时期,培养和纠正及时得当,可以说好的习惯会慢慢形成,甚至伴随孩子一生,也就是一切好的习惯的开始。

总之,小学一年级是孩子的基础,如果基础打不好,没有好的开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再想纠正也就不太容易了。


小菡老师


我的孩子今年刚刚上三年级,这个问题我深有感触。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离开幼儿园的环境,开始新的阶段。一年级的课本内容很简单,好多孩子在幼儿园就学习过。但是,一年级是养成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错过这个机会以后很难纠正。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整个小学阶段,甚至于初中、高中整个学习阶段,都是有很大的好处。如果一年级孩子形成散漫或者糊弄的习惯,以后的学习会非常费劲。这就是为什么要狠抓一年级的原因。

下面说一下,主要的习惯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作息习惯,按时睡觉,准时起床。

2、上课认真听讲,不走神儿,很重要。

3、和同学和平相处。

4、按时并认真对待作业,完成作业。

5、自主能力,自己收拾书包,准备衣物等。

看似简单,真正执行起来,难度不小!真心希望每个一年级孩子的家长都能重视起来!

还有那些好习惯?欢迎补充,我们一起进步!


Veeyn


小学一年级,别太过追求成绩,如果在同年人中看得过去就行了。如果孩子特别内向、没开窍的孩子要多带他们与人交流,尽量引导多开口。比如买玩具,让他自己问价挑选,否则就没玩的,大人别参合。即使孩子没还价贵一点,也是值得表扬。家长越是能干,孩子越是怂包。

一年级最主要是培养好学习习惯。

一是写作业习惯。拿笔之前,把别的事都搞完,一旦坐下提笔,就要惊雷打不动、洪水冲不走,一口气把作业做完。千万不允许他一会儿蜻蜓一会儿蝴蝶。孩子习惯不好,普遍是家长一会水宝贝喝点,一会说宝贝吃点,或同意他吃喝搞别的。写作业那段时间,饿不坏渴不坏孩子。

二是清理书包的习惯。家长可以提醒他清理书包,但不能帮着动手。如爱丢三落四、什么东西没带,别帮忙送到学校,让老师批评,让他长记性。如果只是偶尔忘记可以帮忙送一两次。

三是对待错题错字的习惯。不会做的题,作业做完集在一起最后问,不能遇到一个问一个。讲解更正后,每天错题集中,周末复习。

养好以上三种习惯,不愁以后学习不好,家长也轻轻松松。